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贪吃,通常都是孩子的心理作用和父母溺爱在作祟。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父母溺爱
在许多情况下,孩子的贪吃,都是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所造成的。父母经常过多地为孩子提供食物,使孩子在被动地吃的过程中,获得被疼爱的心理满足,从而产生了对食物的更大需求。家长常以食物作为奖品,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贪食。
2.情感代偿
儿童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年龄、体重相同的一组独生子女和一组非独生子女生活在一起,控制副食供给。两天后,结果出来了。实验表明:非独生子女的主食量大大超过独生子女。后来,儿童心理学家又让两组儿童的父母专门照顾他们,他们的饭量就慢慢接近了。通过这个实验,儿童心理学家得出结论:非独生子女在缺乏关怀的情况下,只能用多食来补充情感需求。
这就是典型的情感代偿,有时孩子在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往往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填补这种空缺,贪吃也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3.安全代偿
当孩子受到委屈时,也会选择吃东西缓解心理。比如,孩子挨父母打骂或小朋友欺负时,只要对方拿出几块糖来,孩子便会立即停止哭闹,而糖的甜味使孩子暂时忘记了方才的不安全感。
4.需求不足
孩子的生理需求是多方面的,当某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便会用吃食物来代替,而产生贪吃。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明白,孩子过于贪吃,会影响到他的健康。外表上的损害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它会伤及孩子的大脑。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想吃什么,家长常常是有求必应,致使有的孩子一天到晚嘴不停,这样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过于贪吃,会导致孩子出现肥胖,为以后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危害身体健康。
因此,家长们要在保证孩子充足营养的前提下,不让他们贪吃,特别是不让他们吃过量的高精营养品。应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大脑发育创造好的条件。
孩子贪吃的危害有很多,所以,父母必须控制他们这个习惯,应当让他吃饭时吃饱吃好,这样就可以尽力避免其贪吃。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掌握儿童多食行为的真实情况
如果在某一段时间内,父母发现儿童饭量突然增大或零食需求增加时,就应了解孩子是否遇到挫折,并针对其真实意图加以开导,以防孩子形成间接攻击心理和不正常的自我防卫心理。
2.建立定餐定量表
想要孩子不贪嘴,首先,父母就应当为他们制定一个明确的定时定餐定量表,并认真执行,尤其要严格控制副食量。与此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消化问题,可以督促孩子同时多进行体育运动和户外游戏。
3.尽量满足儿童高层次的需求
想让孩子不贪吃,就要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因此,父母应创造条件,让他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在平常生活里,父母可以多和儿童进行情感交流,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以避免儿童产生用食物来代替其他需求的心理。
4.不要强迫孩子多吃
父母对食物的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疼爱孩子不一定非要通过给予食物来体现,多买一些书或玩具也许会更有意义。
5.征求医生意见。
如果孩子贪吃的情况非常严重,父母已经无法对其进行纠正,那么就要及早带着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疾病隐患。
9.“我偏不”——小小“造反派”
诺诺妈妈说,诺诺现在的变化很大。因为从前段时间开始,她喜欢和大人说反话,做反事。从前她并不是这样,可现在却喜欢和家长唱反调了。你让她往东,她偏往西。当你生气时,她却在旁边露出狡黠的笑容,一副“我就这样,你能奈我何”的样子。如果你对她发脾气,和她生气,她就拿出她的撒手锏——大哭。等她哭完了你和她讲道理,她却还坚持她那没道理的“道理”。
一次早上起床,天气有些凉,妈妈就让诺诺穿上裤子,否则会冻感冒。诺诺听了,却偏不愿穿上裤子,光着小屁股扭来扭去的,甚至光着小脚丫在地板上跑来跑去。爸爸严厉地制止她,谁知道这小姑娘一点也不怕,还在那里冲着爸爸妈妈嘻嘻地笑。爸爸气得没辙了,就狠狠地打了一下诺诺的屁股。这一打不要紧,诺诺更觉得自己有理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一副很委屈的样子,好像她根本没有犯错误,是爸爸妈妈冤枉了她。
诺诺这个小小的“造反派”让父母感到无从施教,顺着她来,会惯坏孩子,可逆着她来,她就用哭来博取“同情”。
诺诺的这种表现,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这是幼儿中非常常见的心理特点。逆反心理是孩子在一定年龄阶段随着生理、心理变化而出现的特定的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逆反与情绪、行为上的对抗。处于逆反期的孩子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一些极端逆反的孩子还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和与周围人的关系,让家长束手无策。
一般来说,孩子的逆反表现,主要出现在三四岁时。这个时期内,孩子往往会倔头倔脑,软硬不吃。
通过对诸多孩子的调查,我们得出结论:孩子一般都会经历两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阶段,3~5岁时被称为“第一逆反期”,12~20岁时被称为“第二逆反期”。
对于3~5岁的婴幼儿来说,产生逆反心理,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之前,他们作为婴儿只能在父母的怀里玩一些游戏,但是到了这个时期他们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后,活动的范围开始增大,自主意识开始增强,在很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主见。正是由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强化,他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会飞快增强,于是,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自己能够管理自己、决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面对大人的教育,他们会有意无意地产生“反抗”心理,因此常常表现得非常任性,不听话。你叫他这样,他偏不这样,开始“闹独立”。
那么,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还有哪些?
