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人张良有一段圯桥受书的故事。有一天,他到下邳的圯桥上游玩,有个老头儿走过来时,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去,并对张良说:“把鞋子捡上来。”张良大吃一惊,想要揍他。但那老头儿看起来年纪很大,张良强忍着怒气把鞋子拿上来,交给了老头儿。老头儿穿上鞋,说:“孺子可教。五天后的早晨跟我在这儿见面。”张良感到奇怪,跪下说:“好吧。”抬头一看老头儿不见了。五天后,张良来到桥头,老头儿已先到,看见张良很生气地说:“你来迟了,为什么?五天后再见。”五天后,鸡啼时张良去了,老头儿又先到,愤怒地说:“为什么又迟到了?你五天后再来吧。”又过了五天,半夜里张良就赶去了,过了好一会儿老头才来,老头儿高兴地说:“应当这样。”于是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说:“你读了这本书,就能做大王的军师。”说完不见了。天亮时,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刻苦攻读,后来,他辅佐刘邦取得了天下,刘邦说:“在帷幄之中谋划,在千里之外打胜仗,我比不上张良。”张良被后人称为汉代三杰之一,被刘邦封为留侯。
张良容忍了老头儿的蛮横要求,与老头儿素不相识却到桥下为他拾鞋,正是这种“忍”,老头儿认为张良“孺子可教”,最终把一部兵法书交给了他,可以说忍耐使张良成就了事业。
历史上有名的“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曾令多少英雄人物为之感动。其内容大家都非常熟悉。如果蔺相如仅因廉颇说了几句带有侮辱性质的话语而大发脾气,互相指责,互相攻击,势必要两败俱伤,给秦国以可乘之机。正是因为有了“忍”,忍一口“闲气”,便使一个国家得到安宁、和平,也正是因为有了“忍”,才出现了“刎颈之交”的朋友。可见“忍”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并不是说一切事情均要忍,如果达到那种万事皆空的境界,打你的左脸,你便将右脸也送给对方,这就是一种无原则的“忍”。对于个人来说,凡是一些非原则的事情都可以忍,譬如个人意气与利益等;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则坚决不能让步。因此,可以说,忍也是有界限、有限度的。对于不可忍的问题,也应用“忍”的办法来处理,在冷静的心情下谋划,这叫“大义之忍”。
弯腰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挺起
人性自私的一面决定了人是有攀比之心和嫉妒之心的,而无论是攀比还是嫉妒,所针对的都是那些能力比自己强的、地位比自己高的,或者说成就比自己大的人。人一旦有了嫉妒之心,就会对别人造成一定的伤害和排斥,无论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总之,伤害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上面,更是如此。那么,对那些能力强的、地位高的、成就大的人来说,要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人际关系受到伤害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弯弯腰,显示一下自己的缺点、弱点和平常不为人知的一面,使别人对你放松戒备,造成亲近之感。
当然,这种弯腰是需要很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在他人面前暴露某些无关痛痒的缺点,让自己出点小洋相,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物,这样就会使人在与你交往时松一口气,排除嫉妒心理,不与你为敌。
某企业因为经理退休,老板决定从三个副经理中提拔一个人当经理。经理这个职位对于这三个人来说都是窥视已久的,只是因为当时经理还没有退休,所以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现在机会来了,竞争之激烈是在所难免的了。
可是这个企业的领导比较聪明,他在提拔经理的时候并不是看对方的报告,不是听对方的演讲,而是由下属员工无记名投票来决定,因为这样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公平。毕竟,无论是论资历还是功劳,这三个人都是不分上下的,现在要看的就是他们之间谁最有号召力了,谁有号召力就意味着谁更能带动下属。并且老板规定,这三个人和员工进行拉票的机会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谁都不能超出,否则就相当于弃权。
拉票那天,全企业职工都汇聚到了开会的大礼堂,人山人海的,嘈杂声、说笑声……拉票活动开始了,随着老板一声令下,第一个副经理开始演讲了,他西装革履地站在台上,大手一挥喊道:安静安静……短短的半个小时时间,这个副经理从自己说到了别人,从家庭说到了企业,从中国说到了国外,总之,他能想到的都说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告诉员工下属,只要自己当选为经理,自己一定能带着大家走向富裕,等等。
掌声过后,第二个副经理上台了,同样是西装革履,同样是大手一挥,同样是天南海北地说,目的也是如此:只要自己当选为经理,自己一定能带着企业走向世界五百强……
可是掌声过后,原本应该第三个副经理上台演讲的,但是人们却突然间发现这个副经理根本就不在台上,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就在人们焦急等待的时候,第三个副经理一副狼狈的样子从后门进来了,因为外面正在下着大雨,他一边收起雨伞,一边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我迟到了,家里因为临时有事,去了医院一趟,对不起……”看着这个副经理的样子,前面两个副经理都不由得笑了:他挽着裤腿,穿着破旧的工作服,头发乱成一团,手里还拿着医院开出来的单据,似乎还没有时间放进口袋里,完全没有一个副经理的样子。
原本是半个小时的演讲时间,这个副经理站在人群中,却只说了三句话:“我想我有能力做好这个经理,不过也需要大家的支持,谢谢!”
