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万事由来全集
2366500000045

第45章 政治·军事(6)

从20世纪开始,火炮朝着多样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式大炮。其中的佼佼者有加农炮、无后坐力炮、迫击炮、平射炮、坦克炮、反坦克炮、高射炮、航空机关炮、舰炮、海岸炮等。

048坦克的由来

在很早的战争中,人们为使士兵在前进中不受炮火的袭击,就产生了制造装甲车的想法。1482年,画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本上就设计过一张手摇曲柄操纵和人力驱动的装甲车的草图。

到了19世纪,有个美国人叫彭宁顿,他设计了一辆用蒸汽作动力的装甲汽车,车的轮子上覆盖了一层金属层,使车轮受到充分保护。1902年,英国工程师西姆斯经过刻苦研究,制造了一辆与之相似的装甲汽车,轮胎所采用的原料是钢。

1903年,有个叫威尔斯的小说家发表了一篇小说,详细地设想预测了一种非常厉害的装甲车的出现,这种武器被叫做“陆地毁灭者”。他的这个想法在一战期间终于成为现实。

1915年,堑壕战、机关枪和有刺铁丝网的结合作战,导致协约国和轴心国两大集团陷入僵持的状态。毕竟,就这两大集团的科技实力来说,实在是难分伯仲。这个时候,有人指出,如果能设计出自铺轨道的车辆,必然能改变战局。

当时,为了穿越对立双方战壕之间的无人区,就迫切需要自铺轨道的战车,因为有轮车辆在战火中很容易被毁坏,或者陷到壕沟中无法开动,浪费汽油。

这个奇特的想法是英国人厄内斯特·邓洛普·斯温顿中校第一个提出的。以前,斯温顿在南非写信给一位采矿工程师时,曾在信中提到这个想法。那个工程师向他提建议说,美国霍尔特拖拉机的履带非常有效,如果稍加改进,就可以制造出威力极大的战争机器。这种履带的“惊人的穿越崎岖地带的能力”和跨越壕沟的能力,是其他武器所不可比拟的。

在“一战”中,斯温顿向有关当局提出了使用霍尔特履带的想法,但遭到当局的冷遇。

英国海军上尉威尔逊和一位着名的工程师特利顿,共同研究出一套可行方案——用一条长轨带将整个车身环绕起来,使车身呈斜长方形或菱形,这样,坦克就具备了跨越深11英尺、宽6英寸的战壕的强大能力。当然,这种战车对于跨越宽的壕沟和冲破铁丝网的任务,还力有未逮。

根据威尔逊二人提出的方案,英国人于1915年开发出一种长菱形坦克。它是在履带式拖拉机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的,被命名为“小游民”。这种战车是在英国一家水柜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当时,英国制成这种武器36辆,真正投入战场的则只有十几辆。制造时为了达到保密的要求,研究人员把它称做“水柜”。因“水柜”的英文为Tank(音译坦克),所以“坦克”的名字也就这样被叫开了。

仅仅过了一年,又一种坦克——“大游民”也被研发了出来。它的发动机功率达到105马力,时速6公里,可乘坐8人,装有2门可以发射6磅重的炮弹的火炮以及4挺机枪。“大游民”于当年9月在索姆河战役中被使用,这是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批真正被用于作战的坦克。

最初的坦克,履带从车体顶部两侧通过,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闭合圈。但它的毛病也很突出:一是不能在车体顶部安装旋转炮塔;二是车体对乘员的防护能力不高,他们不得不穿上防弹衣,戴上链结式面罩。

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坦克的设计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首先是旋转炮塔的设计方案终于问世,并得到军事科技专家的首肯。后来,美国人沃尔特·克里斯蒂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对坦克的研制影响很大。

“二战”开始之后,由于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火器之间的对抗越来越激烈,坦克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极大促进。大战初期,希特勒凭借坦克的强大攻势,对欧洲大陆各国进行“闪电战”袭击。由于坦克的威力实在太强了,很多国家还没有进行多少抵抗,就不得不向德国投降,任其宰割。

当时的苏联、美国、英国对此作出迅速反应,大力发展性能更先进的坦克,来对付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由于间各国的技术竞争,坦克的结构走向成熟,很多国家普遍采用装一门炮的单个旋转炮塔和单一的履带式推进装置,现代坦克的总体结构形式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049火箭的由来

火箭可以当做武器使用,也可以当做运载器使用。作为武器的火箭,装备有制导装置,所以有“导弹”之称。作为运载器的火箭因为是用于空间领域的,所以又有“太空火箭”之称。

全世界都把火箭的发明归功于中国人。最晚在南宋,中国人已开始用火箭做武器。他们在箭上扎一个纸筒,内放火药,尾部引出一条引火线,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从纸筒后面喷出,利用反作用力推动纸筒前进。

