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莫如父”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廙闻知臣莫若于君,知子莫若于父。”五字定型见于唐·李德裕《荀悦论高祖武宣论》:“宣帝称:‘乱吾家者太子也’,知子莫若父,信哉是言。”
只往里傻 不往外傻
有一种人平时装傻,装糊涂,可一旦碰上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却格外清醒分毫不让。对这种人俗称之为“只往里傻,不往外傻”。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古今谭概·怪诞部》中,记载了北宋书画家米芾(fu)的一件轶事:政和年间的一天,宋徽宗赵估将米芾召来,命他在一屏风上书写字画,指着御案上一方精美的端砚让米芾使用。米芾书写完毕,捧着砚台跪在地上对徽宗说:“此砚已经让臣给污染了,怎能再还给皇上?”徽宗听罢大笑,就将砚台赐给了米芾。因米芾举止癫狂,世称“米颠”。冯梦龙在记载这件事后,对米芾的“颠痴”特意加了一句评语:“只痴进,不痴出。”意思是说米芾的“痴颠”是假的,只往里糊涂,不往外糊涂。后来逐渐演变为“只往里傻,不往外傻”这句俗语。
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所载的一段故事。
宋朝时,有个叫田登的人,他做了州官后,搜刮民财,欺压百姓,人们凑在一起就编一些与“登”字同音的笑话,来讽刺揭露他。田登气急败坏,决定不准人们在讲话或写文章时用“登”或与“登”同音的字。凡是触犯了他忌讳的人,轻者鞭抽,重者判罪。有一年在元宵节放灯时,他贴出布告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平时老百姓夜间点灯,也只能说“点火”,不敢说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俗语即由此而产生,形容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人民连正当的活动也要受到限制;也指胡作非为的人不许别人有正当的权利。
重赏之下 必有勇夫
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一折。
唐朝时,有位姓崔的相国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境内建造了一座寺庙,名叫普救寺。崔相国死后,崔夫人带着女儿崔莺莺将灵柩停放在普救寺内,准备待崔夫人的侄儿、莺莺的未婚夫郑恒来后,一同回家下葬。
不料,距普救寺不远处有一伙贼兵,他们的首领名叫孙飞虎。他打听到崔相国之女是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顿生歹意,命令五千士兵,连夜将普救寺包围起来;扬言三日内交出崔莺莺与他成亲,否则就烧毁庙堂,杀尽僧侣。普救寺长老赶忙找到崔夫人母女商量。莺莺说道:“现可询问两廊僧人,有谁能够退去贼兵,我便嫁与他为妻。”夫人无奈,只得同意。长老在法堂上将莺莺的话说了一遍。话音刚落,一位借宿在寺中的秀才张生答道:“我有退兵之计,何不问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罚分明,其计必成。”夫人说:“你退得贼兵,我聘你为婿。”张生说:“一言为定,请夫人静候佳音。”
原来,张生有一朋友,姓杜名确,统兵十万,镇守在离普救寺四五十里远的蒲关。当下,张生写了一封信,央求长老派了一名会武功的和尚,冲出重围,把书信送给了杜确。杜将军立即挥师来救,解除了贼兵的包围。
朱门酒肉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是杜甫于天宝十四年冬月去奉先探家时所作。诗人中夜出发,凌晨经过骊山,当时唐明皇、杨贵妃等正寻欢作乐,大摆宴席,而路途上却是冻饿而死的穷人,鲜明的对比,使诗人忧国忧民,愤火中烧,写下了震撼人心的名句。
这里的“臭”应理解为溢香、飘香或发出香气。理由是:“臭”字的本义是“气通于鼻皆日臭,无香秽之别”,如《易经·系辞上》中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说明兰花的香味是有鼻共享的。《易经》中还注明:“臭”为气味,属名词,非形容词。“臭”读音同“嗅”(xiu)。“臭”字的内涵到何时发生了变化,尚不得而知。然而南朝梁人何逊作诗曰:“免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臭绕凌台。朝酒长门泣,多驻临邛怀。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诗中的“臭”是指花香。又明代大诗人叶敬平拜访友人,写道:“未进君家舍,先闻酒肉臭”,即是叙述他去为朋友祝寿,未进其家,却已先在路上闻到了美酒佳肴的香气。
然而,杜甫的这一名句,往往被人们解释成:“富贵人家的酒和肉都在发臭,但路上却有因受冻挨饿而死的白骨。”其实,这一解释是不妥的,这里尚有两个简单的事实被忽略。其一,要说肉臭尚可勉强,但酒人们熟知是愈陈愈香,不会发臭的;其二,诗人写的是寒冬季节的事,所以才有“路有冻死骨”之说,北方的数九寒冬,肉是不会发臭的。
煮豆燃萁 相煎何急
由曹植《七步诗》变化来。比喻弟兄之间一方对另一方的迫害。出自《世说新语·文学》。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非常聪敏,曹操原来打算把王位传给他,但后来改变了主意,决定让曹植的哥哥曹丕继承王位。曹丕一直对曹植不放心。曹操死后,曹丕登基,对陈思王曹植进行了一系列的迫害活动。一次,曹丕当面叫曹植走七步写成一首诗,否则将治罪。曹植稍加沉思,走了七步,便吟出了一首诗:
煮豆燃豆萁,
