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红巾军起义
23754200000008

第8章 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2)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攻占浙东地区,是因为当时元朝在这里所管辖的州县,都是一个个的孤立据点。另一个原因就是浙东地主和元朝政府的离心力越来越大。元朝政府当农民起义军高涨的时候,曾经表示要放宽对汉族地方官僚和知识分子的民族歧视政策,但当这些地区的农民起义形式一度低落的时候,元朝政府和蒙古、色目官僚又继续对汉族官僚和地主武装进行排挤,如最初组织地主武装协助元军镇压方国珍的几家豪族。所以朱元璋的军队一到,不少地主知识分子就投向朱元璋。而朱元璋的军队纪律很严格,每每攻克一地不杀不掠,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

2.推行的政策

朱元璋对地主知识分子是很重视的,在没有渡江之前有李善长、冯国用等一批文人参加了他的起义军,渡过长江以后,随着统治地域的扩大,地主文人更是纷纷地向他靠拢。当时的浙东文人叶深、章溢、刘基都被聘召大应天的时候,朱元璋还特地为他们盖了一所礼贤馆。朱元璋到处搜罗地主文人学士,但是也不是随随便便地任用。一方面对知识分子作用的重视,另一方面怕他的部将一旦与文人结合,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在元朝民族歧视政策的压迫下,投向朱元璋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大多是没有功名的,或者只是在元朝地方政府任低级官吏,一生也很难有大的成就。如李善长只是里中长者,陈遇是温州的教授,陶安是明道书院的山长,刘基的官职较高,由进士而被任命为元帅府都事,但后来也不做官而去种田。这一批封建士大夫认识到天下瓦解的趋势,他们也自称是胸中有国、有远谋的有识之士。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们确实是治国安邦的杰出人才,对于朱元璋的事业起了不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选择金陵为根据地。渡江前的冯国用、李善长和渡江以后的陶安,都向朱元璋提出建议,先攻占金陵为根本,然后出兵再去攻打四方。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金陵北面以长江作为屏障,南面有吴会,从长江下游形势来说,确实是向外发展的理想地区,为朱元璋以后向外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提供斗争的策略。在朱元璋的部队攻克徽州之后,朱升向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斗争策略。朱升这一建议,是根据当时客观形势提出来的。高筑墙,就是要朱元璋巩固自己的管辖地区;广积粮,就是要朱元璋准备应付长期战争的物质条件;缓称王,就是要朱元璋实事求是,不图虚名,尽量不使自己成为大家厌恶的对象。这样的斗争策略,在当时无疑是正确的,朱元璋完全采纳了这一建议。

整顿军队纪律。不要随便杀人,也不要贪图女子和玉帛,这是投向朱元璋的封建文人,共同向朱元璋提出的强调军队纪律的两条建议。朱元璋在行军作战中也十分注意军纪的整顿。朱元璋军队进入太平,进入建康都进行了整顿。军队纪律,是军队在战斗中获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所到之处,均受到人民的拥护。

过了长江之后,局面打开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大量涌进农民军,对朱元璋加速封建化,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他们对元朝统治者失望之余,急切希望能找到一个重建封建秩序的“明主”,当时竭力要朱元璋效法汉高祖。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从安丰救出小明王,迎接到滁州。刘基非常生气,他看清了形势,要朱元璋撇开小明王,建立新王朝。朱元璋本来就怀着帝王的欲望,自然就很快就领悟出来了。这样的一个事例说明刘基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引导促使朱元璋与红巾军决裂和转向封建化的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朱元璋在江南政权所推行的政策,既具有反封建王朝的一面,又具有维护封建秩序的一面,这是农民政权的特点。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的军队攻下了婺州,开仓济民,很多人都想去归附。这说明朱元璋农民军是受广大农民群众所欢迎的,是把它看成农民自己的队伍的。虽然朱元璋的农民军没有提出类似“摧富益贫”的口号,也没有在统治区实行调整土地的措施,但他们对当地农民反抗地主夺取土地的斗争是支持的。江南政权对农民起义战争中所获得的土地是给予承认的。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江南政权推行的政策也有维护封建制度的一面。朱元璋攻下集庆的时候,向人们宣告各自做好他们自己的职业,只是对元朝的“旧政”有不便的地方加以改革。所以在朱元璋江南政权的统治区内,封建生产关系并没有变动。

