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玻璃珠,春秋玻璃器。出土于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此器长2.2厘米,直径1.2厘米,重8克。球形,两端略平,中有圆孔。浅蓝底,镶嵌24个白边深蓝圆点,酷似蜻蜓眼。制作精美,供串珠用。
蜻蜓眼玻璃珠串,战国玻璃器,现藏于台湾省国立历史博物馆。以蜻蜓眼式玻璃珠构成,圆球形的珠上饰有形似蜻蜓眼的圆形物,其上加有蓝、黄、白相间的圆圈纹。蜻蜓眼式玻璃珠之间连有小白点或蓝点组成的菱形纹。蜻蜓眼式玻璃珠与地中海地区和西亚出土的玻璃珠十分类似,但中国的蜻蜓眼式玻璃珠之间有小白点连成的菱形纹,风格与西方不同。
柿蒂纹谷纹玻璃剑首,战国玻璃器。1953年于湖南省长沙市东塘1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米黄色,圆形,略呈喇叭状。直径4.5厘米,厚0.5厘米。背面中央有一小柱,长0.4厘米,径0.9厘米。正面光亮,器表中心有一小圆点,外有两道阳线弦纹,其外有四朵云纹组成的柿蒂状纹饰,在一周较粗弦纹外是三圈谷纹,谷纹外还有一周细弦纹。
蜻蜓眼玻璃珠,战国玻璃器。1981年于湖南省益阳市出土,现藏于益阳市博物馆。外径2.3厘米,内径0.8厘米。珠中间有穿孔,珠两端绕孔一圈饰蓝色绞索纹,珠体底色为黄色。主纹为大小相同的蓝黄色蜻蜓眼纹。中间是三个大的蜻蜓眼纹,黄色的大圆圈内有七个蓝黄相间的小圆圈,似梅花纹。围绕着大蜻蜓眼有四个梅花纹状的小蜻蜓眼纹和四个黄蓝相间的双圈蜻蜓眼纹,两者相互间隔。黄蓝相间,色彩鲜艳。
战国玻璃珠,1978年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最大径2.5厘米。其中一串由七粒单色玻璃珠穿成,珠呈圆形,紫褐色,表面光洁,器形规整。另一串珠子装饰精美,为典型的蜻蜓眼玻璃珠,多呈大小不等的扁圆体,以浅蓝色或绿色为基色,表面饰以数个白色、浅蓝色的同心套环,其中心部位略高于四周,呈凸起状。此串玻璃珠以缠丝法制胎,再分别蘸取白料和浅蓝色料,呈环状点于珠胎之上,在两者均未完全凝结时黏结而成。这些玻璃珠色泽艳丽,造型规整,体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堪称战国时期玻璃珠的代表作。
鹅钮玻璃印,战国玻璃器。这是一对鹅形印章,一雄一雌,雄鹅印高8.5厘米,雌鹅印高7.6厘米。翅膀用三条弯曲的凹线纹表示,颈部以下装饰月牙纹。雄鹅印文刻的是“金得”,雌鹅刻的是“大吉”。
平板玻璃牌饰,汉代玻璃器。1983年于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南越王博物馆。长10厘米,宽5厘米。长方形,在穗状纹饰镀金铜框内嵌一块浅蓝色透明平板玻璃。玻璃底部衬麻布,嵌入薄木板,再覆一块铁盖,盖板当中有两个半环钮。玻璃光洁,透亮,气泡少,厚薄一致。玻璃属铅钡玻璃,其中铅和钡的含量分别高达33%和12%,属中国古玻璃系统。平板玻璃在汉墓中属首次发现。过去,人们认为中国平板玻璃出现较晚,而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玻璃制造业有重要意义。
绿色玻璃杯,汉代玻璃器。1955年于广西省贵县汽车路5号墓出土,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高3.5厘米,口径12.5厘米,厚0.4厘米。压模成型,半透明,外腹饰以汉代常见的弦纹,与河北省满城发现的西汉玻璃盘相似。
