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蔚文
有些灯火是孤独的/在夜里/什么也不说
——顾城
忽然就变天了,听北风裹着寒流在九层楼窗外翻滚,心里直发怵,早上出来穿得单薄,一会儿出去不知冷成怎样。越想越觉寒意侵骨,横下一条心走进风中时几乎带着悲壮——可真正深入到风的核心,并未如想象中那样不可忍受。风鼓荡着衣襟,渐渐就模糊了体温与寒风的温差。
香港作家钟晓阳在记述自己爱情历程的文章《哀歌》中写到与她所爱的人同样从事海上捕鱼的一位朋友,在远方的水域遭遇了沉船,在海上漂流了四小时,始终未获营救,最后冻死了。她写道:人在冻死之前,会产生奇异的幸福感。那种融融的温暖的感觉,令人恨不得排除身上的一切羁绊,拥抱死亡。朋友临死前极可能经历过这种现象:他身上的衣服有用手撕裂的痕迹,他可能也想脱去救生衣,但救生衣的绳子被衣服缠住……
真的,冷到极致往往感觉不到冷,像任何感觉蔓延到极致都变得不分明,而只会产生强大的晕眩与幻觉。
那年在家中,因为不慎滑倒,我被一张硬木沙发的扶手狠狠硌到肋部。那一刹那,我几乎听见坚硬扶手与单薄肋骨猝不及防的相撞声,强烈的疼痛使我喘不过气,意识刹那间出现了空白——最深切的疼痛原是不及呼喊、无法呼救的!像一个大气压造成的真空。因着最大的疼痛把人所有的感觉逼到了死角,“欲痛已忘言”,而呼喊是需要注意力的。一个人腾得出气力以声音表达哀切,必定是心室未完全被痛占领,还留有通向外部的通道。
因此,我讨厌那些虚张声势的号哭,只有泪水的分量而没有重量。还有媒体上充斥的那些泛滥的泪水,它们有时不过是充当了煽情道具。我怕看到一个肤浅的人动辄写道:我流泪了——这样的泪纵流成河,也只在纸上,未路过心灵。
泪水不是花朵的开放表演,它是种向内的包围聚拢,密不透风,重重叠叠。
去年我手术住院,隔壁病房有位农村来的年轻女人,她因为怕花钱已在老家拖得太久,进院时病情已到晚期。谁都知道了,包括她自己和结婚两年的丈夫。两人虽是“贫贱夫妻”,感情很好。看来蓬头粗服的男人心倒是细的,每次打饭都打两样,自己吃粗陋的,好点的给妻子,而女人每次都把菜硬夹到男人碗中,男人便躲出在走廊上,两人不久后决定出院了。女人提出的,不舍得再浪费钱,而知晓家底的男人也默然同意了。出院前一天,他扶着她坐在楼下花坛边,初春的阳光清淡地照着,他们许久都没说话,就那样手放在膝上平静地坐着。我从窗口望向他们,觉得人世间没有比那样的平静更哀伤的诀别。
今早,在电视上看到陆幼青死亡的消息。病档上简扼地记录着“4床死亡”——这就是一个人生命总结的陈词吗?哪怕他在网络、出版方面掀起过那么大波澜,一本洋洋洒洒的《死亡日记》终于用这冰冷的四个字作了结尾。
他应该死得很安详,除了不可抗拒的病情因素,陆幼青把生与死的遗憾都减到了最低。他那么镇定而从容地走向死亡,把一切都想清楚了,并且做了许多更长生命都无法做到的有价值的事。在告别前的下坡路上,他用稿费支付了高额医药费,他甚至和妻子讨论他死后她的“个人问题”——死亡到这步,真是无须回避的通透了。但即使有那么直率的谈话那么长的一段缓冲,在今早的世上,陆幼青的妻女仍无法减轻剧烈尖锐的痛苦。
想到自己,在我现有生命中没经历过太多死亡的经验,可它像座潜伏的大山常常使我喘不过气。我知道它迟早会来,正在路上。它令人惊惧的粗重脚步渐行渐近,没有什么能阻止它的步伐。
我手掌的生命线短,在离掌根还有三分之一处便戛然而止,这种按“相学”解释的意味我明白,但并不惶恐。当玩笑说起,家人总扳直我的手掌,急得赤红着脸要说服我。喏!你看,这儿不是续上了吗?几条细的掌纹的确脆弱地衍生了下去。我笑,续上了那也是命若游丝啊!我是真的不在乎生命的长度。一想到生命中紧密关联的人未来的死亡消息,我就不寒而栗,那是所有泪水都不能拯救的缺失。为此,我渴望在所有的悲痛到达之前,我先进入永恒的缄默。
疼痛的源起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制造了疼痛,神经末梢越丰富感受到的痛也就越多。
