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有个好心态
23741100000022

第22章 虚心使人进步,培养孩子谦虚的心态(2)

5不要过分表扬孩子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孩子都不能没有自信,而赞美孩子是激发孩子自信心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很多父母没有正确把握表扬的尺度,而是言过其实地加以赞扬,殊不知,过分表扬孩子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眼高手低、大话连篇的“低能儿”,一个听不得半句批评的“自大狂”。

陈昊家里生活条件优越,又是独生子。他从小就受到家人的宠爱,只要他做了点事情,或是学习成绩提高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大加表扬。久而久之,陈昊变得非常骄傲自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陈昊的作业写得很潦草,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竟然和老师争执起来,还说老师的板书写得很“垃圾”。

表扬孩子能激起孩子的信心和斗志,但若过分表扬却会适得其反,不但不会让孩子变得积极进取,反而会让孩子停滞不前,自满于现状。另外,父母经常用夸张的口吻表扬孩子,还会使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降低,遇到失败或是批评就觉得无法接受。

表扬孩子不应吹捧,而要实事求是,具体客观,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受到父母的表扬。否则,孩子会狂妄自大起来,变得自恃清高、爱吹牛,不懂得谦虚。

小时候,萌萌非常聪明,似乎比同龄的、甚至大点的孩子都要会做很多事情。这时候她的父母经常夸张地表扬萌萌,还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结果使她产生了自满情绪。

后来萌萌上学了,一次她和两个同学在家里写作业,那两个同学遇到了同一个难题,于是问萌萌,萌萌生气地说:“上课时老师不是讲了一样的例题吗?你们怎么不认真听呢?”然后她很不情愿地讲解起那道题来,但讲着、讲着,她自己也做不出来了。两个同学见状,就说:“不会就先别做了,明天再去学校问其他同学。”没想到萌萌不但不承认自己不会,反而发起火来。

教育孩子不能缺少表扬,但绝不等于过分地表扬。一旦经常过分表扬孩子,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自满心理。而孩子一旦自满起来,以后就难以纠正了。所以,为了防止孩子因为被表扬而产生自满和骄傲,父母应该坚持正确的表扬方法。

第一,表扬要具体明确。

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究竟为什么表扬他,究竟是哪一种行为受到了表扬。具体明确的表扬,不但易于理解,而且会让孩子将这一行为成为习惯。比如,孩子起床后把床铺收拾好了,然后去刷牙洗脸,如果你只是说:“你做得很好”,孩子就不清楚自己的什么行为受到了夸奖,如果你说:“你起床后把床收拾得很整齐,真是太乖了。”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抽象笼统的表扬会使孩子觉得什么都好,他也就容易骄傲。

第二,用合适的表扬方法。

表扬的方式不一定要口头夸奖,还可以用一个拥抱、一个吻这种认可的方式既能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又能给孩子继续前进的力量,而且不会使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

第三,在表扬孩子的同时,指出孩子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指出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让孩子明白他还要继续努力,他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这样能很好地避免孩子骄傲自满。

6如何消除孩子自满的情绪

当孩子有严重的自满情绪,而父母说教又没有效果时,不妨给孩子一点打击,让孩子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这样更能培养孩子谦虚的心态。

6岁的儿子一向骄傲自大,很不谦虚,妈妈决定“打击”他一下。

一次,妈妈让儿子把隔壁家的小涛和小松约到家里来玩。

妈妈让3个孩子打弹子,儿子不太会打。果然,他接连输了好几盘,最后不肯玩了。等小涛和小松回家后,妈妈对儿子说:“你不是很厉害吗?你怎么会输呢?”儿子气得大哭起来。妈妈又说:“你也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呀,那你还能骄傲吗?”儿子明白了妈妈的意思,小声地说:“妈妈,我错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妈妈不断引导、教育儿子,儿子终于明白了谦虚的重要性。之后自满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改变。

没有谦虚心态的孩子常常表现出自满的情绪,如果经过多次教育,孩子依然没有改变骄傲的态度,父母应该狠下心来“打击”一下孩子,让孩子受到挫伤。这就像给孩子发热的头脑泼一盆冷水,让孩子突然醒悟:原来我也有不如人的地方。

如今,父母都崇尚激励孩子、表扬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故意让着孩子,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确实很有效果,但是如果父母一味谦让孩子,孩子可能变得得意忘形,骄傲自大。因此,为了防止孩子产生自满的情绪,或是为了消除孩子自满的情绪,父母有必要让孩子品尝受挫的感觉。

