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万事由来全集
2366500000005

第5章 器物·用品(4)

最早使用橡胶的是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他们使用取自树上的变硬的橡胶汁液。印第安人除了利用橡胶制造弹跳球之外,还能用它制造供人咀嚼的天然橡胶树脂,并且还能做碗以及防水篮之类的东西。发现美洲大陆后,人们将各种橡胶制品带回欧洲,供大众欣赏。

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因发现氧而闻名全国,他注意到橡胶制品能擦掉铅笔的字迹。于是,他杜撰了“橡胶”这个术语。

1819年,英国化学家马金托希通过研究,发现橡胶可以在一种从煤焦油中提炼出来的挥发油中溶化。于是,人们用煤焦油、松节油、石脑油等来溶解橡胶,制造出大批防雨制品。

但是,天然橡胶被运到欧洲时,由于经过了很长时间,非常容易变硬。当时欧洲有各种各样的溶剂,如松节油,它能将这种天然橡胶软化。大约在1820年,苏格兰制造商查尔斯·麦金托什将橡胶液和从煤炭中提炼的石脑油混合在一起,制造出纤维薄片。这样一来,人们很快就利用这种胶合剂生产出大量的雨衣和胶套鞋。

到了1823年,麦金托什的雨衣企业非常兴盛。随着国际出口的不断发展,他的名字成为了雨衣的代名词。

麦金托什的助手托马斯·汉考克,建立了一个小型实验室并改良了一些机器,对橡胶进行加热处理,并打磨成型。从1820年到1847年的这些实验中,汉考克共获得了17项专利。这一时期,松紧带、袜带和其他一些橡胶制品被研制出来,并为人们接受和喜爱。

使橡胶变成生活必需品的关键性人物是美国化学家查理·古德伊尔。

古德伊尔出身于一个贫困家庭。还是在他刚刚成年的时候,他就对橡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一开始,他和朋友合资,用生橡胶制成了几百双长筒靴,推向市场。在寒冷的冬天,这种胶靴穿起来效果还不错,可是一进入夏天,胶靴就粘在一起,叫人无法使用。他决定对生橡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可是古德伊尔没有多少化学知识,也不了解橡胶的特性,因此他的实验总是进行不下去。他好几次因为没钱还债而被抓进了监狱。可是他有很强的意志,在监狱中也琢磨橡胶,不肯中断自己的研究。

古德伊尔通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用氧化镁和石灰水处理生橡胶的方法,还在一次博览会上得了奖。但是,他并没有沉湎于成功的喜悦之中,因为他知道橡胶制品仍然没有过关,只要一遇上食醋之类的酸性物质,生橡胶的不良特性就又会出现。

1839年2月的一个寒夜,古德伊尔感到很冷,就一边在壁炉旁烤火,一边对实验的问题进行反复的考虑。由于他全身心投入到考虑实验当中,一不小心,拿着掺了硫黄的生橡胶的右手被火烫伤了,而那块做实验用的生橡胶则被烤焦了。他将那块烤焦了的橡胶捏了捏,感到它的中间部分的弹力很大,这使它的灵感受到启发。

于是,古德伊尔认为,把橡胶汁与硫黄一起加热,制成的橡胶用品没有夏黏冬硬的弱点,而且弹性和强度会大为增加。这就是着名的“硫化法”。古德伊尔尝试了一下,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用“硫化法”处理过的橡胶,既耐磨又柔软,而且有一定弹力,就像皮子一样,既能做鞋,又能做雨衣。

可当时的人还把他当成半疯子对待,他的橡胶硫化法虽然了不得,却得不到人们的重视,无法进行推广。

古德伊尔越来越穷,又一次因无法偿还欠款而锒铛入狱。几个月后,他被释放,这才发现自己的发明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1845年,他为自己的发明争取到了美国的专利,并开始开发橡胶产品。从此,橡胶制品风行全世界,成为人们的新宠。