我是个耐痛值非常低的人,无论肉体还是精神。这从那时挨父亲的揍、每次生病以及经历的一些事得到了证明。为此我庆幸自己生长在和平年代,这样不必遭受肉体疼痛与信仰冲突的矛盾,不用说严刑逼供,光那气势我觉得自己就有可能变节。这念头让我惭愧。
肉体与精神,这两种痛的滋味我都不易忘却,尤其是后种,我总是惯于让它沉淀、结晶,尔后成为记忆中的一块结石。
我知道,这种温习疼痛的习惯非常不好,它不利于健康和愉快。因为害怕遭到疼痛的伤害,我反而陷入了一种预设的疼痛中。那次手术,为减轻痛在手术后我用了麻醉引流棒,结果引起恶心呕吐反应,在频繁呕吐中刀口引起更剧烈的痛——疼痛在某种境地中是无法杜绝的,它只可能变异为另一种形式的痛。谁也不能说这种痛就比另一种痛更好受。
我羡慕那些容易忘记痛的人,他们丢弃疼痛的同时也丢弃了那些不快的记忆,所以他们看来永远气色良好,新鲜热情。
但一个从没有过疼痛感的人是不完整的。说这话并不是因为自己痛过,就嫉妒人家没痛过。不曾痛过便不懂得惜福,即便幸福亦是混沌的。
接触过几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顺利而甜蜜,从未尝过匮乏与拳头的滋味。然而除了对新事物的狂热,他们的感情是那样淡薄,奶奶去世父母离异火灾海难煤矿坍塌,什么都牵动不了他们的情绪,他们是那样沉着地干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有着宠辱不惊之风。他们很容易地爱上,可是从不死去活来,在他们看来,死去活来,这是一个多么老土、可笑而费劲的词啊!
他们就像未曾尝过风雨的反季节蔬菜,因为过多依赖化肥激素,滋味变得日益淡薄。而痛,在上一代与更上几代人心里,是多么饱满激烈的一种情绪,祖国、理想、亲人、爱情,只要听到这些词语都令他们血脉贲张,它们紧连着爱与疼痛。
疼痛的形状有许多种,尖锐的,扁钝的,无规则的,它挟着不同速度在疼痛者心中恣肆。有的如锋利匕首自上而下迅速划过,有的如血缓慢地在土壤中洇散,有的似蚌壳或子宫骤然的收缩。
我读过的最疼痛的一首诗是顾城的《简历》:
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我相信我的听众——天空/还有海上迸溅的水滴/它们将覆盖我的一切/覆盖那无法寻找的/坟墓/我知道/那时/所有的草和小花都会聚拢/在灯光黯淡的一瞬/轻轻地亲吻我的悲哀
只有顾城那样悲剧的性格与命运才注定有如许诗句,这样的句子适合镌刻在青色墓碑上,四周环绕着孤独的岛屿,夕阳一点点沉没在远山背后,空气中,飘浮着舒曼如泣如诉的《梦幻曲》。一个充满孤独与不安,在河水旁掌着灯却看不见光亮的人,就这样葬送了自己和爱人。可最痛的人终究不是他,是他和不幸的女人谢晔留在激流岛上无辜的儿子小木耳。
他三个月大就被迫离开深爱他的母亲在别人家带养。每次短暂路过家门,他说,“胖喜欢我”,被唤做“胖”的父亲带给他的却是永不能平复的伤痛,而且,它会随着年岁增长而愈来愈扩散。
痛,有时就像无法躲避的身世,跟随一个人的命运被遗传了下来。
不久前,一位女歌手出了张专辑《解药》,在此前她的一张专辑叫《毒药》——这种呼应有自我疗伤的策划成分,但是否所有毒药都有相应的解药?比如“疼痛”这一种毒。
最好的解药是时间,或者音乐。像少年约翰·克利斯朵夫对音乐的依赖,“只要听着它,给他洪大的声音催眠着,一切零星的悲痛与耻辱就能平复下来”——但这也只是一针吗啡,暂时缓解疼痛。
有的毒是无法解的,它侵蚀进人的血液,用一生的时间发作,除非换一个灵魂才有可能遗忘。
小木耳,在他刚来清醒地认识世界时,身世的毒药就已潜伏下。即使以后再遭遇美妙新鲜的事物,终其一生,他会是个“悲哀的孩子”吧。他的诗人父亲那么残酷地为他先写下了悲哀的简历——他还那么小,孤零地在遥远的激流岛上,再也不会路过有“胖”的门前。
(原载2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