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取名
2331600000014

第14章 取名找方法(2)

这种取名方法以古代居多,且是直接取父亲之名。如汉代强侯留章复,其子也取名为复;广平节侯德,其子也取名为德。宋代林邑王父子同名杨迈,罗处士父子名靖元,杨文振子名文修。明代刘忠武父子名江,皆属于父子同名。

以父之名为子之字的名字,有维护和增进父子两辈之间感情的作用,但也有不容忽视的缺点。它不但让人难以区分父子,而且也有不尊敬长辈的嫌疑,因此不宜提倡。

不过,当今社会不讲避名讳,只要做些小小的变通还是可以用的。

例如京剧艺术家谭志道,艺名“谭叫天”,其子谭鑫培则起艺名“小叫天”;绍剧艺术家章宗义,艺名“六龄童”,其子则取艺名“六小龄童”;评剧艺术家李桂珍,艺名“白玉霜”,其养女李再雯则起艺名“小白玉霜”等。类似的还有父名杨章,子取名杨小章;父名吕成,子取名吕幼成;父名魏焕仁,子取名魏子仁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名字。

第二,以母名取名。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且一般只采用母亲名字的姓。如鲁迅,原名周树人,从母姓改为鲁迅;马叙伦从母姓改为邹华孙,胡风亦从母姓,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六姊妹也用母姓取名。

第三,以父母姓氏按一定排列顺序取名。

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的名字都是根据父母姓氏来取的,这种取名方式具体来说也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直接采用父母的姓氏来取名。这种情况通常是父姓在前,母姓在后。如父亲姓宋,而母亲姓梅,女儿便可取名为“宋梅”,还有父亲姓王而母亲江,儿子名可为“王江”,还有诸如上官康、司马扬、孙蒲、李柳、肖白、金珠、辛甘等。

当然也有母姓在前、父姓在后的,尤其是联姓后读来顺口的,如父姓张,母姓文,子女则取名为文张、文章、文彰、文璋等。

一种是继承其中一姓,把另一姓以谐音的形式与之“合璧”,这样的名既形象又有趣。

如父姓王,母姓姚,子女则取名为王姚、王尧、王珧、王遥等。又如陈舟(周)、高伟(魏)、孙立(李)、古章(张)等等。父母为复姓,孩子名字则为三字姓名。如父姓慕容,母姓乔,子女则取名为慕容乔、慕容荞、慕容樵等。

还有一种是取父母的姓氏,然后再点睛式地加入一个或两个字,使名字更加有趣而光彩焕发。

如京剧艺术家赵燕侠,其夫姓张,为女儿取名“张雏燕”,则是合父之姓和母之名而来的名字。再如杨青叶(杨叶青),杨和叶中间(或后边)加了一个“青”字,顿时使名字增色三分。又如花寒舒,一个花姓,一个舒姓,如果单是简单加在一块名为“花舒”,只是一种很平常而浅显的名字,但加入“寒”字后便增加了无穷的空间,使人在优雅意境中畅想。

以父母姓名取名,在无形之中教育了孩子,使他们懂得自己的生命是父母所赐,要尊敬和爱戴父母,固而它促使了儿女和父母的关系更加紧密和睦。

名与姓字形变形

许多人的姓氏因为字型结构独特,而不能巧妙地拆开。但若对字稍作改动,便可进行笔划的“添枝减叶”处理。经过汉字变形,可使人们得到启示而偶得美名。

我国汉字形体变化十分奇妙,以下将从各种姓氏的不同特征出发,介绍几种根据名与姓的字形变形取名的方法。

第一,以姓的偏旁或部首为名。

这样的姓一般是合体字,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为名。如阮元,清代经学家,以姓中声旁“元”作名;聂耳,现代着名音乐家,“聂”字由三个“耳”字组成,而名取其一耳;盛成,现代作家,“盛”的声旁“成”作为名等。