(三)平定四方

1.陈友谅政权的灭亡

蕲黄红巾军在至正十五年(1355年)再次崛起,到十七年,占领了湖广以及川蜀等广大的地区,这时军队中发生了内讧。原来蕲黄红巾军初起的时候,徐寿辉被推荐为首领,他对起义的事业并没有太多的贡献,也没有太多的才干。从彭莹玉牺牲之后,天完政权实际上被丞相倪文俊所控制。后来,倪文俊想阴谋杀害徐寿辉,被发现后,就率领部分军队逃奔黄州。黄州当时是由倪文俊部将陈友谅驻守。陈友谅出生在一个渔民的家庭,参加了徐寿辉的红巾军,最初是倪文俊的部下,后来因为立了战功,成了领兵的元帅。当倪文俊去投奔他的时候,他乘机杀害了倪文俊。于是天完政权的大权又转到了陈友谅的手里。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要挟着徐寿辉,向朱元璋的统治地区进攻。五月,攻下了太平。陈友谅以为攻占应天指日可待,心满意得,急于想当皇帝,派人杀了徐寿辉,在大风雨中,把采石五通庙作为行殿,当了皇帝,国号为汉,改元为大义。陈友谅称帝之后派人到张士诚那里,想和张士诚一起攻打建康。面对强敌压境,应天的文武官员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跑。刘基说:“主张投降或者逃跑的人,应当斩首。”朱元璋采取刘基的建议,积极做好战斗的部署,一方面让胡大海出兵去打广信,用来牵制他们,扰乱敌人的后方。同时又利用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朋友的关系,约定假装去投降,引诱陈友谅来到应天。陈友谅受骗上当,在龙湾遭到朱元璋水陆伏兵的侵袭,被打得大败。朱元璋俘虏了陈友谅军队两万多人,并且获得了他的很多军舰武器等等。到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的时候,龙兴、袁州、瑞州、临江、吉安等州县,都被朱元璋所占领。

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乘着朱元璋出兵安丰的时候,围攻洪都,士气也很浩大。但是都督朱文正和参政邓愈、元帅赵德胜等率洪都军民坚决誓死地守护。陈友谅八十五天也没有攻下,到了七月中旬,直到朱元璋亲自率领十万兵力来救援,才前去鄱阳湖应战。朱元璋的军队在七月十六日到达湖口,后来又由松门进入鄱阳。七月二十日两军相遇在康郎山,鄱阳湖的战争从这个时候开始。到了八月二十七日,在混战之中,陈友谅中箭而死。他的将领张定边乘着小船趁黑天把陈友谅的尸体和儿子陈理送到武昌,立陈理为皇帝,改元徳寿。这一次,朱元璋、陈友谅两军在鄱阳湖的水战长达三十六天,时间很长,战斗打得也十分激烈,陈友谅的部队几乎全部覆灭,而朱元璋方面的伤亡也很大。朱元璋怕张士诚乘虚而入,自鄱阳湖的战斗结束之后,命令常遇春去攻打武昌,自己率领军队回到应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朱元璋因为武昌围了很久也没有攻下,亲自出马,陈理和太尉张定边投降,汉政权结束。朱元璋在这个地方设置了行中书省进行管辖。

蕲黄红军所建立的农民政权,最后被朱元璋消灭了,但它在元末农民斗争中的辉煌业绩,却是不容抹杀的。陈友谅虽然在击杀徐寿辉的时候有他的缺点,但他坚决反对元朝的反动统治,从不屈服地进行斗争,也不失为一个英雄人物。他的坟墓,今天还保存在武汉长江大桥下。当年他活动过的地方,至今还有关于他的传说,可见人民是怀念他的。

