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种状态表现出他的彷徨无助和对关爱的渴望,那么适当地多给他一些安抚,比如多给他一些拥抱和亲吻,就能增强他的安全感,并尽快从这些恐慌中摆脱出来。但如果孩子的这种表现出现了没完没了的状态,就要告诉他适可而止。比如他想要让你喂他吃饭,你陪他玩儿了一会,喂了他一次。可第二次他还想让你喂,第三次、第四次……不行,你要对他说:“妈妈的孩子早就会自己吃饭了,比其他的孩子都要早,妈妈可骄傲了。”如果他总是奶声奶气地说话,你也要告诉他:“妈妈喜欢听你好好说话时的声音。”
怪行为之六:不敢为自己争取权益
孩子特别容易退缩,从来不敢上前为自己争取什么。自己的好东西被别人换走,从来也不去要回来,大家一起玩儿或者分什么东西的时候,也从来不上前去,只拿别人挑剩下的。大家一起玩儿,他总是旁边做零活儿的一个,比如帮大家看着衣服或者收拾东西。排队玩滑梯,有人挤到他前面,他只会退一步,让人家先玩儿。他的东西,如果别人想要,即使他再喜欢,也只会说:“那就给你吧。”这样的孩子也会让家长头疼。根本不知道维护自己,甚至连对错都不会坚持,这样的孩子能不受人欺负吗?
这样的孩子需要学习与人交往的艺术。如果孩子从来没有和其他同龄人打交道的机会,什么事都是父母出面帮自己解决,甚至自己和别的小朋友有了矛盾,也要爸爸妈妈出面帮助调解,这就会让孩子始终学不会与人交往的方法。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家长出面解决,由他一个人独自面对的时候,他就会感觉特别茫然,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即使是有小朋友找他借橡皮用这么简单的事,他都拿不准主意,给还是不给?当然,如果是橡皮被别人拿走却没有还回来,他也不知道,要是不要?即使他鼓足了勇气去要,如果人家不理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能继续要,索性便放弃了。
想帮助孩子补上与人交往的一课,爸爸妈妈就得费些心思了。做角色游戏的方法比较不错。家里面可以经常玩儿一些游戏,比如三个人一起排队扔沙包,爸爸明明站在最后,非得插到妈妈前面去,妈妈就要说,要排队,一个一个来,你原来是排在后面的,这是我的位置,你不能插队。然后呢,爸爸再站到孩子前面去,妈妈鼓励孩子像刚才妈妈说的那样劝爸爸退回去。
当孩子与小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时,他自己不敢说,总会向父母求援。这时父母不要出面去解决问题,要教他自己解决,甚至可以教他怎么样说,但要保证那个直接去面对问题的人是他自己。
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抚养子女的生活和教育费用等诸多原因,使大多数的家庭选择了只生一个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独生子女的父母能够保持理智教育的并不多见,更多的人恨不能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孩子,为他们包办一切事,有些父母甚至连孩子的思想都想要左右甚至代替。曾经有人在1000个独生子女中做过调查,其中性格优秀的只占18%,其他的82%都存在这样那样的性格问题,这个数字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这一小节,我们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大多数独生子女容易出现的一些性格问题。
什么都是“我的”
全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当然会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他想要什么也尽量满足他。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别人的”东西,也不知道别人也会有需要。所以这样的孩子看起来总是很自私,在他看来,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我的床、我的玩具、我的零食、我的书……这已经远远超越了对自己的物品的占有欲,只要是他看中的东西,就全是他的。你也许曾在火车上见过这样的孩子,别人的食物摆在桌上,他们拿起来就吃,不说一句谢谢,根本连问都不问。是孩子不懂事吗?不是的,是他在生活环境中得到的有关所有东西都属于他的“授意”,让他对于所有权的理解仅限于一个物主代词——我的。
父母必读
什么都是“我的”
“窝囊”得只会哭
独生子女每天和家里人打交道,凡事都有大人包办,很少有机会去和伙伴独生子女容易出现的们一起玩耍,缺少了很多与人沟通的机会,也缺少了很多锻炼主动性和责任感的机会,更失去了面对挫折、感受痛苦、克服困难的机会。这样的孩子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很严重的懦弱感,不仅胆小、害怕,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根本不会去做任何尝试,只会表现出一副无法面对的样子,窝囊得只会流眼泪。这都是成年人对孩子的保护过度所造成的孩子懦弱过度。
小大人独生子女的生活圈子有限,除了他之外家里全部都是成年人,这容易导致孩子过早摆脱属于他的年龄的天真劲儿,出于模仿的原因,让自己越来越想向成年人的心理靠拢。
在这个问题上,孩子大多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为过多参与大人世界中的是非,一种表现为用比较肤浅的“理论”去做现实的“处世工具”。
有些小孩子,特别爱听大人唠家常,尤其爱听老年人或者家庭妇女们讨论张家长李家短。比如有的小孩子会悄悄告诉你“隔壁家二朋的爸妈离婚了,他妈妈和别人跑了”这样让你瞠目结舌的话。还有的小孩子会参与一些不该“判断”的事,比如爸爸回来晚了,他就会数落爸爸下了班不知道回家,只知道在外面玩儿。妈妈买了新衣服,他又会数落妈妈只知道臭美,不知道省钱。实际上这些根本不是小孩子应该讨论的问题,但他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并且与外界环境少有接触,所以他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到这些问题上来。
