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问题心里解析
23521100000004

第4章 培养健全性格——塑造活泼开朗的宝宝(4)

但是,如果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及时鼓励,或是遭到父母的误解、否定甚至误导,则易导致孩子缄默其口、闭锁心灵,产生自卑、偏执的性格,产生蛋壳心理并逐渐加重。更有甚者,还会采取敌对、报复、攻击性的行为去应对别人,尤其是给他们带来伤害的人。

4.父母自身的原因

孩子的模仿能力与学习能力极强,有时候他们之所以出现蛋壳心理,与父母平常的不良习惯不无关系。尤其是妈妈的焦虑、恐慌情绪会强烈地感染着孩子,在无形中给孩子以巨大的心理压力。例如,如果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出差,做妈妈的就会难以接受与孩子分离的现实,总担心孩子不在自己身边会生病或发生意外,并不断地在口头唠叨。由此,孩子的恐慌情绪就会自然而然地加重。

除此之外,父母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过分关注和担心,一有毛病便异常紧张,频繁就医,这样也会加重孩子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其蛋壳心理就会逐渐萌发。另外,有的母亲总是抱怨孩子睡眠不好,但事实上是母亲本人在孩子入睡时不断惊醒,或徘徊于其左右,这样孩子当然难以安心入睡,从而疲乏不堪,令精神压力加重,导致内心更加脆弱。

5.单亲家庭的孩子爱的缺失

现在70、80后的家庭,离婚率非常高,所以这就造成了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离异单亲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情感世界会变得残缺不全。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怜爱,常常溺爱孩子,因此也易造成孩子的蛋壳心理。

虽然心理脆弱是人类非常容易出现的一种心态,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像成人一般,通过时间、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就可以纠正,所以,父母千万不可忽视。如果父母想帮助孩子摆脱这种蛋壳心理,就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

1.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

作为父母,首先要认识到,孩子是天生具有学习能力的人。他们会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地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所以,无论当孩子做什么事情时,一定要把孩子看成有能力的个体。

2.细心观察脆弱期的出现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会在感知觉发展、语言、心理、数概念、想象创造力、社会能力等方面经历敏感期。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这样才能把握孩子蛋壳心理的严重程度,从而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

当成人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

父母应当经常鼓励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尊重他的选择。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在自然而然中变得积极、大方、开朗,逐渐走出蛋壳心理。

5.培养孩子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要想让孩子摆脱蛋壳心理,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能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他就会感到满足和兴奋。多次的这种重复体验,则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保持个性和不服输的态度。

6.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当孩子热衷于感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避免过分干预。不过,这也并非是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应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7.“妈妈我害怕”——胆子小

子函是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妈妈眼里,他总缺少男子汉的勇敢气概,特别胆小。有一次,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梯,他却不敢上去,妈妈再三鼓励,他才慢吞吞地爬上去,谁知坐在上面却又不敢往下滑。

平时,妈妈总想锻炼子函让他一个人睡觉。所以白天的时候总对子涵说:“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己睡觉。”“好的,妈妈。”每次子函都是欢快地答应。可是,到了晚上,子涵却光着脚丫跑到父母的房间。“妈妈,我害怕,黑暗里有很多怪物,我不敢一个人睡。”子涵睁大眼睛说道。妈妈心疼孩子,就只好让他和自己睡。

所谓胆小,其实就是一种恐惧心理。纵观社会各个群体,恐惧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绪。但是长期处于恐惧之中,对人的身心危害是很大的。

对成人而言,胆小有一定影响,但对于孩子来说,胆小的危害性则更大。现代生活中,许多孩子生活优越,本应该是无忧无虑、开开心心地生活,但是,却有不少的孩子都存有胆小的特点,是什么原因把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推向了恐惧的深渊呢?

