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易经的决策智慧
23374200000033

第33章 上经:30卦(22)

以其国君,凶:“其”,是指代词:这,这样的;那,那样的。“国”指的是周代的诸侯国(相当于现今的各省区域)。国君:侯国君王(执政领导人)。凶:任用这样的君王执政,是非常危险的。

至于十年:“十”指的不是数目字十,而是形容词,寓意“长”。“十年”指的是“长年”,或“长期”。譬如成语“十年寒窗”,指科举时代读书人常年在窗下刻苦攻读,准备应试。后指长期刻苦攻读。

这里的意思是:若将上述的凶险方式长期地延续下去。

不克征:“克”为动词:战胜;攻破。《左传·庄公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可转注引申为成功;实现目标;达到目的。“征”为动词:夺取;争夺。

即长期“迷复”下去,永远也不会取得成功。不过,若迷路知返,一切就都变了。

【义理启示】

人的本性究竟是自私还是无私?《三字经》中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在经济占有压倒性优势地位的现代社会,人是有私欲的。但我认为,人生的滋味并非只是由私利所形成。私欲及烦恼是一对孪生兄弟:当你抓住私欲不放松时,常常会不顾及是非而入“迷途”,遂而便可能参与为求私欲满足的活动中,从而导致复归于违背道德的有损于社会群体的行为中。最终不但会失去朋友,失去交往的人群,结果要么被私欲之“火”烧死,要么是被严重烧伤。

人,都有一定的私欲,然而为挺胸立足于社会,私欲不可代替公德。自古至今,国内国外,人类的经验、历史的经验、现实的经验均证明--讲公德的收获会比贪恋私欲得到的更多;会使你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活出了真实的价值。

请记住《象传》的告诫:“迷复之凶,反君道也。”(君道:君子之道。)反君道而行小人路者,是不会有任何好处的。

25无妄卦--天雷无妄:至诚无虚,稳妥求成

卦辞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解辞释义】

妄(wàng):形容不考虑是非得失地乱说、乱动。也就是一种脱离常规、荒诞无稽、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或胡作非为。可引申为狂妄、邪恶的不正当行为;或指轻举妄动。

无妄:与“妄”相对:说话,做事,依规范的道德约束自己,走正道;办正事;守规矩;仁德宽厚,不行荒谬之事。

人生一世只有守持“无妄”之德,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做失轨的事情,才可无恐无惧的做人成事,脚踏实地的生活,增添成功的机会,心安理得,不受良心的责备。

元亨利贞:这里可引申领会为:以大度的心态、永久的志向、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坚贞不移地做好人。

其匪正有眚:“匪”与“非”通义。“匪正”是思想、言行不守正道。“有眚”:有可引发灾祸的危险。  即:行为不端即时刻有危患。

不利有攸往:为人,不该做“匪正有眚”的事情。不是不该做,是一定不要做!

【义理启示】

人,都向往着成功,都期盼着碰上好运气。但,“成功”和“好运气”是靠个人的努力创造及勤奋追求来的,应持“元亨利贞”的“无妄”之志,刚强稳健的中正之德,奋而争取。必须知道:“天官”是不会把好运的“福气”随便地赐给任何一个人的。幸运不会偶然得来,只有坚守“元亨利贞”的“无妄”决心者,才能召唤来幸运的女神。

《彖传》说:“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意思是:无妄的作为,靠的是对外界事物刚正有利充分明确的观察以及主观思维的认真分析,而坚定永久地遵从大自然事物的规律。要牢记“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的易理告诫;要维护以个人为主体由天所命的独立人格,否则,即做不到无妄而行。若违抗天命则是无法做人的。

《象传》又说:“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就是说:雷行于天下,农作物的生长乃亲附于无妄有序的大自然季节变化。从前的君王总是想方设法以美好的谋策使各种农作物适时地成长,以安民生。与:亲附。物:农作物。茂:美好。

此言寓意十分广泛--一国、一地的执政人士需要设计出带动民众为强国、立业而“无妄”前行的方案。一般人都应学懂“无妄”这门知识,为人生之路铺下牢靠的地基。不过,与掌握任何知识一样:修无妄之德也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自觉地不断充实的过程。这过程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一种狭隘、可笑又荒谬无知却要执意妄行的思想和举动,都会带来对自己、对整个群体造成伤害与悲哀的恶果。

说到这儿,我便记起小时候听家父讲过的一段关于东郭先生的三名弟子左野、焦苕、南宫无忌奉师命赴襄阳的故事--东郭先生送三名弟子到了去襄阳的路口,嘱咐:“顺这条路向南直走就到了,可千万别岔路!”

