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墨子》学生活
23211700000005

第5章 法仪

原文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已。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译文

墨子说:天下从事各种工作的人,都不能没有法则。没有法则而能够把事情办成的,那是从来没有的。即使世人贵为将相,全都有一定的法则,即使是从事各种行业的工匠,也都有自己的法则。工匠们用矩营方形,用圆规画圆形,用绳画雷直线,用水平器测定平面,用悬锤测定偏正。不论是能工巧匠还是一般工匠,都是以这五种仪器为法则而操作的。能工巧匠高明的地方,在于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这种仪器。

荀子

一些仪器。一般工匠虽然达不到这种水平,但依照工具的标准去做,还是要胜过自己凭直觉去做。所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法度可以遵循。

原文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译文

现在大到治理天下,小到治理一个国家,却没有法则可以遵循,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天下和国家的管理者还不如一般工匠高明。那么,用什么来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才合适呢?都去仿效自己的父母,怎么样?天下做父母的很多,但仁爱的很少。倘若大家都仿效自己的父母,这就是效法不仁。效法不仁,这自然不可以作为法则。都去仿效自己的老师,怎么样?天下为人师表的很多,但其中仁者却很少。倘若大家都仿效自己的老师,这就是效法不仁。效法不仁,这自然不可以作为法则。假如大家都以自己的国君为法则怎样?天下做国君的很多,但仁爱的少。倘若大家都仿效自己的国君,这就是效法不仁。效法不仁。这自然不可以作为法则。所以父母、老师和国君三者,都不可以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

如此说来,用什么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才可以呢?所以说:不如效法上天。上天的品行博大无私,它给予很多,但不自认为有功德,它光明而长久不衰,所以圣王都效法它。既然以天为法则,那么所作所为就一定要以天意来衡量。上天所希望的就去做,上天所不希望的就不做。那么上天希望什么、不希望什么呢?上天肯定希望人们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而不希望人相互憎恨、相互残害。怎么知道上天希望人相爱相利。而不希望人相互憎恨和残害呢?这是因为上天对所有的人是全都爱和全都帮助的缘故。怎么知道上天对人是全都爱和全都帮助呢?因为人类都为上天所有,上天全部供给他们吃的。

原文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此以莫不牛羊,豢犬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译文

现在天下不论大国小国,都是上天的城邑。人不论长幼贵贱,都是上天的臣民。因此人们都饲养牛羊、养猪狗,准备干净丰盛的好酒食祭品,恭敬地祭奠上天。这不就是上天拥有和养育了全人类吗?如果说上天拥有和养育了全人类,那么怎么能说上天不希望人们相爱相助呢?所以说,爱别人、帮助别人的人,上天必定会让他幸福:相互厌恶和残害人的人,上天必定会降祸给他。这就是:杀害无辜的人,后果一定不祥。怎么解释人们之间相互残杀,上天就降祸给他们呢?这是因为知道上天希望人相互友爱、相互帮助,而不希望人们相互憎恨、相互残害。

从前的圣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兼爱天下所有的百姓,率领天下的百姓尊崇上天、侍奉鬼神,他们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多,所以上天就降福给他们。立他们为天子。天下的诸侯都恭敬地服从他们。暴虐的君王夏桀、商纣、周幽主、周厉王,奴役天下的百姓,又驱使他们咒骂上天,侮辱鬼神,他们残害的人多,所以上天就降祸给他们,使他们丧失了国家,身遭杀戳,还要受天下人羞辱。后代子孙责骂他们,直到现在还不停止。所以,因为做坏事而得祸害的,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即是这类人;爱人利人而得福的,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即是这类人。爱人利人而得福者大有人在,憎恨人、残害人而得祸者也大有人在。

解读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的这句话正好印证了这句俗语:“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所约束才行。墨子这篇文章是通过比较古代圣王和暴君,来说明“爱人利人”即可得福,“恶人贼人”必然招祸。墨子认为,天子、诸侯要想治理天下,首要的就是以天为法,顺应天意,不能违背天理。而所谓天意,实际上就是墨家学派所主张的兼爱兼利原则,这是墨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兼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一切祸乱、战事都起于不相爱。墨子思想中的兼爱是贯穿本书始终的,一切都以兼爱为根本。他所提倡的兼爱是无等级的爱。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这不正是墨子所提倡的“兼爱”吗?