漉豉(lu chi)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就是一直为后人所传诵的《七步待》。迫害曹植的目的落空,但曹丕的迫害活动并未就此结束。曹植因精神上受到很大折磨和压力,不久抑郁而死。
现在此语多用来比喻内部不和,自相残害。
卓尔不群
卓尔:特殊的样子;不群:跟众人不一样。形容超乎寻常,与众不同。语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
西汉景帝有14个儿子,除刘彻(汉武帝)及三子刘德(献王)外,大都是不学无术的好色之徒。他们中间的大多数,都因野心谋反而被杀。武帝继位后,以武功平定四方,名垂青史。但他缺少治国的才能。连年战事,使得社会混乱,民众贫困。后人称他为“武功有余,文治不足”。而献王刘德,酷爱读书,从民间收集了很多先秦时期的旧书,并认真地加以研究和整理,很多读书人对他深为敬佩。
东汉班固写《汉书》为景帝的14个儿子立传时颇有感触地叹道:“以前鲁哀公说过:‘我生在深宫里面,长在妇人手中,从不知什么是忧愁,也不知什么是害怕。’这话确实是很对的。自从汉朝建立至平帝时,封王子、王孙为诸侯王数以百计,但多数都骄淫无道。为什么呢?这是溺爱、放纵并居权势地位的结果!只有献王刘德‘卓尔不群’。”
紫气东来
谓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有圣人过关。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其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
传说在2700多年前的周朝,有一个姓尹名喜、字公度的读书人,在西北部的函谷关当官。有一天,他登楼远望,只见东边天上雾气缭绕,缓缓向西而来。喜悦道:此乃紫气而生、有运而来。不多时,果见老子骑着青牛而至。这个叫喜的守关者,知道老子此去关西隐居,往后不易相逢,便趁机请老子写书。老子就授以《道德经》五千言教他,随其流传民间。《道德经》中包括了许多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如正与奇、祸与福、荣与辱、智与愚、难与易等,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尹听后甚喜。以后就与同僚们不辞而别,与老子一同逍遥西去。后此人经道教加以神化称为“无上真人”、“文始先生”。
老子,相传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的鼻祖,无为主义哲学的创始者,春秋时楚国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他“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此外《古小说钩沉》辑曹丕《列异传》、唐代类书《初学记》等,亦均述及。
唐诗人杜甫的《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就指此事。
后来,文人们据以概括为“紫气东来”四字,用来表示祥瑞和美好的期冀,或比喻吉祥的征兆。并非纯系迷信。
醉翁之意不在酒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语出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欧阳修,字永叔,别号“醉翁”。《醉翁亭记》是他当滁州太守时写的。滁州署(今安徽滁县)西南有座风景秀丽的琅琊山,山中有泉,名“酿泉”,泉旁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名叫智仙的和尚修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子取名叫“醉翁亭”。为什么叫“醉翁”呢?他在这篇文章中说: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醉翁也。”
既然喝的很少,很容易醉,那为什么偏爱在这里喝酒呢?文章又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段文章的大意是,醉翁的本意不在于喝酒,其目的是在欣赏山水景色。他是借着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
后人常用“醉翁之意不在酒”一语比喻别有用心。
编辑说明
【常用词语600条】是一本集合多元化词语的语文书籍,书中所收录的词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是一部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必备的工具书。本书除与同类书籍所具有的共性外,还有以下个性特点。
一、本书在收录词语时,注重其普遍性、趣味性、实用性,并详细考证每一词条的原义、出处、发展过程及现今如何引用,在寻根溯源,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作出正确而详尽的叙述,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广博见闻的同时,得到求知的乐趣。
二、本书词条在考证过程中,若发现常见的解释有错讹不当的,即妥为订正,还其本来面目。对个别词条其说法来源不只一种,难以或尚无定论者,本书为求慎重,均将各家说法列出,以供读者多方参考。
三、在本书内文中,有些难字均标明注音并作注释,以便读者阅读与理解。
四、本书编排次序按照注音排列,以符合读者的需求,便于查阅。
五、本书所收录之词目范围涵盖广泛,在收词、释义、编排诸方面疏漏难免,敬祈读者不吝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