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书画鉴赏及收藏
2359100000016

第16章 精益求精记书画鉴常(7)

历史上的著名书画作品虽然为数众多,但是多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收罗,被皇家和贵族们所占有,其流散于寻常百姓家的极为少数。由于历史的变乱和兴衰的更迭,由于古代尚无良好的保藏条件,无论是禁内和王公贵族所拥有还是流于民间的古书画,其绝大多数都已毁于兵火或虫鼠,尚能保存至今的实属凤毛麟角。这些侥幸存世的古书画,一定所出有自,或出自禁内,或出自某权贵之手,或出自某古庙、古墓,或出自某书香世家,等等,总有其来历可寻究。而知其来历,是鉴别书画真伪的有力证据之一。所以遇到一件别人出售的作品,首先要寻查清楚它们的来历,若能证明所出有自,尚有真品的可能。若是凭空而来,不知出自何处,则不是伪作即是盗贼的赃物,切不可轻率购买。

其他

若属添款、改款作伪,作伪者为了避免新添改的墨迹在装裱时外渗而阴污画面,必用矾水圈住新添改的墨迹。所圈的痕迹很不容易看出来,可用舌尖略为舐之,如有矾的涩味,其为伪作无疑。如用新画染旧色作伪,在未染之前也必须用矾水圈住黑、红二色,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检验出来。

若是用旧书画揭层作伪,其墨色必定浅淡,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不合情理的飞白用笔,或新添笔迹深浅浓淡不同的重复笔道。如果不是揭裱的最上层,还能发现由于揭撕而带出来的浮毛。

若是由古旧书画的碎片拼合装裱起来的作品(虽非伪作但已不大值钱),从正面观看很难看出曾经破烂的痕迹,须拿来面向阳光,从背面观察,才容易看到破碎的真相。所以,这样的旧字画往往被商人装裱得极厚,或者装在镜框之内,为的是不让行家发觉。

自来书画作伪的伎俩多种多样,鉴别的方法也非止一端。以上所介绍的只是传统鉴别方法的几个方面,并非全部细则。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孤立的、绝对的,在鉴别的实践中应该综合地运用和辩证地对待。若固执一端而排斥他项,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再者,任何一种方法的本身,情况又是极为复杂的。比如就印章鉴别一法而言,其中就有种种难于断别的问题。书画作者所使用的印章并不单一,少则十方八方,多则几十方甚至几百方;在什么时期、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印章,又不都是有规律的。收藏者和鉴赏者所施用的印章也是这样。面对这样的现实,若以某几方印章作标准,就有可能排斥其余印章的真实性而将作品视为伪作。同一方印章也可能由于使用时间长而遭磨损或碰缺,也可能由于使用印泥的不同或盖印用力的轻重而造成印迹的异样,这其间的毫厘之差与伪作的逼真实难分辨。还有,在印章的主人谢世之后,其印章并不都随主人埋于地下,必有落入他人之手而传于后世者,于是又有利用古人真印章而作伪书画的情况,此时若单以印章辨真伪,岂不容易视假为真?凡此种种,足见问题的错综复杂,是绝不可简单从事的。

书画的鉴定,当以书画本身为主体,从认识书画本身的内部规律入手,再从书画所讲求的风骨、气韵、神采、格调以及具体的用笔、用墨、施色、落款等等方面去把握作家的独特个性,才是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才能获得决定性的证据。其他除书画本身以外的种种方法,从根本上说,都是从属于书画的次要方面,它们所能提供的只是旁证材料。尽管这些旁证也很重要,有时甚至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终归不能代替对书画本身的认定。

书画鉴定,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技术。一个高明的鉴定家,需要有广博的学识,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就学识而言,除了要通晓书画艺术的本身而外,还需要具有历史、文学、书画理论以至有关的自然科学的知识。就经验而言,还要多多接触实物,多参加鉴别的实践。所谓鉴别,说到底是要找出真假之间的差异。只见过假的没见过真的,或者只见过真的没见过假的,形成不了真假的比较,即便学识再渊博也难以道出其间的差异。所以,学识和经验,对于鉴定家来说,是缺一不可的。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宇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六、提高古代书画鉴赏力的方法

中国书画的鉴赏是收藏投资成功的第一步,会鉴赏才能会收藏,鉴赏知识越丰富、鉴赏眼光越高,收藏投资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书画鉴赏与收藏,古人称之为鉴藏。它包括鉴定、欣赏、收藏、流传、著录等方面,对于现代收藏投资者,其中最重要的是鉴定(即辨伪),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知识的十分广泛而又具有相当研究价值的课题。