从墨子的这篇《法仪》篇中也可看出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依法治国”的理论渊源。而且这种依法治国在社会主义的国家中要求一视同仁,不也是墨子所提倡的“兼爱”吗?

活学活用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制定“法”的重要性,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执法的重要性。

制定法只能给人一个限制,而执法则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最重要保证。做事要遵循法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句话,它很好地说明了规则的重要性。

墨子认为,天下做事的人,不可以没有法则,没有法则而把事情做好,那是从来没有的事。即使士人做了将军、国相,也都有法度,就是各种做工的工匠,也都有法规。

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铁的纪律,企业的战斗力和生命力来源于各级人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就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就会屡犯禁令,适得其反,把事情办砸。

宋国一个农夫担心他的禾苗长得太慢,于是自作聪明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望着一田被拔高的禾苗,他很是得意,气喘吁吁地跑回去向家人炫耀:“今天我忙了一天,让田里的禾苗都长高了!”他的儿子一听,匆忙跑到田里去,只见田里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宋国农夫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和法则,只有循序渐进,顺应其理才能水到渠成。

然而,在我们身边,规则意识缺乏的现象随处可见。小到闯红灯、轧黄线、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大到随意违约、坑蒙拐骗、行贿受贿。对这些现象,很多人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和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是社会有序运转、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本要素。法制意识不强和执法力度不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都直接破坏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带给人们错误的信息,助长了人们不择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风气。规则形同虚设,社会必定混乱无序。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政府和每个公民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

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受到规则的惩罚。对个人来说,这种惩罚直接表现在规则的约束、法令的制裁上。对整个人类来说,这种惩罚则更严厉:人类违背了规则,于是沙尘暴开始肆虐;人类违背了规则,于是厄尔尼诺现象开始出现;人类违背了规则,于是赤潮开始出现在近海……

因此,人们必须按规则办事。商鞅立木为信、包公刚正执法、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哪一个不是坚守规则而大获成功的呢?将规则定位到个人身上,更是如此。没有规则,我们将没有安全,没有发展的机会,更谈不上什么成功。是规则和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成长的平台,使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吉尔是美国杜邦公司一位比较有个性的销售员。他的自信与能力使他很快便从一线队伍中脱颖而出,在他所工作过的一些企业,他都能够取得不错的业绩。

但是在工作中,吉尔特别讨厌填写各式“申请”、“报表”,特别厌恶企业提倡的“数据分析”、“流程表”等,他认为,销售业绩决定一切,客户第一,自己第二,公司排行第三。

吉尔也不喜欢参加各种会议,实在脱不开身时,也是坐在最后一排想自己的事,他不愿意总结自己业务方面的经验教训,更不屑于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对领导安排的事情,或不做或忘记,企业要他回复,需打电话才有回音,而杜邦偏偏是一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军工出身”的企业,作风严谨得近乎死板,注重流程,强调汇报,希望每一个部分都是可控的,希望每一个销售员的每一天也是可控的。

吉尔的个人风格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相距甚远,当同期进入企业的同事不断被提拔的时候,他只好选择了离开。

智慧金言

目前,在许多企业中,像吉尔这种类型的人有很多。这些人必须认识到:作为企业一员,无论你是领导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应习惯在企业的制度下工作,这是一种职业纪律,更是一种职业技巧,因为公司常常会通过“制度”把资源和荣誉给予成员,如果与“制度”格格不入,那些资源和荣誉只会与你无缘。

