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三百首
2323800000258

第258章 【关山月二首】陈叔宝

秋月上中天,迥照关城前。

晕缺随灰减,光满应珠圆。

带树还添桂,衔峰乍似弦。

复教征戍客,长怨久连翩。

戍边岁月久,恒悲望舒耀。

城遥接晕高,涧风连影摇。

寒光带岫徙,冷色含山峭。

看时使人忆,为似娇娥照。诗人在这两首诗中,都把月亮写得极美,极幽,但它是从痛苦忧郁的征戍将士心中道来,因而实质上是一种糅杂着悲伤的美感,伴随着冷酷的幽情。这也是两首诗显现出的共同的内在基调。

第一首诗起句便入手擒题,首先勾勒出一幅月夜晚照图:“秋月上中天,迥照关城前。”这是多么幽静雅致的境界啊!在四处荒凉的广漠中,一座孤城,一轮明月,实在是撩人心绪。流落陇外、思乡心切的征戍将士们,面对中秋这个象征着亲人团聚的节日,岂能安然入睡?他们对家乡、对情人的思恋只能被洒在眼前的一片银光撩拨得更为炽烈,谁也忍不住心灵的骚动,都要爬到窗口去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月亮。以下四句便以举首仰望的角度来观望那夜空中的那皓月清辉:“晕缺随灰减,光满应珠圆。带树还添桂,衔峰乍似弦。”晕指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试看:乌云缓缓飘移,晕缺慢慢减少,光圈渐渐变圆,天空中顿时亮出了一颗晶莹闪烁的明珠!那月亮上的桂树又依稀添上了几只果子,那连缀的山恋多像那一排琴弦。这是何等幽远姣好、令人神往的景象!圆珠、桂树、琴弦,这一串优美深邃的想象,实质正是征戍将士们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一种精神寄托。但是古时月亮的阴晴圆缺,总是象征着他们的悲欢离合,因而征戍将士们内心微妙复杂的精神活动必然与这自然美景交错地杂糅在一起,月亮愈生辉,人物的痛苦却愈深,这里既有一种洗人心肺的美感,又有一种勾人伤怀的悲感,这便显现出一种美中显悲、悲美相伴的幽远的审美境界。显然,与其说月亮是诗中客观的审美对象,倒毋宁说是征戍将士们渴望生活、追求幸福的深切愿望的一切标志。正是通宵月色荡起的浮想联翩,才触痛了他们的离愁别绪,激起了心灵的强烈震颤。于是,他们心中的怨望惆怅便一齐涌上:“复教征戍客,长怨久连翩。”这就是由月圆人未圆生发出的绵绵怨情,这个久久连翩、不能停息的“怨”字也就是回荡在整首诗中的情感主题。

第二首诗的开首便将情与景的反衬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戍边岁月久,恒悲望舒耀。”望舒,是古代神话中给月神驾车的御者,这里代指月亮。这里不仅揭示了“悲”的根源在“戍边岁月久”,而且有意将这种情感基调与洁白耀眼的月亮放在一起,直接给读者以一种美感与悲感并生的审美直觉。诗中主人公们由月而发的一切联想,也就必然渗透了深刻的痛苦经验。因而接下去的四句对月的描绘,并不是单纯的优美,而是带着冷涩苦楚的幽美:“城遥接晕高,涧风连影摇。寒光带岫徙,冷色含山峭。”巍巍高城,遥接晕光,涧底阴风,连影飘摇,淡淡寒光,随峰迁移,一泓冷碧,包溶山峭。诗人在这里以超越时空的丰富想象,为我们刻画了一幅晶莹澄澈、高远幽深的皓月寒夜图。在诗中,这种寒光、冷色与征戍将士的凄苦心情十分相契,但诗人不仅将月夜的氛围与将士的情绪织成一片,并随着将士们驰骋的想象将笔触远伸到远隔天涯的高楼思妇:“看时使人忆,为似娇娥照。”征戍将士们在对月亮的遐想烟消云散之后,由自己的感伤想到了夜夜独处的娇娥在月夜下的孤冷处境,一种相思,两地愁情,真是别有伤心无数啊!

以上两首诗将月亮的幽冷意境与人物的凄恻心情处理得十分协调,但读后总使人产生一种灰冷、低沉之感,幽美中夹着寒峭,浓丽中夹着凄苦,正如刘师培所指出:“至陈,……多哀思之音,绮丽之词。”(《中国中古文学史》)可见,这也是时代风气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