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常用词语600条
23426800000022

第22章 N

男子汉

成年男子的代称。

男子称“汉”,始于汉武帝时期。当时因汉朝将士作战勇猛,匈奴兵将称汉兵为“汉儿”和“好汉”;南北朝时期,直称男子为“汉子”。北齐文宣帝因任命魏恺为青州长史,其固辞不就,便对人说: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

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称男子中的“佳士”为“好汉”;《新唐书》则称张柬之为奇男子。唐武则天临朝时,让狄仁杰推荐“一好汉任使”,被荐者是荆州长史张柬之。苏轼有诗论及此事:“人间一好汉,谁似张长史”。

宋元以后,又常把“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人称为“好汉”。明、清时,“汉子”、“好汉”与“男子”的称呼逐渐融合,便混合构成“男子汉”一词。

在现代社会中,“男子汉”已成为了身强力壮、赋有正义感、颇具阳刚之美的男子的代名词了。

南山有乌 北山张罗

鸟儿在南山,却到北山去张挂罗网。语出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

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小女紫玉,貌美且有才华,一次外出时遇士子韩重,韩重温厚谦恭,为人诚恳。两人相爱,私下传递书信,感情愈来愈深,紫玉表示要嫁给韩重为妻,希望韩重父母能上门求亲。

后韩重赴齐鲁求学,行前嘱咐父母设法求婚。吴王听说此事,坚决拒绝,认为这门亲事不但门不当户不对,而且亵渎了王室的尊严。紫玉想,既然不能嫁给心爱的郎君,活着又有什么意思?久而久之,忧郁成疾,不等韩重归来,就气绝而死。死后,被埋葬在了吴都阊门外。

三年后,韩重学成归来,携带祭品到阊门外祭奠紫玉。他边哭边呼唤紫玉:“紫玉啊,你如果有灵,就和我再见一面吧!”紫玉的亡魂果然从墓中走出,伤心地说:“从前,你赴齐鲁时,要你的父母向我父王求婚,料想能实现初衷,让我们结成良缘,没想到我们离别之后会遭这样的不幸!”于是唱道:“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紫玉以乌自比,以罗网比喻韩重,意思是自己已经离开人间,韩重回来再访求她也无可奈何!

后来,人们常用“南山有乌,北山张罗”比喻事与愿违,不得其所。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应读作namo,是梵文Namas的音译,亦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

“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abha的音译。大乘教佛名。密教称甘露王。是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被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据称他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被称为“接引佛”。意译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称光佛”等名号。《阿弥陀经》称,信徒只要一心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并深信不疑,死后就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据说阿弥陀佛原为国王,后放弃王位,出家为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个愿,而成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系一种佛教术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归命”。诵读此语即谓“念佛”。后人们常将此语作为感叹语,用在对意外事件的感叹上。

鸟兽散

像受惊的鸟兽飞奔四散。语出《汉书·李陵传》:“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西汉时,北方的匈奴常常举兵进犯汉朝的边境。公元前99年,汉武帝刘彻派大将李广和李陵领兵出击匈奴。他们兵分两j路进发。李陵年轻气盛,英勇无畏,他率领的5000士兵由于地形不熟,刚杀到浚稽山,就被匈奴的3万骑兵层层围住,一天要争战几十个回合。后来李陵退兵到山谷之中,匈奴兵在山上四面射箭。汉军向南撤走,一天之中,50万支箭全都射尽。士兵们丢弃了战车,匈奴兵在后紧紧追赶,从山上顺着弯曲的山坡向下扔巨石,汉兵死伤众多,5000士兵只剩下1000多人,还是没能冲杀出去。李陵见大势已去,只好对士兵说:“如果再能有几十斛箭,就能逃脱险境了。现在没有兵力再打,到天亮就要被俘了。大家还是像鸟兽那样四散逃走吧,也许还能有人逃出去报告天子。”李陵命令士兵每人带二升干粮,一大块冰,士兵们分散逃走,结果,逃出去的约有400多人。而李陵被俘,不得已归降了匈奴。

后人由此引出“鸟兽散”形容因失败而四散离去的情景。现一般用“作鸟兽散”,比喻某个势力或集团溃败逃散(贬义)。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语出《北齐书·元景安传》。

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统治阶级内部为争权夺利,互相残杀。550年,东魏大将高洋废掉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北齐政权,并自立为帝(齐文宣帝)。他残酷打击异己,大肆屠杀元氏家族的人,前后杀死700余人。当时有个叫元景安的人,为了讨好皇帝,免遭杀戮,奏请皇帝改姓高。可是他的堂兄元景皓表示坚决反对,说:“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元景安把元景皓的这些话报告了高洋,结果元景皓被杀,其家属被流放到远方。元景安得皇帝准许,遂改姓高,受到了奖赏,以后还做了高官。

后来,人们把“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说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可为正义的事业壮烈牺牲,也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弄潮儿

原指篙师舵工,以朝夕与潮水周旋,故称。语出《乐府诗集》卷二六,唐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又据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观潮》载:唐宋时盛行钱塘观潮。善泅少年,往往待潮出海门,即百十为群,执旗浮于水上,称为弄潮之戏,以此博取观潮者的赏赐。这一类少年称为弄潮儿。

现常指在时代潮流中敢于开拓前进的人。

女大十八变

指女子从小到大容貌、形体、乃至性格诸多方面变化很大。其由来有两说:

①女大十八变的“十八”,并不是专指年岁说的,而是指多变而言。多变以十八称之与《易经》所述的爻卦有关。《易经·系辞》:“十有八变而成卦。”周文王在被囚中发愤治学,将八卦各取一字作为代称,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各代表一定属性的若干事物,又以八卦中的两卦相叠进行组合排列,演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以此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说明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了“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并写成了《周易》一书,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巨大,被列为我国的《五经》之一。

由于爻卦的相互组合,变化多端,六十四卦中,每卦都有十八次的变化,真可谓变化之多矣。故胡朴安《俗语典》云:“凡事物之多变者,俗并以十八言之。”

由此,称女孩子成长,体貌心神等方面变化很多为“女大十八变”。

②源于宋人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一书。该书载:“有尼欲开堂说法,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尼曰:‘龙女八岁成佛,又作么生?’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这里所说的龙女,并非传说《柳毅传书》中那个龙女,而是指佛经故事中的龙女。据《法华经》、《法苑珠林》等书记载,龙女名尼连荼耶,为娑竭罗之女,八岁领悟佛法,现成佛之相,通神善变。“女大十八变”即由“龙女有十八变”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