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素书》学生活
23243000000006

第6章 正道章 舍“奇谋”守“正道”才是人间至理(1)

说到人生韬略,许多人偏好“奇谋”,总想出奇制胜,最终难免落个蝇营狗苟;孰不知世间最简单的道理,才是正道天理,道、德、仁、义、礼五者,就是做人、处世的正道,守正方能出奇。“正道章”,想告诉人们的就是“守正”的道理。

德行齐足就可威声伏远

【原典】

德足以怀远。

注曰:“怀者,中心悦而诚服之谓也。”

王氏曰:“善政安民,四海无事;以德治国,远近成服。圣德明君,贤能良相,修德行政,礼贤爱士,屈己于人,好名散于四方,豪杰若闻如此贤义,自然归集。此是德行齐足,威声伏远道理。”

【解读】

许多人不知道何为禅?其实禅的道理很简单:禅并不是你要什么有什么,禅是你想什么有什么!怎么理解呢?空谷回音,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关键看你想说什么。你所得到的,就是你曾经给予世界的。

道德即为禅,就是你想应对世界的一种态度,它就如同一种善力,而世界反作用回来的也一定是善力。孔子弟子最多时,竟然有三千之众,来自不同的诸侯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孔子本身是有德之人,大家不远千里而来,看重的正是这一点。

春秋五霸中的楚庄王,有一次大宴群臣,要大家不分君臣,尽兴饮酒作乐。正当大家玩得高兴时,一阵风吹来,灯火熄灭,全场一片漆黑。这时,有人乘机调戏楚庄王的爱姬,爱姬十分机智,扯下了这个人的冠缨,并告诉楚庄王:“请大王把灯火点燃,只要看清谁的冠缨断了,就可以查证谁是调戏我的人。”群臣乱成一片,以为定会有人丧命。可是,楚庄王却宣布:“请大家在点燃灯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缨,否则,谁就要受罚。”

当灯火再燃起来的时候,群臣都已经拔去了冠缨。那个调戏爱姬的人自然无法查出。大家都舒了一口气,又高兴地娱乐起来。

两年以后,晋军进攻楚。这时,一名将军勇往直前,杀敌无数,立了大功。楚庄王召见他,赞扬他说:“这场仗,多亏了你奋勇杀敌,才能打败晋军。”这个将领泪流满面地说:“臣就是两年前在酒宴中调戏大王爱姬的人,当时大王能够重视臣的名誉,宽容臣的过错,不处罚臣,还给臣解围,这使臣感激不尽。从那以后,臣就决心效忠大王,等待机会为大王效命。”

【活学活用】

得民心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有些国家的政治家或军官为了要打胜仗,不断地要求人民万众一心、吃苦耐劳,但他们自己却过着夜夜笙歌达旦的奢靡日子。一般人看了这种现象,对这些政治家或军官产生了不信任感,他们因此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使战争走了不少弯路。

《六韬》中说:“利天下者,天下启之。”的确,民心向背是关系到国之存亡、事之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不可不为领导者所重视。历史和现实的许多事例都表明,凡是成长和发展比较快的领导者,大都是既受上级信赖,又受下级拥戴而“政绩”又比较突出的人。因而,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当注意协调这几者的关系,领悟其间相辅相成的作用,注意打好自己的群众基础。

“得民心”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要有好人缘,与群众的关系密切,威望高,有号召力,群众愿意与之共事。民心不仅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群众基础,也是领导者求得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保证。

群众基础好是领导者在事业上更进一步的前提条件之一。现在对干部实行群众考核评议,只有那些联系群众的干部,才会被群众推举。在上级组织提拔干部时,也往往要考察他们的群众基础如何。显而易见,凡是群众基础好的干部就比不得人心者占据更大的优势。

得人心并不难,能做到公正无私就已成功一半。

尽管管理者的工作方法各不相同,但必须树立公正无私的形象,才能大大有利于自己凝聚力的加强。

明智的管理者最在意的是名声,有好名声才有凝聚力,才能做到众望所归。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不领会公正无私的内涵。只有顾及下属对自己品质的评价,只有在下属面前树立一个公正无私的贤者形象,才能更好地立权树威,做到取信于“民”。

公正评价下属是优秀管理者公正无私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客观评价下属,他们善于及时观察和做笔记。下属的表现只有通过长期的工作才能体现出来。只有长期注意记录他们的行为,才能对他们真正有所了解。在掌握这些资料之后,当你通过手头的记录去表扬某些工作干得好但又不被人注意的下属时,他会备感欣慰,从而促使他会努力地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是批评某些下属干得不好,虽然他会在短时期内情绪低落,但很快就会了解你公正待人的做法,同时也会重新认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变后进为先进。这样,下属才会逐渐消除对你的不满,对你的管理工作会更加满意。

