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地里万千
23446000000010

第10章 山脉、峡谷与岛屿(4)

然而,随着这些谜团的逐渐解开,一些新的谜团又衍生出来了:大石围附近的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相连,一边洞口冒气,一边洞口吸气,专家对这种奇异的呼吸景观一时无法解释;乐业县境内除已发现的天坑外,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天坑存在?在这片神奇的崇山峻岭下面,是否还有正在继续坍塌的溶洞在某一天突破崩陷,成为新的天坑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专家作进一步研究。

科考人员迄今为止,已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了类似的天坑。近年来重庆南川地区也发现了3个深约300米的天坑。而乐业天坑之多之深却是科学待解之谜。

相关链接——天坑地缝

位于地处重庆市奉节县城南岸38千米处的天坑地缝,面积456平方千米,北边紧靠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和历史名胜白帝城,东南与张家界相通,东与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相邻。由小寨天坑景区、天井峡地缝景区、九盘河景区、茅草坝景区、迷宫河景区和龙桥河景区等6部分组成。

天坑地缝内分布有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喀斯特漏斗,无数的世界级地下暗河错综分布,千奇百怪的溶洞各具形态,几乎将当今世界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的巅峰之作全部囊括其中,有“地质博物馆”的美誉。天坑坑口直径626米,坑底直径522米,坑深666米,总容积11934.8万立方米,是几座山峦间凹下去的一个椭圆形大漏斗。

其中,无论在峡谷的长度、狭窄度,还是谷地类型的多样性及典型性等方面,小寨天坑均称得上世界级岩溶景观,在美学观赏和科学研究中具有极高价值。天井峡地缝是一条大裂缝,形成于2座平等的山峦之间,和小寨天坑同属一个岩溶系统。地缝全长37米,宽1500米,深4900米,分为上、下两段。从兴隆场大象山到迟谷槽为上段,约8000米长,为隐伏于地下的暗缝。通过兴隆场大象山天井峡能够进入缝底,通行长度为3500米。缝有80~200米深,底油3~30米宽,缝两壁非常陡峭,犹如刀割,可谓是典型的“一线天”峡谷景观。在缝的底部有落水洞,大暴雨过后有水流。从天坑到迷宫峡为下段,有暗洞长约6000米,英国洞穴探险家于将其探通。有犁头湾瀑布、玉梭瀑布、巨象探泉、变幻峰、石观音、鬼门关、阴阳缝、双风洞等景点位于其中。

认识美丽的岛屿

岛屿或岛,是指四周被水面所包围的、面积比澳大利亚大陆小的陆地。在狭小的地域,如果有两个以上岛屿集中,就称为“岛屿群”;“群岛”或“诸岛”指的是大规模的岛屿群被;“列岛”意为列状排列的群岛则。而如果一个国家的整个国土都坐落于一个或数个岛之上,则这个国家可以被称为“岛屿国家”。

目前,全球的岛屿总数可达5万之多,总面积约为997万平方千米,在全球陆地总面积中,约占1/15。从地理分布情况看,岛屿在世界七大洲均有分布,其中岛屿面积最大的当数北美洲,可达410万平方千米,占该洲面积的20.37%;岛屿面积最小的是南极洲,仅7万多平方千米,在该洲总面积中,只占0.5%。

岛屿是如何形成的

岛屿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通常来说,大部分岛屿是因地壳运动引起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导致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而成为岛屿的。从成因上来说,岛屿可以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类。大陆岛和大陆是“本家”,大多呈现出花彩链状,在大陆边缘的外围分布,和附近大陆在地质构造上相连,只是收到地壳变动或海水上升的影响,水把局部陆地包围起来,从而形成岛屿。最为典型的大陆岛当属中国的台湾岛。海洋岛又叫做大洋岛,是自行在海洋中生成的岛屿,是分布于辽阔而又深邃的海洋上的岛。在地质构造上,这种岛屿和大陆无关,以成因划分,有火山岛和珊瑚岛之分。

其次,还有一部分岛屿是由海底火山作用而产生的喷发物质(主要是熔岩)堆积而成,或是构成于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和遗骸堆积而成的珊瑚礁。我们把由海底火山喷发后产生的喷发物堆积而形成的岛屿,叫做火山岛。地处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岛就是典型的火山岛。珊瑚虫是形成珊瑚岛的主要力量,而珊瑚岛指的是经珊瑚虫的遗体堆积产生的海岛。在南纬和北纬20°之间的热带浅海地区,是珊瑚岛的主要分布地区,较为集中于太平洋的浅海,如澳大利亚东北面的大堡礁。我国南海诸岛中的多数岛屿都是珊瑚岛。

此外,还有少数的岛屿是由河流、湖泊中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岛就是由河流或波浪冲积而成的岛屿。我国长江口的崇明岛就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岛。

