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
这一点我们从三个方面说起:
1.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GDP这个指标主要反映的是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但是它并不涉及多少人参与了这种生产成果的创造活动,同时也没有涉及还有多少人希望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所以,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
2.GDP不能反映人民的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因为GDP只是一个生产指标,不是收入分配的指标,它只反映出了生产活动的成果,而不能完整地反映收入初次分配,更不能反映收入再分配,所以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
3.GDP不能反映社会福利改善情况。比如,GDP不能反映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的改善情况。
第五,GDP没有反映非市场性家务劳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务劳动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家务劳动的市场化程度就会有很大的差别。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就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我们暂且不管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而这些劳动本身都是存在的。可是GDP只计算了市场化的家务劳动,所以对于那些经济发展较弱的国家而言,本国的GDP和发达国家相比必然会有很大的差距。
第六,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GDP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情况,可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消耗自然资源,这往往就会对环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比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等等,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却没有在GDP中反映出来。同时,GDP也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类的自觉行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善。
所以,我们不能用GDP去衡量一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GDP虽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绝不是能代替一切的,我们发展经济也不要只顾了盲目追求GDP。
【小贴士】
据中国社科院近期公布的2012年《经济蓝皮书》预测,我国2012年的经济增速将会回落到8.9%左右。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也做出了不同的预测,比如高盛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为8.6%,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则将我国的2012年经济增速预期从9%调低至8.2%。
目前,专家担心2012年可能有些地方政府仍有GDP冲动的存在。专家表示,如果预设较高的GDP增速,这就意味着相关省市需要靠更多的直接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这样的做法对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也将加大我国的能源负担。
“绿色GDP”与GDP是什么关系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也就是说从我们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这些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而得出的真实国民财富总量。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也就是“正面效应”,而另一方面又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也就是“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过度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造成生态资源逐年减少;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环境中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目前阶段所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对负面效应造成的影响并没有进行统计,所以这种核算方法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完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而我们要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我们对环境资源造成的损害也应该进行核算,也就是说要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这样的计算结果就是“绿色GDP”。
绿色GDP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就说明国民经济的长势良好,呈现出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相反,绿色GDP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越低,就说明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并不好。
在我国,目前已有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福建、江苏等多个省市明确要求将计入环保等方面损失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纳入其经济统计体系。
目前,GDP是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体系的成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三百多年来许多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直到1953年才有了雏形。因为当时的GDP核算体系还存在着一些统计上的技术缺陷,所以联合国又组织了两次重大修订,分别是1968年和1993年,经过这两次的重大修改,现在,世界各国都普遍采用了GDP核算这一体系,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历发展水平的统一标准。
可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率也会增长,这是必然的。从我们现行的GDP中,我们所能看出的只是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所付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代价。
事实上,环境和生态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可是因为没有将环境和生态的因素纳入到GDP核算中,所以按照传统的GDP所得到的结果并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所以这样得出的一些数据有时会很荒谬,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让GDP增加。比如,当发生了洪灾,那么就要修堤坝,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于是GDP数据也会随之而增加;严重的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很明显这就是痛苦和损失,可是这能促进医疗产业的大发展,所以GDP也跟着大发展。由此可见,传统GDP的确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在近十几年中,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可是在这些看似辉煌的增长背后也造成了巨大的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我们不说环境和资源,就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传统的GDP不能反映出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反映出社会分配不公,同时也不能反映出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等等,GDP的这些缺陷早就需要修正了。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渐兴起,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们便开始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