类似的名字还有胡月、吴天、席广、陈东、林木、潘水田、索小玄、贾西、李木等。

第二,以姓做名的偏旁或部首。

这是把姓当作一个整体而不拆开,并作为名的一部分。如魏巍,以“魏”作“巍”的声旁。王匡,以“王”为“匡”的声旁。于吁,于右任的笔名,以“于”为“吁”的声旁。林彬,以“林”作“彬”的声旁。武斌,“斌”从文从武,“武”又正好是姓。

类似的还有景影、丘岳、王珏、林森、王奇、王琪等。

第三,姓和名的偏旁部首相同。

这是指姓与名除包含某一相同偏旁外,还有别的组合部分。如流沙河,姓名的三个字中都有三点水;鲁鲸,利用“鱼”这一相同偏旁取名,“鱼”在“鲁”中是声旁,而在“鲸”中是形旁;还有小说家沙汀、儿童文学作家洪汛涛、作家艾芜等,都是让姓与名的偏旁相同,巧妙地构成很新颖的名字。

类似的还有杨树林,崔嵬、沈浮、汪清、汪洋、汪海、张弦、邢形等。

第四,姓和名的字形相似。

这是指选择与姓字形体相近、相仿的字为名,主要是指字形笔画的增减。

汉字中很多字的形体是相近的,如乙、己、已、巴和戊、戍、戌、戎等,巧妙地运用在名字中,很有趣味。

如陈阵、余佘、孔乙己、梁粱、万方、杨扬、沈沉、汪旺、王干、甲申、尤龙等。

第五,姓和名的结构相同。

这是指选择与姓字结构完全相同的字取名。如品字结构,全包围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等等,具体人名如聂晶、聂磊、聂卉等都是品字结构;包旬、包甸等,姓和名都是半包围结构;国园、国团等,姓和名的字形都是全包围结构。

第六,累加取名法。

这是把姓氏与别的字合在一起组成名字,如“白”为姓,再加上名的一个字“水”,组成名的另一个字“泉”,这样就构成了名字白水泉。类似的名字还有王京琼、田力男、白木柏、林木森等。

用名与姓的字型变形取名,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耐人寻味,易给人以较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印象。但在用此方法取名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汉字结构特点,进行灵活变化。

名与姓字义关联

姓氏除了表示家庭血缘关系之外,它作为一个汉字,还有其本身字面上的意义。我国绝大部分姓氏均有字义,字义上以姓生名是一种直接的派生取名方法。

如沈醉,“醉”为喝多酒后的迷混状态,“沈醉”,用白话来说,就是“大醉如泥”,谁也不想用此为名。然而当“醉”字与“沈”姓合在一起,则十分耐人寻味。

“沈”姓除了作为姓氏,还有其含义,若名字搭配得当,则意味深长,如南北朝梁时骠骑大将军名为沈重。沈重,有深沉庄重的意思。

从以上例子可知,在取名时如果能把名与姓从字义上直接联系起来,使之构成一个词组、一个成语、一个典故、一个完整的文字字义,就可以取出一个生动有趣、含义丰富、寓意深刻的名字来。

那么,怎样将名与姓从字义上直接联系起来呢?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第一,姓与名意思相同或相近法。

如画家程十发,程、发都是古代度量名称。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程十发即一程等于十发之意。类似的名字还有庞雄、朱彤、梁栋、徐迟等。

第二,姓与名意思相反或相对法。

利用姓的字义,取名时用其反意而选字,往往能给人以新颖、和谐、突如其来的感觉,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牛敏捷,牛给人以慢慢吞吞的印象,与敏捷、迅速等词不沾边,这个名字把牛和敏捷连在一起,有寓意又有期望,成为一个构思巧妙的好名字。

再如黄水清,黄河给人以浑浊的印象,一个“清”字,表达了对黄河美好前景的向往。

类似的名字还有鲁迅、鲁睿、方圆、甘苦、屈伸、廖洪、夏冬、曲正直、简繁等。

第三,姓与名组合表示同一类事物。

如着名作家柏杨,其名即表示一种树木的名称;夏春秋,表示季节;花草,表示植物;杨柳松,皆为树木;江海洋,都属江河湖泊等。

第四,姓与名组合表示一定寓意。

如着名豫剧演员牛得草,原名牛俊国。李春芳老人一次对他说:“你姓牛,何不叫牛得草呢?牛儿得了草,负重劲行,辛勤耕作,韧力无穷。”随后,李先生还为他取了字和号,字为料足,号为饮水。牛得草,牛料足,牛饮水。草、料、水三者俱得,可谓前途无量。

