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利用节日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说到感恩,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感恩节,其实,很多节日都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好机会。例如,父亲节的时候,让孩子对爸爸说声节日快乐;母亲节的时候,让孩子给妈妈做个小礼物;教师节的时候,让孩子对老师说声辛苦了。父母只有有意识地引导,才能让孩子逐渐培养起感恩之心。
从上学那天起,妈妈就告诉女儿敏敏:“在学校里,老师就是你的父母,老师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对待你,他们希望你学好知识,拥有本领,将来有出息,所以,你一定要尊重老师。”
后来,敏敏上初中了。爸爸妈妈开始鼓励敏敏用实际行动来向老师感恩,特别是在教师节前夕,爸爸妈妈会让敏敏买来节日卡片,并让她写上自己的祝语。在教师节当天,敏敏会将卡片送给自己的各科老师。一些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敏敏也会通过电话表示节日的问候。在送出祝福的同时,敏敏也得到了每位老师的热情回应,从老师们高兴的言语和表情中,敏敏收获到了感恩所带来的快乐。
爸爸妈妈还让敏敏积极地为老师擦黑板,鼓励敏敏当班干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又可以帮助老师分担一点义务。
让孩子保持感恩的心态是可贵的,也是不容易的。看看如今的孩子,在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下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态,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和教诲、老师的培育都是理所当然的。针对这种现象,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节日来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让孩子在节日的氛围里得到良好的熏陶,让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领悟生命与成长的真谛。
每当滔滔生日的时候,或是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滔滔都会在饭桌上对爸爸妈妈表示感谢。这已经成了滔滔多年来的习惯,原因就是父母教育有方。
当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候,滔滔会亲手给爸爸妈妈写感谢信,或是给爸爸妈妈准备一些别出心裁的礼物,如,一张成绩优异的试卷,一些很有创意的剪纸。
每当重要的节假日,父母都会抽空陪滔滔,给他讲这些节日的由来,然后对他进行感恩教育。例如,如果是劳动节,他们就会告诉儿子:“劳动节是全世界人民的节日,这是为了劳动人民而设立的,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你应该珍惜生活。”
养育小孩子,不是单单给他一个生命,在赋予他生命的同时,父母还要教导孩子如何成为一个感恩的人。
让孩子感谢父母,因为父母给了他生命和生活;让孩子感谢老师,因为老师教给了他知识和学问;让孩子感谢伙伴和同学,因为有伙伴和同学的陪伴,他才不会感到寂寞。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懂得珍惜,珍惜别人对他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和安慰,以及美好的生活。
当然,孩子的感恩之心不可能只靠几个节日来培养,如何感恩,方式有很多,只要心中有诚意,不分时间和地点,将心中的感谢化为行动或言语,可以是一个微笑,是一句谢谢,或一张感谢卡,都能让人感动。
6让孩子在奉献爱心中表达感恩
都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又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还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的,让孩子学会奉献,学会感恩,他们才会时刻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当孩子通过奉献自己送出诚挚的感恩时,得到的将是满怀的温情!
幼年时,张捷用简易木板车拉着下肢截瘫的母亲,在好心人的关爱中顽强地生存;成年后,她以超出重点线17分的成绩考上大学,又用轮椅推着母亲走进了“象牙塔”;在沪求学期间,她做志愿者,帮助贫困生,在感恩中把孝爱的种子延绵传播。张捷的故事让无数人懂得了,感恩,需要用爱来表达。
身处不幸境遇中的张捷时刻不忘感恩,那么,如今享受着优越生活的孩子,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奉献自己的爱心,表达自己的一份感恩之情。虽然有时候奉献爱心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却体现了孩子最高尚的品德,能给别人带去希望和感动。特别是当出现大的灾害时,奉献爱心更显得意义重大。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很多孩子在学校的组织下开展了爱心捐赠活动。然而,刘昊却说不捐,这话让刘昊的父母感到非常惊讶。但是明智的父母没有批评孩子,也没有给孩子讲太多的大道理,只是和儿子一起看相关的地震新闻报道,并且带着儿子出入各种爱心捐赠场所,让儿子感受一下大家的爱心行动。
