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因爱而完满
23609900000055

第55章 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6)

孝无声,爱无休。刘芳艳背负的不仅仅是年迈的亲娘,而是一座感恩的大山,更是恪守人伦的孝道。她用无私的孝心舞出人间的善与美,绽放出了生命的奇迹。

争夺倒数第一

佚名

这是发生在劳教所的一个故事。

重刑犯及其家属要参加一场跑步比赛,由儿子背上自己的父母,绕着运动场跑一圈,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在等待发令枪响时,原本热闹的会场突然变得肃穆起来。犯人们身着深蓝色的囚衣,蹲下并向前微倾着探出身子,背上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啪”的一声枪响后,参赛者们开始前进,却没有一个人大步向前。相反,他们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唯恐比别人快一步,唯恐惊吓了背上的亲人。

担心儿子受累的母亲老泪纵横;满头白发的父亲轻轻地拭去儿子的泪水,却放任自己泪流满面;小心翼翼、缓慢前行的儿子们的脚步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迟缓……

赛场变成了泪的海洋,哭声阵阵。他们多么想让时间停留在这一刻,他们能再细心地感受父母羸弱瘦小的身体。轻巧的体重令他们倍感沉重,就这样慢慢地背着,就像儿时父母背着他们一样。童年里,父母的脊背上承载了他们无数的快乐与幸福。在父母的后背上,他们眺望着远方的世界,拨弄着手中的玩具,吃着自己喜爱的食物,玩累了,就静静地趴着美美地睡一觉。就这样玩着闹着,他们长大了。而这时,父母却已经老了,白发多了,背也驼了,可他们始终无怨无悔,为的只是孩子今天好、未来好。可为人子女的他们,有谁曾真正关心过老人?本以为自己的孩子会在人生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承想,他们却意外地走进了监狱的大门。悔恨、自责、痛苦纠缠和噬咬着父母早已伤痕累累的心,直至他们肝肠寸断。

孩子坐牢,父母的心又何尝不是在“坐牢”?他们望眼欲穿,身心俱疲;他们头发花白,形容枯槁,一心盼着儿女能早日归来。家还是原来的家,温馨幸福;父母依旧是原来的父母,爱意永在,一如从前。

争夺倒数第一,慢慢地行走,每一步小小的挪移,都是心灵的震撼。爱意、悔意、恨意在犯人们的心头缠绕,他们静静地回忆,一点点,一段段,如电影影像一般在脑海中一帧一帧地播放。成长、成熟、成就,这一刻,似乎穿越了千年;这一刻,又让人心碎不已。它凝聚了父母太多的心血与付出,可是他们却真的没有在意,他们伤了父母。

争夺倒数第一,背上的世界需要用心去感受。它让犯人们找回了迷失多年的心灵,也终于了解到,父母为他们,付出了多么辛苦的一生。

手心里的温暖

佚名

周末下午,已经两个月没去探望母亲的我携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笑得脸上开了花,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她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

我便说:“我陪你去吧!”

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啊,一起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此刻正是下班时问,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过。母亲年龄大了,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子,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耐心地听着她的诉说。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做儿子的还能不听?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工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返身回去上班。有一次,幼小的我和母亲赌气,自己一个人跑在前面,就想冲过马路。刚跑到路中心的时候,远方一辆大货车呼啸而来,我顿时吓得呆了,竟然傻傻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直到后面有人猛地将我推出,随我一同扑倒在地上。我抬头时,迎上的是母亲那又气又急的脸,她眼里的那种惶恐和委屈在以后的日子里时时从我脑海里闪现出来。从那以后,在过马路时,我再也不敢和母亲赌气了,她也更加小心,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我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叮嘱:“一定要小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公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怀。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母亲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

母亲的眼里闪过一丝喜悦,笑容荡漾开来,像我小时候一样,紧紧地攥着我的手。望着两鬓斑白的母亲,我忽然一阵心酸,眼看着泪水就要喷涌而出,赶忙转过头,提高声音说:“妈,就到了,咱们买菜去!”