岛屿可分多少种

岛屿从成因上看,可分为火山岛、大陆岛和珊瑚岛三种类型;而按岛屿的数量及分布特点来分,又可以分为孤立的岛屿和彼此相距很近的成群的岛屿(群岛)。

由海底火山的喷发物堆积形成的岛叫做火山岛,较广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着名的火山岛群有阿留申群岛、夏威夷群岛等。以属性划分,火山岛有两类,其一是大洋火山岛,跟大陆的地质构造无任何联系;其二是大陆架或大陆坡海域的火山岛,和大陆地质构造关系密切,却又不完全等同于大陆岛,属于在大陆岛和大洋岛之间的过渡类型。

大陆岛又称陆岛,指地质结构上与邻近大陆相似或相联系的岛。大陆岛原本为大陆的一部分,后来海水将其与大陆分开。大陆岛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太平洋中的大陆岛如日本群岛和新西兰的南岛、北岛等主要在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外围分布。

珊瑚岛是由活着的或已死亡的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的礁体构成的一种岛。在珊瑚岛的表面,常常会有一层磨碎的珊瑚粉末——珊瑚砂和珊瑚泥覆盖在上面。珊瑚岛根据其形成状态,可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种类型:在靠近海岸或岛岸的附近,有成长条形状的岸礁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美的巴西海岸和西印度群岛,见于我国台湾岛附近的珊瑚礁大部分是岸礁;堡礁分布距岸较远,呈堤坝状,与岸之间有泻湖分布,最着名的就是澳大利亚东海岸外的大堡礁;环礁分布在大洋中,形状极其多样,但大多呈环状,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中部和南部,而且多成群岛分布。

世界十大岛屿

世界十大岛屿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其岛屿特征各不相同,它们分别是:

格陵兰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北美洲东北部,面积217万多平方千米。约有4/5的面积都位于北极圈之内。有长达4.4万千米的海岸线。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低可达-70℃。如果岛上所有冰雪都溶化,其外貌就如同一个漂浮在海上的巨型甜圈饼。

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在西太平洋的赤道南侧,面积78.5万平方千米。是太平洋上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第二大岛,全岛多山,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其中查亚峰海拔5030米,是大洋洲的最高点。

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或巴布亚岛):在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面,西南临阿拉弗拉海,南与约克角半岛隔托雷斯海峡相望,东南端伸入珊瑚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新几内亚岛东西约长240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700千米,面积785×103平方千米,仅次于格陵兰岛,属世界第二大岛。新几内亚岛是典型的大陆岛。在地质史上的近期,它连接着澳大利亚大陆;第三纪末期,由于地壳的下沉才与大陆分开。

加里曼丹岛:原来被称为婆罗洲,是世界上第三大岛,面积约为73.4万平方千米。其北部属于马来西亚,还有一个文莱苏丹国。山地位于岛的中间,平原位于四周。南部地势很低,成为大片湿地。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印度洋西部,南回归线穿过该岛南部,与非洲大陆隔莫桑比克海峡相望。面积59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四大岛。南北向地垒高地分布于中部和东部,海拔800~1500米,多为死火山;有较宽的平原分布于西部,海岸线平直。

巴芬岛:加拿大的第一大岛,世界第五大岛。加拿大北极群岛的组成部分。东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格陵兰岛相对,长1600千米,最大宽度800千米,面积50.75万平方千米。地质构造为加拿大地盾的延续,以花岗岩、片麻岩构成的山地高原为主要地形,海拔1500~2000米,最高处可达2060米。东高西低,山脊纵贯岛的东部,有冰川覆盖其上,中西部福克斯湾沿岸为低地。

苏门答腊岛:面积43.4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五大岛,北靠印度洋一侧,世界海事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位于其东侧,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素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

本州岛:日本第一大岛,面积22.7万平方千米。西邻日本海,东濒太平洋,东北与北海道隔津轻海峡相对,西南与九州隔关门海峡为邻,南濒濑户内海与四国相望。整个岛屿是呈东北-西南向的弧形岛屿,长约1500千米,最宽约300千米。

大不列颠岛: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大的岛屿,也是不列颠群岛(包括爱尔兰岛和马恩岛)中最大的岛屿,全球第八大岛。同时,它还是仅次于爪哇岛和日本的本州岛。得益于墨西哥暖流的经过,与北半球同等纬度位置的地区相比,大不列颠岛岛屿的气候明显温和得多,气温凉爽而不寒冷,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多云多雨。

维多利亚岛:是加拿大北极群岛里的三大岛屿之一。其名字源自19世纪英国女王之名。地处加拿大西北部,南与大陆隔海峡、海湾相邻,近处约几十千米;东西约500千米长,南北约270~590千米宽,面积21.2万平方千米,是加拿大的第二大岛。维多利亚岛属于加拿大地盾一部分,由于大陆沉降而成岛。地势低洼平坦,从海岸向西北不断抬升,直到海拔650米,有冰碛物覆盖其上。全岛居民点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位于南部的坎布里奇湾是其中最大的。不到千人的居民多为爱斯基摩人,以捕猎野生动物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