从GDP到绿色GDP,意味着人们的观念产生了深刻的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绿色GDP不但具有传统GDP所具有的功能,同时也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从而综合性地反映出了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其中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绿色GDP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上的,这种计算方法是更加科学的。
(投资必读)
在投资中承担风险是必然的。在当前我国GDP如此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把握机会,做好投资,这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要想在投资中取得一定的成效,那就必须先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准备。
为此,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理财类产品,如果按照产品的风险高低,可分为下面这些类型:
第一,低风险程度的理财产品
这类产品主要包括了银行储蓄和国债,因为有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做保证,所以这类产品的风险通常都是最低的,可是它们的收益率也较低。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保持一定比例的银行存款,这种做法能保持资金适度的流动性,从而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还能等待有时机到的时候用来购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第二,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这类产品主要指各种货币市场基金或债券型基金,此类产品主要投资于同行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具有低风险和低收益率的基本特征。
第三,中等风险的理财产品
主要是由信托类理财产品和偏股型基金这两种产品构成的。所谓信托类理财产品是指由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所募集的全部资金,投资于指定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的专项信托计划。信托公司则为其提供专家理财、独立管理,投资者自担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在进行这类产品投资之前,需要注意经过认真的思考分析,弄清募集资金的投向、还款来源是否可靠、担保措施是否充分、信托公司自身的信誉等方面的问题。
所谓的偏股型基金是以投资股票为主的基金,这类基金收益很大,通常的年收益可达20%左右,可是所面临的风险也很大,可能一年下来本金也会遭受损失。
第四,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这类产品主要指股票、期权、黄金、艺术品等投资项目。因为市场本身具有风险特征,所以要投资这些项目,投资者就必须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成熟的投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分析能力,这些因素聚集在一起才有可能在这类市场上取得一定的成绩。
于是,我们就可以明白,收益越高的产品所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只能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不去尝试高风险的理财产品。高风险还是可以适当的试试。因为投资市场上本来就存在一定的风险,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规避,倘若因噎废食,那么投资者只能注定一生平庸。
通常,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两种。市场风险就是指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造成理财产品的潜在损失的风险,这主要有权益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商品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面对这类风险是很正常的,因为该类风险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财政政策的实施、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政局的变化、汇率的波动、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动等因素都有相互关联,不是投资者所能左右的,是无法消除的。
所谓的非市场风险就是指与整个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它是某一企业或某一个行业特有的那部分风险。比如,管理能力、劳工问题、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对于证券收益的影响。此类风险和整个市场的客观波动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投资者就可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来抵消这种风险。
那么,当我们面对这些风险的时候,应该怎样才能规避和有效地应对呢?也就是说,投资者理性投资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而要做到理性投资,就需要先从投资者自身出发,来评估其风险承受水平。
第一,评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该项评估主要包括了投资者的年龄、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家庭负担、置产状况等方面。一般情况下,退休家庭、老年层次的家庭和中低收入人群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比较弱的,所以他们就比较适宜做一些低风险产品配置;而对于单身白领和中高收入家庭来说,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就比较强,所以可以尝试投资高风险理财产品。
比如,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例子:
张鹏祥先生今年60多岁,是国企的退休职工,他的老伴儿是一位高中退休教师,他们俩人每月的退休金共6000元。现在,他们的家庭存款有25万元,购买国债5万元,现金10万元。两位老人的子女已经独立,他们和子女分开居住,老两口每月的总支出大约为2000元。双方都有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针对这种情况,他们怎样更好的进行投资理财呢?
投资理财专家建议,两位老人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去投资理财:
1.准备出适当的紧急备用金。具体而言是这样的:从手头上的10万元现金中拿出1万元作为活期存款,然后将剩下的9万元平均分成三等份,从现在起的三个月,每月存一笔3万元定期存款,期限设为三个月,并设定为自动转存。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以后每个月都会有一笔钱到期,不但不妨碍自己用钱,而且还能得到定期存款的利息。
2.做好自己的消费计划。两位老人已经退休,那么就考虑提高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也就是说可适当增加外出旅游、保健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这种做法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也能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3.制定出保险规划。张鹏祥先生和老伴可以考虑分别购买一份意外伤害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这样做可以提高因意外急诊或患病住院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适合的。
4.做出投资规划。对于两位老人目前所持有的国债可继续持有至满期,当满期后也可以继续投资三至五年期国债。
第二,评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态度。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对可接受的本金损失程度以及理财产品的整体市场走势做出一个预测,然后根据这个结论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说,都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不论市场发生什么变化,自己都要做出理性的分析。
第三,长期投资是永远的法则。风险补偿通常都要在相对长的时间才会在市场体现出来。国外市场上情况是这样的:股票如果投资10年,亏钱概率为2%,这就说明投资者有98%的机会赚钱;如果投资15年,出现亏钱的情况几乎是不会发生的。
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也表现出这样的情况:如果持有股票的时间只有1年,那么亏损概率就高达46%;如果持有3年,亏损的概率就下降到了11%;如果坚持持有5年,投资收益率为负的概率就很低了。这表明,理财是一个长期行为,投资者在实际中应该以长期投资的心态对待理财产品,这样才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总之,在GDP增速比较快,国内投资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做好投资会获得好的收益。同时也要记住,不论什么时候,投资都应该遵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的原则,也就是要投资多项产品,这样既可规避风险,同时也能将风险降低和分散,从而就可以避免在风险到来的时候死在一棵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