全礼堂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连老板,也起立给他鼓了掌……
结果就是第三个副经理被提拔当上了经理,而那两个西装革履的副经理还是副经理,只不过在不久之后他们就因为和员工发生冲突而被请出了公司。
从始至终,第三个副经理都在示弱,无论是他所穿的衣服还是他所表现出来的狼狈相,都让员工感觉到了一种想要去亲近的感觉,而不像前面两个副经理一样,西装革履,高高在上,给人一种无法亲近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是没有号召力的,所以最后第三个副经理赢了!至于后来前面两个副经理和员工发生冲突的事情,就是人们一种嫉妒心的表现,所以员工排斥他们,故意挤走了他们!
故意弯腰,为的就是笼络人心。在职场中竞争是激烈的,被人嫉妒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弯腰”来笼络周围的人心,将原本会成为敌人的人变成朋友,而你只要给他们一个心理平衡,而这个平衡只需要你低低头,弯弯腰,甚至只是说一句软话,一句能打动人心的软话。
藏巧露拙是保全之道
锋芒毕露的人肯定比较显眼,而显眼则容易招来嫉妒和排挤。因此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喜欢“藏巧露拙”,把自己的本事、优越的地方藏起来,不让人发现,为的就是隐藏自己的优点,以避开别人的锋芒。而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保全自己。
那么该如何避开锋芒呢?基本上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装愚。愚笨是一个应该得到原谅的缺点。一个人已经愚笨了,对他还能有什么要求?特别是处于某种轻重不得的尴尬局面时,装愚也许是最佳选择了,这样不仅不会遭到别人的嫉恨,还会给自己造就脱身条件。
魏晋时,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魏国权臣司马昭原想同阮籍结为儿女亲家,让阮籍把女儿嫁给自己的长子司马炎,即日后废掉魏帝建立西晋的晋武帝。可是阮籍不想卷入当时黑暗的政治之中,但又不便明着反对司马昭,于是就借着嗜酒连醉六十天。司马昭每次见他都是终日沉醉,连话也搭不上一句,最后只能作罢。以后,司马昭的心腹钟会多次访问阮籍,想请他谈谈对国事的看法,以便抓住把柄定他的罪。可阮籍还是整天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钟会开不了口,只好怏怏而回。
阮籍之醉可以说是真醉,也可以说是假醉,真假不在这六十天,而是他差不多一生都在醉,这个醉就是有意识的了,因为当时的政治极为险恶,文人要想保持清白却又不能得罪当时的权臣,难乎其难。这种缺乏起码人身保障的情形,在整个传统社会中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即使在政治不那么黑暗的时候,身为官宦的人也时常需要用装傻来避免落入难以解释的困境。
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曾任刑部、兵部主事,因为触犯广大宦官刘瑾而受了廷杖,并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王守仁出了朝门,换上平民服装,立即上车前往贵州。过江时,他写了一篇吊唁屈原的祭文,又写了投江绝命辞,假装投江自尽。绝命辞传到京城,刘瑾听说王守仁已死,才打消了派刺客暗杀他的念头。到了这一步,可谓鬼神莫测了。
所以说,处世要讲究哲学,保全自己同样要讲究方法,该争取之处要做百倍的努力,该放弃处也要舍得松手;该聪明的时候要聪明,该装傻充愣的时候一定要装傻充愣,无论是装傻还是充愣,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避开对方的锋芒以求自保。善于藏巧露拙,善于“糊涂”,因为它是一条磨砺人心志,使自己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大智若愚,实乃养晦之术
从做人的原则来看,大智若愚体现为以静制动、以暗处明、以柔克刚,是为降格以待的智慧。在中国古代做人的艺术中,“大智若愚”常被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
那些见过大风大雨的“过来人”对老子的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理解得格外深刻,因而每当身处一些“特殊关系”的微妙场合,或者在面临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韬晦者无不恬然淡泊,大智若愚。
