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23597600000019

第19章 创业风格解密(2)

任何人都不是与成功无缘,只是大部分人都无法充分利用身边的机会获得成功而已。 ——安德鲁·卡内基

成都市一位副市长曾这样评价温州商人:他们不但善于发现商机,而且能够遇见性把身边的有利条件加以充分利用。他以四川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广元地区为例,来说明温州人善于在别人忽视的地方看到将来发展的远景: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有温州人在广元地区创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坚持至今,所创建的“温州商城”已成为广元市最漂亮繁华的景观。地处广元两侧的成都和西安,从来没有人看到广元的发展潜力,然而相比之下,温州人却像发现了金矿一般发现了广元的潜力,并在此立住了根,做红了生意。

机遇是随机出现的、影响我们成功与否的偶然因素,但有时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缺少像成功者那样的机遇。尽管机遇从其本身来看,并不是一个能够人为地加以控制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努力地去用心把握一些机遇,迎接运气的到来。

一位年轻人乘火车去某地,火车行驶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山野之中,人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前面有一个拐弯处,火车减速,一座简陋的平房缓缓地进入他的视野。也就在这时,几乎所有乘客都睁大眼睛“欣赏”寂寞旅途中的这一特别的风景。有的乘客开始窃窃议论起这座房子。年轻人的心为之一动。返回时,他中途下车,不辞劳苦地找到了那座房子。主人告诉他,每天,火车都要从门前“隆隆”驶过,噪音实在使他们受不了,房主很想以低价卖掉房屋,但多年来一直没有人问津。不久,年轻人用3万元买下了那座平房。他觉得这座房子正好处在拐弯处,火车经过这里时都会减速,疲惫的乘客一看到这座房子精神就会为之一振,用来做广告是再好不过的了。他开始与一些大公司联系,推荐房子正面是一面很好的“广告墙”。后来,可口可乐公司看中了这个广告媒体,在3年租期内,支付年轻人18万元租金……一个意外的发现,竟使年轻人大获成功。

松下幸之助创业之初,从一对姐弟的谈话中受到了启发,他抓住这一次机会充分加以利用,从而获得成功。

松下是由生产电插头起家的,由于插头的性能并不好,产品的销路也就大受影响,不多久,就陷入三餐难继的困境。一天,他身心俱疲地独自走在路上。一对姐弟交谈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位姐姐正在烫衣服,弟弟想读书,却无法开灯(那时候的插头只有一个,把它用在烫衣服就不能开灯,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姐姐和弟弟为了用电,一直吵个不停。

松下幸之助想:只有一支电线,有人烫衣服,就无法开灯看书,反过来说,有人看书,就无法烫衣服,这不是太不方便了吗?何不想出同时可以两用的插头呢?他认真地去研究这个问题,不久,他就想出了双叉式插头的创意。

这个试用品问世之后,很快就卖光了,订货的人越来越多,简直是供不应求。他只好增加工人,也扩建了工厂。松下幸之助的事业,就此走上轨道,逐年发展,利润大增。后来,他又把插头改成插销式,逐年改善,大事推销,终于建立了今日松下电器关系企业丝毫不动摇的稳固基础。

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上,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谁能根据发展形式提前做出预见性的判断,谁便能把握先机,获得发展。

20世纪4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家规模不大的自行车厂,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生意萧条。工厂主杰克·威尔看到战时百业凋敝,只有军火是个热门,而自己又与它无缘。于是,他把目光转向未来市场。经过一番思考,他告诉儿子,自行车厂需要转产改行。

儿子问他:“改成什么?”杰克说:“改成生产残废人用的小轮椅。”儿子当时大惑不解,不过还是遵照父亲的意思办了。经过一番设备改造后,一批批小轮椅面世了。战争越来越残酷,受伤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许多在战争中受伤致残的士兵为了出行方便,纷纷购买小轮椅。来杰克工厂的定货商络绎不绝,新产品不但在本国畅销,连国外也来购买。

杰克的儿子看到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滚滚赢利,在满心欢喜之余,不禁又向其父请教:“战争即将结束,小轮椅如果继续大量生产,需要量可能已经不多。未来的几十年里,市场又会有什么需要呢?老杰克成竹在胸,反问儿子:“战争结束了,人们的想法是什么呢?”“人们对战争已经厌恶透了,希望战后能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杰克进一步指点儿子:“那么,美好的生活靠什么呢?要靠健康的身体。将来人们会把身体健康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所以,我们要为生产健身品做好准备。”于是,生产小轮椅的机械流水线,又被改造为生产健身器。最初几年,销售情况并不太好。这时老杰克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儿子坚信父亲的超前思维,仍然继续生产健身器。结果就在战后十多年左右,健身器开始走俏,不久便成了热门货。当时杰克健身器在美国只此一家,独领风骚。小杰克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品的品种和产量,扩大企业规模,终于使杰克家族进入到亿万富翁的行列。

