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如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这首诗抒发无人能理解自己的苦闷心情。诗人虚拟少壮时虽曾远游,而未见知己,实际上是说当时社会不重节义,也无人能了解自己。陶渊明的一生确实是寂寞的。“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的确是他平生的写照。他的诗虽然后来发生了很大影响,但在当时却简直没有人注意。
开首四句写诗人少壮时的远游。“壮且厉”三字写出当时体壮而性烈的神态形貌、“抚剑独行游”更写出诗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其中的这个“独”字已暗示出他特立独行的个性。“谁言行游近”是一个反问句,由此引出他千里迢迢的远游。“张掖”在今甘肃,“幽州”在今河北省东北。自张掖至幽州相距数千里。诗人当时并未有过这样的经历,这仅仅是一个隐喻;但写路程愈远,所到之处愈广,则愈可证明当时确无知己之人。“饥食首阳薇”以下四句是说,在远游途中饥餐渴饮,没有遇见知己,只看见一些古代的坟丘。“首阳薇”指周灭商纣,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归隐首阳山,采薇而食,耻不食周粟(《史记·伯夷叔齐列传》)。“易水流”指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太子丹与其宾客素服在易水送别,荆轲悲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远游不遇知己的形象体系正好涵盖平生无人理解的抽象意蕴,这正是此诗象征性的妙谛之所在,回味咀嚼又觉其立意、构思之高超精湛、巧妙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