李忠军的爸爸是个象棋爱好者,每天晚饭后都会和邻居下几盘。李忠军从小受到爸爸的影响,对象棋也非常感兴趣。爸爸从小就教他下棋,因而他的棋艺不错。爸爸和他下棋的时候经常故意让他赢,想以此增强儿子的自信心。后来李忠军的棋艺大有长进,在学校里,他的棋艺数一数二,而且在学校组织的比赛中获过奖。在家里,李忠军又常赢爸爸,这些荣誉以及同学的羡慕难免让李忠军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见儿子如此得意,爸爸决定杀杀他的威风。于是在接下来几次对弈中,爸爸毫不手软,轻轻松松地把儿子战败了。屡战屡败后,李忠军难以接受,哭哭啼啼地跑到妈妈那里撒娇。妈妈故意鼓励他:“别灰心,再和你爸爸下,我相信你能胜他。”可是他又输了,输到最后都不敢和爸爸交手了。

这时,爸爸说话了,“赢了你就得意,输了你就哭哭闹闹,真没意思。”李忠军问:“那怎样才有意思呢?”爸爸说:“如果你赢了不骄傲,输了不气馁,那才了不起。”

经过爸爸的一番教育,李忠军终于变得谦虚起来。

让孩子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自满。取得了一点成绩就自满,遭受打击了就无法忍受,有这种心态和行为的孩子怎么可能成大事呢?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你的孩子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你都应告诉他:“你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提高,你还要不断学习。”

当然,“打击”孩子的自满情绪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从“打击”中醒悟过来,摒弃妄自尊大的情绪,学会虚心地面对自己不足之处。当孩子明白了这些,他才会保持谦虚的心态待人做事,才能在成长的历程中不断进步。

7让孩子多发现他人的优点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喜欢找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喜欢说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其实,教育孩子学会谦虚,就应该让孩子多从自己身上找缺点,多去留心发现别人的优点。

刘铮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由于家境优越,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我行我素的习惯,他的自控能力明显不如其他小孩。妈妈知道刘铮的毛病后,试图采用多种鼓励方法来提高他的自控能力,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

每次妈妈提醒刘铮要集中注意力时,刘铮总是理直气壮地说:“妈妈,我上课的时候注意力很集中的,谁谁还没有我做得好呢!”。他是一个爱“攀比”的孩子,但是他喜欢和比自己表现差的孩子比,从来不跟那些表现好的孩子比。而且他每次发现别的孩子的缺点后,就记在心里,以便与自己的优点作比较。

妈妈知道,刘铮这样往下比可以增强他的自信,但是这样比下去永远难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而且容易产生骄傲心理。于是她给刘铮制订了一个计划:第一,利用刘铮善于观察问题的优点,鼓励他每天从一个小朋友身上找一个优点,然后回家告诉妈妈;第二,每天找一个自己的缺点,找到一个缺点妈妈就给予奖励,如果刘铮能及时改正缺点,妈妈还会奖励。

通过几周的训练,妈妈发现刘铮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比以前谦虚了许多。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但同时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多从别人身上找优点,从自己身上找缺点,在学习别人优点的同时,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会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得到提高。

庞佳杰在班里当班长后非常得意,虽然他的成绩很好,各方面表现也不错,但是却不受人欢迎。有一天,庞佳杰从学校里回来,向爸爸抱怨同学们不跟他玩。经过一番了解,爸爸得知儿子在学校里经常贬低同学,对同学的缺点揪着不放,还经常在老师面前打小报告。

爸爸对儿子说:“每个同学身上都有优点,也有缺点,你应该多说他们的优点,并学习他们的优点,他们才愿意和你玩,并支持你的工作。同时,别人指出你的缺点时,你要虚心接受并努力改正,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班长。”

从那以后,庞佳杰学会了找同学的优点,还经常把同学的优点、做的好事告诉老师。老师也很配合,经常在班里表扬那些同学。庞佳杰也从发现同学们的优点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慢慢成了一个受欢迎的人。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不足,让你的孩子多发现别人的优点,他才能取长补短。发现别人的优点,是为了让孩子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然后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孩子就可以在取长补短中变得谦虚好学,积极进取。

8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孩子犯错是常有的事,有了过错能听从家长的教诲,或者未经批评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承认且认真改正,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谦虚心态的一种表现。

我国台湾作家三毛小时候家庭不宽裕,父母规定每个孩子每月只有1块钱作为零用钱。但是孩子们不能完全自由支配这1块钱,必须由大人监督着使用。而且每年的压岁钱还得上交,用来作为书本费。有个星期天,三毛来到妈妈的卧室,从五斗柜里偷偷拿走了5块钱。三毛心想,有了它,能够买多少糖吃啊?

