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儒家的和谐管理—组织行为规范
23202700000007

第7章 为政以德(1)

为政以德

一、管理企业要顺应天理民心《论语·八佾第三》王孙贾问日:“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日:“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把顺应天理民意的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是企业管理实践的必然结果。企业管理如果没有民心的支持,管理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像的。当然,管理者可以用高压的手段来实现管理意图,但这样的管理方式与员工自发的热情相比,就有天壤之别了。

民心就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的一种行为的方向。在孔子看来,民心就是天意。任何违背天理民心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和管理目标都不应该违反广大员工的共同愿望,否则,怎么会形成一个上下一心、共同奋斗的局面呢?

事实上,有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对民心的概念是模糊的,管理者并不知道民心产生的根源以及怎样获取民心,没有对管理工作应顺天理民心有足够的认识。

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人,就必须对这个人有充分的了解,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而管理一个大型的企业,管理者也要明白员工们的意向,这个意向应该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而不是少数几个人的意见。这样的管理决策才能顺应民心,才能执行有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民心应该由员工提出并反映给管理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有某一部分专家、一个群体完全可以代表员工的意愿。在传统的中国人的思路里,更倾向于支持后一种观点,也就是精英管理。这是指民心不需要让老百姓表达,因为精英已经说出了老百姓的利益。精英管理有两个特点:一是认为民心只存在于某些群体中,二是民心可以由精英来代表。

在21世纪,这种思路发生了变化,认为老百姓存在许多意见,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老百姓的利益是不同的。所有老百姓本身就分成了不同的群体,存在不同的要求和需要,而不是统一的。管理者应该将他们的意志收集在一起,要被听到、重视到,进而考虑到决策中。

少数精英代替不了民心。因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所有决策的执行对象最后总是要落实在员工身上。如果大部分的员工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那么这个决策的执行就不会顺利。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不容管理者忽视的问题,就是普通员工并不是没有一点权利,他们有的就是执行权。员工对于执行,完全有权采取不同的态度,管理者是无法控制的。员工执行决策的时候,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可以执行决策的全部内容,也可以只执行部分的内容。

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在与员工“争夺”着这个权利。这个权利是由员工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种“天赋权利”的意义,也体现出民心即天理的不容忽视权威性。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曾经企图控制民心,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获得成功。民心在市场方面的权威则表现得更明显。买方市场决定卖方市场,也是民心的一种具体的体现。一个不得民心的管理者,一个不得民心的企业,很难赢得成功。

管理者要得到民心,就要赢得员工的信任,可以说,信任是民心之本。

子贡问孔子怎样管理好一个国家。孔子回答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没有粮食吃,也只是暂时的困难,但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的管理不信任,甚至是绝望,那么国家的存在,就没有一点保证了。”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也可以说是管理学上的三个要诀。以孔子的观点,现代管理者要治理好一个企业,也应当具备三个条件:1员工的福利;2企业的实力;3员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信任。

在孔子看来,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福利和实力,而员工对管理者不信任,这样的企业也不能管理好。相反,如果员工对管理者有信心,那么,员工就会和管理者一道,艰苦奋斗,开辟自己和企业的新局面。

管理完善的企业一定重视对人的态度和行为。要领在于体察民心的好恶,从而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顺民心之所好,去民心之所恶。

对于顺应天理民意的管理方式,与孔子同时代的管理学大师管仲也有精彩论述。他说:“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

实施管理的要诀,在于顺应百姓的意愿。管理失败的原因,就在于,管理和决策违反了百姓的意愿。百姓不愿意忧伤困苦,管理者就应该想尽办法使他们快乐;百姓不愿意贫乏和被人瞧不起,管理者就应该尽自己所能使他们富足,在人格上也获得尊重;百姓害怕堕入危险的境地,管理者就应该使他们平安地生活;百姓有繁衍生息的愿望,管理者就给他们安居乐业的环境。这些是管理者对于民心的最大的贡献。

