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姿态叫低调
23176400000006

第6章 在心态上要低调(3)

同事老陈看着这些人搞的恶作剧直摇头。可是这些人一直指望老陈会成为这些反新上司行动人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一直在这个部门里备受冷遇,从来都是升职无望的人,跟他们这些毕业一两年的人平级,离退休又还有很长的距离。这样的日子,这些年轻人都替他难熬。可是老陈却非常悲观地看着这些人说:“没用的,别瞎折腾,到头来肯定会害了自己的。”可是这些年轻人愣是没有听老陈的,认为老陈做人太老实,正是因为这么老实,所以才一直被欺负,没有升职的机会。

当然,最后证明老陈是对的。在老板的鼎立支持下,新上司对这些年轻人的小打小闹简直不屑一顾。这些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一败涂地告终,更为可怕的是这些人因为做了这件事情而屡屡被上司穿小鞋,很多人因此而放弃美好前景,灰溜溜地辞职走人。

事后老陈告诉这些人,以他几十年的从业经验来看,这些新来的上司从来都不怕新下属跟他作对,因为他们要是怕的话,就不会来了,既然是“空降”下来的,也就意味着有大老板撑腰,他们定然所向披靡,无所畏惧,上司怕的是老板不撑他,而不是下属不配合他。

这就是职场生活中典型的“鸡蛋碰石头”的例子。最终受伤害的是这些“鸡蛋”——年轻人,而“石头”——新领导还是安然无恙,至多是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而已。

无论是职场生活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鸡蛋碰石头的事情都做不得,这样只会让自己受到伤害,而不会给对手一丁点的伤害。

那么在“鸡蛋”面对“石头”这个强大对手的时候该如何去做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绕开“石头”直达目的,以迂代直,而不是直接冲向石头,那样先倒下的肯定不是石头,而是鸡蛋。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在真正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需要大家冷静思考,千万不要冲动,不要意气用事,否则,对自己是没有半点好处的。

为一身谋则愚,为天下谋则智

常言道:“人到七十古来稀。”人生不过百岁,就应该做个好人,存着好心,多行善积德。有什么利益可以超过百岁,能带到棺材里去呢?有的人为了蝇头小利,于最起码的仁义道德都不顾,丧尽天良,为所欲为,被世人痛骂。一个重视道义的人能把千辆兵马的大国拱手让人,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连一分钱也要争个你死我活。为了谋求天下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利益,这种人永远活在人民的心目中。所以,“谋事公道,人我不二”的人,舍弃一己私利,成全公义,最终为天下人所尊敬、爱戴。

宋代文学家苏洵在《审敌》中写道:“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为个人谋利益思维狭溢,为天下谋利益则思维开阔,它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一己私利考虑得多,就必然将一己的利益凌驾于许多人的利益之上,思维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思维结局的变化。所以,只有思维开阔,不受私利的狭隘思维所限制,才能使一个人的思维清醒、正确、明智。

刘邦登上汉王朝开国皇帝的宝座后,傲视群臣,目中无人。

有一次,他患了感冒,于是传下圣旨:“任何人不得人宫进见。”许多事情连续几天都得不到奏报,地方上的百姓叫苦不迭。

大将军樊哙是一个粗人,十分恼怒,他闯进皇宫,来到刘邦榻前,高声说道:“想当初,陛下在沛县起兵时,何等英雄气概,如今天下安定,您怎么就变得如此委靡不振?您患病,不与文武大臣商议国家大事,成天与太监待在深宫里,难道不能回想秦始皇当年病死时,宦官赵高假造遗诏,杀害公子扶苏与忠臣良将,祸乱天下的事情吗?”

樊哙越说越激动,刘邦原本是轻感冒,听了将军的直言,深受感动,翻身下榻,立即召集文武群臣,共商大事。

学会感恩和批评

批评是一束智慧,批评是一份爱心,批评是一片袒露的真诚,批评是一腔恨铁不成钢的期待与厚望。批评始终是攻艺者的强身之本。因此,我们不但要感恩批评,还要重视自我批评。

《周易·小过》中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没有缺点也没有过错而受到了批评,要预防不要再做类似的事情就行了,盲从和顶撞都不好。没有缺点也没有过错而受到了批评,今后行动要引起警惕,不要把别人的批评总是记在心里。

唐太宗就是这样对待批评的。他称帝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励精图治,缔造了我国封建社会持续近30年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鼓励臣下进谏,扩大谏官职权,凡诏令不妥,须当奏明,不得阿从。

太宗时常以隋朝覆没教训作为警示,提醒自己知危而安,知乱而治,知亡而存。有一次,他对大臣们说:“人要看到自己的形象得照镜子,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得靠忠臣。如果皇帝拒绝群臣进谏而自以为是,群臣用阿谀奉承的办法顺着皇帝的心意,皇帝就会失去国家,群臣也不能自保!像虞世基等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用谄媚的办法侍奉隋炀帝,隋炀帝被杀,虞世基等也被杀了。你们应该记住这个教训,我做的事情当与不当,你们一定要说出来。”特别是对待喜欢直谏的魏征,更体现了唐太宗善纳忠言的勇气。虽然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属,但唐太宗却不计前嫌,任他为谏官,允许直接询问政事得失,而且爱护备至。

魏征曾上疏数十,太宗均虚心纳谏、择善而从。后来魏征死了,他伤心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虽然批评意见有时“带刺”,令人难以接受,但它含有品评、判断、指出好坏,带有激励、教导、鞭策的愿望,以期通过批评促进人反思、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思想行为,有利于克服个人认识的片面性,起着积极的作用。可人是有感情的,常常因情感、情绪的变化,对别人的批评有不同的反应。喜欢听溢美之词,厌恶批评之语,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之常情,即使是大人物也在所难免,但我们应努力克服。