孩子胆小的原因有很多。一些孩子对事物或对人的恐惧属于条件反射式的,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种现象。例如,有些小孩可能会因为看到过一些天灾人祸等可怖的景象,并由此形成条件反射,再遇到相似的事物或情景时,就会联想起当时的恐怖情景,于是心惊胆战、坐卧不安。还有的孩子心理平衡与调节能力较差,自尊心、虚荣心过强,怕出问题,怕影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因此事事小心,处处谨慎。无形中,就会使本来就脆弱的神经更加敏感。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大多数同龄儿童都有共同的恐惧对象。

第一阶段:幼儿(0~3岁)

在孩子还很小时,他们对这个世界比较陌生,因而比较害怕小动物,怕突然的响声,怕雷电等这类自然界的事物。

第二阶段:学前期的孩子(3~6岁)

当孩子处于学前期时,对周围的环境逐渐熟悉,同时他们的意识也逐渐成形,便会对另一些东西感到恐惧,如怕单独睡觉、怕鬼怪故事、怕大人发怒等。

第三阶段:学龄儿童(6~12岁)

学龄时期的儿童,由于接触了很多外界事物,可能会对被人嘲笑、恐怖的影视镜头等,甚至一些生活中的琐碎事物更害怕一些。

这些现象,对于孩子来说都很正常,尚未演变成心理问题。但如果父母未能帮助孩子加以解决,就有可能使偶然事件对孩子产生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心理影响。比如上课答错问题被同学嘲笑,于是本身对当众讲话的惧怕心理就会被强化,以致长大后也害怕在人多的场合发言。所以,当孩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时,父母就应当使用适当的方法,协助孩子进行疏导。

但如果孩子胆小的情况非常严重,他就有可能会对其他同龄孩子觉得无所谓的事情怕得要命。比如,怕见到陌生人,怕自己的影子,稍大一些的孩子还可能怕天黑、怕打雷、怕独自一人待在屋里等。

具体来说,如果孩子过分胆小,一般都有以下具体表现:

1.缺乏自信心

孩子胆小,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即便是生活中非常简单的事情,他也不敢去尝试,而总是认为自己做不好,或是担心做不好。比如,有的孩子画的画事实上是很好的,但他们总觉得不满意;还有的孩子很害怕面对任何新的事物,他们担心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久而久之其心理负担便会越来越严重。

2.参与集体活动有困难

孩子胆小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在集体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活动,不敢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即便融入了集体活动,这些胆小的孩子也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幼儿后面,听取他人的安排,而不愿当领导者。另外,在活动时,他们也会选择比较容易的项目,逃避有一定难度或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3.日常行为很胆怯

胆小的孩子一般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得非常胆怯、内向。例如,胆小的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讲话,家里来了客人时总躲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大气不出,家长叫他出来也躲躲闪闪;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总说害怕,怕什么却说不清楚;不敢一个人上街办事情,即使如买张晚报、取瓶牛奶、发封信件这类事情也依赖大人,自己不敢单独去做;不敢在班上回答问题,更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甚至老师点名叫他回答问题时,也怯于开口,或者声音细小,匆匆结束;不敢在晚上出门,即使很短的时间、很短的路,也会很害怕;不敢在受小朋友欺负的时候大声讲理,更不敢反抗,只会一味忍受,回家哭泣。

4.严重的甚至有自闭倾向

孩子胆小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严重的自闭倾向。这种孩子虽然表面上自认为喜欢独处,但事实上,他们在独处时心中却常常会感到压抑、孤独和焦虑。

也许不少父母都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以上这些情况。但他们会认为,这是孩子的天性,可以不必过问,孩子长大了就会好的。而且即使孩子长大了仍然胆小,那也是天生的性格造成的,父母对此无能为力。

然而,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幼年和童年时期的恐惧心理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成年以后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尤其是当孩子的恐惧、畏缩受到外界刺激的强化时,更容易形成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因此,孩子的恐惧心理有必要及时、恰当地得以纠正。

生活中,家长也常抱怨孩子胆小,比如不敢跟陌生人打交道;怕黑,不敢独自睡觉。实际上,很多孩子胆小都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平时,只要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胆小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多给孩子信息量

孩子胆小怕生在一定程度上和家长的养育方式有关,有的家长本身比较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带孩子去外面的机会也少,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自己玩,一旦碰到生人,也不知如何应对。因此,家长要尽量给孩子更多的信息量,譬如多带孩子到朋友家拜访或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以增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或者在小区的邻居中帮孩子找个外向的玩伴,让他们经常一起玩。

2.不要总对孩子说“不”

有些家长对孩子限制过多,比如当孩子拿茶杯时,他就会嚷道:“别动,小心摔碎了。”当孩子摸扫帚时他又会喊道:“小心弄脏衣服,快放下。”两三岁的孩子,对新生事物处于信任和怀疑的阶段,如果家长过多地使用限制性语言,孩子就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怀疑,也不敢再去尝试其他东西,胆子变得越来越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磨炼。家长的包办代替会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一旦离开父母便神色慌张,不知所措。适度的挫折与磨难,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财富。家长千万不要轻易地将之剥夺,而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爱玩沙子、玩泥巴,家长应努力不去干涉他怎么玩。

