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说的五个方面,都是圣人的节俭之处,小人奢侈放荡之处。俭朴有节制就昌盛,淫佚无度就意味着灭亡,以上五方面,不能不有所节制。夫妇生活协调,天地之间就和顺;风调雨顺,五谷就丰登;衣服合身,身体肌肤就舒适。
解读
在墨子生活的时代,贵族奢侈浪费,享乐腐化;同时,他们还利用生活的过分享受来表示自己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的优越。墨子针对当时贵族的奢侈腐化生活进行攻击,这是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的。而这些贵族阶级为什么敢如此猖狂呢?就是因为国君的纵容,他的奢侈浪费,享乐腐化,才导致这一切。
这篇文章名为“辞过”,即要求国君改掉自己的过失。通过宫室、衣服、饮食、舟车、蓄私的古今鲜明对比,说明了在上古时期的圣王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实用出发,创造了国富民强的国家,而现今的统治者过着奢华富贵的生活,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不管百姓的死活。通过对比,强烈地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以此说明一个国君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学会节制自己的奢华生活,从俭入手。
这篇文章的主旨与《节用》篇相同,都是为了批判国君的奢侈浪费,享乐腐化,同时提倡国君要从俭入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就像《所染》篇中所提倡的一个人只有受到好的影响,这个人才能功成名就,这不仅仅是对于国君而言的。同样的,国君对下面的臣子也是一样。如果这个国家的君主是一个圣明君主的话,下面的臣子也会受到好的影响,而不奢侈腐化。
活学活用
国君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臣子也没有敢指出的人,那么这个国家真的就是一日不如一日。唐太宗为什么说魏征是他的一面镜子,是因为只有他敢指出唐太宗的过错,这才是一个忠臣的表现。而有人指出,国君却不改正的话,同样的这个国家也不能长久。
听人劝,吃饱饭
墨子认为,江河不拒绝小溪流入,因此能让自己的水量不断增大。圣人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大才。
然而,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很多人与墨子的观点背道而驰。
这些人往往喜欢沉浸在自己狭小的空间中,沾沾自喜,总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他们对别人的意见、建议、批评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排斥、抵制和拒绝。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为人处世方式,显然阻碍了与别人的正常交流和沟通,不利于自己的进步和提高。这些人应该从墨子和他的弟子耕柱的一番对话中汲取教训。
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受到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自己被公认为最优秀的,但又偏偏遭到墨子的指责最多,让他感觉很没面子。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就是如此的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墨子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很好,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是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以上墨子的这个故事,其实也是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更进一步的要求,即变被动为主动,虚心向别人求教。
一个人在某些问题上处理不当时,如果有人向他指出他的缺陷和不足,不管这个人对此抱什么态度,接不接受,采不采纳,应该说这个人都是幸运的,因为至少他已经有了一个改正的机会。但当一个人犯错误,同时他周围的人任由他犯错误而不闻不问时,那么他是很不幸的,因为他正陶醉在自以为是的错误里而浑然不知。
因此,作为一名领导者,一方面,在有意见、建议和批评时,我们要正确面对,虚心接受和采纳,另一方面,其他人没有对我们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甚至批评时,我们更应该主动去寻求别人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博采百家之长,这样才有利于领导者正确地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
三峡大坝截流成功时,记者向两院院士、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潘家铮提问:“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潘家铮回答说:“那些反对三峡工程和提出了许多不同意见的人贡献最大。”潘家铮认为,持反对意见者从国力能否承受、移民如何安置、生态怎样保护、文物怎么保留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使决策者不得不进行充分讨论,以解决一个又一个“不可行”问题。当这些“不可行”被一个个解决后,真正科学的决策也便产生了。“反对意见和不同意见”的价值和贡献也就在这里。
据介绍,在国外,为了避免工程留下遗憾,往往首先要对设计方案及规划进行批判,且由专业群体来操作。这种前置性批判,并不都是“全盘否定”,而是从各个角度提出质疑,使方案和规划更完善。反对性意见也好,不同意见也好,都是另一种判断,另一种思路,对主导性意见是有益补充。大量事实证明,好决策往往是以前置性冲突意见为基础,而不是从“众口一词”中来。三峡工程为此做了最好的诠释。
智慧金言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伟人往往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优点,看出他们的过人之处,但他们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就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当别人指出他们的不足时,他们都能谦虚地面对。这就是他们能不断提升自我,成就伟业的原因。
宽天下者,得天下
像箭一样直,像磨刀石一样平,那就不能覆盖万物了。所以狭隘的溪流干得快,平浅的川泽枯得早,坚薄的土地不长五谷。
墨子的话语很深刻,指出做人要有海洋的气魄,能容人,宽容别人。屠格涅夫说过:“不会宽容别人的人,不配受到别人宽容。”
宽容意味着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是书写精彩人生的画笔,是化解敌意的阳光。
宽容是处世做人的要点。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赢得更多人的喜欢。
宽以待人,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惧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能屈能伸。谁若想在困难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这就是说,相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反之,斤斤计较,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阻力。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里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且在加倍地扩大着。海格里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里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我们在茫茫人世间,难免与别人产生误会、摩擦。如果不注意,在我们轻动仇恨之时,仇恨袋便会悄悄成长,最终会导致堵塞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记着善待仇恨,这样我们就会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机遇。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自己。
学会宽容,对于化解矛盾,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同事、对顾客等等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此话虽然很浪漫,但具有现实意义。
拿破仑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养成宽容他人的美德。作为全军统帅,批评士兵的事经常发生,但每次他都不是盛气凌人的,他能很好地照顾士兵的情绪。士兵往往对他的批评欣然接受,而且充满了对他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这大大增强了他的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欧洲大陆一支劲旅。
在征服意大利的一次战斗中,士兵们都很辛苦。拿破仑夜间巡岗查哨。在巡岗过程中,他发现一名站岗士兵倚着大树睡着了。他没有喊醒士兵,而是拿起枪替他站起了岗,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哨兵从沉睡中醒来,他认出了自己的最高统帅,十分惶恐。
拿破仑却不恼怒,他和蔼地对这位开小差的哨兵说:“朋友,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走了那么长的路,你打瞌睡是可以谅解的,但是目前是关键时刻,一时的疏忽就可能断送全军。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儿,下次一定小心。”
拿破仑没有破口大骂,没有大声训斥士兵,没有摆出元帅的架子,而是语重心长、和风细雨地批评士兵的错误。有这样大度的元帅,士兵怎能不英勇作战呢?如果拿破仑不宽容士兵,那后果只能是增加士兵的反抗意识?丧失他本人在士兵中的威信,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宽容是一种艺术,宽容别人,不是懦弱,更不是无奈的举措。在短暂的生命中学会宽容别人,能使生活中平添许多快乐,使人生更有意义。
智慧金言
领导者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大河里生活的鱼,不会因遇到一点风浪就惊慌失措;而小溪里的鱼就不同了,一感觉到有点异常动静,立刻四处逃窜。领导者也是这样的。胸襟坦荡宽广的领导者不是这样,他们不为犹如芝麻般的小事而忙得团团转,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他们是做事稳重、态度从容不迫的人。
正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胸怀才能比天空还宽阔,才能尽容天下难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