父母和刘昊看电视的时候,发现发送手机短信可以捐款,就当着刘昊的面发送手机短信捐款,表达爱心。看着许多失去家园的孩子,刘昊也受到了感染。第二天,爸爸妈妈带他参加了爱心捐赠活动。
回家后,爸爸妈妈告诉刘昊:“捐款行动既是爱心行动,又是感恩行动,因为我们也有遇到麻烦并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而当别人有难的时候,我们理应表示自己的支持和帮助。”
生活中,很多平常小事都是教育孩子奉献爱心、学会感恩的素材,比如,让孩子扶老爷爷过马路,帮老奶奶提东西,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爱护动植物等,这可以逐渐让孩子拥有一颗友爱的心。
很难想象,如果孩子缺少爱心,他们怎么可能拥有感恩之心?但如今很多独生子女存在爱心缺失现象,他们受到长辈们过多的呵护,娇生惯养使得他们不知生活来之不易,对待穷苦的人、不幸的人没有同情心,不懂得关心他人。因此,父母要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要引导孩子学会奉献爱心。
父母平时应尊重和关心孩子,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浓浓的爱意;在家庭成员以及邻里之间也要注意多多使用饱含友爱的语言,比如“你辛苦了”、“我来帮助你”、“谢谢你”等;在长辈面前,父母更要表达一份关爱和孝敬,比如,给老人泡一杯茶、端一碗饭、陪老人聊聊天、说几句贴心话、送个礼物等。
接下来就是帮助孩子培养爱心,首先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和家人,尊重父母和家人,并用实际行动表示对父母和家人的孝顺。例如,让孩子给父母端上一杯热腾腾的茶、递上一双拖鞋、给父母捶捶肩、送上一个削好的水果、给劳累一天的父母一声温馨的问候。
阿诺德说:“爱心,使得软弱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温暖,使坚强的人觉得他高尚。”要想使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家长首先必须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懂得向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是感恩的实际行动,是幸福和快乐的事情。
7不要忽视了孩子给你的爱
都说现在的孩子冷漠、不知感恩,可父母是否注意过,当孩子给你爱的时候,你是否认真地接受过?
在三八妇女节的那天,一位老师组织了班里的同学给母亲过节。孩子们决定给母亲送上一杯浓浓的、甜甜的糖水,让妈妈们感到生活是非常甜美的。事后,老师找到孩子们了解情况。
一个孩子说:“那天,我放学后,在家里等着妈妈下班,一听到她回来的脚步声,我就跑上前去,给她递上浓浓的、甜甜的糖水。妈妈将糖水一饮而尽,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还亲了我一口!”
另一个孩子说:“真羡慕你,我可没有你那么幸福。我跟你一样,早早作好了准备。可是妈妈一见到我就说:‘这是干什么?少来这套啦,考几个100分比什么都强。’”
第三个孩子说:“我妈妈笑着接受了糖水,可是喝了一口糖水后,她的脸立马耷拉下来了。她说:‘傻丫头!你究竟在水里放了多少糖啊?’”
这三位妈妈中只有第一位妈妈懂得诚心地接受孩子的爱,其他两位妈妈都忽视了孩子的爱,没有理解孩子的感恩行动。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让孩子们想,原来父母是不需要爱的,他们只需要成绩。一旦孩子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以后他什么都不过问了,他们会变成不懂爱、不会感恩的、冷漠的人。
急功近利的父母们,常常会在无意中忽视了孩子的爱心和感恩之情。有的孩子真心帮助父母却遭到断然拒绝,甚至还会被父母说上几句误解的话,这种结果或许会让孩子在纯洁的心灵中将对父母的爱变成了恨,而父母们却全然不知。当父母某天发现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不懂得帮父母分担家务的时候,又开始责备孩子不知感恩。其实,这种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所以,父母们应该谨记: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想让孩子带着感恩的心态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必须从孩子小时候就给孩子感恩的机会,特别是当孩子用具体行动表现出对父母的爱时,父母一定要高兴地接受,并适当地赞扬孩子的行为。这样做,才能让孩子从付出爱的过程中感受到甜蜜和幸福,孩子才会慢慢懂得“给予也是一种幸福”。
一天,6岁的芳芳从学校里跑回来,满头大汗的,看到妈妈就兴奋地说:“妈妈,您快看!”
“看什么啊?”妈妈笑眯眯地走近女儿,只见芳芳两只小手捧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打开来,说:“这是佳佳送给我的礼物——银子!是她奶奶给她的!”妈妈凑过去仔细看,发现芳芳手里捧着的不过是一些不规则的小金属片。
“佳佳说这是打戒指用的!妈妈,您也打个戒指吧。您戴上戒指一定更美丽。”
芳芳的话让妈妈一下子愣住了,看看“银子”,再看看芳芳,妈妈的眼睛热热的。于是,妈妈小心翼翼地接过“银子”说:“谢谢你,宝贝女儿!妈妈很开心。”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银子”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