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胆固醇低会给人体带来脑出血的危险,就应该大量摄取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吗?也不是。凡事都有个“度”,要根据人体的需要而定,多了不好,过低也不好。要遵循医嘱来平衡膳食,不要把胆固醇看作影响健康的唯一因素。
36.有哮喘慎穿羽绒服
寒冬之时,很多人都会穿上羽绒服来抵御严寒。羽绒服穿在身上轻便、舒适、暖和,不少人都爱穿,但具有特殊性过敏体质,如患有哮喘病、过敏性鼻炎、喘息性气管炎的人则不能穿。
哮喘病患者往往对动物皮毛、家禽羽毛产生过敏反应。羽绒服内羽毛的细小纤维与人体皮肤接触或吸人呼吸道后,可作为一种过敏性抗原,使人体细胞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释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使毛细血管扩张,管壁渗透性增强,血清蛋白与渗出的水分进入皮内组织,引起荨麻疹、瘙痒等。这些物质还能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管腔狭窄,使人出现鼻咽痒、流鼻涕、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
穿羽绒服或盖羽绒被即发生过敏反应,而不穿羽绒服或不盖羽绒被则过敏反应马上好转或减轻,但重穿或重盖时又突然发作,则说明是对羽绒过敏,应尽量避免接触羽绒制品,以免发生过敏反应。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可在医师指导下适量服用扑尔敏(氯苯那敏)、酮替酚等进行治疗。哮喘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37.常憋小便容易伤肾
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夜晚,一些人往往会有憋小便的习惯,想尽量减少解小便的时间,免受严寒之苦。此外,一些工作紧张的上班族,也有刻意控制自己小便次数的习惯,以便能节约更多的时间工作。长久憋尿对健康不利,可能会导致诸多泌尿系统疾病,具体如下:
1.憋尿会引起尿路感染。如果长期憋尿,尿液无法将细菌冲走,大量细菌在尿路聚集,就可能引起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等,甚至导致肾衰竭,引起生命危险。
2.憋尿会引起膀胱炎。憋尿时膀胱胀大,膀胱壁血管被压迫,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降低,细菌就会乘虚而入,造成急性膀胱炎。
3.憋尿可引起前列腺炎。有研究表明,男性前列腺炎的一个主要病因,就是泌尿系统的细菌通过前列腺管逆行至前列腺,引起感染。
4.憋尿可诱发排尿性晕厥。排尿性晕厥是突然、用力性排尿引起胸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脑缺血所致。此外,憋尿使膀胱中的尿液太多,在迅速排空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心动过缓也可诱发排尿性晕厥。
5.长期憋尿可能引起膀胱损伤。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分布在膀胱壁的肌肉里,憋尿太久,会使神经因缺血而受损,造成小便疼痛、尿频或尿不干净等后遗症。如果神经受损严重,膀胱括约肌无力,甚至会造成尿不出小便的后果。
6.憋尿还可引起“心”病。憋尿可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增高,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这对于素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
所以,我们在平常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下是几个小常识,可使我们成功地消除憋尿的害处。
1.在每次外出前,最好先解决一下小便的问题。
2.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开会,都应该有一个“中场休息”的时间,让自己“方便”一下。
3.在憋尿一段时间之后,除了尽快将膀胱中的尿液排空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再补充大量的水分,强迫自己多小便几次。这对膀胱来说有冲洗的作用,可以避免膀胱内细菌的增生。
4.冬季应注意下身保暖,少饮酒,少食用刺激性食物。预防排尿性晕厥,除睡觉时不要憋尿外,起床小便时最好先在床边小坐片刻,随后再站起来上厕所。
38.常熬夜会“熬”掉健康
现代人“夜生活”丰富多彩,对于有些年轻人而言,熬夜已经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人如果经常熬夜,最严重的后遗症就是疲劳、精神不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原侵袭、自律神经失调症等都会找上门来。
人体的免疫力包括特异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强弱与机体自身的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当机体有过度疲劳、营养失衡、压力过大等情况出现时,非特异性免疫力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样人体的免疫力也会大大地下降。而长期熬夜就是导致这种后果的不良习惯之一。
1.尽量睡上“子午觉”。晚上11时到凌晨2时的“子午觉”时间是美容时间,也就是人体的经脉运行到胆、肝的时段。这两个器官如果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就容易出现皮肤粗糙、脸色偏黄、长黑斑、长青春痘等问题。因此最好在凌晨l时的养肝时间进入熟睡期。
2.熬夜之后尽快“补觉”。熬夜后如果没有长时间地补觉,那也要利用午间休息或者其他时间,“见缝插针”地睡一会儿,这对人体来说还是有作用的。此外,经常打羽毛球、爬山,多去户外走动,也有助于身体健康和精神愉快,也是摆脱熬夜后萎靡状态的好办法。
3.熬夜前先做准备。如不得不熬夜,须安排好一日三餐。在保证足够热量摄入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保证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适当摄入乳、蛋、鱼、瘦肉、猪肝、大豆及其制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纯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并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量。熬夜过程中要注意补水,可以喝枸杞大枣茶或菊花茶,既补身体又有祛火功效。
39.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有句谚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于是一些喜好锻炼身体的人便把这句话当作守则一般严格遵守,认为只有这样锻炼才是有益健康的。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既能锻炼人的意志,又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例如,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机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可预防冬季常见病的发生;而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机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但身体条件一般,平时又很少参加锻炼或自身有病的人以及老年人,则应倍加小心,量力而行。
夏季气温达到33度时,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就会出汗,但尚能保持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如果此时还进行体力活动,则出汗量就会大增,而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小的风速又使汗液蒸发无法快速进行,人体散热出现困难,体温调节就受到限制,热量积蓄在体内,就有可能引发全身发热、头晕、口渴、恶心等中暑症状。此外,高温导致人体盐分过多流失,水盐代谢平衡失调,使得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出现肌肉痉挛、尿量减少、脉搏加快等热痉挛症(中暑之一种)。特别是老年人在三伏天锻炼较容易诱发脑血栓、心肌梗死等重症。
而“冬练三九”对本身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的病人是不适宜的。冬天的寒冷气候可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最终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也可使血管脆裂发生中风,并且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旧病复发。因此,以上患者只宜在冬天做一些轻微的室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