可是,托马斯·汉考克知道古德伊尔的发明后,于1943年在英国也申请到了专利,以防止古德伊尔在英国销售他的产品。于是,英美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关于专利权的纠纷案。1860年,古德伊尔逝世。他临死前依然一贫如洗。

硫化过程使橡胶成为一种实用的物质。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就在本国位于热带的殖民地,特别是荷属东印度群岛和马来西亚,建立起了一座座橡胶种植园。没过多长时间,美国的火石公司也在西非的利比里亚建立了种植园。

之后,人们开始用橡胶制造出硬度很高的充气轮胎,先运用于自行车,后来又运用于汽车。

025钢笔的由来

人类最早的书写工具,除了手指,就是树枝。原始人往往利用树枝蘸上植物汁、矿物泥、动物血来写字。后来,人们发现中空的芦苇和灯芯草秆子写起字来很流畅,就用它们来代替手指和树枝。

在3000年前中国的商周之际,人们用刻刀在龟甲兽骨上刻出文字。而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古希腊人利用削尖的骨头或青铜杆,在蜡板上刻出文字来。

后来,人们发现墨水可以用来书写,就制造出一些可以用手握的尖形用具。埃及人使用过芦苇笔,中国人则发明了久用不衰的毛笔。到了公元前7世纪,欧洲人开始使用羽毛笔,人们用一种小刀作为削笔器,对翎管进行削切,以加强书写的效果。

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利用机器制造钢笔尖。1828年,英国伯明翰的一位钢笔尖制造商约翰·米歇尔潜心研制出一种非常好使的钢笔尖,同年,另一款式的钢笔尖又在法国出现。1830年,另一位英国发明家詹姆斯·佩里对钢笔尖进行了改良。

19世纪30年代,钢管笔在英国、美国得到流行。其实,早在18世纪80年代,这种笔就出现了。19世纪初,人们把金属笔尖固定在木制笔杆儿上,制成蘸水钢笔。

最初笔尖的原料选用弹性钢材,后来黄金、铂金和硬合金成为笔尖的重要材料。这种笔使用时,墨水容易凝结,笔尖很容易被堵塞,因此得不到人们的欢迎。至于现代钢笔的发明,则与一次不成功的生意有关。

1899年的一天,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雇员勒维斯·沃特曼费尽辛苦才揽了一笔数额较大的生意。当他将羽毛笔递过去,请顾客在合同上签字时,发生了让人尴尬的事情,这支羽毛笔太不争气,竟然有一滴墨水漏掉,把合同弄脏了。

就在他回去取新合同时,一位竞争对手居然乘虚而入,一个劲儿地兜售自己的产品,那个顾客便与他签了合同。得知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意被人抢走,沃特曼非常心疼,于是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自动控制墨水的笔。

这种笔的墨水可以从笔胆一直流到笔尖,墨水受毛细管中的空气所控制,笔尖上的墨水用完后滴管会重新吸入墨水。笔胆里的弹性胶囊可以储存一定量的墨水,笔囊空了,通过挤压控制杆还可再使墨水灌入。沃特曼还开动脑筋,给笔尖加了一个笔舌,在笔舌上开了很多小槽,将笔胆排出的墨水储存起来。

而且,沃特曼还在笔舌与笔尖之间设置了一个非常小的间隙,使这种笔既能够允许墨水渗透,又能产生毛细作用,使墨水的流出受到阻碍。间隙越小,毛细作用越强,否则就越弱。当笔尖与纸面接触时,笔尖会受到压力,间隙会变大,墨水则开始下渗;而当笔尖离开纸面时,墨水就停止下渗了。

沃特曼的发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投入市场后卖得非常好,他也赚了不少钱。他给这种笔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做“规矩”。从此,他放弃了保险经纪人的职业,成立了一家着名的公司——佳美钢笔公司,进行钢笔的研制、生产和销售。

026圆珠笔的由来

圆珠笔作为一种为人们所常用的书写工具,是在“二战”结束前在市场上出现的。最早对此类笔进行研究的当属美国人劳德,他在1888年就为这项发明申请到了专利。一开始,他发明这种笔的目的,只是为了在仓库的打包货物上划上记号。