在特定的时空下,各方面因素配合恰当,能够产生有利的条件,谁最先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谁就能更快、更容易获得更大的成功,赚取更多的财富。这些有利条件便是机会,它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无穷的作用。

解密箴言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有很多人只有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关键要看你是否能充分地加以利用。

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商业位置

“地利”是一种不可估价的资源

(引言):

我的军队之所以打胜仗,就是因为比敌人早到5分钟。早到5分钟会抢占有利地形,从而获取胜利的筹码。——拿破仑

聪明的温州人总是会抢占有利地理位置。用重庆人的话说,重庆的主要商业圈都被温州人“包围”了。解放碑是重庆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中心商业圈,通信、商贸、民用产品的店铺和商场居多,是众多商家的必争之地。解放碑一带也自然成了许多温州人创业的首选之地。

据了解,在解放碑一带,造就了三位通信领域的商业巨头,他们全都是温州人。由于温州人的出现,重庆中心城市的店价、房价也大为提高。温州休闲服饰名牌“美特斯·邦威”在2001年以350万的天价租下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店铺,创造了重庆历史上铺面租金之最。

温州人不仅会抢占有利的地理位置,而且他们还能够把做市场做大做好。一个冷冷清清的集贸市场,到了温州人手中就能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一个本来没有生意的地方,经过温州人的一番运作,往往便会变出一个大市场来。这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神话在温州人手上已经不知重演过多少次了。在抢占市场上,温州人似乎从来没有失败过。

20世纪40年代初,我国国内的很多轻工市场、集贸市场的生意都非常的冷淡,无数商人都转而去农贸市场卖菜,而专业化市场却没有做大。温州人经营的市场却依旧红红火火,或者几乎每个生意兴旺的市场中都有温州人。

北京南郊有个颇具规模但环境不尽如意的“浙江村”,其中来自温州的生意人就占了大多数。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就是温州人的生存空间,他们对这种传统的交易方式了解得很深,发挥得也是淋漓尽致,虽然他们也说不清一个市场从兴到衰有什么理论上的规律,但他们却几乎凭借着一种超乎寻常的本能掌握了运作市场的所有秘诀。

很多人浅显地认为,在集贸市场里占个摊位经商,即使可以发财,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毕竟是商贩,只能赚取从出厂到零售之间的一系列差额而已;传统产业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几千年来人们便一直在重复经营,竞争过于激烈。温州人似乎也看清了这一点,但他们认识得更为深刻,因而更加明白商品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发展规律,灵活运用经营技巧,在市场上乘风破浪而行。

温州人之所以能够占据有利的位置,还在于他们能够在这一位置上发挥其优势。

在温州人看来,做市场就不应害怕竞争,而且竞争越激烈越好,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竞争赋予市场活力,使一个市场得以焕发其魅力。商品的丰富、贸易的集中和竞争的激烈,这些都反而成为吸引顾客的因素。因此当一个温州人开起一家服装店,第二天发现身边又开起了一家服装店.他们的态度绝非敌意,而是友好、真诚地邀请新来者和他们一起发展和创富。传统产业为温州人所偏爱,在温州商人云集之处逛上一圈就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他们经营的总是服装、鞋帽、小商品为多。温州人对传统产业的认识更深入一些:传统产业之所以存在了几千年,就因为无论如何人们都需要延续使用,无论何时这些产业都衰落不了。

试问一个人可以不穿衣穿鞋吗?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传统产业容量大,重复购买量大,这就是温州人青睐于它的原因。

由此可见,温州人的坚韧和刻苦决不仅仅是农业文化的死板,而是聪明而多趣。同样是经营传统产业,温州人却可以凭借其灵巧的经商头脑,处处引领时尚,走在人的前面,这样温州人便总是能取得成功。因此他们总是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进入是有利的位置,进行开拓、蚕食、培育。

解密箴言

“温州模式”并没有什么秘密,它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将人们深藏在心底的强烈创业致富欲望充分释放出来,并成功地运用在市场经济当中。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引言):

机会与我们的事业休戚与共,她是一个美丽万分而又脾气古怪的天使。她会忽然来到你的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又会飘然而去,不管你是如何的扼腕叹息,从此她都将一去不返永不再来。——比尔·盖茨

温州人之所以能够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就在于他们表现为对社会的最密切的关注和最敏锐的分析。他们不是凭经验生活的人,也不是关起门来仅仅从书本中探求如何生活的人。他们热心研究的是现实的社会,他们主要是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中,去寻求适应的途径,寻求和社会相适应的生活和生活方式。

“101毛发再生精”’的制造者赵章光便是这样一个人。

赵章光出生于雁荡山下的乐清县,是一个乡村郎中的儿子。他自幼聪明,只因为家境贫寒,他未能得以在学习上发挥自己的才智,仅仅上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回家,当了父亲的助手。

