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虚心求教、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不仅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修养和深厚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可以以善者为师,还可以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
现在,我们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例如,在一个班级里,就有许多小“能人”:有的写了一手好字;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有的是篮球场上的闯将;有的阅读了大量的古今诗词;有的通晓中外地理;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赋……多向这些同学学习,不就可以使我们——这置身于万绿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提高自己修养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另外这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很有裨益的。
【智慧金言】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或者喜欢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比较。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比自己优秀、比自己强的人不服气;宽于责己而严于责人;看不起有缺点和错误的人;拿正确的道理当作手电筒,不照自己,只照他人。这样做,既阻碍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难免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有的甚至会发生冲突。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深谋远虑才能神通广大
【原典】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注曰:“管仲之计,可谓能九合诸侯矣,而穷于王道;商鞅之计,可谓能强国矣,而穷于仁义;弘羊之计,可谓能聚财矣,而穷于养民;凡有穷者,俱非计也。’”
王氏曰:“恭敬先行礼义,俭用自然常足。谨身不道祸患,必无虚谬。恭、俭、谨、约四件若能谨守、依行,可以保守终身无患。
所以,智谋深广,立事成功;德高远虑,必无祸患。人若深谋远虑,所以事理皆合于道;随机应变,无有穷尽。”
【解读】
具有恭敬、节俭、谦虚、简约这四种品质的人,进可以成就大业,退可以完善品格,坚持操守,无论进与退,都是一种成功;而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遇事思虑周全、深谋远虑,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手足无措。
【活学活用】
想成功,一定要有完美的计谋
有一次,孝成王、临武君、荀子等在一起讨论用兵取胜的关键。孝成王说:“我请问用兵的要术。”临武君说:“上得到天时、下得到地利,中间观察敌方的变动,在顾及到这三者之后发动战事,就是用兵的要术。”荀子说:“不对,为臣听说,弓箭调和得不好,后羿就不能把微小的目标射中;马匹调合得不好,造父就不能把车赶远;士民如果不能亲密地归顺,即使汤王和武王也不能取得胜利。所以,善于顺抚人民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也就是说,用兵的要术,只在于抚顺人民。”
历史上自以为善于“深计远虑”的人太多了,但其中有几个可以和荀子相提并论呢?所以他们的计谋未必都称得上是完美的计谋,就算是历史上著名的管仲、商鞅也是如此。
管仲的计谋可以使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却不能行仁义之道。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管仲年少时常与鲍叔牙往来,因为家贫,常常骗取鲍叔牙的财物。鲍叔牙知道管仲很有才能,一直好好待他,不提这些事。后来鲍叔牙跟随齐国的公子小白,而管仲跟随了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杀了公子纠时,管仲也被囚禁起来。鲍叔牙于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重用管仲,让他执掌齐国之政。后来,齐桓公之称霸,九次会合天下诸侯,匡扶天下正道,都是用了管仲之谋。
管仲担任齐国宰相、执掌齐国之政后,因为看到齐国占地狭小,又靠近海边,便重视通商,积累财富,使国家富裕,军队强大,并顺从百姓的好恶意愿。所以他说:“只有仓库里的粮食堆满了,老百姓才会重视礼节,只有老百姓丰衣足食了,他们才会知荣辱。在上位的人遵守礼度,亲属内部才会团结。不讲礼义廉耻,国家必然灭亡。上面发下的政令好比是流水的源头一样,一定要使它顺乎民心。”