“是!记住了!”三名弟子告别师长--南行五十里遇上一条大河横流在正前方。此时,南宫无忌望见在向东不远处有座直通彼岸的桥,于是建议从那儿过去。而另两位却坚持:“师命:直向南行,不可违背!”三人也只好互相搀扶,几经险境而终于渡过了湍急的河水……在继续南行百里的路上,又遇一堵墙,左野、焦苕仍不接受南宫无忌改道择路的建议,坚持“师命不可违”的论点,说:“撞墙也得南行!”结果命丧南墙。

这不正是“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的喻证吗?

爻辞

初九:无妄,往吉。

《象传》:“无妄之往,得志也。”

【解辞释义】

从小处说,凡能“无妄”而为人者,人生的志愿定会实现。往大处说,一国、一地、一个集体,若能自我鼓励成为无妄奋斗的模范,世界大同、人类自由的社会景象,以及大业圆满成功的志向,必定希望在前。

【义理启示】

走正道,办正事,守规矩,人生幸福之根,国家昌盛之源。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解辞释义】

菑(zī):动词。开垦的意思。

畲(shē):动词。用火耕的方法。

不耕获:没有收割庄稼。(不:没有。耕:耕田里的农作物。获:收割。)

不耕获,不菑畲:没有耕地收割庄稼,就没有开垦刀耕火种、收获的条件。

则利有攸往:则,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就得”,“于是”。《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迷惘而无知;只思考而不学习,或不借鉴他人的经验,就仍对事物疑惑不解。)攸,原义指水流貌。《说文解字》:“攸,行水也。”本句子里引申为“流浪”。再引申为“逃荒”。利,遭遇。《诗经·小雅·鱼丽》:“鱼利于罶。”(罶liǔ:竹制的捕鱼具。)

《象传》:“‘不耕获’,未富也。”(富:丰收。)《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丰收的年头,孩子们多依赖性强。)

【义理启示】

除了食、娱、游、购、寝、沫、交友会亲、杂事处理、襁褓垂老,真正可供从事某种有意义追求的时间才有几何?做人,如果像“不耕获,不菑畲”一般迷惘、疑惑地浪费时光,虚度年华,只为含糊而遥远的乃至虚无的志愿做等待,却不为现实的价值目标尽力奋斗,天天立“走肉之群”徘徊耗时,生命还有何意义?

所以本爻辞提醒:别让大脑智慧的田园遭受荒灾,别让智灵的脑库空荡着浪费!别如逃荒弃舍家乡一般地不知积攒智能的财富,待到理想美景烟消云散时,镜映白发,再望天空叹!

请牢记“无妄”,一定别虚度年华而妄为人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解辞释义】

无妄之灾:做人无妄为,也可能偶然招致不意的灾祸。

或系之牛:或,代词。指“有的人”。即:有的人把牛拴在路旁。

行人之得:过路人顺手把牛牵走了。

邑人之灾:邑指人群聚集的住地。意思是:牛丢了,同居一地的邻里人众往往被怀疑而遭中伤之灾。(行人得到了好处,邑人蒙受不白之冤。)

《象传》:“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义理启示】

世事多变而复杂,为人处事不能单凭直线思考。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系牛”时,即应想到“行人之得”,被其顺手牵去的可能。

当今世界为什么剽窃专利的行为比比皆是?一句话:“只因系牛而未防也。”