然而,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顺应天理民心的道理,总想通过制定各种各样的制度,来硬性地苛求员工,其结果就是失去民心,有违天理,最后,企业人心涣散,导致破产。如孔子所言,获罪于天,管理者就连磕头烧香的地方都没有了。

二、以仁德为根据提高管理者素质《论语·迷而第七》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孔子又说:“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把管理技能发挥出来,就是因为不善于学习。所以,管理者对于自己的各方面的提高,要时时刻刻地补充,亲近老师,充分信任老师所讲的道理。这样,就算是离开老师的辅导,也不会偏离正轨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管理者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其中包含仁德、能力以及修养三个方面。

首先,高尚的品德是管理者必不可少的素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使企业有个良好的形象,首先管理者的品德必须高尚,要能廉洁奉公,率先垂范,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带动员工,争取同事及员工的敬重。

三国时期,曹操在打败袁绍以后,为了攻占荆州,向刘备的驻地新野县进攻。刘备无法抗拒曹操的五十万大军的进攻,决定向襄阳撤退。为防止曹军人城之后屠杀百姓,就贴出布告通知:凡是愿意随军撤退的,就收拾简单的行李,与军队一起向襄阳撤退。

结果,几乎所有的新野的百姓都跟刘备走了。等到曹军占领了新野城,得到的只是一个空城。

刘备军队和逃难的百姓好不容易到达襄阳东门,却由于原来占领荆州的刘表已经死去,他的小儿子刘琮在曹操还未到来便投降了,不允许进城。逃难的百姓望城而哭,一片凄凉。诸葛亮建议退向江陵。江陵是一军事要地,城墙很高,可以据守,保护难民不被曹军杀害。刘备接受了这个建议,又向江陵退去。这时,逃难的老百姓越来越多,许多人从曹军占领的地方逃出,加入了撤退的行列。撤退的军民已有十几万,大小车子数千辆。每日只能走十余里。

曹军离难民只有三里路了,形势十分危急。众将建议刘备率军先到江陵,据城而战,可拒曹军。此时,已是傍晚,凉风透骨,刘备驻马而望,眼见十几万百姓在黄昏中艰难走着,刘备不禁泪流满面,他激昂地宣布:“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现在老百姓拥护我,我怎么可以在危难时丢弃他们。”新野一战,刘备的妻子投井自尽,儿子阿斗被赵云拼死救出。从此,刘备仁德之君的美名,天下传颂,为他今后建立蜀汉,奠定了人脉基础。

其次,现代管理者不但应该有道德品质的人格魅力,还应该具备现代管理能力,包括:

1信息处理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与信息打交道,与物质打交道的人则相对减少。处理信息的能力应成为人才的一个基本能力。

2创新能力

“人世”后经济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大的占有率,产品开发需要不断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也要不断创新。各类人才都需要提高创新能力。

3领导能力

领导才能不是专业技能,不是学历和文凭,而是学识修养、人生经验、世故阅历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反映,集中表现在识人、用人、容人的能力上。

4适应能力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能够很快适应各种环境,使企业发展壮大。

5组织能力

卓越的组织才能是管理者必不可少的素质。管理者要具有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协调各种资源和各种关系的能力,既要能协调好内部的关系,又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既要能发扬部属的才能,同时也要向社会和员工彰显自己的才能。

6执行力

很多的企业都面临着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好的产品要好的策划,好的策划要好的执行,好的执行要好的团队,好的团队要好的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层管理者胜出的一个要素。

7社交技能

与外界沟通、树立本单位形象,利用社会交往获取信息,这是日益为企业所重视的经营手段。是否具备这方面的技能,对高级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

8善于利用时间

对于一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可宝贵的财富。而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时间又是有限的资源。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必须谨慎地分配时间于他们所希望完成的计划中。往往在做某件事时会牺牲完成另一件事的机会,最节省时间的办法是不去做那些不需要完成的事。成熟的管理者能够区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事。

9观察力

指善于全面、深入、正确的发现事物特征的能力。管理者观察问题要具有客观性、全面性、敏锐性、深刻性。

管理者的自身修养也是衡量一个管理者是否优秀的指标,包含一下11个方面:

1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人才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善于寻找他人支持。

2思路敏捷

思路敏捷是解决问题的必备要素。一个能成功处理繁杂事物的人必须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能够很快抓住事物的本质,作出判断,使问题迎刃而解。

3谈吐得当

谈吐应对能够表现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个人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不断努力和完善。

4生活习惯

一个生活习惯良好而有规律的人,才能做事认真讲原则。从一个人生活上的点点滴滴,能够观察到他的未来发展。

5合作精神

这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常言说得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的己。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既要有赢得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学会同别人合作。工作中要避免压服,而应通过说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被管理者在愉快中接受指令。

6果断决策

是管理者能力素质的体现。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站得高、看得远。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高瞻远瞩预测未来。在重大问题上,在领导集体思想不尽统一的情况下,依据事实而不是依据想像进行决策。

7精于授权

敢于担风险是管理者不能忘怀的素质。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要学会放权,不能把权力一身独揽,要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不然就会出现只有管理者忙忙碌碌,其他人无所事事的局面。

8善于应变

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既要坚持原则,又不能墨守成规。面对改革开放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要学会面对不同环境,权宜通达,灵活处理,善于应变。

9自知之明

管理者不但要对本企业和下属了如指掌,而且还要充分了解自己。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效益的好坏很快就会对经营方法作出评价来。在权力、利益和荣誉面前,在失败、挫折和困难面前,都必须保持清醒的自我估计和坚强的控制能力。

10自我超越

如果抱残守缺、不思进取,这样的组织只能孕育惰性十足的习性,因为谁也不愿意在一个成天彼此板着面孔的场合中工作。

11关注细节

任何事情从量变到质变都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如果中层管理者没有持之以恒的“举轻若重”,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务实精神,就达不到“举重若轻”的境界。

三、管理者应是“思无邪”的正人君子《仑语·约改第:》子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论语·里仁第四》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雍也第穴》子日:“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里仁第四》子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虑没有邪念。”

《诗经》是儒家的经典,可以看成儒家思想的诗歌形式,歌颂了人间的真善美,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孔子用一句话总结《诗经》,就是“思无邪”。正是因为“思无邪”,才能把精力集中到正道上来,才有真善美。

如果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上,管理者管理企业,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思考企业发展的正道。如果管理者总想着如何剥削员工、如何官商勾结、如何欺骗消费者,而不在管理上下工夫,那。管理者很容易走邪路,最后成为金钱的奴隶,成为权力的奴隶。按儒家的观点,这样的管理者就不是“思无邪”君子,而是一个“缺德”的小人。试问一个整天沉浸在“邪念”的小人领导的企业,这个企业能够兴旺发达么?

对于小人,孔子向来都是很严厉的。孔子认为小人如“乡愿”,是“德之贼”。唐朝李林甫就是这样一个口蜜腹剑,充满邪念的小人。

唐玄宗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他想,天下太平无事,政事有宰相管,边防有将帅守,自己何必那么为国事操心。于是,他就追求起享乐的生活来。宰相张九龄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挺着急,常常给唐玄宗提意见。唐玄宗本来很尊重张九龄,但是到了后来,对张九龄的意见也听不进去了。

有一个大臣李林甫,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他什么事都不会,专学了一套奉承拍马的本领。他和宫内的宦官、妃子勾结,探听宫内的动静。唐玄宗在宫里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他都先摸了底。等到唐玄宗找他商量什么事,他就对答如流,简直跟唐玄宗想的一样。唐玄宗听了挺舒服,觉得李林甫又能干,又听话,比张九龄强多了。

唐玄宗想把李林甫提为宰相,跟张九龄商量。张九龄看出李林甫不是正路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宰相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要遭到灾难。”这些话传到李林甫那里,李林甫把张九龄恨得咬牙切齿。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将领牛仙客,目不识丁,。。但是在理财方面,很有点办法。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张九龄没有同意。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说:“像牛仙客这样的人,才是宰相的人选;张九龄是个书呆子,不识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