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山
〔抗美〕我年轻的时候,在一个乡下小镇上教学。我们的学校紧挨着镇子,就在小镇西南角的寨河子外边。我们那个学校,有十几个老师。为了解决这十几个老师的吃饭问题,学校开了一个教师小伙房,给大家做饭吃的是一个叫抗美的乡下小伙子。抗美当时才二十刚出头,给十几个人做饭,不是一件怎么费劲的事情。因此,抗美常常有许多的空闲时间。闲下来的时候,抗美就一个人蹲在寨河边看风景,想心事。
秋天的一个中午,抗美早早地做好了午饭,照例蹲在寨河边看风景。等大家都过来吃午饭的时候,抗美站在河边,不紧不慢地脱衣服。抗美脱掉了衬衣和长裤,露出了鲜红的背心和军绿色的短裤。正当大家惊异于抗美的举动的时候,抗美已经下到了寨河里。大家说,抗美,你干啥呢?抗美笑笑,说,捉鱼。大家说,捉鱼?河里有鱼?抗美点点头,说,有呢。说着话,一条巴掌大的鲫鱼已经扔到了岸上。简直是神了!一条在地上欢蹦乱跳的鲫鱼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大家都惊呼着围上来看。还没等大家看清,又一条脚板一样大的鲫鱼又扔了上来,大家又是一片惊呼。有人早拿来了一个脸盆,里面装了半盆水,专门用来盛抗美捉上来的鱼。不到半个小时,抗美就捉到了满满一脸盆鱼。多数是鲫鱼,也有少量的鲇鱼,还有一两条团鱼。从河里上来的时候,有人问他,抗美,你咋知道这河里有鱼?抗美笑笑,说,早就瞄上了呢。原来,这寨河的河岸,是用山上打的石头砌成的,因此,里面就有不少的洞穴。那些幽深的洞穴,正是鱼的上佳的藏身之地。抗美天天蹲在河岸边观察,早就看出了门道。
那天晚上,我们喝到了鲜美的鱼汤。
〔童童〕和抗美的小伙房隔河相望的是九队的张筢子一家。张筢子一家有四口人,张筢子两口子,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儿,还有一个是张筢子的儿子,叫童童,是个八岁的男孩。抗美那天捉鱼的事,张筢子一家四口都看到了。别人看到了都没往心里去,八岁男孩童童看到抗美捉鱼,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童童心里说,哈,河里有鱼。童童心里又说,好大的鱼呀,有鲫鱼,有鲇鱼,还有团鱼。前面说过,童童已经是一个八岁的男孩,已经有了一些关于鱼的知识。童童心里想,等哪一天,我也下河捉鱼。于是,瞅了一个时辰,童童偷偷地一个人下河捉鱼去了。童童一下到河里,还没等他站稳脚跟,就一下子滑到了深水里。童童还没来得及叫一声,就被河水呛昏了过去。
〔刘东〕就在童童落水的那一刻,正巧有个人从河边经过。那个人见有小孩落到了水里,想都没想就跳进河里将童童救了出来。那个救了童童性命的人叫刘东,是个从省城里下来插队的知青。刘东下乡插队已经四年了,还没有调回城里。刘东心里明白,是自己的家庭出身惹的祸。文革前,刘东的爸爸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妈妈则是省城一所大医院的科室主任。刘东心想,看起来,自己得在乡下待一辈子了。
就在刘东救出童童不久,又有一批招工的指标下来了。刘东打听了一下,这次还是没有下着自己的米。刘东决定主动出击。刘东心想,砂锅子捣蒜,就是这一锤子了。
到了晚上,刘东掂着事先买好了的两盒点心,来到了张筢子的家里。见了张筢子两口子,刘东“扑通”一下跪下去了。刘东说,叔,婶,你们两个救我。张筢子忙拉起刘东,说,恩人,你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哩,你这唱的是哪一出?刘东就说了招工的事,并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张筢子一听,仗义地说,行,我这就去。张筢子说到做到,立马去了公社大院里。公社里的人正在看电视,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摆在院子里的一张桌子上,里面的人如同在跳迪斯科一样扭过来扭过去,实际上啥也看不见,就光是听个声音。张筢子不管不顾地大声嚷嚷起来,不是说招工凭表现么?人家大冷天的跳进河里救出了我八岁的娃娃,这样的人还不该招工?你们到底要招啥样的人?张筢子还要继续吆喝,被公社的一个干部请到了一间屋子里。
不久,刘东终于被招了工,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省城。
这个故事本来还可以继续地讲下去,但我兴已尽,今天就暂时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