到了明代,火箭又得到改进。有人将多枚火箭捆绑起来,以增大推力。有人还使用了二级火箭。这种创造与现代使用的集束式火箭和多级火箭在原理上毫无二致。

据说,明代有个人名叫万虎,他把47枚火箭绑在椅子背后,自己手持风筝在椅子上端坐,让人把火箭点燃,好让他飞上天去。结果,火箭发生爆炸,碎片纷飞,万虎也化为灰烬。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献出宝贵生命的先驱,就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万虎火山口”。

至于现代火箭的研制,各个都国家颇费了一番工夫。苏联、德国、美国的很多科学家,都为现代火箭的研发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联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为现代火箭的技术理论奠定了基础。1895年,他创作了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奇异的地球和天空》,发表后得到人们的重视。1898年,他写了《用火箭推进飞行器探索宇宙》,首次对火箭飞行和火箭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加以阐述。1920年,列宁亲自下令,要求在各方面支持他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火箭技术的发展。

1923年,德国人奥伯斯的《从火箭到星际太空》一书得以出版。在这部着作中,他对许多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喷气速度、理想速度和火箭在大气层中上升的最佳速度。

1926年,美国人哥达德制造了用液氧和汽油做推进剂的第一枚液体火箭,这枚火箭在试飞过程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三年后,哥达德又发射一枚装有气压计、温度计和照相机的火箭。1930~1935年,他的多枚试验火箭被发射上天,甚至达到2500米的高度。

1947~1949年,苏联研制成功好几种探空火箭,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些火箭还在被使用。

050导弹的由来

在现代武器中,导弹的威力非常巨大。它与枪炮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的制导能力很强,好像长了眼睛似的,能够跟着目标走,更准确地将目标击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德国人在空气动力理论、火箭推进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电子设备、无线电雷达技术、航空材料工艺等的研究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就,为新式武器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当时,德国为了称霸世界,希望研制出先进武器,以求克敌制胜。1932年,德国根据火箭技术对战略性导弹进行研制,并于1942年10月3日下午4时成功地发射了试验性的对地导弹。当时这种导弹只能被用于做实验,而无法在战场上被实际运用。

1944年,德国制造出V-1飞航式导弹。从外观上看,V-1飞弹像一架无人驾驶飞机,有很强的欺骗性。该弹由弹内磁性罗盘和一种特制装置操纵,以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做动力,用发射架发射,射程可达241公里,航速每小时达563公里。

1944年9月8日傍晚,德国纳粹集团在海牙海岸又向英国发射V-2弹道式导弹,给英国以巨大心理威慑。

1944年9月以后的半年间,德国从荷兰和法国海岸,先后向英国伦敦发射了10800枚V-2导弹,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人的抗战信心。导弹在100公里的高空高速飞行,导致英国的所有防空手段失去作用,从而给伦敦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惨败告终。美国和苏联获取了德国的材料和科学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宇宙火箭和战略导弹,并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半个多世纪以来,导弹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导弹的进攻能力、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战备性能问题都得以解决,变得更为先进,威力也更大。

从推进方式上看,导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导弹的飞行主要靠航空发动机推进,它的形状与飞机相似,在机身的前部装满炸药,甚至可以安装核弹头,在制导系统的引导下向目标直接逼近。这种导弹叫“飞航导弹”,属于近中程导弹。

另一种在发射阶段主要靠火箭来推进,但在这之后,它就凭借着在发射阶段所获得的速度进行惯性飞行,在最后阶段由制导系统引导它向目标发动攻势,击中目标。这种导弹叫“弹道导弹”,属于远程导弹,人们通常称它为洲际导弹。

051子母弹的由来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队使用了大量子母弹,给伊拉克军队及平民造成了重大伤亡。时至今日,许多伊拉克老百姓提起子母弹的威力,还心有余悸。

炮弹最初主要由铁砂组成,一打一大片,但射程很短。后来,炮弹被改为实心生铁炸弹,杀伤力不强。1784年,一个名叫施拉普内尔的英国人发明了子母弹,这种炮弹里面装的炸药只是用来炸开弹壳,让弹壳内若干子弹以炮弹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飞,因此又叫“开花炮弹”。这种炮弹的杀伤力非常大。

子母弹第一次在战场上得到应用,是在1804年的阿姆斯特丹堡。但是因为子母弹在离开炮筒时要推出引信和爆炸时要点燃里面的炸药,所以预点火便遇到了困难。1852年,英国的博克塞上校改进了这种子母弹,他用铁片隔膜把炸药和引信跟弹头隔开,逐渐形成后来使用的炮弹,并于1864年开始投入使用。这种炮弹被称为“隔膜弹”。

