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桃里的路异常艰难。汽车出了修水县城,喘着粗气爬过一道又一道山梁,才见到一个依山而建的小集镇。镇子不大,风景却很优美。黛色的山峦犹如舞动的裙裾,将村舍捧起;满山的青松翠竹,活脱出一幅厚重的水墨画图。一条小溪弯弯曲曲穿镇而过,低吟着优雅的山歌。青山绿水间,是错落有致的山里人家,间有几栋公建楼房,初现小街模样。陪同的小卢告诉我,这里原是一个乡的所在地,后来乡镇撤并,桃里归城关的义宁镇管辖,这里也就显得冷落凄清了。
穿过集镇,再翻越两座山头,便是桃里的陈家大屋。
桃里之美,美在山水;桃里之名,名在陈家大屋。
我下了车,以极为崇敬的目光注视着这栋号为“凤竹堂”的苍老的屋宇,脑子里顿时觉知出几位大师级先人步出宅门:有封疆大吏陈宝箴,同光体诗派领袖陈三立,中国漫画鼻祖陈衡恪,更有被海内外学者公认为一代宗师的学界楷模陈寅恪……
环视四周,但见群山簇拥,小溪潺潺,梯田遍布,阡陌纵横。一幅山区随处可见的风景里,怎么就诞生了这么多的巨人呢?莫非此地有神奇的风水地气?
陈家大屋说是“大屋”,其实并不大。它背山面水,座北朝南,两进两出,上下两堂。青砖瓦舍,马墙高耸,均为徽派风格。西边为老屋,系寅恪的太祖父陈克绳公所建,后来陈宝箴中了进士,又在东边接檐建房。由于年久失修,整座屋宇已如风中残烛,岌岌可危。只有屋前地场上那两块为得中进士、举人而建的“旗杆石”,至今仍透露出昔日的无限风光。
进得大门,我站在天井里,抬头便望见了屋背山上的那座坟茔。那是陈老先生特意选中的安息地点。这山虽不高,却特陡峭,古木丛生,岩石突兀,极难攀爬上去。墓地雄踞山腰,恰好直视天井。据说老先生占此风水,就是要亲眼目睹后代的兴盛发达的。
陈老先生有此心愿毫不为奇。作为桃里陈氏一脉的先祖,他们从福建上杭迁徙至此,几辈人以种菜为生。到他这一代,不仅艰苦创业,勤俭治家,逐渐把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迈入小康,而且还以远大的目光在这里捐资办学,建起了“仙源书屋”,致使子孙都能攻读诗史,一个个跨出山门、出人头地,或建功于国,或遗学于史,成为三代四人同入《辞海》的唯一家庭。老先生若在天有灵,定然会倍感欣慰、倍感自豪吧。
说及这一门精英,学者界总是肃然起敬,无比景仰。人们尊重的是他们正直的人品、创新的思想、出众的才华、传世的业绩。是的,这些他们都当之无愧。而我更惊叹且敬佩的,是他们那种孤傲不桀、特立独行的精神。且不说陈宝箴以推行新政、支持变法为己任,至死不屈;也不说陈三立看破世缘,誓不入仕,一心追逐“破荒日月光初大,独立精神世所尊”的境界;还不说陈衡恪独破传统,顶了骂名,大胆把漫画引进中国的勇气。单就陈寅恪而言,应该说已把这种精神推上了顶峰。他12岁东渡日本留学,此后辗转欧美达23年,精通20余种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文学等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可以说其学术是架构宏远,博大精深,学贯东西。然而他却没有获得过一个学位!不是他拿不到,而是他把类似学位的东西看得太轻。每到一地,学完应学知识即走,从不因虚浮的东西浪费时间。他说过:“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岂能为了学位而浪费生命?”1925年,当吴宓先生举荐他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时,校方一时举棋不定,与时任导师的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相比,陈寅恪既没有显赫的声望,又没有可供证明的学位。可清华还是清华,并没有拘泥于文凭,而是从实际出发,注重真才实学,把陈寅恪列为了“四大导师”之一。果然,不到半年,他讲课就总是“教室太小”,听众中教授多于学生,陈寅恪赢得了“教授的教授”的美誉。自此,这一美誉不胫而走,传遍全中国乃至欧美学界。陈寅恪也才思泉涌,先后着述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以及大量高质量的论着论文,初步建立起自己宏大的史学学术架构。