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
倾杯覆碗漼漼,垂手奋袖婆娑。
不惜黄金散尽,只畏白日蹉跎。王褒原为南朝梁的宫廷诗人,艺术上有精深的造诣,后来入北周,离家失国,饱尝羁旅之苦,所以借北曲而写南情,艺术的感受格外真切、自然。
首句“萧萧易水生波”,用战国时燕太子丹易水边送别壮士荆轲的典故。王褒以荆轲自喻,感慨自己来到异国,竟不能再返故里。“燕赵佳人自多”,是借用《古诗十九首》之十二中“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的成句。燕、赵自古以出美女闻名。这里泛指北方美女。上两句言自己辞别故国,来到北地,尽管有着美好的生活享受,但内心却埋藏着无可奈何的痛楚。“倾杯覆碗,垂手奋袖婆娑。”一杯杯的美酒,本来可以畅怀欢饮,何况还有垂手、奋袖的舞姿是那么轻盈、婀娜。然而诗人心中始终不能“荷恩眄、忘羁旅”(《周书·王褒传》)。诗人既形容倾满杯酒而流泪不止的情态,又透露出作者客居塞北的内心深处的隐痛。宴饮歌舞不过是强颜欢笑。他在《赠周处士》中写过“犹持汉使节,尚服楚臣冠”的诗句,以苏武、钟仪自比。苏武持汉节牧羊十九年不屈,终于回到汉朝;钟仪被俘于晋,仍戴着南冠,以示不忘为楚臣。而自己如今仍置身北周,作为贰臣,只能强作自宽。“不惜”两句,用一个否定、一个肯定句,进行强烈的对比,收结有力,而含意深远。黄金诚然贵重,但散尽后仍可取得,正如李白《将进酒》所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时光的流逝则一去不复返,岁月蹉跎是最令人伤感的。这是作者感情迸发的高潮,犹如繁弦促节,嘈嘈切切,气势愈升愈高,突然,琴弦崩断,声音戛然而止,情感抒发由最高峰跌入死一般寂静的渊底,荡人心魂。
萧涤非先生在《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评论这首诗说:“颇极慷慨,按褒《渡河北》诗云:‘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此诗亦强作自宽语耳。”此论精当。从艺术表现上看,隔句押韵,对仗工整,抒情真切而气氛浓郁,带有南方的格调。由此可见,王褒以北曲唱南音,“有南方清秀柔婉之情调,而无淫艳妖冶之怪志;有北方雄浑豪放之气势,而无粗犷蛮野之习气”(见杨生枝《乐府诗史》)。融合了南北方化清绮、刚贞之气,对北周文人乐府诗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