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在说了周任的“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后,孔子阐述了关于朋友间的几种关系。在《学而》第一节中我们谈过朋与友的不同,“朋友”这个词是泛指,凡是认识并比较熟悉了,就可以称之为朋友,如萍水之交、酒肉朋友等。每个人对人对事的思想见解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只有同类思想的人才称为“朋”,一般人就称为“友”。然而,就是对友,也应该有选择地来相处,朋友正直公正,朋友诚实、信实,朋友知识广博,是有好处的。朋友善于回避、躲避问题,朋友很善良而且柔弱,朋友善于花言巧语,是有害处的。冉有之对待季氏,也就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鲁国内部本身就不安定,季氏内部也不安定,冉有就应该帮助季氏首先整治内部,使鲁国安定而繁荣起来,才能够去征伐别的国家。而冉有没有展现出自己的才能,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个才能,但他没有让出这个职位,反而帮助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这是谁之过与?子路居然也去附合冉有,也说明他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见解。交朋友交到如此的,也真是可悲得很呀!
5.有益的快乐有三种
【原文】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乐于节制于社会行为规范与音乐,乐于称赞别人的善行,乐于多交贤良的朋友,是有益的。乐于骄纵放肆,乐于纵情游荡,乐于宴饮纵欲,是有害处的。”
【说明】在说了交朋友的原则后,孔子又继续说到个人的品质。交朋友要交有益者,因为他本身乐于节制于社会行为规范与音乐,乐于称赞别人的善行,乐于多交贤良的朋友,因此不论对你还是对他都是有益的。而交上了乐于骄纵放肆,乐于纵情游荡,乐于宴饮纵欲的朋友,则是有害处的,因为他如此,便会带动你也如此。这两段,从表面文字来看,是说朋友之道,交朋友的原则,其实,扩而充之,以广义来说,也是讲君臣之交,也是讲领导人与被领导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讲家庭里亲属之间的交往。再扩而充之来说,就是所有人际间的交往,也就是人际关系。我们一般人,总喜欢在人背后说人坏话,虽然有时候不是恶意的,但总是在批评别人,瞧不起别人。所以要做到“乐道人之善”,总是在背后说人好话,是比较难的。而乐于节制于社会行为规范,乐于多交贤良的朋友,也很难,什么都要守规矩、守秩序,稍微放纵一下就有贤良的朋友来劝阻,多累?!而骄纵放肆、纵情游荡、纵情于花天酒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则就很容易了,因为那是很惬意的。殊不知,人的变坏,也就从这个所谓的“惬意”开始,放松了自己,放松了自己道德品质的修养,怎么能不变坏呢?
6.什么叫做睁眼瞎
【原文】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文】孔子说:“陪侍君子有三种容易犯的毛病:不该说话的时候抢先说了出来,这就是‘急燥’;到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这叫做‘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就轻率地开口说话,这就叫‘睁眼瞎子’。”
【说明】其实陪侍君子也是交友之道,所谓陪侍君子,也就是学生对于老师,下级对于上级,小辈对于长辈,臣子对于君主等等,地位稍有不同罢了。交友之道前两节已经说了基本原则,本节则是说明在人际间交往的具体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在人际间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确实也经常碰到不该说话的时候就抢先说话的人,这种人常常抢话,不等别人说完就急于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总想表明自己是唯一正确的,总想出风头,表现自己。孔子就称这是“躁”,其实这就是个人的修养不够。
另一种就是到该说话的时候而不说,为什么呢?怕负责任,这种人叫“隐”,其实就是自私,只顾虑到自己的身份地位名誉与利益,不敢作敢当,不敢承担责任。那么,对这种不敢承担责任的朋友和部下,与之交往又有什么意思呢?第三种人就是“睁眼瞎子”,也就是不会“察言观色”,这种人也很多,他们往往不顾对方在干什么想什么,就不顾一切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其实这种做法很傻很笨,对方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个问题上,你非要谈这个问题,怎么会谈得拢呢?怎么会谈得成呢?与这种人交往也没有什么意思。这也就说明,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是很重要的,按照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在与对方交谈、交往时,首先应该“察言观色”,在该自己说话的时候才说,不该说的时候就不要说;如果该说而不说,不该说而又喋喋不休,就会引起别人的厌恶,从而会导致人际间关系的恶化。
7.不能贪得无厌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不能做:少年的时候,因血气尚未稳定,不能贪恋女色;等到中年成人时,血气方刚,不能意气用事,斗殴惹祸;等到老年时,血气衰竭了,就不能贪得无厌。”