商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残忍,一次作长夜之饮,昏醉不知昼夜,问左右之人,“尽不知也”,又问贤人箕子。箕子深知“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普其危矣”,于是亦装作昏醉,“辞以醉而不知”。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识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他。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会被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假如李渊当初听了隋炀帝的话,不是自毁声誉、低调做人,而是怒火中烧、马上与之理论或采取兵变,很可能会因为准备不足、时机不成熟而失败。
这种低调做人之术在汉以后的所有做人术中发展得最为充分,许多成大事者,在成就大事之前都有韬晦的历史,无不以弱者的姿态做出强者的举动。
“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薮蔽,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
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一副得意忘形的面孔,一副颐指气使的神情,一副专横跋扈的气势……以这种傲慢的姿态处世,迟早会失败。社会的门楣有高有低,只有以谦卑的姿态行走其间,才能顺利通过所有的门庭。
羊祜出身于官宦世家,是东汉蔡邕的外孙,晋景帝司马师的献皇后的同母弟。但他为人清廉谦恭,毫无官宦人家奢侈骄横的恶习。
他年轻时曾被荐举为上计吏,州官四次征辟他为从事、秀才,五府也请他做官,他都谢绝。
有人把他比做孔子最喜欢的学生——谦恭好学的颜回。曹爽专权时,曾任用他和王沈。王沈兴高采烈地劝他一起应命就职,羊祜却淡淡地回答:“委身侍奉别人,谈何容易!”后来曹爽被诛,王沈因为是他的属官而免职。王沈对羊祜说:“我应该常常记住你以前说的话。”羊祜听了,并不夸耀自己有先见之明,说:“这不是预先能想到的。”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因为羊祜有辅助之功,被任命为中军将军,加官散骑常侍,封为郡公,食邑三千户。但他坚持辞让,于是由原爵晋升为侯,其间设置郎中令,备设九官之职。他对于王佑、贾充、裴秀等前朝有名望的大臣,总是十分谦让,不敢属其上。
后来因为他都督荆州诸军事等功劳,加官到车骑将军,地位与三公相同,但他上表坚决推辞,说:“我人仕才十几年,就占据显要的位置,因此日日夜夜为自己的高位战战兢兢,把荣华当做忧患。我身为外戚,事事都碰到好运,应该警诫受到过分的宠爱。但陛下屡屡降下诏书,给我太多的荣耀,使我怎么能承受?怎么能心安?现在有不少才德之士,如光禄大夫李熹高风亮节,鲁艺洁身寡欲,李胤清廉朴素,都没有获得高位,而我无能无德,地位却超过他们,这怎么能平息天下人的怨愤呢?因此乞望皇上收回成命!”但是皇帝没有同意。
晋武帝咸宁三年,皇帝又封羊祜为南城侯,羊祜坚辞不受。羊祜每次晋升,常常辞让,态度恳切,因此名声远播,朝野人士都对他推崇备至,以至认为应居宰相的高位。晋武帝当时正想兼并东吴,要倚仗羊祜承担平定江南的大任,所以此事被搁置下来。羊祜历职二朝,掌握机要大权,但他本人对于权势却从不钻营。他筹划的良计妙策和议论的稿子,过后都焚毁,所以世人不知道其中的内容。凡是他所推荐而晋升的人,他从不张扬,被推荐者也不知道是羊祜荐举的。有人认为羊祜过于缜密了,他说:“这是什么话啊!古人的训诫:人朝与君王促膝谈心,出朝则佯称不知——这我还恐怕做不到呢!不能举贤任能,有愧于知人之难啊!况且在朝廷签署任命,官员到私门拜谢,这是我所不取的。”
羊祜平时清廉俭朴,衣被都用素布,得到的俸禄全拿来周济族人,或者赏赐给军士,家无余财。临终留下遗言,不让把南城侯印放进棺柩。他的外甥齐王司马攸上表陈述羊祜妻不愿按侯爵级别殓葬羊祜的想法时,晋武帝便下诏说:“羊祜一向谦让,志不可夺。身虽死,谦让的美德却仍然存在,遗操更加感人。这就是古代的伯夷、叔齐之所以被称为贤人,季子之所以保全名节的原因啊!现在我允许恢复原来的封爵,用以表彰他的高尚美德。”
羊祜是成功的,上至一国之主,下至黎民百姓,都对他表示敬佩。羊祜的参佐们赞扬他德高而卑谦,位尊而谦恭。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