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导航图

《墨子·法仪》篇中有: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意思是说,天下做事的人,不可以没有法度礼仪,没有法度礼仪,而事情能成功的,那是从来没有的事。

墨子出身于工匠,他熟知手工匠师的技艺,因此便以工匠为例,说明治理国家不能没有法度礼仪。

墨子说:“各类工匠画方形用矩,画圆形用规,画直线用墨绳,量偏正用悬垂,无论是巧工或不是巧工,都用这四种方法。能工巧匠能适合这些法则,不是能工巧匠虽然不能适合,可是摹仿做这些事,仍然超过自己乱做。因此,各种工匠做事都有法则。”

“现在大的到治理天下,其次是治理国家,却没有法规可循,这还不如百工聪明。”

同样,管理企业,却没有法度可循,也不如百工聪明。

对企业而言,没有规章制度就没有管理,规章是企业管理的导航图。然而,纵观众多企业,并非没有规章制度,而是规章制度存在着许多缺陷:

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规章制度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

规章制度不公正、不公平,有等级分别;

规章制度不适用、不合理,违反了客观管理规律;

规章制度不能与时俱进,因循守旧、呆板、僵化;

不同规章制度之间存在矛盾、互相抵触;

规章制度粗线条、过于笼统、不明确;

规章制度执行不当,或在执行中大打折扣。

企业规章制度要避免以上缺陷,除在制定过程中要遵照调查分析、拟订条文、讨论、试行、正式颁布、监督执行、修正或废止等程序之外,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规章制度制定的系统性,可以使规章制度完善、健全,在具体操作中,应事先突出整个框架结构,然后再分部门、分层次地加以完善,最好将其融为一体,经过一段时间整合之后,确定执行力度、尺度,以及规章制度保证互不矛盾,才能颁布,还需在试行一段时间后,听取各方面意见,加以完善、健全。

(2)可行性原则

规章制度必须是具体的、可以执行的,而不能是“空中楼阁”、“水中映月”,抽象泛泛而谈。不能执行的部分应立即废止,否则规章制度就不完善,就会破坏规章制度的权威性。

(3)平等性原则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平等性的原则是很重要的,应讲究“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必须坚持“无例外原则”,切忌有人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否则,规章制度就缺乏可信性,执行起来自然缺乏力度。

(4)权威性原则

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规章制度的制定、颁布,必须是被授权的人或组织,即此项工作必须是严肃的、科学的;二是规章制度一经实行必须坚决、毫不含糊。

(5)强制性原则

在规章制度中,必须包含对违反者的处罚条款,并授予执行人员、部门以强制性的权力,保证规章制度的执行。

(6)否定旧原则

新的规章制度一经实行,旧的规章制度自然被更替,有特殊情况需特别注明。否则,新旧规章制度混淆交错,就会使管理失去标准,导致无章可循。

(7)可监督原则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必须确立好监督手段,使规章制度有准确、灵敏的检查反馈机制,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规章制度的执行,而且可以使规章制度得到较好的完善,不会像“绣花枕头”那样中看不中用,形同虚设。

(8)可衡量原则

规章制度只有具备可衡量性才能真正产生效用,由此,制定规章制度时,必须做到:有尺度、有标准,能区分违反与不违反,可以量化的应尽量量化。

(9)持续性原则

规章制度实行之后,在任何时间段其尺度、标准都应相同,不应说变就变,让人无所适从,若发现尺度、标准不适用,应明文修改,正式颁布。

(10)弹性新原则

因为没有一条规章制度可以精确地限定一项事务,所以规章制度应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回旋的余地,是具有弹性的。但这种回旋和弹性是有限的、积极的,它不是为了与规章制度对立,而是为了提高效率,增加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可能性。

智慧金言

没有规章制度,就没有管理。但千万别以为,只要随便制定一项规章制度就会自然产生好的效果。只有认清误区,遵循以上原则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才能真正得到贯彻实施,达到你所预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