管仲执政时,善于把坏事变为好事,把失败转化为成功。注意处理事情的轻重缓急,谨慎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桓公本来因为蔡姬之事发怒,要南下袭击蔡国,管仲却劝桓公讨伐楚国,谴责楚国不向周室朝贡包茅。桓公实际上是想往北征讨山戎,而管仲却借此劝燕国修改召公时的国政。在柯地会盟时,齐桓公想背弃跟曹沫签订之约,管仲却劝齐桓公守信,使天下诸侯归心于齐。所以说:“知道了给予就是取得,是为政的法宝。”
管仲富比国君,但齐国人不认为他奢侈。管仲死后,齐国仍然遵循管仲立下的政令,使齐国强于诸侯,一百多年后,齐国又出了个晏子。
晏子名婴,字仲,是莱地夷维人。他曾辅助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因为奉行节俭,注重身体力行而受齐国人尊敬。晏婴担任齐国宰相后,每次吃饭不吃两道肉食,他的妻妾不穿贵重的锦帛。他在朝廷时,一旦国君和他说话,就正言以对;国君不与他说话时,就肃立在那里。国家有道,他就顺从国君的命令;国家无道的时候,他就权衡国君的命令行事。正因为他这样做,使齐国在灵公、庄公、景公时在诸侯国家名望很高。
越石父有才能,但正被拘役中。晏子外出时,在道中碰上了越石父,便用自己所乘马车的左边的马把他赎了出来,并一道乘车回家。回家后,晏子没有向越石父打招呼,便进了内室。过了很长时间,晏子仍未出来,越石便请求离去。晏子感到很惊讶,整理好衣帽向越石父道歉说:“晏婴缺乏仁德,但我把你从厄难中解救出来,你为何那么快就要离开我呢?”越石父说:“话不能这样说。我听说君子可以在不知道自己的人面前受委屈,而在知道自己的人面前就必须能伸展自己的意志。刚才我在被拘役时,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我,而你既然因了解我而把我赎了出来,就可以称为知己。既然已是知己而又待我无礼,那我还不如仍被人拘役得好。”晏子于是把他请人内室,作为上宾看待。晏子担任齐国宰相时,有一次出门,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他丈夫的样子。她的丈夫因为做宰相的车夫,车上面罩着大盖,驾着驷马,意气风发,感觉很满足。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车夫问是什么缘故,他的妻子回答说:“晏子身高不足六尺,却担任了齐国的宰相,名扬诸侯。今天我看他出去时,思虑深沉,常常显出很谦虚的样子。而你身高八尺,只不过是人家的车夫,思想上却已以此为足,我就是因此请求离开你的。”她丈夫自此后就开始收敛自己。晏子感觉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车夫如实告诉了他,晏子就推荐车夫当了大夫。
【智慧金言】
大凡有志而成功的人,都不是完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此类人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在某些品格上异常突出,而且他们会终身坚守几条原则。而那些普通的人,不见得有更多的缺点,却没有突出的品格。所以,成功道路上行走的人,并不是缺点最少的人,而是优点最突出的人。
我们每个人总会有一些优点,只要我们将自己原有的优点坚持、放大,并做到在这一点上能够超越其他人,你就一定能够成功。
好朋友是事业的助力
【原典】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注曰:“闻誉而喜者,不可以得友直。”
王氏曰:“父母生其身,师友长其智。有仁义、德行贤人,常要亲近正直、忠诚,多行敬爱;若有差错,必然劝谏、提说此;结交必择良友,若遇患难,递相扶持。”
【解读】
好的朋友是事业的助力,能够在你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在黑暗之时,送来一丝光明;在你得意忘形之时,给你当头一棒。
那么什么是好朋友呢?《论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正直的朋友,真诚大度的朋友,博学多才的朋友,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而事实上并不正直的朋友,善于迎合别人、讨好别人,而欠缺诚信的朋友,善于随口胡说却没有真才识学的朋友,只会让我们受到伤害。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测试:大家拿出一页纸,然后在纸上写下和你相处时间最多的6个人,也可以说是与你关系最亲密的6个朋友,记下他们每个人的月收入。然后,算出这6个人月收入的总和,最后算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这个平均值,便能反映出你个人月收入应该有多少。
中国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美国也有句类似的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这两句话所讲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告诉我们择友的重要性。
【活学活用】