到1819年时,英国军队使用的子母弹已达21种。

052原子弹的由来

目前,威力最大、杀伤力最强的武器莫过于原子弹了。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和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通过多次实验,发现有一些元素的原子核会发出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还会将部分能量释放出来。而且,它又会转变成具有另一种性质的新元素。

他们非常重视这种现象,把元素的这种性质称为“天然放射性”,将元素原子核的转变过程命名为“核衰变”。这样一来,人们对原子结构复杂性的认识得到加深,开始意识到在原子核内蕴藏的能量非常巨大。

1934年,居住在美国的费米通过实验,利用中子产生放射现象。他依据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从氢开始,用中子依次轰击。当实验进行到第八号元素氟时,他终于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在以后的许多实验中,他又发现,在中子轰击铀时,会产生人们从来见不到的新元素。

没过多久,费米的助手在实验中发现,用中子对金属银进行轰击,放在银附近的铝可能会对银的放射性产生影响。费米提出把铝换成石蜡,重新进行实验。没想到,这样的实验进行下去,银的放射强度真的提高了100倍之多。这真是惊人的发现!

怎样解释这种奇异的现象呢?费米通过仔细思考,又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提出了慢中子效应理论:中子在含有大量氢的物质中通过时,和氢原子核——质子发生碰撞,速度就会变慢,更容易为银原子核所吸收,产生非常强大的人工放射性。

1938年秋天,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现,钡的原子量大约是铀的一半。这充分说明,在中子轰击下,铀原子核分裂成两半。哈思把他们的实验情况以书信的形式向好友梅特纳通报。梅特纳从数学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断定:每裂变一个原子,所放出的电子伏的能量会达到两亿之多。

裂变反应的发现使整个科学界震惊。裂变反应说明,铀分裂时可以放出两个中子,而这两个中子又会导致两个铀核分裂,这样就使一个铀核的裂变引起2、4、8、16……个铀核发生裂变。这就是科学上常见的连锁反应,它释放出的能量会达到无比巨大的程度。

这些科学研究,为原子弹的研制铺平了道路。

移居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通过深入的思考,意识到如果对核裂变加以利用,就可以制成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先进武器——原子弹。1939年7月,西拉德与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联名写信,向美国总统罗斯福阐述了研制原子弹的重要性。

1942年8月,美国为了本国的安全,制订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这一计划,包括下列三方面内容:生产钚,生产浓缩铀,研制炸弹。1942年至1945年,美国的科学家们在建立“曼哈顿工程区”的名义下,对原子弹进行研制。

最初的原子弹研发方案有两种。一种方案是用钚制造的核武器将被命名为“胖子”。该方案是在洛斯阿拉莫斯设计的,并于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的阿洛莫戈多进行了科学试验。这种武器利用了楔形高性能炸药的内爆,将钚的临界物质聚合起来,产生惊人的威力。

另一种设计方案,使用的化学元素是铀235。这种元素通过炸药使小块铀迅速燃烧,并使它沿着炮管向另一块铀移动,这种设计方案被称为“枪”或“小男孩”。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为了早日结束世界大战,把名为“小男孩”的铀弹和名为“胖子”的钚弹分别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使这两座城市遭到巨大的破坏,日本伤亡严重。从此以后,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起原子弹来。

1945年两次原子弹的投掷,是核武器在20世纪仅有的两次实际应用。苏联在获悉这个惊人的消息后,不甘心落在美国后面,也决定研制原子弹。1949年8月,苏联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核试验。这次试验被美国新闻界称为“Joe1”。这次试验的主角是一枚与“胖子”完全一样的原子弹。

1950年至今,包括英国、法国、中国、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国,都先后各自开发出自己的原子弹。

053氢弹的由来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围绕着原子弹的开发,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1949年8月,苏联进行了核试验。美国总统得知这一情况,十分震惊,于是作出决定,立即研制“超级炸弹”。

美国人爱德华·特勒一直积极倡导研制氢弹,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他和他的助手乌拉姆在实验中得出结论,认为原子弹爆炸时最初以X射线的形式将大部分能量放射出来,所以应该对X射线的能量加以利用,赶在爆炸波炸开整个装置之前触发热核燃烧。

他们指出,如果用一层厚厚的泡沫塑料包在裂变材料和聚变材料的外面,当初级裂变装置启动后,发出的强X射线就会投射到泡沫塑料上,在一刹那汽化为等离子体,所产生的爆炸力非常强大,比高爆炸药还大几千倍,形成猛烈的内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