在父亲的指导下,赵章光很快能自行开方配药,治病疗疾,成为家乡的一名小郎中,名传四乡。当地的乡医林光华对聪敏过人的赵章光十分赏识,认定他有从医的天赋,便收赵章光为弟子,并把女儿嫁给了他。另外,林光华祖上传下一种专治皮肤病的秘方,出于他十分看重赵章光,认为祖传医术在女婿手中定可发扬光大,便破例将秘方传给了他。赵章光也不辜负岳父的期望,青出于蓝。不久,赵章光正式坐堂,当了村上的赤脚医生。

虽然赵章光善治疑难疤癣,但家乡有一种古怪的皮肤病,却让他束手无策。这种病俗称为“鬼剃头”,好好的一位黄花大姑娘,秀发飘飘,也不知怎么回事,-夜之间头发使会脱落一大片,露出一块光秃秃的头皮。很多医生根本无法找到其病因。在乐清县,有几名得了“鬼剃头”病的姑娘听说赵章光善治疑难杂症,便找上门来求医。当最初的治疗无效后,她们十分失望,含泪而去。赵章光既同情这些姑娘,又被自己天性中不畏难不怕输的性格激励,决定向“鬼剃头”挑战。

赵章光断定,如果能将自己得到的秘方加以改进,一定能根治“鬼剃头”。为了攻克这一难症,他参照了林光华传授的增多秘方,秘方中所开列的多种珍稀罕见的草药.则求之于从父亲那里学来的草药知识。那段时间里,他经常背起竹篓,拿上铁铲,只身攀上云遮雾裹的雁荡山采药。家里则摆满了瓶瓶罐罐,盛着各种各样的药汁,药材的晾晒泡制伞是他亲力亲为。每次制成试剂后,他首先在自身上实验。

赵章光一生中最重要的医学实验,便是他孤身一人历尽艰辛完成的。当然,一开始赵章光经历过多次失败,但他从未放弃,终于应验了“失败乃成功之母”那句老话,在1974年他的实验成功了。看着患者头上生出的茸茸的新发,赵章光激动得流下了热泪,比患者还要幸福。

可是他的幸福并没有走得太远。在药物研制成功后,紧接着到来的,却是对赵章光的又一次沉重打击:自己辛苦取得的成就,竟得不到社会的公认。乐清县卫生局不仅驳回了赵章光到县城行医治秃顶的请求,而且认为他不守本分,取消了他的行医资格。就这样,赵章光“弄巧成拙”,连赤脚医生也当不成了,想找他看病的人,也只能私下去找他。

而赵章光并不气馁,他已经掌握了治病的技艺,只是一心想着:既然自己发明了这种试剂,就不应该再像前人那样敝帚自珍。他要去解救更广大世界中更多人的脱发的痛苦,让生发药剂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1980年,正当改革之初,大批温州人闻风而动,上万大军流向全国,开始了第一次艰辛的创业。赵章光随着第一批人流走了出去,开始了闯荡江湖的生涯,他的目标是建功立业,济世救人。

可是尽管赵章光胸怀壮志,却四处碰壁,人们都把他当成了江湖骗子。他就像两干多年前的卞和,怀抱宝玉却无人赏识。千辛万苦发明出来的“l01毛发再生精”一自得不到药品部门的承认,要想注册生产更是难上加难。不仅如此,各地管理部门都限制他行医,明令一旦查处,要把他当做江湖骗子处理。就这样,赵章光走上了一条不归的江湖之路。

1984年的一天,已沦落江湖的赵章光,站在一块广告牌下面思绪万千。广告牌上是一家化妆品公司推出的美发广告:一个秀发飘逸的少女,含着似有似无的微笑,注视着远方。

赵章光的目光被这幅广告吸引住了,也许在他看来,那是雁荡山中美丽的温州女儿,怀着期待、怀着祝愿,等待着落魄江湖的游子。赵章光面对着飘逸的广告画,驻足看了很久,赵章光忽然间冒出了一个念头:自己最初的出发点,不也是为了还那些得了“鬼剃头”的少女一个青春、一个美丽吗?“101毛发再生精”是药品的同时,不也是一种美容品吗?

自己长期以来一直将它作为药品向卫生部门申请却屡遭冷落,那是因为“药品”这个名称本身和“医疗责任”联系在一起,所以管制很严。卫生部门根本不会认同一个不足初中文化的人研制的所谓药品,甚至于不屑浪费时间去实证一下。但美容品却不同,它仅是一种商品,有质量要求,但在安全方面的要求却并不那么严格。自己何必一定要使它作为药品面世呢?一条道跑到黑,也说不上哪年哪月才会跑出个结果来。想到这里,赵章光豁然开朗,他决定将“101毛发再生精”作为外用美容品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