西汉琉璃矛,长沙沙湖桥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长18.8厘米,刃宽2.2厘米,柄长9.8厘米。通体由绿色半透明玻璃制成,刃锋利,矛脊两侧有槽,矛柄呈圆柱形,柄中部凸起呈圆球形。出土的玻璃矛仅此一件,是研究西汉时期玻璃制造以及我国玻璃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弦纹圆底玻璃杯,汉代玻璃器。广西省合浦县风门岭东汉墓出土。口径9.2厘米,圆口,圆底,腹部中间部位饰凸弦纹三周,内底中心向上隆起。通体呈湖蓝色,半透明。器形规矩,色泽匀净,是汉代玻璃制品中的精品。此器受外国玻璃器形制及烧造技术影响,以钾为主要助熔剂,形成一种我国自产的玻璃,即所谓“南海玻璃”。此器既受到罗马玻璃的影响,又有我国工匠的创新,甚为难得,极有科研价值。
鸭形玻璃注,北燕玻璃器。1965年9月于辽宁省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淡绿色玻璃,光亮,半透明。体横长,鸭形,口为大张鸭嘴状,长颈,鼓腹,细长尾。成型后,采用粘贴法,用玻璃液引出细长条,迅速粘贴于器表作为装饰。头部饰一周锯齿纹带,象征鸭头的花羽;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造型生动别致,重心在前,当腹部充水至一半时,因后身加重,才能放稳。
浅绿色玻璃碗,北魏玻璃器。1988年于大同南郊北魏墓出土,现藏于大同市博物馆。口径10.3厘米,腹径11.4厘米,高7.5厘米。浅绿色,半透明,侈口,圆唇,宽沿,球形腹,圆底。腹外壁磨出四排向内凹的椭圆形纹饰,底部由六个相切的凹圆纹组成。造型奇特优美,属国家一级文物。
玻璃碗,北周玻璃器,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高8厘米,口径9.5厘米,腹部最大径9.8厘米,腹深6.8厘米。碧绿色,直口,深腹,圆底,矮圈足。外壁腹部饰有凸起圆圈图案两周,凸起的凹球面形似吸盘,直径为3.1厘米。上圈六个,下圈八个,上下错位排列,从一处可透视对面圆圈图案三个以上。凸起纹饰最厚处为7毫米。圆形纹饰不太规则,呈扁椭圆状。通体呈淡黄绿色,玻璃内含小气泡,分布均匀,直径约0.5毫米。不见明显的条纹、结石,透明度好。碗内壁光洁,无打磨抛光痕迹;外壁磨痕明显,方向多为水平或垂直,口沿也有水平磨痕。碗壁厚薄不均,吹制而成。
玻璃棋子,隋代玻璃器。1986年于西安市东郊隋代寺院住持墓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最小的棋子高1.6厘米,底径2.6厘米;其余高2.7厘米,底径2.6厘米。绿色玻璃,形体近似圆锥形,半透明状,共有13枚,色彩鲜艳,造型精美,与14枚玛瑙棋子成为一副。
玻璃钗,唐代玻璃器,现藏于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15.1厘米,直径0.6厘米,重23克。共两股,大小形状基本相同,并排平行。两股相距0.4厘米。两股尾端比较粗大,直径在0.6厘米至0.5厘米之间,由尾向前由粗变细。前半截较细,直径在0.5厘米至0.45厘米之间,便于插入发髻。通体浅蓝色,半透明。外表光洁,光润晶莹。
蓝色磨花高颈玻璃瓶,唐代玻璃器。1966年于瑞安县慧光塔内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高9厘米,颈高4.5厘米,外口径3.6厘米,内口径1厘米。腹部最大径5厘米,底径3.2厘米。宽平折沿,细长颈,圆肩,球形腹,喇叭形圈足,小平底。颈自下而上略收,上部磨刻二道凹弦纹,下部磨刻四个大小略为不一、不甚规整的圆拱形图案。肩部磨刻一道凹弦纹和一周十二个排列不甚规整的橄榄形磨饰。腹部磨刻的曲线及橄榄形构成三组折枝纹,简洁粗放,与金银器上装饰的枝蔓缠绕的缠枝纹明显不同。器底厚,呈深蓝色,与器身的浅蓝色形成鲜明对比。底部中心留有制作过程中使用铁棒技术的疤痕。此瓶光洁无锈,透明度好,气泡和杂质极少,具有很高的玻璃熔制水平。瓶内壁为光滑的自由表面,外壁有水平纹理,特别是平展的口沿部位纹理非常明显,可知此瓶为吹模成型。