本爻辞提示:即便天下万人守德,也得惕防一人的妄为。九四:可贞,无咎。

【解辞释义】

先分析卦象:九四爻及初九爻均为阳性,但二者却无应位。喻指于人际,人与人表面看似性相同,心志、情感未必投合。或彼此之间,意向不一致,彼此不顺眼,相处合不来。提示:阳居阴位处居不当,下无应者,自当谦谨。

可贞:处在上述环境之下,上与君者比邻,下虽与众无应却幸得六三承辅,应自我量力谦恭待人,诚心守正为人。

无咎:无,禁止。咎,过错,也包括“归罪”、“责备”等意思。《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全辞义可以这样理解:对意向不合,话不投机或感情疏远的人,不要一味地怪罪,需要固守自我“无妄”(别随意乱加表态和采取不该有的行为)的中贞之德,对上谦己奉君,对下诚真以待,冷静相处,勿需责备,矛盾益于缓解,不宜加深,别让对立情绪强化,有利于成事之道。

《象传》:“‘可贞无咎’,固有之也。”(做人处事待人,以谦诚无妄,固守正德之志,适应所存环境,和睦求成则能长保无害。)

【义理启示】

人与人接触或交朋友,从第一天起就应当想到对方必会有不能令人十分满意的某些弱点;自己也是。在交往过程中遇有不顺己意的言行,自己先以“无妄”的姿态,表现出对人的耐心与谅解,予加宽容。

当然,彼此谅解、宽容均不可脱离“无妄”的轨道;不可背离“诚贞”的心境。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解辞释义】

无妄之疾:在生活上并无妄为,出现了一些小的疾情反映。

勿药有喜:自古至今,人们已习惯称妇人怀孕为有喜,借以表达家中人的喜悦。既然是妊娠反应,并非病患,那就“勿药”,即不必随意地以药治疗。

也许有人会问:已有疾苦现象,服点药试试呗?《象传》说:“无妄之药,不可试也。”(在无病的正常情况下,试用药治一旦伤胎可就麻烦了!)

若假借之指事,这是想说明什么?

【义理启示】

在处无妄为而发生点小小“故障”(或出现些小的分歧,或出现小的差错)时,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可随意处理。要冷静对待,仔细观察,弄清楚问题究竟出现在什么环节上。

在特殊情况下,看似坏事,往往可反变为好事,疑惑在先,其喜乐在后;稳住心态持正以顺地加以处理往往可获得喜庆的结果。一句话:心里勿躁是待人处事的法宝。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解辞释义】

本爻辞,是对前一爻辞所表达义理作出的正面却又反向的深层哲理的启示。

无妄行有眚:即使办事行为的出发点正确,行为也正当,并非一定不会出错或引发灾难。

无攸利:攸,通“悠”;义指长,深,远。《左传·昭公十三年》:“恤恤乎,湫乎攸乎。”

即:即便无妄行而出现错误,造成灾祸,也得改正,再坚持深入下去是没有好处的。

【义理启示】

心性正派的人,或因阅历不足,或幼稚自负,不肯听取和接纳他人意见而出错,乃至栽了跟头,甚而导致灾难的情况是有的。从古至今,从上到下,此类现象,均有所闻、所见。贵在吸取教训,莫令错误长期地持续下去。好心未得好报,往往出于自害--毛病发生在自己身上。克服自负心态,力求避免“不听正人言,吃亏在眼前”的事情再发生。真诚地接受教训则可变“失败”为“成功之母”。

26大畜卦--山天大畜:蓄积实力,必有所为

卦辞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解辞释义】

大畜:“畜”(xù)通“蓄”,蓄存;积蓄;积聚;储藏。《荀子·天论》:“畜积收藏于秋冬。”引申为:程度深;容量大。

《象传》:“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古文里“在”是个通假字,“有”的意思。寓意:存在;永存。中:中间;内中。寓意贮藏;容纳,包围。天在山中:是依据卦象(艮上乾下)分析,象征山被天承托并受其包围,容纳于内,显示出了天际的广阔宏大。用现代思路理解:不是天在山中,而恰是山在天中。也就是说,从盘古开天、天地形成那一刻起,地球的表面即已到处有着高耸的部分,就是山。在乾卦里已说过:天性阳刚向上,其中巨大无限的暗能量,构成了天地大自然万物形成的根基;同时,也“中”,即容纳大山于其中,从而使贯通四处的大山得以催化,成为万般的无生物及有生物生存的基地。又靠天地阴阳五行的对立、消息、互依、互存、互通、互化的运转规律的推动,形成动中有畜、畜中有动、动畜和谐发力的运变法则。这便是大畜卦义的真实内涵。