深受下属欢迎的管理者还总是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充分地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通过尽可能公正地使用人才来激发下属为单位效劳的积极心理。

用人上的不公正,会引起大家的不满,这是一个单位能否实现平稳发展的重要问题。如果待人失当、亲疏不一,则会在不知不觉中重用了某些不该得到重用的人,而冷落了一些单位的骨干力量,这样做的结果是严重打击了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全局发展。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受下属欢迎并具有凝聚力的管理者,就应该对所有的下属一视同仁,这样,不仅积极因素可以得到充分调动,一些消极因素也会转化为积极因素。

管理者公正无私还表现在对下属的“论功行赏”上面。受下属欢迎的管理者,往往在论功行赏方面做得相当完美,能够充分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形成人人争上游的局面,给单位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反之,如果论功行赏做得不好的话,不仅达不到激励下属的预期效果,反而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例如,优秀的下属在工作中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他并没有得到相对应的奖赏,工薪、奖金都没有与贡献呈现正比例增长;而那些并没有做什么实际工作的人却得到了加薪、分红。任何正常的人都会非常自然地感觉到管理者对他的不公平,从而产生种种抵触心理。这种使中坚力量产生抵触情绪的局面一旦形成,单位的前途命运也就非常危险了。

另外,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事务中要公私分明,切不可假公济私。

要了解一个人的品性很容易,只要看看他使用金钱的方式就可一目了然了。有些人乍见之下气度相当宏伟,可是一牵涉到钱,脑子里立刻盘算起来如何才能“报公账”。以管人的资格来说,这种人的品性及能力都显得够不上水准。

最被下属瞧不起的管理者是使用公家的钱挥霍无度而自己则一毛不拔的人。这种类型的管理者为数不少,而对单位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严格说起来,他不但没有存在的价值,甚至会对公司造成危害。

所以,作为一个高明的管理者,在日常事务中一定要公私分明,切不可因贪图小便宜而使自己的形象受损失去民心。

【智慧金言】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足以使远方的人心悦诚服,前来归顺。

“宽则得众,惠能使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些古人留下来的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同样适用于今天。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

诚实守信才能成大事

【原典】

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

注曰:“有行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矣。天无信,四时失序;人无信,行止不立。人若志诚守信,乃立身成名之本。君子寡言言必忠信,一言议定再不肯改议、失约。有得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心。一异者,言天下之道一而已矣,不使人分门别户。赏不先于身,利不厚于己;喜乐共用,患难相恤。如汉先主结义于桃园,立功名于三国;唐太宗集义于太原,成事于隋末,此是义足以得众道理。”

【解读】

诚实守信就可以使不同意见的人归于统一,判断、处理事情合乎道理就足以获得众人的支持和拥护。

关于诚信的意义,我们已经讨论了几千年;至于诚信缺失的危害,我们也检讨了几千年。从这几千年的反复中,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第一,诚信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对于一个人的成败荣辱,至关重要;第二,时至今日,诚信依然是社会上的某种稀缺资源。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几千年在讨论同一个问题说明了什么?其实大家在潜意识里,都有追求诚信的愿望,“诚信”是人们的一个共同梦想。正因为如此,如果一个人能坚守诚信,行止有义,一定能激荡起人们心中的涟漪,这也叫“守正出奇”。

【活学活用】

成大事的关键是要讲信义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和母亲一起靠贩卖草鞋为生。刘备身高七尺五寸,而且胸怀大志,不多说话,喜怒不形于色。他曾经和公孙瓒一起在卢植门下学习儒家经义,所以就投靠了公孙瓒。后因夺取青州建立了战功,被任命为平原国相。刘备年轻时与河东人关羽、涿郡人张飞交情深厚,于是便委任他们两人为别部司马,分别统领部队。私下里,他与这两个人同床而眠,情同手足。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关羽和张飞都整日站在刘备身边侍卫,他们跟随刘备出生人死,不怕艰险。常山人赵云率领本郡的军队前去投奔公孙瓒,公孙瓒问他说:“听说你们冀州人都愿跟着袁绍,为什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答道:“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能够拯救大难的英雄。百姓遭受的痛苦,就像是被倒吊起来一样。我们冀州的百姓,都向往仁政,我们到此并不是轻视袁绍而亲附将军。”刘备见到赵云后,认为他胆识过人,便用心结交,于是赵云也随刘备到平原国,替他统率骑兵。后来,刘备又三顾茅庐,请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最终欣然从命,并帮助刘备创建了蜀国。这一切,都与刘备诚信待人、从而受到人们的信服有直接的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据《旧唐书》记载,在他四岁那年,有一自称精通相术的书生拜见李渊时说:“你是一位贵人,还有贵子。”见到世民后,书生惊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李渊担心书生会将此话泄露出去,于是准备杀掉书生,但是转眼间书生就不见了,只好作罢。从此,李渊用“济世安民”中的“世民”二字作为李世民的名字。李世民从少年时就足智多谋,体魄强壮,自我要求严格,他射出的箭比一般人要远一倍,而且百步之外,亦能“射洞门阖”。