玻璃鸟形物,宋代玻璃器。1966年于河南省密县北宋塔基出土,现藏于河南省密县文化馆。高6厘米,深绿色,透明。身体呈圆球状,球体以无模吹制法制成。鸟颈细长,鸟头如鸡,圆眼,钩喙,尾部短小。球底平切,体内中空,体外腹中部饰有一道凸起弦纹。腹部两侧由凸弦上生出双翅,翅为棒状,向上弯曲至鸟首与腹部交接处,两翅各套一大圆环,能响动。除球形鸟体外,其余部分均先拉条捏塑再与球体热熔而成,鸟冠、鸟喙结合部留有明显沟痕。此器制作精致,反映了宋代玻璃制造业的水平,为研究我国宋代玻璃制造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玻璃壶形鼎,宋代玻璃器。1966年于河南省密县北宋塔基出土,现藏于河北省密县文化馆。口径3.1厘米,高8.8厘米。造型奇特、构思新颖,为宋代玻璃器之精品。
玻璃葡萄,宋代玻璃器。1969年7月于河北省定县北宋塔基出土,现藏于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最大径1.82厘米,长2.15厘米;最小径1.3厘米,长1.4厘米。葡萄粒大小不一,为圆形或椭圆形,腹壁极薄,内部中空,颜色以棕色为主,白色和绿色者较少,均半透明。葡萄粒以无模吹制法制成,有如真葡萄,令人垂涎欲滴。
玻璃花瓣口杯,宋代玻璃器。1969年于河北省定县宋代塔基出土,现藏于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口径16厘米,高10厘米。淡绿色,半透明,表面附着黄白色锈蚀,器壁有小气泡。造型优美,有如莲花。
玻璃钗,宋代玻璃器。1953年于湖南省长沙市南门广场54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长19.2厘米,U形。两股大小形状基本相同,并排并行,一端弧形转折,另一端尖锐,两股尾端比较粗大,由尾向前由粗变细,前端较细,便于插入发髻。通体透明,玻璃中可见许多小气泡。
天蓝色玻璃管,辽代玻璃器。出土于辽宁省义县清河门,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长24厘米,出土4枚,均为棱柱形,横弦纹,中有通孔,用于穿绳。表面呈现贝壳光彩,风格粗放。
淡绿色玻璃瓶,辽代玻璃器。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北塔天宫,现藏于辽宁省朝阳市北塔博物馆。高16厘米,腹围8.3厘米,底径5.7厘米。玻璃吹制而成,呈淡绿色。圈足外撇,凹底,腹似卵形,最大腹径在下部,向上骤收成细颈。平口,一侧出尖,鸟首状流。板状执柄,其上端立一鸟尾状扁柱。瓶上有子母口式金口。瓶内底部立一淡蓝色小玻璃瓶,弧腹,厚底,一侧有执柄。瓶体轻薄,晶莹剔透,经吹拉、捏塑、黏结等多道工序。造型奇异,工艺精湛,世所罕见。
翠绿色玻璃镶银扣方盘,辽代玻璃器。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盘为正方形平面,翠绿色。中间有一圆形凹坑,四角方向各有一叶形凹坑,四叶间均刻两道横纹,外沿镶一周银扣,下部有四个锥形足。色调深沉典雅,形体厚重平稳。出土时上有一只玛瑙杯,此盘当为盏托。
绿色玻璃璧,元代玻璃器,现藏于台湾省国立历史博物馆。径5.3厘米,内径1.3厘米。传统压模工艺制造,一面光滑并有光泽,另一面粗涩无光。半透明,为上乘人造玉。