这种笔的构造,就是在盛满墨水的小管的一端设置一个小圆球,让小球随笔的移动而不断滚动,导致墨水流出。可是,它远远没有达到实用的程度,这是因为经常出现故障,有时墨水频频漏出,有时小球又转动不起来。而且这种笔的外表也很粗糙,用起来并不省劲。

后来,一个叫伊文斯的人对这种笔又进行了改进,他用一个非常小的轮子取代了圆珠笔的笔珠,轮子的润滑则依靠印台产生转动。

使圆珠笔完善起来,则要归功于两个匈牙利人:一个是记者、画家兼雕塑家拉迪斯劳·比罗,另一个是他的哥哥,化学家乔治·比罗。1934年,他们移居到阿根廷,接受了英国金融家亨利·马丁的资助,任务是为英国皇家空军制造不漏水的高级笔。

于是,兄弟俩在阿根廷创办了生产笔的公司。他们进行研究,不断改进笔的性能,使墨水能够按本身的表面张力漏到笔尖。他们在笔的吸水管里安装了一根小管子,通过毛细作用,使圆珠笔的笔珠得到润滑。

1938年,他们为这种圆珠笔申请到了专利。可是这种笔却无法被空军使用。这是因为高空气压非常低,圆珠笔不会漏水。

当时,匈牙利在德国法西斯的胁迫下已加入了轴心国联盟。富有正义感的比罗便在英国申请了专利权,继而又把专利权卖给美国爱弗释公司。

“二战”的最后一年,美国冒险家雷诺兹到阿根廷做生意,发现了这种笔。他对这种圆珠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买了一些样品带回美国。他向一些专利律师咨询后,发现圆珠笔的市场专利早在1888年就被劳德申请到了。他突发奇想,以劳德那个失效的专利为基础,注册了一个内容更为丰富的专利,开发了一种靠重力充墨的笔。

于是,他在芝加哥设厂秘密生产圆珠笔,并在各地的百货商店出售。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这种非常好使的新型笔就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美国政府向雷诺兹购买了大量圆珠笔,发给土兵们使用。这一下,雷诺兹发了一笔大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雷诺兹为了逃避国际法的追究,带着大量的圆珠笔周游各国。他谎称这种笔是用原子能制造的,永远写不完。于是“原子笔”在五大洲广为流行,而他的专利权官司打了很久才结束。这时,获得专利权的爱弗释公司已无法改变“原子笔”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只能根据笔的某些特征,取了一个相近的音,就是现在人们说的“圆珠笔”。

不过,此时圆珠笔的笔尖墨水还是无法得到控制,漏水不足、不漏与在阳光下字迹因挥发而模糊的情况总是无法解决。1949年,奥地利化学家法兰·西克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墨水,能很快变干。紧随其后,法罗利公司生产出与这些墨水配套的“百比美”牌圆珠笔。

后来,其他类型的圆珠笔也出现了。1973年,彭特尔发明了球珠滚动式圆珠笔。1979年,吉列公司推出了可擦圆珠笔。1981年,陶瓷笔尖出现。

027铅笔的由来

1564年,英国坎伯兰郡波罗谷的一棵大树被一场暴风雨吹倒,一片像煤一样黑色的东西在树根处显示出来。原来,这里有一个石墨矿。暴风雨过后,几个精明的城里人把石墨切成条状,取名“打号棒”,用它来给货物做记号。这种长达二十厘米左右的石墨,每支能连续划出五千米的墨线,至少可以书写四万多字。

18世纪中叶,德国业余化学家法贝尔对卡斯贝尔矿山的石墨进行了研究。他把石墨矿石研成粉末,加水进行沉淀,筛选出纯石墨,在提取出的纯石墨粉里掺进各种物质,来制作铅笔芯。