一个鱼头七种味

佚名

在朋友家吃晚饭,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红烧鱼刚端上桌,朋友便不声不响地伸出筷子,把鱼头夹到了自己碗里。

回去的路上,我不禁疑惑地问道:“一起吃过那么多次饭,我怎么都不知道你爱吃鱼头呢?”

他答:“我从来不爱吃鱼头。从小到大,鱼头一直归我妈。她总说,一个鱼头七种味。于是,我和爸就心安理得地吃光鱼肉。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上说,所有的女人在做了母亲之后,就会喜欢吃鱼头。原来,妈骗了我二十年。”朋友微笑着说,语气平静地如远方的灯火。

“现在,也该换我骗骗她了吧,不然,她要我这儿子干什么?”他又说。

我一下子怔住了。夜色里,这个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男人,竟然让我刮目相看。

不久后的一天,我去朋友母亲的单位办事。时值中午,我请她跟我一起吃个午饭。没想到她上来点的第一个菜,就是沙锅鱼头。

朋友的话,在我心中如林中飞鸟般惊起。我不禁向她转述了朋友那天说的话。

“是吗?”朋友的母亲笑了起来,嘴角有着小小的酒窝。“我是真的喜欢吃鱼头,一直都喜欢。是我儿子弄错了。”

“那您为什么不告诉他呢?”我问。

她慌忙摆手,说:“不,千万不要。孩子大了后,跟父母的关系也像隔着一层东西,像玻璃杯里的水,满满的,看得见,可是流不出来,体会不到。对彼此的爱,都搁在了心里。”她的声音低了下去,“要不是他每天跟我抢鱼头,我怎么会知道,他已经长这么大了,已经懂得体贴妈妈、心疼妈妈了呢?”

沙锅鱼头来了,在四溢的香气里,我看见她眼中有泪光在闪烁。

她微笑着,夹了一个鱼头放在我碗里,招呼我说:“尝一尝,一个鱼头七种味呢。”

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佚名

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了199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这一走,便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中国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如果你12岁那年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

观众都以为崔琦肯定会回答,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可是崔琦的答案却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说到这,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在他拼搏奋斗的过程中,他肯定不止一次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尽如人意,蓦然回首时,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他的人生无论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遗憾。

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工作,想在国外定居,父母也很支持,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有好多人不是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

可这事到了决定的关头,他犹豫了。他们常年生活在国外,看着朋友们来回奔波于中、美两国之问,这回有朋友的母亲病重了,要回去探望。下回又有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要回去奔丧。回来后,朋友们都长吁短叹,后悔不已,言语中出现了很多很多的“早知道……早知道……”。这种情况让他战栗不已,跟着也有了电话恐惧症。他害怕听到来自国内的电话,特别是家里的电话。恐惧一直围绕着他。虽然父母也很支持他在美国定居,但是父母单独留在国内,的确也是很令人担心的事情。思前想后,他下了个大决定——回国!美国的朋友们都出乎意料地支持他,希望他别重蹈覆辙,好好地陪父母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于是,他回国了。

回国后,他在城里上班,父母在离城不远的郊外居住,过着田园般悠闲的生活。他每天都回家吃饭,周末没什么活动的时候,也待在家里,陪父母聊天、下棋。某一周末,朋友们约他出去玩,说:“你天天回家陪父母,和朋友们都聚会少了,一直待在郊外多闷啊。走,去好好地玩个天翻地覆,少陪父母两天没事的。”他拒绝了朋友的邀请,淡定地说:“父母老了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父母老了,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他们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的!”说完后,他就回家了。他所不知道的是,那天的聚会没办成,朋友们都马上赶回家了……因为,父母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的!

看完后,我感慨万千,以前的辅导员曾对我说,她的很多同学博士毕业后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尽管有一些人在学术领域发展得相当不错,但是,他们的内心始终充满了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同学的父母年龄已经六十有余,但美国这边的事业又放不下,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左右为难,就像头顶悬着什么东西,时刻会砸下来一样。

很多人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追求事业有成,追求前途无量。他们总是想着等着自己有了钱,一定好好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母来住;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的。也许,等你有一天飞黄腾达时,父母却已经离你而去了,让你留下一辈子“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和遗憾。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年少时不懂这句古语的含义,曾私下耻笑: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呢?曾经我坚信“好男儿志在四方”,有梦想,就要去云游四方。

带着这个梦想,我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也真正离开了父母的身旁,曾经为自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能走出家门而庆幸。殊不知,世事艰辛,唯有离开家乡的人能深刻体会。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次次远走,一次次离别,归期却不可知。回头再望,家乡是如此美丽,父母身边是何等温馨。再仔细读“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方觉其中的奥秘。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不过,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孔子既强调子女应赡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不知道,我们是否算是“游必有方”呢?

