【说明】这里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什么是君子?在第一节中孔子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君子是不会怨天尤人的,也就是心胸开阔的。按照古代对人的分类,君子是泛指有文化知识,有道德修养的人,主要指为统治阶级中的贵族。还有一意为君王之子,君王为天之子,称为天子,在君王以下的就称为君之子,简称君子。因此,君子除了不会怨天尤人外,还必须要自重,也就是说,君子必须要庄重、稳重,还要自己尊重自己,用现代话说,要有自信心、自尊心。而自信心、自尊心的建立,则是在于学习。试想,如果遇到一件事,你一点都不懂,怎样办理它?怎样解决它?你不懂,必然就没有自信心。如果你认为你自己就是一个很笨的人,自己不尊重自己,必然就没有自尊心。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别人怎么会尊重你呢?所以君子要自重,别人才会尊重他。而君子自重了,有了自信心、自尊心,有尊严的威严之态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那么,作为君子要学些什么呢?学问是不能固定的。这句话很有意思,一千多年来,这个固字都是解释为巩固之意,实际上不应该这样解释。试想,你学美术,如果你不真正懂得人,你能画好一个人的画像吗?学文学也是如此,不懂人,是写不活一个人物的。作为君子,要学的就更多,天文地理、战争谋略、文学艺术、农林牧渔、三教九流什么都要懂,你不懂,就无法去领导这个国家,就无法去领导这些人民,就无法去统治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学则不固”的意思。如果象宋儒解释的那样,孔子就应该说“学而时习之”,否则“学而不固”了!
那么,作为君子除了要学天文地理、战争谋略、文学艺术、农林牧渔、三教九流等知识外,还要学什么呢?“主忠信”。就是说,最主要的是要学“忠”,学“信”。在第四节里,我们解释过“忠”,即尽心尽力之意;“信”即真心诚意之意。因此,不论是作为君子,还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这两个字其实都很重要。因为不论为国还是为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尽心尽力、真心诚意地办事,尽责任生活。
按照宋儒的解释,“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不要与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个解释猛一听似乎有理,但却大错特错。什么人不如自己?难道社会地位低的人就不如自己吗?一个社会,是由很多人组成的,社会分工各不相同,你懂好几样,不可能懂得上百上千样知识。所以你不懂而别人懂的,这个人就比你强,他就可以当你的老师。一碗饭,从育秧到端到饭桌上,总共四十九道工序。想一想,你在其中懂什么?!所以,宋儒解释的是完全错误的。这句话实际上是说,在所交的朋友中,没有一个是不如自己的。这是让人要学会谦虚,谦虚才能使人进步。骄傲自满,必然也就是固步自封了。所以,有了错误,“过”,就不要畏惧、害怕改正。错了就改,有什么了不起!人人都会犯错误,在人生这几十年中,我们每天都要遇到新问题,每天都必须学习,所以每天都有犯错误的可能。学习而且经常调节自己,也就会少犯错误。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马上找出许多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心服口不服。
9.多学学历史的经验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求那遥远的过去老祖宗的经验教训,民众的发展变化规律就会向往、归附于淳厚、厚道。”
【说明】这一段是曾子补充上一节孔子的讲话。也就是说,君子除了“学而不固,主忠信”外,还要“慎终追远”。这个“慎终追远”来源于《易·既济》卦辞:“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最初是吉祥的然而结果是不好的,所以,慎重地对待结果,并追求过去老祖宗留下的经验教训,事情也就好办了。这就是“历史的经验”。如果预料到结果不好,最初就要慎重。那么,慎重地预料到结果,一开始这个事就不做了。比如打人,明知道打了人要赔医药费,要吃官司,但忍不住还要去打,这其中有些存有侥幸心理,结果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实际上就是违反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发展规律。所以,“慎终追远”也是君子应该具有的素质。因此,如果君子们都这样做了,那么民众们的人生规律也就会归附于淳厚、厚道了。这是曾子的意见。当然,“慎终追远”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偏执地认为现在就是最好的,过去的就是落后的,愚昧的,也就不可能“慎终追远”了。许多人总认为,凡是过去了的,都是落后的,没有必要去学它,凡事都要“向前看”。向前看确实是应该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踏入社会,不过也才二十来年,充其量读他五千本书,能够学到多少东西呢?就凭着自己这一点学识,这一点经验,就想战胜社会,就想征服社会,就想改变他人?那真是“井底之蛙”了!许多人自以为懂得很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三教九流,但若问他天高地厚,恐怕他也回答不出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若问他人生的道路和规律,他也回答不出来。这个社会大得很,大得不可想象,复杂得很,复杂得不可想象!但如果你有了古人留下来的一些“历史的经验”,你就会少撞南墙,少碰钉子。历史,本来就是人和事经验的记录,学习古人做人临事的经验,做为自己的参考,可以藉以效法它、模仿它,才会使自己很快地进步。古人主张多读书,就是在于吸取历史上的许多经验。人类的规律就是这样的,每一个人的人生规律也是这样的。“常识原理大师本杰明·弗兰克林在《可怜的理查德之年鉴》中写道:‘经验是一所昂贵的学校,但笨蛋只能在这儿学。’将他的18世纪散文译成现代英语就是,只通过自己的经验学习是有风险和昂贵的。如果其他人已学到了原理并愿意公开,那么聪明人可从应用这些原理中获益匪浅。”(理查德L.达夫特、雷蒙德A.诺伊《组织行为学》2004年第一版)