法贝尔陆续将骨胶、蜡等可以做黏合用的物质混入纯石墨粉中,想制成铅笔芯。但是,他做了多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在石墨中掺进一定量的硫磺、树脂和锑,然后予以加热。结果,铅笔芯制成了,而且硬度适中,书写流畅,只是非常容易折断。

于是,他用纸条裹绕铅笔芯来进行试验。但一用力,笔芯仍然容易折断。他又采用铁管套,由于技术问题也遭到失败。最后,法贝尔把石墨笔芯紧紧夹在两条木片中间的槽里,外部再进行了适当的加工。他拿起一试,不但书写流畅,字迹清晰,而且笔芯也不容易折断。

1761年,法贝尔筹建了全世界第一家铅笔工厂,他生产的铅笔不仅在国内销售,同时也销往英、法等国家。

1795年,法国发明家孔代对铅笔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良。他用黏土和石墨粉末制成细棍,放到窑内进行烘干,然后制成笔芯,再把它放入带有沟槽的两片半圆的圆木中,用胶使之黏合。这样,一支结实好用的铅笔就做成了。

孔代还发现,与石墨混合的黏土的分量轻重,决定着铅笔的硬度。调节石墨与黏土的比例,就可以使铅笔的硬度发生变化。一般说来,石墨越多,铅笔越软。反之,黏土越多,铅笔的硬度就越高。孔代非常高兴,就利用这个原理来制造硬度不同的铅笔。

19世纪50年代,化学染料得到广泛使用,于是,彩色铅笔出现了。这种铅笔被人们用于书写、画画,妇女们还特别喜欢它,利用它来描眉。

最初的铅笔芯所用的原料是金属铅,“铅笔”之名就是由此而来。现在的铅笔芯原料并不是铅,而是石墨。所以“铅笔”之名已经名不符实。可是人们叫习惯了,所以石墨制成的笔依旧得“铅笔”之名。

028菜单的由来

菜单,就是一份带价目表的菜肴清单。但最初菜单的作用并不是向客人说明菜肴内容和价格,而是提醒厨师不要忘了菜肴。

现在,法国大菜已被当做是西餐菜肴中的佳品。但在16世纪初期,法国宫廷菜肴非常简单。1533年,法国国王昂里二世娶到了一位王妃——卡得里努。这位王妃从佛罗伦萨带来了厨师作为陪嫁,从此法国宫廷菜肴才逐渐得到改善。法国的厨师为了记住这些意大利菜肴的烹制方法和材料,便将它们记录下来,这就是菜单的雏形。

而这些记录真正成为向客人提供的菜单,已是16世纪中叶的事情了。

当时,布伦斯维克侯爵在自己的府第举行晚宴。每送一道菜,侯爵都要看看桌上的单子。当客人们知道他看的是今天的菜单时,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大家争相仿效,在举行宴会时,都预先制作了菜单,让客人观看。

029筷子的由来

中国人使用筷子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值得骄傲的一项科学发明。

其实,在使用筷子之前,我们的祖先同样也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吃的过程。但热汤、热粥又如何抓取呢?于是他们不得不随地折取一些草茎木棍来佐助。

“筷子”早先又称“箸”。在历史记载中,远在商纣王时(公元前1144年后),就开始用象牙制成筷子。《史记·宋微子世家》就有“纣始为象箸”的记载。

为什么“箸”又改称“筷”呢?《菽园杂记》记载:古代江浙一带,坐船时不能说出“住”字。因为当时水道航运靠的是人工或风力驶行的木船,“箸”与停住的“住”同音,这对希望一帆风顺的航行是个忌讳,因此有人就反其义改“箸”为“筷”(筷)。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有餐巾吗?

餐巾是宴会酒席上的一种专用保洁方巾。

15、16世纪时期,由于没有剃刀,英国男人们都留着长长的胡须。他们吃饭时用手抓肉食,往往把胡子弄得非常油腻,便扯起衣襟往嘴上擦。于是,家庭主妇就在男人的脖子上挂块布巾,后来便发展成为餐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