吃午饭的时候,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情,便自言自语地说:“奇怪,刚才搁在柜子里的5块钱怎么不见了呢?”姐姐和弟弟只顾吃饭,像没听见一样,但三毛却如坐针毡。她答道:“妈妈,是不是你忘了放在什么地方呢?”

这一关总算过去了,到晚上脱衣睡觉时,三毛害怕了,她担心妈妈会摸她衣服的口袋。当妈妈伸手要拉她的裤子时,三毛机灵地大叫:“头痛!头痛!我头痛呀!”妈妈顾不上拉她的裤子了,赶快去找温度计测量她的体温……

又过了一天,三毛被拉去洗澡,妈妈要脱她的衣服,三毛故意哭了起来……洗完澡,三毛箭一般的跑进了母亲的卧室,不等穿衣服,便将那张5块钱扔进了五斗柜和墙的夹缝里。

次日早晨,三毛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讶地大叫一声:“哎呀,妈妈!你的钱原来掉在夹缝里了!”全家人对视一笑。妈妈说:“大概是风吹的吧。找到了就好!”

后来姐姐和弟弟告诉三毛一个秘密——我们都偷过家里的钱,爸爸妈妈也都知道,这一次爸爸妈妈是在等你自己拿出来呢!三毛好后悔,原来大家一直在看自己演戏。

每个孩子都有犯错的时候,但错误和过失可以教给孩子的东西,却是孩子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学到的。然而,很多孩子并不清楚自己所犯的错误,或是即使知错了,但唯恐被批评和惩罚的心理使孩子们不敢主动承认错误。

其实孩子能否主动承认错误倒是次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产生悔意,这样才能避免孩子继续犯错。有些家长见孩子犯错了还死不承认,认为孩子开始学坏了,就批评或惩罚孩子,而不是通过一些言行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是不好的教育方法。

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两岁时,就会开始萌发“羞耻”心。即犯了过错之后,会产生不安情绪和害羞心理。这时如果家长能抓住机会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错误行为,那么,孩子长大后就能逐渐具备自控、自尊意识。有了这些意识,孩子就会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看是不是有不对的地方,这是孩子产生自谦心态的重要条件。当孩子发现了自己的过失时,也能自觉地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行鉴别,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

那么,家长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

方法一:暗示法

当孩子出现轻微过错时,家长不要急于训斥,更不要表现出愤怒和不满,可以对孩子说:“想一想,这样做好吗?”暗示他做错了事。如果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家长就要具体地指出他的错误所在。这样,以后孩子如果犯了相同的过错,一经提醒和暗示,他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产生悔改的心理。这时,家长就不要再责备孩子。因为责备和唠叨会使孩子心烦意乱,不利于忏悔心理的养成。

方法二:榜样法

家长做错了事,只要是孩子知道的,能理解的,就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诚心诚意地表示懊悔,如,对孩子说“我真不应该”、“太遗憾了”、“我很难过”等。父亲和母亲也可以在孩子面前互相道歉,请求对方谅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有错就承认,知错能改,是正确的行为”,有利于孩子形成知错能改的谦虚心态。

方法三:鼓励法

当孩子为自己的过错面露悔意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我明白了,你已经知道了错误,而且你很难过。”然后,应表扬他勇于认错的精神,鼓励他努力改正错误。这时的鼓励与安慰可以很好地满足孩子心理上的需要,强化他改正错误的决心。因为孩子知道父母已经原谅了自己,这是对孩子改正错误的最好鼓励。相反,家长的怒气常会挫伤孩子的忏悔勇气,孩子的说谎和狡辩也常常是从这里开始的。

方法四:熏陶法

经常给孩子讲一些谦虚、知错就改的故事,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认识到忏悔是勇敢和正直的可贵品质。这种无声的熏陶,如和风细雨,滴滴注入心田。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因此,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要耐心细致,特别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勇于自我认错、自我忏悔的决心和敢于吐露真情的纯洁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