3.减少责备和恐吓

当孩子做错事时,很多家长会忍不住发火责骂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吓唬孩子说:“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在家长看来这只是一句责骂的话语,可对孩子来说却感觉整个世界坍塌下来,因为父母是他的一切。还有些家长用恐吓的语气给孩子灌输“安全教育”,比如“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否则坏人会将你带走的”。当这些意识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时,他便会不自觉地变得胆小。

4.发现闪光点,鼓励孩子

面对胆小的孩子,家长往往会忽略他偶尔的小“勇敢”。其实,即便是再胆小的孩子,平时也会出现一些勇敢的行为和举动,虽然在别人看来只是微不足道,但是做父母的要努力抓住这些“亮点”,及时表扬鼓励。

5.正面教育孩子

由于孩子的胆子过小,所以有时候,他会用哭闹的方式表示拒绝。这个时候,父母要多进行正面教育,不能吓唬孩子,不能把孩子当做大人,更不能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如果父母的时间充裕,那么就应尽可能多地陪陪孩子,和他一起玩,启发他玩出新花样。如果因事不能陪孩子玩,可在注意的前提下,规定他在什么地方玩,玩多长时间。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不能同意孩子外出玩耍时,切不可用可怕的故事来吓唬孩子。如果父母总是用“外面有骗子,会把你骗走”等话语来打消孩子的念头,那么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他害怕外界的东西,从而变得胆小。

8.家有小“犟驴”——孩子的犟脾气

小南是个不到5岁的小男孩儿,从小就犟头犟脑的,凡事都要顺着自己的意愿来。稍有不顺心就开始大闹,根本不听别人的劝告。

上周六,爸爸不小心把鞋子放到了他的小画片上,他一下子把爸爸的鞋和鞋架全部推到在地。爸爸妈妈怎么讲道理,怎么吓唬他,他都不肯承认错误,也不哭,就像一头小“犟驴”一样。

在幼儿园里,老师在上面做动作,让小朋友跟着老师学。小南虽也跟着老师一起做,但一点也不认真。老师批评他说:“小南,你的动作不对哦,看老师怎么做。”小南把小嘴撅得老高,气鼓鼓地说:“我就要这样做。”

不仅如此,小南还经常因为不肯吃青菜被老师批评,但每次他都听不进去。有时老师说得他不高兴了,他甚至把饭菜都泼到地上,然后用脚去踩。

妈妈对这头小“犟驴”束手无策,苦恼地说:“我对他打也不是,骂也不行。可如果任凭小家伙这么‘犟’下去的话,一定不利于他的成长,我该怎么办啊?”

绝大多数的孩子,在2~3岁时,一般都要经历一个“反抗期”。在这个时期内,原本温顺听话的孩子会变得调皮、不听话,脾气就像一头“犟驴”。比如天气凉了,妈妈让孩子穿外套,孩子硬是不穿;客人来了,妈妈让他有礼貌地招呼客人,他就是不理不睬。

其实,从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反抗期”的表现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随着幼儿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孩子心理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父母往往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因而就容易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所以说,在这个阶段如果强迫孩子一味地听话,那么他的个性就有可能得不到发展,这反倒会影响他今后的成长。

总而言之,如果孩子出现“反抗期”,父母首先应当意识到,这是孩子正常发育的必然阶段。父母不必过分烦恼,孩子敢于说不,其实是他的心理迅速成长的表现。父母应该高兴地了解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正是发展孩子独立性、自信心的绝佳时机。

但是,认识到孩子的“反抗期”是正常的,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对他纵容。尽管此时孩子已经能够独立行走,思维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总想在各个方面显示一下个人能力。但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又可能会因为说不清楚就又哭又闹。

一般来说,当孩子倔脾气上来时,就会表现出发脾气、耍赖等现象,但这个时候,家长很难理解孩子的种种不良表现,往往会对其进行责备或惩罚,而孩子因为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所以就会表现出倔犟或不服管教的行为。

因此,父母要对孩子的发脾气进行判断,如果是正常的“反抗期”,选择适当引导即可。如果父母采取不当的应对方式,粗暴压制,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压抑和创伤,并因之表现得更加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