李先生还提到: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了山,可以攀登;姓鱼的,有叫鱼得水的,鱼儿得了水,可以自由畅游;姓朱的,有叫朱得康的,猪有了糠,可以膘肥体壮等等,都属于此类。

属于这方面的佳名还有:马上飞、牛群、江中舟、丰年、东方君、南宫客、曾为友、向前进、燕南飞、林中花、万家灯、花正红、乐无悲、平原君等,举不胜举。

除了以上直接表示外,姓与名的组合还可通过谐音来表示特殊的含义。如盛利、蒋理、郑(政)策、殷(音)乐、冼(先)锋、于(鱼)跃等。

第五,姓与名组合取倒读的意思。

回文倒读,在我国文学中历史久远,杰作众多。如人们熟知的名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些句子回环吟诵,妙趣横生,百读不厌。

回文人名,更是别有情趣。如许如清,倒读为清如许,是取意朱熹的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国早期电影演员王人美,倒读便是美人王;被国民党特务所暗杀的着名学者闻一多,倒读则为多一闻。

类似的人名还有沙风、石岩、江思海、宁而舒等,这些名字都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字独具的艺术魅力。

传统习俗取名法

窥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命题,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它与人的姓名毫无关系。但是,在命理学家眼中,阴阳五行不仅与姓名关系密切,而且还制约人一生的命运。

在他们看来,如果一个名字的阴阳数理不完全平衡,就要设法让它平衡,比如已知姓氏的阴阳数理,再取一个与之对应的名字,以适应阴阳平衡这一规律。简言之,就是阳盛取阴名,阴盛取阳名,相互补充。

如一位姓刘的男子易动不宁,另一位姓李的男子胆怯气弱,这就是他们阳气太盛或太弱的缘故。取名时就要为刘姓男子取一个在数理上都是阴性的名字(如文、静等),为姓李的取一个阳姓的名字(如山、龙等)。

说到阴阳,就是指万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如自然界中,上和下、前和后、天和地、山和水、明和暗、热和寒、燥和湿、表和里等,都是对立的;在人类社会,男和女是对立的;在数字中,单数和双数是对立的。

对立的两个方面就构成了阴阳。其中,上、前、天、山、明、热、燥、表、男人、单数都属于阳,地、水、暗、寒、湿、下、后、里、女人、双数都属于阴。

同样,人的姓名根据所用汉字的实际意义和笔画,也可以确定其阴阳。其中,姓名所用汉字的含义又称为“理”,笔画多少又称为“数”。

根据这种观点,姓名中的“理”和“数”像万事万物的阴阳一样,都要有一个合理的搭配和平衡,如果缺乏这种搭配和平衡,就要设法加以调整,以适应阴阳相辅相成的基本规律。

一个名叫王芳的人,从名字的字意上分析,“王”一般指男性,在“理”上属阳,但因是4画,在“数”上又属阴,因此“王”字是理阳数阴;“芳”字指花草,在“理”上属阴,但因笔画是7,在数上又属阳,因此“芳”字是理阴数阳。以理阳数阴之王配理阴数阳之芳,阴阳平衡,是命理学家眼中最为理想的名字。

事实上,如果把人们的名字都分出阴阳来,看其数理搭配是否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名时也不可能完全顾及到这种搭配。

五行取名法从唐朝开始,宋朝时更盛行,而且影响深远。鲁迅在《故乡》里曾描述第一次见到闰土时的情景: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年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闰土”这个名字,就是根据五行取名法取的。