10.在竞争中的行为方式
【原文】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然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是老师有心求人告诉他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老师凭温和、温厚,善良,恭敬、谦虚,能自我约束,俭朴,能退让、谦让等态度来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使得别人愿意主动把政事告诉他。老师的这种能得到信任而能获悉政事的方法,与别人能获知政事的方法大概不同吧!”
【说明】子禽与子贡的这段对话很有意思。子禽觉得象孔子这么一个老头,不应该有这么大的能量。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因为当时的孔子还不是“圣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私塾先生,“圣人”是五百年后汉武帝以后才称呼起来的。对着这么一个糟老头子,子禽百思不得其解,他每到一个国家,很多人都尊敬他,主动告诉他许多事情。因为子禽不了解孔子有三千弟子,这些人都是各个国家的精华,这些人的亲朋好友因为文化知识的原因,也都很尊重孔子。所以,孔子每到一地,这些人都会与孔子谈家常话,闲聊天,而孔子通过观察与分析,也就知道该国的政事了。
而子贡的回答也很巧妙,他没有正面回答子禽的问题,他只是描述了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的品德、人格。这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一个人有了这些良好的品德、人格,当然也就能吸引很多人站拢来了。若是一个刁钻古怪,或是有病态人格的人,大家就会敬而远之,或是畏而远之了。这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心理素质的问题,只有心理素质好的人,也才能做到“温、良、恭、俭、让”。而我们现在二十一世纪所提倡的精神文明,其根本内涵也就是“温、良、恭、俭、让”。虽然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要拼搏,要竞争,这一温一让岂不是要落后吗?这一良一恭岂不是软弱被欺侮吗?这一俭岂不是要受穷吗?其实这些人是理解错了,“温、良、恭、俭、让”是指人的内在的道德品格,并不是要人不去竞争,不去拼搏,不前进。它只是要人在前进、在拼搏、在竞争中要有一定的道德品格,要有人性。
11.要多想一想别人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父:本义指父亲,但这里是泛指,老一辈的人都可以称为父辈。有这么一句俗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里用为前辈之意。
【译文】孔子说:“想要了解一个人,必须当有其父辈在面前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当其父辈没有在的时候,也要观察他的言行。如果他连续三年没有改变父辈的人生道路,就可以称为是‘孝’了。”
【说明】这个“孝”字,仍然与第二节的“孝”字是同样的解释,即是指能继先人之志之意。那么,先人(父辈)的志向是什么呢?总结孔子一生的言行,孔子最推祟的是周公,最推祟的是《周礼》。如果再考察周公、周礼,那就是周文王的“怀保小民”的裕民政策。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使民“安居乐业”。这四个字看来简单,说也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就很难了。这几千年来,所有的统治者的宗旨都是想要人民“安居乐业”,可到现在,战争仍频频爆发,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也就是说,世界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多领导人的愿望是好的,可是无法实现。这只有依靠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行。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中为什么能奋不顾身?因为他们心里想的是别人,是天下穷苦的老百姓;他们奋斗的目的就是要让全世界的穷人都能“安居乐业”。而现在的那些贪官污史,心中想的却只有自己!
12.言行办事的最佳方式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社会行为规范的用处,是以和平共处为贵的;先辈的君王的治理国家的道路,是很美好的,小国大国都可以使用。有所不言说的,是知道和平共处而且也和平共处,这个和平共处的原则如果是不能用社会行为规范来节制,也就不可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