就是在十几年动乱的年代,他也撰写了长篇宏论《论再生缘》和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凡违背自己做人原则的,无论是哪朝哪代,抑或是何等伟大人物,他都不为所动。虽然因此他失去了很多着书立说的机会,特别是他的《中国通史》的宏伟设想无法实现,以至自叹“着书唯剩颂红妆”!但他的坚强品行却一再证明了他的主张,那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是一种人格,高尚的人格!中国的知识分子,古代称为“士”的,究竟有多少人具备这种人格?我不得而知,但纵览古今,应可圈可点。从孔子的“士可杀不可辱”,到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从无数革命先烈之就义,到许多仁人志士之殉节,足可令趋炎附势、苟且逢迎者们汗颜了。就在修水离桃里不远的另一个地方,就曾出过不苟同于朝廷政策而屡遭贬谪的黄庭坚,只落得满腹诗书付于山野,一身正气老死边陲。应该说,具有这种人格者,的确是有才不能用,有功不能建,令人扼腕叹息。但更可悲的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倘多了这种人的产生,那就是埋没人才,舍弃精英,造成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局面。一如陈寅恪的满腹经纶,有人说是装了一肚子,只倒出万分之一;也有人说是东边的太阳只露了下脸就没了;还有人说若他放开了干,可与郭沫若分庭抗礼,甚或超越其上也未可知。现在回过头看,无论于国于民,都是莫大的损失啊!瞧,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一种高尚的人格,却又暗示着一种社会的悲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关注。
站在陈家大屋门前,友人指点着告诉我说,你看这些山岭,有个说法,叫“九龙捧珠”,九龙是指前方、左右的九座山梁,那里就是陈家大屋了。我左看右看,却看不出机关,也许是肉眼凡胎不识天机吧。倒是那层层重叠的山岭,和那山岭间的田垄小溪,使我想起了伟人的一句诗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老屋
说来不怕人笑话,年纪大了,这脾气也越来越倔,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家属子女呢,竟也像哄小孩似的,一味顺从,尽管有些想法在他们看来实在不可思议。
这不,随着腊月的临近,我忽然萌生出要回老家过年的念头。这念头一旦生出,便是如此不可更改,谁也说服不了。于是一家人便唯唯诺诺,春节一到,就直奔故乡而去。
其实我回老家过年并不是十分必要,因为老母多年前已亡故,老父也随子女进了城,几个弟妹,男的都已离乡,女的均已出嫁,剩下一座“空城”。这些我也想过了,从骨子里说,我其实是想去看看故乡的那栋老屋。
应该说,拥有老屋的人是荣幸的,因为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他拥有一份牵挂,一份念想,一份精神寄托。你看,一个人自打呱呱坠地,直到长大成人,他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老屋里度过的。无论是春天闻到的屋背岭上的花香,还是捡拾秋天屋前地场上未尽的果实,也无论是夏日巷陌口上徐徐拂来的清风,还是冬季老爷爷炉火里飘出的故事,都是那样的温馨、醇厚,难以忘怀。老屋就像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摇篮,把特有的文化丝丝入扣地传承给后代,不遗余力地打造着子孙们的灵魂,在他们的心碑上镌刻着民族的烙印。
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
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
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