大业七年(611年),山东、河北发生水灾,农民无以为食,被迫流浪,隋炀帝却还要征调大量民夫,远征高丽。这年十二月,王薄率先在山东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南)发动起义。一时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并且在反隋斗争中形成了三支较大的武装力量: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在河南纵横驰骋;窦建德的义军转战于山东、河北;杜伏威的农民军则控制了江淮地区。此时,李渊正任太原留守,但是隋炀帝不信任他,派高君雅和王威为太原副留守,以监视李渊。公元616年,突厥侵入北部边境,隋炀帝命李渊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抗。结果战事不利,隋炀帝于是派使者押李渊和王仁恭至江都治罪。李世民对父亲说:“今盗贼(指起义军)日繁,遍于天下,大人(指李渊)受诏讨罪,贼可尽乎?要亡,终不免罪。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李渊听后说:“灭其以使促吾,吾当见机而作。”

要起兵必须扩大兵力,李渊为太原留守,虽握有重兵,仍需招募一支自己的队伍,可公开招募会引起高君雅、王威的注意。正在李渊、李世民为难的时候,马邑人刘武周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占据马邑郡,起兵反隋,且自称皇帝,还勾引突厥直驱太原。于是,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为托词,召集各位将领商议,提出自己招募兵丁,高君雅和王威迫于当时的形势,只好同意。于是,李渊命李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去招募士兵。不多久,便募兵近万人。李渊父子大量募兵,毕竟无法完全掩盖其真实的想法,况且其所用将领长孙顺德、刘弘基是为了逃避征辽诏令而逃到太原的,而窦琮也是逃犯。高君雅、王威见此,怀疑李渊有谋反之心,于是就暗中策划利用到晋祠祈雨的机会,将李渊父子诱骗来全部杀死。不料此事被经常出入王、高家的刘文龙得知,刘文龙立刻将此事报告给李渊,李渊于是决定先发制人。

公元617年初夏的一天夜里,李渊命令长孙顺德、赵文恪等人带领五百壮士,和李世民的精兵一起埋伏于晋阳宫城外。第二天清晨,李渊与高君雅、王威在留守府大厅议事,按照计划,以王、高暗引突厥入侵为由,将其逮捕入狱。事也凑巧,第二天果然有突厥数万人进攻晋阳,民众以为是王、高所致,于是李渊趁机杀掉高君雅、王威。这标志着李渊父子正式开始晋阳起兵。

晋阳起兵后,李渊父子的目标就是乘虚人关,直取长安,以号令天下,建立新的王朝。

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统治者听说李渊带兵进攻,忙派大将宋老生和屈突通分别领兵数万,在霍邑与河东抵抗李渊大军。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率军进攻宋老生驻守的霍邑,却逢秋雨连绵,无法开战,而且道路泥泞,军粮运输困难。但他听了李世民的意见,决定不撤兵。八月,连日的阴天终于放晴,李渊遂下令攻城,并由李世民率兵诱敌出城,双方展开决战。李世民身先士卒,奋勇冲锋,“砍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霍邑一战,李渊大获全胜,斩杀了隋将宋老生,攻下了霍邑。随后,李渊率兵进攻河东郡,虽取得初战的胜利,但是隋将屈突通固守河东郡,李渊久攻不下。后根据李世民建议,李渊留下部分兵力包围和牵制屈突通,自己率主力部队渡过黄河,直取长安。

同时,李渊在关中地区的家属和亲族也纷纷起兵响应,其中有世民的胞妹平阳公主、李渊的从弟李神通,李渊的女婿段纶也在蓝田县聚众万余人。在这种有利形势下,李渊父子一路上采取收揽人心的办法,废除了隋朝的严刑酷法,还开仓济贫。一面收编关中各地的起义军,一面争取关中地主阶级的支持。数月,李渊、李世民的军队已达二十万人,并于十月开始围攻长安。十一月,长安城破,李渊率军进入长安宫,立年仅十三岁的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并改元义宁,遥尊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总揽军政大权,晋封为唐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兆尹、秦公,李元吉为齐公。

【智慧金言】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只有在被大家都认为是适宜的时候,才可能得到众人的赞同,然后打心眼里真诚归服。一个人,只有当他德行高尚足以安抚远方的人、诚实可信足以使不同的人意见统一、行事理由充分足以得到众人的拥戴、才识足以照鉴过去、明达足以洞见未来,这样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人中之俊,就像刘备和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然后才在东汉末年立下功名;唐太宗集义太原,然后才能在隋末成就大业。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