交朋友是一门大学问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里孔子教了我们交朋友的标准。有三种朋友是有益的,当然这里的益不是利益,而是对辅助自身的仁德修养有益。分别是正直无邪的朋友,诚实守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交多少个都不嫌多。另外有三种人,是不宜结交的,和他们相处久了,近墨者黑,会有损自身的品德修养,分别是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孔子千年前的教诲到现在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时刻谨记于心。首先,我们要学会判断,什么是益友。然后还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虚荣,因为这三种损友,都是善于说好听的话,惯常讨人喜欢的,而谁都喜欢被人奉承,喜欢听顺风话,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做到“闻过则喜”,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要学会判断什么人是自己真正的朋友,是一门大学问。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在宦官缪贤的门下作舍人的时候,缪贤曾经有罪,暗地里打算逃往燕国。蔺相如问他:“您怎么知道燕王一定会收留您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跟随赵王与燕王会见于边境之上,燕王私下里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我深交。因此,我想逃往燕国。”蔺相如阻止他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而您当时又被赵王宠爱,所以燕王想同你深交。现在您是逃出赵国去往燕国。燕王害怕赵王,他必定不敢收留你,而且恐怕会把您捆绑起来送还赵国。您不如脱衣露体背着斧子去向赵王请罪。只有这样,才能幸免。”缪贤听从了蔺相如的计策,果然获得了赵王的赦免。
春秋时晋国的中行文子逃亡,经过一个县城。侍从说:“这里有大人的老朋友,为什么不休息一下,等待后面的车子呢?”文子说:“我爱好音乐,这个朋友就送我名琴;我喜爱美玉,这个朋友就送我玉环。这是个只会投合我来求取好处而不会规劝我改过的人。我怕他也会用以前对我的方法去向别人求取好处。”于是迅速离开。后来这个朋友果然扣下文子后面的两部车子献给他的新主子。
蔺相如能在燕王的殷勤中看出祸患,救了缪贤一命;中行文子在落难之时能够推断出“老友”的出卖,避免了被其落井下石的灾难,这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锦上添花的朋友未必是真朋友,当某位朋友对你,尤其是你正处高位时,刻意投其所好,那他多半是因你的地位而结交你,而不是看中你这个人本身。这类朋友很难在你危难之时施以援手。
东晋的大将军王敦,生前权势熏天,向他卖乖讨好的人遍地都是,其中王舒是最殷勤的一个,而有个叫王彬的太守,独独不买王敦的账,王敦对王彬很是不满,于是两人交恶。后来王敦死后遭到清算,他的家人王含想去投奔王舒。王含的儿子王应则劝他去投奔王彬。王含说:“大将军平时同王彬的关系怎么样?你还想去归附他!”王应说:“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应当去投奔王彬。江州王彬面对着别人的强盛,能不趋炎附势,这不是一般人的见识所能比得上的;他看到别人衰败危急的时候,必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荆州王舒,做事墨守成规,又怎能破格行事呢?”王含没听儿子的话,投奔了王舒。王舒终于把王含父子沉没到江中。而王彬当初听说王应要来投奔自己,便偷偷地准备了船只在江边等候。没有等到王含父子的到来,王彬深深地感到遗憾。
【智慧金言】
能够雪中送炭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在危难时,曾被怀疑的朋友往往成为救星,十分“信赖”的朋友却往往背叛你。这是因为人在有权得志的时候,有些小人会看中你的权势而虚伪地拍马,他们不讲原则地百般迎合,而真正的朋友怕你吃亏,则会以诚来告诫你。
宽容的人才能朋友遍天下
【原典】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注曰:“极高明而道中庸,圣贤之所以接人也。高明者,圣人之所独;中庸者,众人之所同也。”
王氏曰:“亲近忠正之人,学问忠正之道;恭敬德行之士,讲明德行之理。此是接引后人,止恶行善之法。”
【解读】
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宽人厚物,这就叫“近恕”;但对自己选定的目标,一定要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这叫“笃行”。有了这两种品质,就可以获得大家的支持,成就事业。
【活学活用】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有一次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这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字可以成为人终身行为处事的标准?孔子回答说:有啊,那就是“恕”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这个字在孔子看来是多么重要,它是一个人终身行为处事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