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蜡蜡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这首诗抒写了女子为远戍边塞的丈夫捣衣并引起深切思念的情感。
诗篇一开头,首先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长安城中,时间是秋天的夜晚,人物是美丽的女子。她们正在精美的捣衣石上用木棒轻捣黄色的布帛,使之柔软,准备为离家远戍边塞的丈夫缝制御寒的衣裳。首句的“秋夜长”,一个“长”字写出了女子的无限惆怅,她们的日子是多么难熬,有着度日如年的感受。第二句用了许多修饰辞,如“佳人”、“锦石”。“佳人”写出了女子的年轻美貌,“锦石”写捣衣石的精美,“流黄”是借代词,指黄色的布帛鲜艳漂亮。男耕女织本是中国劳动家庭的合理分工,秋夜里美貌的女子在精美的捣衣石上轻捣丝帛,这本来是一幅意、境俱美的织妇画,富有强烈的审美意义,然而长夜难熬,却使这美好的生活带上了凄苦悲凉、孤独寂寞的气氛和色彩。作者运用这种笔法来突出女子的内心感受,是颇具匠心的。
接下去的两句“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妇女们捣衣的声响有远有近,次第传来,十分凄凉。这里的“香杵”,指捣衣用的木棒。“纹砧”即上句的“锦石”,此处进一步指明了捣衣的锦石,即是带有彩色花纹的精美的石砧。如果说前两句是叙写一位美貌女子捣衣时的凄苦和寂寥,用辞还比较含蓄的话,那么这两句则推而广之,写众多的妇女都在为丈夫赶制御寒的戍衣,用辞则更加明确。秋季的到来,预兆着天气马上就要变冷了,妇女们一边捣布,一边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亲人。从这远近传来、次第错落的捣衣声中,不仅可以听到她们的哀怨,而且可以听到她们的泣诉!也许她们正是用响亮的捣衣声来掩盖自己的悲苦泣诉;这彼起此伏的捣衣声互相响应着,表现出她们对战争的愤怒抗议。这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受到里面蕴蓄着悲凉和愤慨,令统治者感到心惊肉跳。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声音也反映了长安城中有众多的青年男子被逼迫着去守戍边塞,参加残酷的无休止的战争。本来捣衣的声响是不带感情的,正像四季的变化,它们都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但是作者却赋予它以人的感受,因为生活的主体是人,人的感情可以赋予事物以特定的性格,使它们带上人的意志和情感,这正是文学作品的特点所在。所以,作者正是用他那富有感情的笔调把女子们捣衣的声响写活了,深化了。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这一联是五言诗句。“七夕”,指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在这天的夜晚渡过天河相会一次。“长河”即天河,天空中的银河星系。银河星系是我们肉眼看见的星座最多、光彩灿烂的星系,所以这里说“长河烂”。“中秋”即农历八月十五日,俗称“中秋节”,中秋节的时候明月满弦,月光明亮,古代习俗常常以中秋为家人团圆的日子,古诗中亦常用中秋明月寄托相思之情。所以这两句诗即是以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和中秋家人团圆的习俗,来反衬出捣衣妇女的独居凄凉及相思之苦。最后两句“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寓意更加明确。“塞”,是边塞的地名,一说即今北京市的居庸关。候雁,本指随节令变化而迁徙的大雁,大雁在秋天时向南方迁徙越冬,中秋时节,北方天气渐冷,南飞的大雁也快没有了。这一句蕴涵着两层意思:一层指天气渐渐冷了,一年又将过去,寓意着丈夫的戍役遥无期限;一层是说守戍边地的亲人绝断了音信,死活不得而知,妇女们想念得更加焦虑凄苦。鸳鸯楼,本指汉代未央宫中的鸳鸯楼,这里代指捣衣女子所居住的地方。天狼,星名,古代的人们以为此星主侵掠。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妇女们在居处的楼上观察天狼星的动向,盼望着边塞的战争已经停息,侵略者已被击退,丈夫能够早日回家来团圆。
总体上看,这首诗可以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主要是运用客观描述的方法,来反映妇女们给丈夫缝制衣裳时软捣布帛的凄凉忧伤情景。后四句为第二层,主要是抒情,表现妇女们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两层之间,密切联系,浑然一体,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