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云
你就随随便便去听好了,和一帮可以随便的朋友。反正用不着穿西装、打领带,装出贵族的风度。也用不着在穿衣镜前一件件寻找一身袅娜的旗袍,好再手持一柄点了几朵梅、画了几片竹的清雅的香扇,摆出矜持的大家闺秀的模样。那是来自底层的年轻的乐手,也是来自底层的年轻人的音乐。与古典、西洋、名曲都不相干,与看云、听鸟、望月也不相涉。也许全世界都这样,只要是来自底层,只要是属于青年,装饰就显得多余。
不必解释。一切都是突然爆发的。好像压抑已久,无法等待。这是一场彻底的轰轰烈烈的宣泄。就连灯光,也失去了往日的中间色彩。要暗就暗得如坠入深渊,要亮就亮得如天堂般炫目。就这样在光的两极间,扫荡了一切模棱两可扭扭捏捏装模作样似是而非。撕裂的灵魂在暴风雨中倾诉生生死死的渴望,卑微的生命在雷电中迎受最残酷的挑战。
爵士鼓响遏行云。响得叫人肝胆俱裂,响得叫人血气方刚。犹如世界末日来临,也犹如世界在今日新生。在光的闪闪灭灭中,在鼓的地动山摇里,乐手们的黑眼睛光彩夺人。
爆炸的音响仿佛就要弥漫在原始星云层里又仿佛正慢慢聚拢在丹田之处。呵呵,东非的大裂谷里,野性的生命正在奔腾跳跃;在热带的灼人的阳光下,生命最原始的舞蹈永久地烙在了黑褐色的岩石上。当岩石的每一部分都被充实而膨胀而炸裂之时,那些奔放的吼声被扩展到世界每一处不甘沉寂的角落。热带阳光下的岩石历尽劫难永生不死。
在令血液沸腾又凝固的歌声中,爵士乐手们的黑眼睛炯炯发亮。音乐最强有力的脉搏来自远古来自混沌,爵士乐手们是不是更加直接地表现了这一原则?
舞之蹈之,击之擂之,虽不登大雅之堂,却还我一片真诚,赠我一片热烈。不知怎么,童年的快活童年的撒娇蛮来不肯听话都在热烈的鼓点中跳跃到眼前,令人惊讶是什么时候那份率真就划上了休止符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呢?
我感到茫然感到失落感到晕眩。
吉他手在向我微笑,心里便有了莫名的感动。贝司奏起沉重的旋律,只有爵士鼓仍然倜傥不羁。在突然爆发又突然沉默的歌声里,世界进入了风雨过后的宁静。
灯光骤亮,年轻的乐手们带着极坦白的大汗淋漓的欢乐向观众们微笑。这毫无掩饰的欢乐使大街上蝇营狗苟的人们黯然失色,使饱食终日斡旋于客厅里的大腹便便者委琐不堪,甚至使月光下情人们的妩媚显得逊色。
我默默地走进黑暗又走出黑暗。高楼角挂着亘古不变的弯月。我想德彪西的《月光》来自天堂,而爵士乐手,宣泄着尘世的痛苦、尘世的抗争和尘世的欢乐。
没有尘世便没有天堂。至少在我,不愿在某个夜晚舍弃这撩拨人心的爵士乐。那是来自底层的年轻的乐手,也是来自底层的青年的音乐。与古典、西洋、名曲都不相干,与看云、听鸟、望月也不相涉。你尽可以随便去听,和一帮可以随便的朋友。
(原载199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