玻璃圭,元代玻璃器。1964年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士诚父母合葬墓出土,现藏于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长42.6厘米,宽 6.5厘米,厚1厘米。圭是礼器,上尖下方,中有脊。此圭呈青翠色,有光润感,细腻洁净,略有气孔,有玉质感。此圭质地纯净,反映了我国元代玻璃制作工艺的高水平,是极为罕见的珍品。
玻璃寿字镯,清代玻璃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1.6厘米,口径7.2厘米。模制,圆形,直壁,通体白色半透明玻璃上套绿色寿字纹一周,其中六个团寿字,六个长寿字,间隔排列。造型工整,色泽温润,柔和似玉。
玻璃笔枕,清代玻璃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共四件,分别为透明天蓝色、不透明浅蓝色、鹅黄色、草绿色,色彩纯净鲜嫩。三件形制如距骨,中央有穿孔;一件形制如银锭。四件均为实体玻璃器,两端高,中央低,可放笔。距骨式器又名嘎拉哈或嘎什哈,北魏以后北方草原民族的墓葬中多有出土,也有以水晶、白玉雕制的。这四件笔枕纯美无瑕,造型古雅,为玻璃器中的精品。笔枕也称笔搁,是放笔用的文房用具。
金星玻璃三阳开泰山子,清代玻璃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12.5厘米,长22厘米。此器作嶙峋山石状,其间有三只绵羊,姿态各异,寓意三阳开泰。山脚下,左边一羊仰首观天;右边一羊低头下山;第三只羊卧于山顶,作回首张望状。底部中心阴刻双竖行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器底附有黄杨木山石水波纹座。三只绵羊体态浑圆,山石陡峭险峻,棱角分明,工匠运用不同的雕刻技法达到了刚柔相济的效果。此山子为金星玻璃器中的传世精品。山子是以山石为主要造型的圆雕。
黄玻璃水丞,清代玻璃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5.6厘米,口径2厘米。圆球状,器上开一圆形小口,底略平,阴刻双直行“雍正年制”四字款,款外圈以单直线方框。腹内可贮水,附有一铜制小勺。此器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供研墨用。造型新奇,美观小巧,新颖别致,玲珑剔透,艳丽润泽,色度均匀。水丞又称水中丞,用于贮砚水,多为扁圆形,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蚀刻赭色庭院养蚕图玻璃画片,清代玻璃器。高33.2厘米,宽43.5厘米,厚0.2厘米。长方形,采用蚀刻技法制作。以乡村妇女于庭院养蚕为题材,画面左侧为庭院一角,院内修竹摇曳,围墙外一简易草棚临溪而建。草棚内有六名村妇分成两组:一组在整理桑叶,准备喂蚕;一组在检查蚕茧。画面逼真,布局合理,颇似工笔画。清代晚期,这类以中国传统生产、生活为题材的玻璃蚀刻画深受西方人士喜爱,为当时外销商品之一,外国博物馆多有收藏。
雄黄色玻璃扳指,清代玻璃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1.3厘米,口径2.7厘米,厚0.3厘米。模制,圆形,直口,雄黄色玻璃体,遍布紫红色斑点纹。造型优美,色彩鲜艳。扳指是古时弓箭的辅助发射用具,在拉弓放箭时,用以保护手指。扳指最初是用去毛的熟皮革制成,系在右手大拇指上,用于钩弦开弓。后来,随着工具的发展,简单的手指护具发展成中华民族的艺术珍品,成了男子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筒状饰物。清代,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居多,也有用仿玉玻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