五行,亦即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在古人看来,天地万物都是由这五种物质组成的。

如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方位有东、西、南、北、中五方,颜色有青、赤、黄、白、黑五色,道德有仁、礼、信、义、智五常,这些都可以与五行联系起来。肺、西、白、义属金,肝、东、青、仁属木,肾、北、黑、智属水,心、南、赤、礼属火,脾、中、黄、信属土等等。

五行之间还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是指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最初,人们运用五行学说的相生关系来代表父子之间的关系,显得有序和符合道理。其方法是采用五行相生的顺序,取带金、木、水、火、土偏旁的字为名,按家人长幼顺序代代相承。

唐朝人毕构,6岁能作诗文,20岁就考中了进士,做官也有政绩。《唐书》有他的传,他一家的名字就是用五行学说来取的。毕构的名字是木字旁,他的儿子名叫毕炕,用的是火字旁,他的孙子叫毕增,用的土字旁。

宋朝宰相张浚,名属水,所以要给儿子取一个属木的字,故其子张拭名屑木,其孙应以火名,故张拭之子名叫张焯。

朱熹的父亲名叫朱松,名字用木字旁,朱熹的名带四点,其五行并非是水而是火,因为4数对应天干丁,朱熹的儿子叫朱在,“在”中内有土字旁。一家三代,木生火,火生土,次序井然。

一般情况下,五行之间都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从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命理学家认为人的姓名也可以由五行划分,如钟、钱等姓属金,杨、李等姓属木,江、黎等姓属水,耿、炎等姓属火,垣、墨等姓属土。

同样,名字中用刚、利等字属金,艺、营等字属木,鲜、云等字属水,明、昌等字属火,山、珍等字属土。

如果一生中五行偏缺,就要想法通过姓名来进行补足。补足的方法一般是在姓名中直接加上表示五行的字,或者加上含有五行字义的字,或者通过计算姓名用字的“数”(笔画)与五行相符。

如一个姓刘的人姓氏属金,如果命里缺土,取名时选一个带“土”或能与“土”联系起来的字就可以了。

另外,数字也可以用五行区分,其中4、9属金,3、8属木,1、6属水,2、7属火,5、10属土。

当从字面和字义上都无法确定姓名的五行时,就可以用计算姓名笔画数字的方法来确定五行,并进行补缺。

命理学家判断人一生中是否五行偏缺的方法主要有相面法、诊断法和推算法等。其中相面法即通过观察体形、举止、气色、声音等来确定五行所属。

他们认为,人的气色和体形是有差别的,脸色发青、身材瘦长的人属于木形,脸白而方正的人属金形,黑而肥圆属水形,赤而尖露属火形,黄而敦厚属土形。

此外,就性格而言,清高有仁义之风的人是木形人,严肃讲义气的人是金形人,圆通有理智的人是水形人,急躁但不失礼的人是火形人,敦厚守信的人是土形人。

至于通过诊断来判定人的五行,就是用望、闻、问、切等方法确定五脏之气的盛衰,若肝阴不达则缺木,心火过盛则缺水等等。

另外,用推算法来看人的五行命运,主要手段则是算“八字”。因此又称作“五行四柱取名法”。“生辰八字”就是古代星相家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配以天干地支,每项两个字,合“四柱”的干支共为“八字”。

当算出生辰八字后,根据其缺欠,取五行中水、火、木、金、土中相应的一个字来补救。如:“八字”中欠金,可用“鑫”字;“八字”中欠水,可用“淼”字。

某吴姓人为其新出生的儿子取名,通过八字分析得出新生儿的五行金气亢盛,推算他性格过于刚硬,需要强火制金并且来生土固本,五行法取名为吴炳坚。

丙的含义为甲火,又有“火”字旁助威,“炳”之火可谓大火。坚字带“土”,说明土厚实,大火克金生土,有利于四柱五行中和,调节本人运气。

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使人们把一生中的荣辱祸福系于五行生克上,所以在取名时,借以求得阴阳盈虚的调和,刚柔的相济,可以在一生中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把人的姓名与阴阳五行联系起来,基本上都是牵强附会的,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但作为一种影响至今的文化现象,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因此有必要加以了解。

看生肖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