我家的老屋极为普通,它不像一些古民居那般气派,没有御赐的高大门楼,没有“状元及第”、“进士及第”之类的牌匾。也不像客家围屋那般牢固,没有高墙包围,没有炮台护卫。它坐落在赣西北的一个小山洼里,依山傍水,青瓦灰墙,颇有点儿“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许是因家族繁续而不断地扩大延伸,待到上世纪70年代我离家时,它已是一座有近二十户的小村庄了。老屋的结构实际上是由几个四合院连接而成,正中为祖堂,设大天井采光,其余为偏房,均开小天井。上下堂及厢房均以长廊相连,即便大雨天,家家往来不会湿脚,极为方便。我就出生在一个小天井边上的厢房里。听妈妈说,这里以前是爷爷的书房,爷爷是个文化人,曾以“房门”嵌字,自撰一幅对联挂在门上,道是:
房坐轻闻风摆竹
门前笑看雨连花
老屋后面确有一楠竹林,风吹竹摇,其声萧萧;天井里浮有三五睡莲,小雨丝丝,洒落其上,连成一线。这对联确实写出了真情实景,且韵味高雅,超凡脱俗,令我仰止。
老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种酽酽的割舍不了的亲情。由于同出一条根,又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所以那种与生俱来的特有亲情是怎么也斩不断的。记得在那经济拮据的年头里,有几样东西是家家借来换去互为所用的,比如鸡蛋,谁家来客无菜接待,便找邻居借几个,待自家的鸡下了再还。又如早晨谁家媳妇早起生了火,附近几家为节省一根火柴,便手持一把茅柴,去夹个红炭,引了火种吹着。遇上红白喜事,更是不请自到,往往推举出一位有德望有能力的长者当提头师,大伙齐集听从安排,各类帮手就一应俱全,主人家也便如释重负了。最有意思的还是杀年猪时节,每逢腊月,各家各户都要宰杀特意养了过年的大肥猪,而只要一家杀猪,就一定要给其他人家送上一碗杂碎汤,以示有福同享,也增加些喜气。这样一来,在那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家家杀猪,天天吃肉,像这样的其乐融融是其他地方很难体会得到的。
我便是带着这些美好的回忆奔向老屋去的。
然而到了老屋后,却大出所料:老屋变了,变得面目全非!当我走近它时,它没有了往日的喧闹,不见了瓦檐上的袅袅炊烟、地场上戏耍的孩童,和门前池塘里拨动清波的白羽,也不闻荷锄赶牛的吆喝声、灶间传出的锅铲声,和迎客报讯亲切悦耳的犬吠声。老屋沉默了,老屋睡着了,老屋真的苍老了。时过境迁,老屋的人们都盖起了新房,他们搬出了老屋,在山边田野,独家独院,一家一栋,过起了全新的生活。老屋被抛弃了,它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正在苟延残喘,再过几年,它或许就将变成一片废墟。
第二天便是除夕,我的心情很是低沉。由于年久失修,我家那几间房子同样渐显破败,夜里火烤胸前暖,却风吹背上寒,躺在床上,四面透风,凉气渗入骨髓。此时真的倍加思念慈母,思念当年那种温馨宜人的氛围,总有一种孤儿般的哀怨。天刚亮,我就起床了,信步走来,却又到了祖堂。遥想从前,年年的今天这里是最热闹的了,早起杀鸡,家家都要到这里来,用一张火纸,洒上鸡血祭祖先。时至中午,家家都会端了敬献的物品,来这里焚香鸣炮祭拜一番。到了夜晚,那热乎劲儿就推向了高潮。孩子们聚拢过来,点燃起早就备好的大树蔸,围着篝火笑闹。天井周围,家家的火炉里也是烧起柴蔸,吊起铁锅,煮沸一锅收成一锅希望……如今这一切却都成了历史。见地上尚有一些炮仗屑儿,烛台里有几炷残香,才依稀感到少许的亲情遗韵。
我真的陷入了迷茫,望着叔父伯爷们的那些新居和新居里的崭新生活,我想这不正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吗?不正是当初我们常做的美梦吗?是啊,老屋老了,正如一个人已步入暮年,是该寿终正寝了。可是我又觉得了一种失落,而且这失落是那样的沉重,那样放不下。是啊,老屋是什么?老屋是家,是族,正是家和族,培植了亲情,又正是无数的同宗同族,凝聚成一个民族的精神。这些东西,该不会像老屋那样,随着金钱的增加、物质的富有而日渐冲淡乃至消失吧?须知,这一系列的传统精华,是失之易、复之难的啊!
回城后,我把这经历告诉友人,并且自我解嘲,悔不该千辛万苦而去,带回一腔惆怅、满腹凄凉。友人思忖片刻,却缓缓地蹦出了一句话:“你这是精神回家!”
我若有所悟,久久地在心里咀嚼着:
“精神——回家!”
(原载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