独生子女大多看上去比其他同龄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但也大多比较爱卖弄。小孩子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毕竟有限,即使是他所了解的知识,也绝大部分停留在表面状态,非常肤浅。但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你和一个小孩子玩儿的时候,会用一颗童心去对待他,可是你会发现他满口都是说的“大人话”,甚至想用他的那套理论来约束你们的游戏,那一本正经的神态让你几乎分不清谁在陪谁玩儿。孩子的这种状态常常会让你觉得很可笑,但孩子恰恰是喜欢观察成年人的,当他们发现某一种做法能够让爸妈高兴的时候,就会常常用这些方法去取悦爸爸妈妈。所以,当孩子频繁用自己对一些知识的浅显了解来逗你们一起玩耍,缺少了很多与人沟通的机会,也缺少了很多锻炼主动性和责任感的机会,更失去了面对挫折、感受痛苦、克服困难的机会。这样的孩子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很严重的懦弱感,不仅胆小、害怕,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根本不会去做任何尝试,只会表现出一副无法面对的样子,窝囊得只会流眼泪。这都是成年人对孩子的保护过度所造成的孩子懦弱过度。
小大人
独生子女的生活圈子有限,除了他之外家里全部都是成年人,这容易导致孩子过早摆脱属于他的年龄的天真劲儿,出于模仿的原因,让自己越来越想向成年人的心理靠拢。
独生子女大多看上去比其他同龄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但也大多比较爱卖弄。小孩子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毕竟有限,即使是他所了解的知识,也绝大部分停留在表面状态,非常肤浅。但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你和一个小孩子玩儿的时候,会用一颗童心去对待他,可是你会发现他满口都是说的“大人话”,甚至想用他的那套理论来约束你们的游戏,那一本正经的神态让你几乎分不清谁在陪谁玩儿。孩子的这种状态常常会让你觉得很可笑,但孩子恰恰是喜欢观察成年人的,当他们发现某一种做法能够让爸妈高兴的时候,就会常常用这些方法去取悦爸爸妈妈。所以,当孩子频繁用自己对一些知识的浅显了解来逗你开心的时候,你就要注意这个刻意取悦的问题了。
情绪不稳、感情脆弱情绪不稳定是独生子女常有的事儿,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儿,他们就大哭大闹着发脾气逼大人就范,怎么商量也不行,非常固执,吵闹得没完没了,越有人在眼前和他商量,他越不依不饶。可是如果没有人理他,他又忽然觉得很害怕。这样的孩子表现得很神经质,情绪不稳定,情感也特别脆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孩子在生活环境中得不到自然发展的机会,大家都把他当做一个特殊的小东西来对待,孩子的生活其实很矛盾,大家都很重视他,甚至是过度地重视他,但他却同时失去了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由成长的空间。他的情绪在父母的情绪以及与父母“过招”的过程中悄悄地滋长,而父母在不经意间所灌输给他们的一些不适合其年龄的思想,又会使他产生情绪上的压力,没有与外界接触的排压和过滤压力的机会,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神经系统的平衡,于是一系列神经系统方面的麻烦便出现了。
娇气、没志气的“窝里横”
娇气不仅是指身体上的,更多的孩子是心理上比较娇气。因为缺乏了必要的意志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意识很差,自己一点问题都不能承担。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甚至刚一开始就被吓退,要他做一些比较劳累的事,他就会觉得很丢人很委屈,甚至会哭鼻子,看上去一点志气也没有。在外人面前,很多孩子都表现得很怯懦,不敢说话,甚至不敢露面,但在自己家人面前,他绝对不是这个作风,颇有作威作福的感觉,甚至会因为在外面不敢惹别人或者受了别人的欺负,回到家里对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发火撒气。这样的孩子同样是因为独生子女的身份,受到太多的过度“关爱”,缺失了更多必要的教育导致的结果。
思维呆板、心灵孤独
与外界同龄人沟通过少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特别喜欢自己家来小客人,甚至会舍不得小客人走,心灵上的孤独表现得特别明显。长期开心的时候,你就要注意这个刻意取悦的问题了。
情绪不稳、感情脆弱
情绪不稳定是独生子女常有的事儿,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儿,他们就大哭大闹着发脾气逼大人就范,怎么商量也不行,非常固执,吵闹得没完没了,越有人在眼前和他商量,他越不依不饶。可是如果没有人理他,他又忽然觉得很害怕。这样的孩子表现得很神经质,情绪不稳定,情感也特别脆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孩子在生活环境中得不到自然发展的机会,大家都把他当做一个特殊的小东西来对待,孩子的生活其实很矛盾,大家都很重视他,甚至是过度地重视他,但他却同时失去了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由成长的空间。他的情绪在父母的情绪以及与父母“过招”的过程中悄悄地滋长,而父母在不经意间所灌输给他们的一些不适合其年龄的思想,又会使他产生情绪上的压力,没有与外界接触的排压和过滤压力的机会,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神经系统的平衡,于是一系列神经系统方面的麻烦便出现了。
思维呆板、心灵孤独
与外界同龄人沟通过少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特别喜欢自己家来小客人,甚至会舍不得小客人走,心灵上的孤独表现得特别明显。长期只能独自在家里玩儿,让他们出现喜欢一个人唠唠叨叨、自言自语的毛病,就像孤独的老年人常有的状态一样。长期在有限的空间里生活,孩子的思维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一个问题常常反复考虑,在很长的时间内不停地就一个简单的问题向爸爸妈妈重复提问。虽然反复提问的行为与孩子的好学精神有关,但过度的反复则是一种思维呆板、不易转移的表现。
整体的来看这些独生子女经常会出现的性格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都是生活圈子过小、接触外界过少、得到的训练太少、受到的关爱过多等原因所导致的,家有独生子女的爸妈们应该对这些问题引起重视,爱表现得少一点,并不意味着爱就真的变少了,给孩子理智的爱,才是给他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