1.父母过于唠叨
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过于唠叨,使孩子感到厌烦。有的父母喜欢整天对孩子唠唠叨叨,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这也不对那也不是,事事没完没了地嘀咕。这种“敲木鱼”式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因厌烦而产生逆反心理。
2.小伙伴的影响
如果孩子总和一大群小伙伴在一起玩,那么,他们就会感受到,原来彼此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他们相互之间容易认同,最能达到相互转化与感染。因此,如果他周围有小朋友爱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会带动其他的伙伴,再加上孩子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就容易跟着形成逆反心理。
3.好奇心无法得到满足
孩子出现逆反心理,这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因为孩子在幼年时好奇心非常强烈,倘若他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往往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正是因为这份好奇,孩子才总想在这里摸摸,在那里碰碰。有时候电源插座、煤气开关,也是他们探究的对象,他们一点也不懂其危险性。如果成人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也就是家长眼里所谓的“造反派”行为。
孩子出现所谓的“逆反”心理,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因为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而且,父母应当明白,孩子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反常心理,但并非不良的心理状态或变态心理,而是孩子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和探求未知事物的欲望而产生的。
但是,正常不等于可以放任不管。如果对孩子的逆反心理与逆反行为听之任之,或对其粗暴制止、强行压制,就会加剧孩子逆反心理的发展,将他们推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对于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正确认识和积极引导,以逐渐化解其逆反心理。
1.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
首先,父母不要摆出家长的架子,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应该学着站在孩子的立场去体会他的感受,再跟孩子讲道理,这样孩子就不会不讲理。这就要求父母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要求,这样就不至于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无所适从,也就更能懂得如何才能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和真实想法。
2.理解孩子,倾听孩子
父母要理解,孩子出现的逆反心理并非真是什么“行为问题”,它只是孩子自我觉醒、要求独立的表现,是孩子形成独立性的良好的心理准备条件。在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中,家长要学会认真地倾听,把主动权让给孩子,引导孩子自己说。例如:孩子开始哭或发脾气时,父母要和蔼、耐心地与孩子交流,亲切地留在孩子身边,温和地抚摩或搂住他,讲几句关心的话,给孩子机会让他来表达他的想法。
3.用语言和行动鼓励孩子
孩子想“造反”,就是因为其好奇心无法完全获得满足。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却没有实现的途径。所以,对于孩子的提问,父母要给予积极回答,如果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他的认识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常用口头语言、满意的表情、拥抱的动作对孩子加以鼓励和赞扬。及时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使其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这样有利于其良好行为的巩固。
4.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父母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尊,孩子也不例外。所以,教育学家才说:“永远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父母要把孩子当做朋友对待,如果对孩子不是唠叨就是打骂,孩子必然会把他们的话当耳边风,心理上也会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对待孩子,要用正面的、积极的方法。
但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出现了严重的方法偏差,他们往往是批评多,表扬少,甚至不表扬,还自以为是对孩子严格要求。久而久之,这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他会认为,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也都不如别人,父母永远不会说自己好。这也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或使他失去自信。