每一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放一次大假,总是很晚才回去,又很早就返归了。即使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也是整天对着电脑,忙这忙那,忙东忙西,连和父母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也许是真的忙碌,也许是习惯了漂泊,也许唯有父母不会挑剔我们的所作所为……

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父母给我第一眼的感触便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从前……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对“孝”的强调,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夜已深了,不知远在家乡的父母,是否此刻依旧在忙碌,或者正在牵挂着远方的游子?

让儿子背您一次

佚名

我和妻子今年接母亲到城里来过年,从下车到回家路上,母亲都很高兴,但当到了我住的那栋旧式楼下时,她一听我说我们住在顶楼七层,就再也不肯上去了。

母亲说:“那么高啊,看着就头晕,怎么能住人啊?”

我跟她解释说上去住下后就不显得高了,要是怕头晕就不要往下看,和家里的平房一样感觉,但母亲就是不挪步。

母亲患有时轻时重的老年痴呆症,这次我回老家,看见母亲手里拿着梳子,却急得团团转,四处找她的梳子。走时我怕她老人家一个人在家出意外,就决意把她接到城里和自己一起住,但她不肯,说一辈子在这个家没出过门,也不想出门,家里鸡鸭猪狗热闹,也离不开。好说歹说,最后约定过了年就把她送回老家去,母亲这才勉强跟着我进城来。现在好不容易把她连哄带骗接到城里,她却不肯上楼。我知道不能着急,母亲有病,惹恼了,她返身就走,那就前功尽弃了。

我心生一计,忙趴在母亲耳朵边说:“还记得小时候你背我上山吗?”

母亲说:“我咋会不记得,那时候你是个懒小子,缠着要和我一起上山摘柿子,走几步就耍赖不走要我背。”

我说:“那时候您总是说我还没有一捆柴火重,一心要我吃得胖一点。现在你看看,你儿子都快要150斤了,妈你再背背我试试,看你还能不能背得动我?”

母亲憨笑一声说:“傻孩子,都长成大人了还和我顽皮。”

我说:“那你让我背背您,看我能不能背得动。我背着您在这小花园里转一圈,试试我的力气。”

母亲说我胡闹,累趴下不是玩的。我说没事,小时候都是你背我,现在儿子背您一回,就当还账。也是想叫你看看,儿子膘肥体壮,你就是回老家住不是也放心?

母亲呵呵笑了,老老实实趴在我的背上。我说妈您闭上眼睛一会儿,再睁开的时候一定会看见一样好东西。

母亲听话地闭上了眼睛,于是我背起她就顺着楼梯往上蹿。她虽然体重不足100斤,但连续两层楼梯背上去,我还是禁不住气喘如牛。母亲警觉地问:“好像是在上楼啊?”

我说不是,是儿子背着您模仿上山,感觉就像爬楼梯。就这样我又爬了两层,等母亲睁开眼睛时我已经背她上到四楼了。这下母亲发现我是在往楼上背她,挣扎着要下来。我说不行,儿子要一个劲儿背你到家才放手。母亲急了,揪着我的耳朵求告说:“放我下来,我自己往家走。”

母亲是怕把我累坏,我却怕一松手她又跑到楼下去。靠着楼梯栏杆喘息的时候,母亲一把抓住栏杆再也不撒手,我只好无奈地放母亲下来,但却不松开她。我对母亲说:“知道儿子为什么要背您上楼吗?背着妈妈,就是背着幸福上楼,再累也不怕。让儿子每天都看见您,能多少报答一点您的养育之恩,对儿子来说是莫大的幸福,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