鉴赏的核心内容是鉴定与欣赏两个方面。鉴定主要指判定作品的真伪,应属鉴定学的范畴;欣赏,主要指品评作品的优劣,属艺术批评学的范畴。

鉴定与欣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鉴定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判断作品的真伪;欣赏又是鉴定的演进,高明的鉴定家必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然而,判断真伪与优劣有时又是两回事。艺术水准好的书画作品并不一定是真迹,如有些代笔的作品;而有些艺术水准较差的作品,也不一定是伪作,如一些不善书画艺术的名人墨迹。但高超的艺术家,其作品再差,笔墨的风格特点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同时,鉴定着重于笔墨内涵、个性风格、文献考证等,而欣赏则重在艺术分析、气韵意境、审美价值等。因而,鉴定家未必能对作品做出较深的论断;欣赏家也不见得能判断作品的真伪。遗憾的是,现在能集鉴定与欣赏于一身的鉴赏家为数实在不多。

书画收藏,主要包括收藏、流传、著录等方面。书画收藏需要具有一定眼力,又有一定财力,有一定研究,并藏有一定数量的历代优秀作品,这样的人方可称为收藏家。

然而历代也有一些好事之徒,这些人并不懂得鉴赏却收藏有众多历代珍品,如严嵩父子。严格地说,这些人称不上收藏家。因为,欣赏水平不高,眼力不好,收藏再多,也难以称著手世。他们只是将其作为个人财富,显贵掠奇而已。

纵观历代著名收藏家,其眼力、收藏与著录总是连在一起的,这类人应称鉴藏家。像宋代的米芾、明代的项子京、清代的安岐等,经他们之手所评定的作品真伪,绝大多数是可靠的,这对后代的收藏与考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欲做收藏家,必先学做鉴定家,眼力不锐、修养不高,必然收罗不少赝品,这不但劳民伤财,其藏品也肯定无多大的价值。

由上可见,中国书画的鉴赏与收藏学问很深,范围很广。它以鉴定真伪为中心,旁涉欣赏、收藏、著录、考证等诸范畴。有学者提出,它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书画鉴定学。

许多人都将书画鉴赏与收藏看成是一件十分玄妙、高不可攀的事情。其实,凡是有志于这个门道的人,只要肯下功夫,方法对路,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都是可以学会的。

学习鉴定最好先从某位名家入手,了解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个性风格。看多了,看久了,就会总结出一些特征,然后再波及其他书画家,举一反三地进行对比研究,你就会慢慢地掌握出一套基本的知识与方法。

要真正精通书画鉴赏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书画家不计其数。每个时代都有不同风格面貌的书画家,同一时代也有不同的书画流派与作者,就是每位书画家本人,其早期、中期与晚期的创作风格也各不相同。更何况,书画自有经济价值以来,历代就不断有人采取各种手法伪造做假,以欺人蒙骗谋取利益,这就给鉴定书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复杂性。

具体而言,中国书画的鉴赏有如下几个步骤:

一是远看画面。

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仅仅是画面,还要看一下是否精美。

二是看画工。

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三是看书法。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功能,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四是看印章。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使用的: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价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之辨。

五是看装裱。

中国书画的装裱独具一格,常见的有纸裱、绫裱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六是看内涵。

中国人欣赏字画不独欣赏表面功夫,更着重于与作品有关和作者个人的相互关系。

七是看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在书法上,老手笔墨多苍劲有力,雄浑生姿。在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境亦表现出作者的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功力。

八是看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九是看学识。

功力及布局可以从画面窥其一二,至于作者的学识,对其作品影响很大。故中国有“文人画”之称。著名文人,其作品与众不同,就是一种“书卷气”。画家于画匠之别,学识是条件之一。

十是看人品。

西方画家,往往浪漫不羁,游戏人间为乐。而欣赏者只观其画而不理画家的私德。中国人不同,画家或书家如行为不检、道德败坏、声名狼藉、大奸大恶者,即使其书法美术如何精美,亦乏问津者。试问谁家高悬秦桧等奸臣作品?而岳飞的“还我河山”,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成尽为人皆知的好匾额,就是这个道理。

十一是看诗句。

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十二是看印文。

无论宇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也可看到作者的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