5.父母要以身作则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习惯,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往往总要问上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其实,孩子出现逆反行为,恰恰就是因为父母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而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其实,有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恰恰是父母自身。
因此,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因为,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放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愿地听他们的话吗?即使大人说的条条是理,孩子依然无法信服。孩子年龄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例如,妮妮的爸爸不让她在看电视时吃东西,可是自己却经常如此。妮妮有好几次忍不住给爸爸提意见,逢他高兴时,他就说下次一定改;逢到他不高兴时,他不但不听,还发脾气,摆出家长的架子压人。起初,妮妮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满意爸爸的做法,渐渐的,这种不满就扩散开来。爸爸说的话她都不愿意听,叛逆心理愈来愈严重。
10.我激动,我咬人——可爱宝宝爱“咬人”
遥遥快4岁了,在幼儿园上中班。日常生活中,遥遥是一个很乖很听话的小男孩,家长和老师说什么他都照做,很少和大人顶嘴。
上周五,遥遥妈妈到幼儿园接遥遥回家。这时,老师和清清妈妈领着遥遥和清清走到遥遥妈妈面前,老师指着清清脸上紫糊糊的一块说,这是遥遥咬的。妈妈连忙和幼儿园老师向清清的家长道歉,感觉很不好意思。
回到家后,妈妈问遥遥:“你为什么要咬小朋友呢?”遥遥说:“我叠小毛巾的时候,清清抓起来把它扔出去好远,我捡回来又重新叠,他又扔得好远。我就生气了,然后就咬了他。”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咬人和吸吮一样,都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咬人的本能深深地埋藏在潜意识中,如有的成年人在激动的时候会咬嘴唇、指甲,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咬笔头、橡皮,这都是咬人反射的表现。
所以说,孩子出现咬人的举动,是他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但由于年龄关系,他还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好坏,因此父母需要了解宝宝咬人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
一般来说,这些原因主要有以下5点:
1.宝宝正处于口欲期
2~3个月的孩子正处于口唇快感期。这个时候,咬人、咬东西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已经出现。
最开始,孩子会对自己的器官感到很新奇,想知道自己的嘴巴究竟有什么功用。心理学研究证明,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喜欢用自己的嘴来探索世界。因为处于口欲期的婴幼儿,嘴比手指要敏感得多。他会用嘴去发现一切事物,并将任何能拿到手的东西都放进嘴里品尝一下,体验各种物品的软硬度、质地、温度和味道。
2.宝宝处于出牙期
4~10个月内,孩子会长出第一颗乳牙。这个时候,孩子咬东西是为了缓解不适。
当孩子刚出牙时,往往会感到牙床不适,因此就可能忍不住采取咬的方式来缓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而孩子接触最多的往往是妈妈的身体。于是不明事理的小家伙,就干脆拿妈妈的胳膊或肩膀来当做磨牙的东西了。但他并不明白咬人身体的动作是会让人感到疼痛的,他咬人并没有任何恶意。
3.语言贫乏所致
1~2岁的宝宝,在学会走路之后,随着他们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交往的需求快速增加。但是由于言语贫乏,又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所以他们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动作来引起同伴的注意,以此来实现交往和表达意愿的目的。
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当他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候,如果小伙伴抢走他心爱的玩具。而宝宝面对难以对付的情形,因无能为力而感到烦躁不安的时候,就容易咬人。
这个时候,孩子的咬人就有可能是想宣泄自己的不满,以引起别人对他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宝宝的语言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能用语言完好地表达需求,或者用语言和他人交流,于是,也容易产生失落感,只好期望能通过咬人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思。
4.模仿或者发泄
有的时候,孩子咬人并没有特别的目的,只是一种社会性模仿。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总是特别的强烈,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时,会觉得是件很新奇的事情,于是自己也会尝试着去咬人。
除了模仿,孩子咬人也许还是为了发泄。在父母的过分关怀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当他的心里感到不满时,就有可能通过咬人发泄出来。比如,有时父母外出,没有带宝宝一起出去,他就有一种不满的情绪要发泄。于是,当父母回家之后,他就会用咬人来向爸爸妈妈宣泄。
5.过于激动或侵略行为
如果孩子到了3岁甚至更大,但是他仍然爱乱咬人,那么,这就可以认作是一种侵略行为了。他也许借乱咬人来得到所需要的,或用来威胁其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