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
2356600000002

第2章 中华大地上的回回民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自称为“回回”、“回民”等,是我国境内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且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全国回族100()多万,仅次于汉族、壮族、满族而居中国各民族人口数的第四位。呈不规则“丁”字形分布在黄河流域、古运河沿线及其南北延伸地带。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新疆等9省、区的回族人口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7059%,北京、天津、安徽、江苏、上海、云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9省、市的回族人口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2237%。上述省(市、区)回族人口以宁夏最多。依次为甘肃、河南、新疆、青海、云南、河北、山东、安徽、辽宁、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天津、陕西、吉林、江苏、上海。在“丁”字形分布线外,回族群体的聚居区也以不等的人口数量和区域规模,零散地沿古代各交通和水利干线辐射,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特点,所以,中国约有%%的县级行政区内都有回族居住。

历史上回族族体的主要来源,一是唐宋时期因来华贸易而留居的穆斯林“蕃客”及其后裔;二是宋末蒙古人“西征”及元朝时期以各种身份从波斯、中央亚细亚和阿拉伯等地东来的各族穆斯林;三是回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分别适当吸收了所在地区的汉、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部分成员。在唐、宋、元时期,回回先民保持自身伊斯兰文化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为民族。在民间,有唐明皇“换回回”并下“圣旨”任其在正月十五抢民间女为妻和赐洗沐工具“唐(汤)瓶”及《回回原来》、《宛葛思巴巴》等传说;在汉文历史文献中,有《资治通鉴》记唐廷借大食兵“平安史之乱”、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将“回绝”音转为“回回”、《太平广记》与《册府元龟》中回回先民“蕃客”在中国经商的活动、《元史》及元代以来各类文献中对回回各种社会活动的记载等。回回民族形成于元代,但直到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出版的《回回民族问题》一书,才从理论上探索并确定和承认回回是一个民族。建国后,正式确定回回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并建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及11个回族自治县等14个回族区域自治地方,还有4个回民区和近150个回族乡(镇)。

中国回族已有1350年的历史了。这个民族祖祖辈辈曾不懈地保持伊斯兰教信仰、努力充当东西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传播媒介、以“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的态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用“两世吉庆”的人生价值标准处理信仰与现世生存的关系、将“爱国属伊玛尼(信仰)”的理念贯穿于“爱国爱教”的社会活动中,在中华大地上坚韧不拔、开拓进取,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积极贡献。

回回先民最初是长途跋涉从事以商业贸易为主要内容的中西交通而往来中国的,曾在唐、宋、元及明前期执中国海外国际贸易之牛耳,以其行为及伦理思想矫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农轻商”、“重义轻利”、“重人轻利”、“重虚(“理”)轻实”的思想。作为与国内外有广泛联系的人们群体,回族(含回回先民)一方面引进境外处于先进文明行列的成果,如天文学、医学、数学、地理学等科学及制炮、乐器、建筑、纺织、匠作等技术,补充、发展了中华文明的内容;一方面又将中华文明的一些成果,如丝绸、瓷器等物品,工艺、造船和航海等技术(指南针于航海、使用长绳系陀测量水深及船行位置等),铜线、纸币等中国宝货,传播到西亚、中亚、东南亚及北非等地,还把《论语》介绍和翻译到国外,扩大了古代中国的世界影响。从而丰富和促进了中国文学、史学、音乐、美术、易学、宫殿、城廓建筑、经济管理、政治治理、市舶航海、陆路交通、边疆开发等领域中华文明的内容。

从元代开始,回回先民分布中国各地,他们在与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过程中,发展起了一个又一个回族乡镇、村庄、贸易集市,并将中华文明的成果从比较先进地区向比较落后地区传播,从城市向农村传播,弘扬和发展了中华文明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爱国爱家、重视人伦的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郑和下西洋、李贷否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则是堪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方文艺复兴相媲美的历史开拓。

在近现代,回族忍辱负重,积极参加了反抗民族压迫、反击西方侵略、反对封建腐朽统治、反分裂的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后,回族中的先进分子积极参与了建党及早期活动;回族人民积极接受党的领导,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与各民族共同推动祖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回族代表人物层出不穷,仅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回族人物志》收录的元朝至近代的回族人物就有326人,现代和当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涌现出的回族杰出人物更是不胜枚举。

回回民族在其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伊斯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简述如下:

洁净的起居卫生习惯在个人生活行为上讲求心净、身净、居处净。“心净”强调回族成员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重视伦理道德素质的修养,寻求心理上的健康与平衡,区分真伪善恶,“命人行善,止人干歹”。“身净”是由于穆斯林长期按照伊斯兰教规范沐浴净身而养成的清洁卫生习惯,主要表现为日常活动中坚持大净和小净,程序包括洗手及肘、净下、漱口、呛鼻、灌耳、洗头、洗全身或其局部。即使在干早缺水的山区,回族成员也一年四季身体力行。回族男子在9岁还行割礼,特别是老年人,常修剪胡须。已婚妇女定期用线绞去面部汗毛(俗称“扯脸”)。回族男女都随时清理身体有关部位的毛发。“身净”还包括衣着整洁得体。回族男子喜戴无沿小帽,俗称“礼拜帽”、“白帽”、“号帽”,颜色以白色、圆顶居多,也有深绿、灰、黑色及六角尖顶、四角平顶的,精致的帽子上绣有美丽的花纹或经文。男子还喜欢穿白色衬衫,外罩黑色马甲(俗称“坎肩”);冬天在北方,还喜欢戴狐皮、猫皮或黑棉布绣花耳套。过去回族未婚少女喜扎辫子、戴绿色或粉色盖头,已婚妇女多盘头、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则戴白色盖头。本世纪50年代始,妇女兴起戴白色仿护士帽,老年妇女仍外罩盖头。历史上回回先民有戴耳环、头花、首饰、项链、手镯、戒指,用凤仙花染指甲的习俗,在中国社会产生过广泛影响。服饰无论新旧,都以整洁、得体为上,回族民间有“(讥)笑破不笑补,笑脏不笑旧”的审美谚语。“居处净”是指生活环境的清洁与美化。历史上回族曾屡屡处在社会动荡、生活不定、地域分散、民族隔阂的氛围之中,努力营造自己生活的小环境,是排除外部压抑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心理平衡与精神慰藉的一种力所能及的生活方式。

故在回汉杂居地区或村庄,“汉民积钱粮,回回盖新房”的民风对比较为明显。回族民居讲求整齐、美观、大方;室外多饰以山水风景、几何图形、植物花卉、砖雕等,室内喜挂阿文中堂字画;院内喜种葡萄、果木、花草,院内鸡棚、鸽舍、畜圈各有所处,里外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

严格的饮食习惯回族讲求食物的可食,胜、清洁性及节制性,民间概括为“饮食净”。在动物的可食性方面,受伊斯兰文化传统及中国传统文化“食可养性”观念影响,通过“审物之形象、察物之义理”,一般选择“禽食谷、兽食草”,且貌不丑陋、性不贪婪懒惰、蹄分两瓣能反色的动物为食,并且除水产外须念“台思米”、断喉宰杀方可食用。回族与其他穆斯林民族创造和发展了清真饮食文化。唐代已有回回先民在京都长安卖“胡饼”、小吃的记载。元人《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卷10收有《回回食品》,记载了十多种回回食品的制作方法。元代宫廷食谱《饮膳正要》中也收有河西米粉汤、抑蒸羊等清真食品。

清真全席在清代与“满汉全席”并列宫廷大宴,名扬京城。回族妇女擅长制作油香、撒子、课子、麻花、白面锅盔、羊肉躁子面、酸辣面、牛肉拉面、炒面、揪面片、饺子、小笼包子、八宝饭、粉汤、酿皮子、切糕、羊杂碎、腊牛(羊)肉、油面子等清真面食和小吃。回族喜喝茶,八宝盖碗茶久副盛名。在改革开放中,回族清真食品正在发展形成为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食品产业。

多元的情感表达方式回族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回族相见,先互致“色俩目”(阿拉伯鬓薰摹lq,问好),接着问候对方个人、家庭老小的生、身体、饮食起居等,以示关切。宾客来访,主人要远迎高接,请进客房,按辈份就坐,陪客人拉家常;女主人则沏茶倒水后,下厨将家中最好的食物做给客人吃。邻里之间,一家有事,大家帮助;谁家做了好吃的食物或来客带来了礼物,也要给邻居家的老人奉送一些。回族过去不提倡歌舞,但回族群众喜欢唱“花儿”,所谓“花儿是咱心里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己)”,民间有不少花儿歌手。回族妇女过去爱弹“口弦”,多会自己制作竹质口弦。回族视习武为“圣行”,穆圣拳、阿里剑、查拳、马家拳、教门弹腿、七势、河州棍、回回十八肘、汤瓶功、古兰健身术等,是回族的几个典型武术品种。明代以来,西北地区回族多出武将。回族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源于伊斯兰教节日,经过数百年,已经成为回族人民群众的传统节日。

有限开放的婚姻制度回族视婚姻家庭为人生的必然过程,反对独身,支持寡妇再嫁。历史上,回族经历过从开放的族外婚向族内婚为主,辅以“族外教内婚”的转化过程,回回民族形成后,以民族内部通婚为主。回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建国前也有一夫多妻的现象,这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有关。

两世进取的人生态度为现实的幸福而孜孜奋斗,却又不媚事权贵、贪恋浮华,大多数富贵者都能不同程度地为回族公益事业解囊,一般群众也都能尽力照顾穷亲贫友,扶持孤寡。

回族还视人生如白驹过隙,故对生老病死持达观态度,不惧死,也不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充分利用有生之年行善抑恶,以现实的奋斗谋求后世天堂的幸福,故虔诚的回族穆斯林绝少自杀轻生。对去世者普遍实行土葬、简葬、速葬,强调“人土为安”。

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回族在历史上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从而在城乡形成围清真寺而居的回族社区“寺坊”,清真寺在回族社区发挥着认识功能、凝聚功能、社会调适功能、联系与组织功能。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注意并尊重回族风俗习惯。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回族风俗习惯进一步受到尊重。

进人21世纪,回族人民与西部各民族人民共同迎来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回族人民与各兄弟民族人民紧密团结,为建设经济繁荣、文明昌盛、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