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技术手段渐渐完备,光纤通讯呼之欲出。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人们总是将这件仪器的发明归功于美国休斯研究所的梅曼。这台仪器开创了现代光通信的历史时代。可是当时进行激光通信受到的障碍不小,主要是气候因素导致大气层内信号的衰减。
光导纤维的问世,使激光在大气传输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
美籍华人高焜博士曾大胆提出利用光导纤维,实现激光通信的设想。1966年,他和他的同事霍可汉写了一篇题为《光波介质表面波导》的论文,首先指出:可以利用一定规格的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体而在实际通信中应用。这篇论文受到通信界的欢迎,高焜本人也得到了“光导纤维之父”的美誉。
1968年,一种新型无套层光纤被日本一家公司成功地研制了出来,它具有聚焦和成像的功能,得到了“聚焦纤维”的别称。几乎同时,美国宣布研制成一种新型的“液体纤维”,制造它时,所使用的主要原料为石英毛细管。可惜的是,这两种光纤的光耗损很难降低,所以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1970年,康宁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一种套层光纤。它的耗损率仅为20分贝/公里,却能够传输15075路电话和275套电视。这项成果使通信光纤的研究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光纤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并非是单根光导纤维,而是一种光缆。这种物质是由许多光导纤维组成的。一根直径为1厘米的光缆,包含的光导纤维可达到千根之多。光缆和电缆一样可以架在空中,也能够埋入地下,还可在海底铺设。
1976年,日本在大阪附近的历史文化名城奈良,筹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用光缆进行光通信的实验区。仅仅过了两年,那里就拥有了300个用户。1979年,法国进行了一次光缆电视的实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现在,在中国的北京、上海以及许多省会城市,激光数字通信系统以及传输彩色电视的光纤通信系统已经建立起来。
051同步卫星的由来
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通信方式,具有传输质量好、灵活而又价廉的特点。现在,它是国内、国际通信的一种主要手段,人们公认它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支柱。
通信卫星又被人称为“同步通信卫星”,它与普通卫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卫星如果位于地球赤道上空36000公里处,又能围着地球的圆形轨道运行,那么它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24小时,与地球自转是同步的。而人们发射上天的物质中,只有这种卫星能做到这一点。换句话说,这种卫星与地球之间的关系总是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因此被称为“同步卫星”、“静止卫星”。
早在1945年10月,一位名叫阿瑟·克拉克的空军雷达军官预言,如果利用在赤道上空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就可以进行远距离的通信。在卫星的发展史上,他首先提出利用静止卫星进行通信的设想。
从1954年开始,美国多次将月球、铜针无源偶极子带、无源气球卫星等作为中继站,进行电话、电视传输的试验。这些试验为美国考察太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58年12月,美国发射了阿特拉斯火箭,将“斯柯林”卫星成功地送入椭圆轨道,这颗卫星重达150磅,发射难度可想而知。
这颗卫星上的发射机输出功率为8瓦,射频为150兆赫。为了进行远距离的通信,卫星飞到甲站上空时,先将甲站发出的信息以录音的形式保存下来,等到卫星飞到乙站上空时,再把录音信息向地面转发。这颗卫星前后共展开了12天的工作,这次尝试是非常可贵的。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在卫星试验阶段所取得的成果是最大的。1963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了一枚非常重要的卫星。这颗卫星的重量达到170磅,输出功率则只有3瓦,主要用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之间的电话、电视、传真数据的传输试验。
1964年8月,一颗进入静止同步轨道的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静止同步卫星,发射者利用它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包括电话、电视和传真的传输。在同年的10月,这颗卫星还向美国转播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实况,该运动会的举办地点在日本东京。
1965年4月,西方国家财团设置“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向静止同步轨道输送了第一代国际通信卫星“晨鸟号”。它位于大西洋上空,序列为“IS-1”,意思就是第一代国际通信卫星。它将国际通信业务承担起来,可供480人同时打越洋电话,还负责着一套电视节目的传输任务。从此,人类开始进入卫星通信的新时代。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使区域性国际通信的需求得到满足,美洲、亚太、欧洲、中东等地区先后将覆盖本地区的同步通信卫星发射上天。80年代以后,印尼、日本、泰国、澳大利亚和中国,也向同步轨道传送了国内制造的同步通信卫星。
目前,区域性和国内的同步卫星,在本区域和国家内的通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052因特网的由来
在20世纪的通讯领域中,网络通讯属于一项重大发明。它是基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电话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快捷、安全的通讯网络。而网络通讯之中的突出代表,就是人们常常用到的因特网。
“因特网”的中文意思为“互联网”、“互联网络”。它是一个全球网络系统,由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众多小网络系统所组成。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署展开了一个研究项目,就是战时电脑联网通信。1969年10月,美国人第一次通过电话线实现“交互信息处理”的应用。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台电脑之间,建立了信息联系。这一成果后来被科技史学者当做互联网发展的序幕。
没过多久,由国防部资助、阿帕公司承建,将美国军队用于军事和研究的4台电脑主机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军事电脑网络,取名叫阿帕网。“阿帕”是英文“高级研究项目组织”的缩写。这个网络没有中央控制室,如果网络中的一台电脑遭到破坏,别的电脑还可以分担它的工作。阿帕网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1983年,科学家罗伯特·卡恩开发出“网络控制协议”(TCP/IP),取代了原有的“网络控制协议”(NCP)。1985年,军用研究从民用研究中独立出来。在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和鼓励下,很多大学开始加入网络。到1988年,系统扩容和连接的改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后,一个连接各大学、研究机构的网络问世,使阿帕网的作用得到扩充。这个新网络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它形成了后来的因特网的骨干网络。入网的用户除了享用网络中所提供的信息外,还开始了相互间的通信联系,这使得人们入网的热情和兴趣与日俱增。1989年,人们开始正式使用“因特网”这个词汇。
进入90年代,因为商业性机构也参与到网络发展中来,入网的用户数越来越多,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因特网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脑网络。
1990年,阿帕网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终于光荣退役。当然,它在世界科技史上所起到的特殊作用,人们永远不能忘怀。阿帕网的运行为20世纪的科学发展写上了浓重的一笔。
这个时候,在远距离计算机的网络协议中,TCP/IP系统得到大量应用,成为网络系统的重要成员。
1995年,联邦网络委员会利用TCP/IP技术和其他更新换代产品,将全球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并将此正式命名为“互联网”。这一系统虽然总是仍处于不断成长与革新之中,但是它保持自由进入的特点没有得到改变。
21世纪之际,人们发现,通过因特网连接起来的个人以及公共机构,需要用亿来计算。因特网的扩大使一场通讯和信息的革命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