简朴是低调做人的根本

好的名声,是靠个人的修养、品质、业绩和成就换来的,而不是靠摆架子摆出来的,架子是一种无聊的、骗人的东西。真正有品质、业绩和成就的人,绝不会刻意追求架子,事实上,刻意追求架子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有所作为。

在科学领域,爱因斯坦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大腕,也有资格摆架子,但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着装和修饰非常简朴,日常生活不修边幅,以致有一次去参加演讲时,负责接待工作的人把他的司机当成了他本人,而把他当成了司机。这虽说是个笑话,可也反映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不摆架子、低调做人的姿态。

爱因斯坦从不摆世界名人的架子。他吃东西非常随便,外出时常坐二、三等车,推导和演算公式常利用来信信纸的背面。并且,他还经常穿着凉鞋和运动衣登上大学讲坛,或出人上流社会的交际场合。有一次,总统接见他,他居然忘记了穿袜子,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总统和人民心目中的伟大形象。

爱因斯坦初到纽约时,身穿一件破旧的大衣。一位熟人劝他换件新的,他却十分坦然地说:“这又何必呢?在纽约,反正没有一个人认识我。”

过了几年之后,爱因斯坦已成了无人不晓的大名人,这位熟人又遇到了爱因斯坦,发现他身上还是穿着那件旧大衣,便又劝他换件好的。谁知爱因斯坦却说:“这又何必呢?在纽约,反正大家都认识我。”

可见,一个人的名声,并不是穿件漂亮的衣服就能得来的,只要你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贡献,就会赢得大家的爱戴,赢得好的口碑。

康熙十六年,于成龙被擢任福建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去福建上任前,他嘱人买了数百斤萝卜放在船上。有的人不解地问他:“萝卜又不值钱,买这么多干什么?”他回答道:“沿途供馔,得赖此青黄不接的时候,以用糠杂米野菜为粥。”即使有客人来了,也和他一同吃薄粥。他对客人说:“我这样做,可留些余米赈济灾民,如若上下都和我一样行事,更多的灾民会渡过难关,存活下来。”江南、江西的百姓因为于成龙自奉简陋,每天只吃青菜佐食,所以给他起了个外号“于青菜”,以示亲切景仰。于成龙喜欢饮茶,考虑到茶价很贵,他不愿意多破费,便以槐叶代茶。他让仆人每天从衙门后面的槐树上采几片叶子回来,一年下来,把那棵树都快采秃了。

于成龙身体力行,使爱好奢侈艳丽的江南民俗大为改变,人们摒弃绸缎,以穿布衣为荣。一些平日鱼肉百姓的地方官,因知道于成龙好微服私访,每遇见白发伟躯者便胆战心惊,以为是于成龙,不得不有所收敛。

当年,康熙帝巡视江南,沿途所延访的官吏,无不对于成龙啧啧称赞。康熙帝不无感慨地对随行的人员说:“朕博采舆论,敢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真百姓之父母,朕肱股之臣啊!”

在生活上简朴些、低调些,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品德修炼,而且也能赢得上下的交口称誉。

一次宽恕影响一生

一次充满爱心的宽恕,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一位曾经很熟悉的老妇人,我现在已经记不起她的姓名了,她原本是我在威斯康星州的迈阿密送报纸的时候认识的一位客户^那是1954年的岁末,那一年我12岁。虽然已经隔了这么多年,她曾经给我上的一堂宽恕他人的课还像是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一样,我只希望有一天我能把它传授给其他什么人。

那件事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那天,我正和一个朋友躲在那位老夫人家的后院里朝她的房顶上扔石头。我们饶有兴味地注视着石头从房顶边缘滚落,看着它们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彗星一样从天而降,我们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我拾起一枚表面很光滑的石头,然后抛掷了出去。也许因为那块石头太光滑了,当我把它掷出去的时候,不小心,它从我手中滑落,结果砸到了老夫人家后廊上的一个小窗户上。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从老夫人的后院飞快地逃走了。

那天晚上,我一想到老夫人后廊上被打碎的玻璃就很害怕,我担心被她抓住。很多天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这时候,我确信已经没事了,但我的良心却开始为她的损失感到一种深深地犯罪感。我每天给她送报纸的时候,她仍然微笑着和我打招呼,但是我见到她时却觉得很不自在。我决定把我送报纸的钱攒下来,给她修理窗户。3个星期后,我已经攒下7美元,我计算过,这些钱已经足够修理窗户了。我把钱和一张便条一起放在信封里,我在便条上向她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说我很抱歉打破了她的窗户,希望这7美元能抵偿她修理窗户的开销。

我一直等到天黑才鬼鬼祟祟地来到老夫人家,把信封投到她家门前的信箱里。我的灵魂感到一种赎罪后的解脱,我重新觉得自己能够正视老夫人的眼睛了。

第二天,我去给老夫人送报纸,我又能坦然面对老夫人给予我的亲切温和的微笑并且也能回她一个微笑了。她为报纸的事谢过我之后说:“我有点东西给你。”原来是一袋饼干。我谢了她,然后就一边吃饼干,一边继续送我的报纸。

吃了很多块饼干后,我突然发现袋子里有一个信封,我把它拉了出来,当我打开信封的时候,我惊呆了。信封里面是7美元和一张简短的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

在这个故事中,老妇人充满爱心的宽恕,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她没有直接干巴巴地说:“好吧,我原谅你。”而是高度赞赏了孩子敢于认错与及时弥补的勇气,这间接地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加固了孩子心中的责任感与是非感,同时让孩子为自己好的行为感到自豪。老妇人的行为在漫长岁月中拨动着一个人的心灵,这就是宽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