易辞的主旨在于通过“六书”(多以转注、假借)引申喻之于人事;“大畜”的奥义则反映出人的大脑思维动中有蓄,蓄中有动;动蓄相合乃构成了为人处事的智慧。君子正是如此发扬特有的智慧以改造世界。

“大畜”的义理同时反映--人在一生中无论多么富有,但物质财富总是有限的,智慧意识才是人类世界里蓄积无限量的巨大而最为了不起的一种能量体。  这是“大畜”的真正要义。

利贞:在人体这个小天地里,脑即似一座大山。人体的全部明、暗能量合而为一地充实于大脑之中。全身60万亿个细胞由14万条神经在大脑的调控下分工明确地发挥作用。只要人能以坚贞的意志,积累才智,充实能力,发奋努力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沿循中正无妄的光灿之路勇敢攀登造福于人类的“大山”不停歇,必会创造出令人可以想象的将超越嫦娥1号、2号,天宫1号,神舟8号等科技研创奇迹。“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便一定是中华民族未来光辉形象的写照。

不家食,吉:人的“大畜”能量得以充分施展不只是起到兴家致富的作用,于国、于社会、于家、于己,都可助以兴旺发达。

利涉大川:人的才华能力、精神财富修养蓄集得充分,即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义理启示】

人必须明白蓄养自我的价值。不蓄能的人(包括一国、一地、一个团体),随时可能尝到匮乏的苦头。无论是体力、精力、才力、智力、能力、财力都得重视储备。否则,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即会因心理空虚、力贫无奈而坐失良机,愧之晚矣。

爻辞

初九:有厉,利已。

【解辞释义】

厉:通“砺”:砥砺;磨炼。

有厉:在艰难的困境里,坚守贞志磨炼,不为困阻而动摇。

利已:“已”(yǐ),多被解释成“停止”,认为“厉”指的是“灾祸”,在危难的情况下必须停止不进以免遭险。听起来似觉有理。但人类若皆以此心计止步于险隘,这生存的空间还能存在吗?

《象传》:“‘有厉则已’,不犯灾也。”我的理解,这不是说遇有危险就停以免遭灾祸。已:是个助词,同“矣”。用在陈述句末,表示肯定;用在感叹句末,表感叹语气。清·钱大昕《弈喻》:“曾观弈者之不若已。”犯:危害;损害。“不”(fǒu),助词,同“否”,和“有”对用,表示否定。

即不畏险境,遇危难心不恐慌,能奋力抗御而不动摇,反可消除危害。

【义理启示】

稳重是做人成事的基本准则。在困境中千万别浮躁,应稳扎稳打,稳中求成,一要防止急中求成,二要稳住心态,加强“有厉”磨炼自我的抗衡、抗御能力。成功路,往往艰险而又曲折;如同行走崎岖的山路,狭道停止,一步不慎即可能摔下悬崖。敢于向前,放宽视线而迎难而上者,往往反能抵达平坦的路线尽头。

九二:舆说。

【解辞释义】

舆:指的是车厢。

说:音tuō;通“脱”。解脱;摆脱。此处引申:脱离。

:古时马拉车辆车厢下面钩住车轴的木头。

“舆、说、”三象合一,形成一种象、兆合辞,表明:车厢若与脱离了,这车可就走不动了!

【义理启示】

《象传》:“‘舆说’,中无尤也。”(中:中间。尤:过错;故障。)意思是说:车厢与下面的钩木脱离,不会是车的毛病。可能是外在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驾车或修车人疏忽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