【说明】虽然孔子在这里说的是君子的标准,但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季氏而言的。所以自冉有说了“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后,孔子对冉有的话就一直没有停顿过。人的一生,其实有许多“戒”,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做,不能杀人放火,不能偷盗抢窃等等。孔子之所以提出这三戒,也就是人的一生必然要经过的三个阶段中,必须要警惕的事情。少年人血气尚未稳定,身体发育还没有成熟,但青春期已经萌发,性激素的分泌影响了脑垂体功能,使兴奋与抑制过程重新变得不平衡,对异性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朦朦胧胧的渴望。但此时精力充沛,对生活的各方面都喜欢探索,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反省思维出现;思想带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想象力更加丰富,会出现自我中心主义,看问题易钻牛角尖,易激动,带有较强的冲动性,不善于自制等。此时若是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将异性的喜好与友情误解成爱情的话,或是贪恋异性的肉欲的感觉的话,对身体的发育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及其壮也”是指刚步入成熟不久的年轻人,血气方刚,又刚学了一些知识,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对自我在社会中肩负的使命的认识加深,对人生观的考虑愈益自觉和迫切。但这种认识和考虑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如果说少年是带着好奇心安然地观察着周围世界的话,那么“及其壮也”的成熟后的年轻人会因其反省思维能力的出现,逻辑思维能力的增长而带着警惕和怀疑的眼光评价周围的一切。这种迅速发展的思维能力与其贫乏的社会经验和书本知识的矛盾,造成了认识上极大的片面性和武断性,再加上由性激素分泌造成的情绪的不稳定性,使这些原来就较片面、武断的认识以冲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即是与所有的人和事作斗争,因此常常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不安。所以孔子强调“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人到了老年,——古代的划分与现代不一样,人上了五十岁即是老年人,——随着年岁的增长,人们会面对身体精力的衰退,家庭、事业上的种种挫折,常常会感叹青春短暂,人生艰难。身体的老化在人的成年期已经开始,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逐渐衰退,内分泌腺的减退加速了某些器官、某些功能的老化过程。而身体的衰退影响心智的衰退,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组合能力下降,推理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等等,都使一个老年人逐渐与前进的社会、与年轻的人们拉开距离。如果此时还在是贪钱、贪财、贪物贪得无厌的话,就会常常容易激动、争吵,也会对现实社会产生偏见,恐惧、忧虑、失望和错觉等消极情绪。而这种消极情绪也会长久地滞留在焦虑和抑郁之中,从而导致生命过程的缩短。所以孔子告诫:“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虽然孔子没有用什么性激素、脑垂体等现代科学语言,但孔子所说的,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却是同样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而季氏、冉有们此时已经是成年人或是老年人了,既戒之在斗,攻伐颛臾,也戒之在得,取得颛臾,贪得无厌。
8.君子有三种畏惧的事情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畏惧的事情:畏惧天道的运行规律,畏惧有智慧的人,畏惧圣人所说的话。小人们不知道天道的运行规律,所以不害怕天,亲密而不庄重地对待有智慧的人,并且还要侮辱圣人所说的话。”
【说明】季氏之敢伐颛臾,就是没有什么可畏的了,老子天下第一,谁都不怕。然而,作为一个君子,如果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也就完了。因为真正无所畏惧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很高智慧的大人,什么都懂了,也就无所畏惧了。另一种就是很笨的人,什么都不懂,可以不要畏。季氏和冉有是哪一种人呢?既不是很有智慧,也不是很笨,属于中间状态的人。这种人首先要敬畏的是“天命”,不懂天道的运行规律,也就不会懂得人道的规律;而不懂得人道的规律,又怎么样去统治人民呢?第二是要敬畏“大人”,因为“大人”是很有智慧的人,他们懂得天道的运行规律,也懂得人道的规律,敬畏他们,就能得到他们的教诲,从而使自己也具有智慧。第三是敬畏“圣人之言”,圣人是比大人稍逊一筹的人,他们留传下来的警世名言,是经过生活和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学习和利用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使自己迅速增长知识,少走弯路,少碰南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