2.张士诚的灭亡

朱元璋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灭了汉政权之后,下一个进攻的目标轮到了张士诚。张士诚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一月在高邮打败元军以后,向外发展。张士诚率领军队由通州渡江,攻占了平江、湖州、松江和常州等路。改平江为隆平府,在平江建都。张士诚自从进入江南地区以后,就和朱元璋成了邻居,双方斗争不断,后来朱元璋攻占了长兴、江阴等地,堵住了张士诚西进的道路。南面又有苗军元帅的驻守,在至元十七年(1357年)八月,张士诚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张士诚虽然接受了元朝政府的官爵,但是依然在自己的土地上驻兵。后来张士诚又乘着江浙右丞相和杨完者的矛盾,派兵占领了杭州,以后势力不断扩张。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张士诚全盛的时候,他所占领的土地,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张士诚所统治的地方,盛产粮食鱼盐,又有蚕桑,物产十分丰富。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善于战斗,有谋略,为人正直,很得人心,浙江西部的地区大部分都是他打下来的。张士德在至正十六年(1356年)在常州被徐达抓获,到了应天之后就自杀了。之后张士诚的三弟张士信,贪婪无能,日夜都以歌舞娱乐,疏离以前的老将,上下关系处理得很不好。由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张士诚也养尊处优,不管政事。

朱元璋对于张士诚,首先是扫除他在淮水流域的据点。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命令徐达出兵,经过半年多的战斗,攻占了通州、兴华、盐城、高邮、淮安、徐州、宿州、濠州等州县。接着,朱元璋就全力转向张士诚的政治中心江南地区。还写了声讨张士诚的罪状。朱元璋在这一篇檄文之中声讨了张士诚的八条罪状,除了两条是指责张士诚侵占朱元璋的地盘和诱导朱元璋的部将以外,其他六条都是指责张士诚背叛元朝政府的罪状。这说明朱元璋是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来声讨张士诚的。

八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军队二十万讨伐张士诚。先攻取湖州,让张士诚的军队疲于奔命,然后再把军队迁移到姑苏。同时任命朱文忠攻打杭州来牵制敌人。到十一月就攻下了湖州、嘉兴、杭州、绍兴等地。扫清了外围,从四面包围平江,张士诚几次想突围出去,都被朱元璋的军队堵了回来。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六月,张士信在城楼被飞奔而来的大炮的碎片打死。九月,徐达和常遇春又攻下许多的地方,张士诚在仓皇之中,打算自缢,但是被解救,做了俘虏。徐达几次派张士诚的部将劝他投降,张士诚闭着眼睛不回答,后来被压到了金陵,最后自杀而死。于是朱元璋改平江路为苏州府,任命何质为知府。平江固守了十个月,才被攻破。

张士诚从至正十三年(1353年)起兵,自称为诚王,到至正十七年(1357年)就投降了元朝。后来又自立为吴王,但是这个时候的张士诚和他的将领,只知道修府邸,建立园池,吃喝玩乐,十分腐朽。当时的吴政权只不过是一个封建割据政权而已。只知道固守自己的那块地方,而不去争取更大的天地。当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张士诚竟然不出平江一步。但张士诚在刚起义的时候,在高邮会战中大败元兵,在元末农民战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方国珍的投降

当平江即将攻破的时候,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朱元璋又派遣兵去攻打割据在浙东的方国珍。原来,以前与方国珍接境的时候,朱元璋曾将派刘辰去招抚方国珍。方国珍看到朱元璋兵力强盛,很难与其进行争斗,于是派使者随着刘辰向朱元璋奉送金银绸缎,表示愿意和他一起攻打张士诚,又申明等到朱元璋攻下杭州的时候,就献给他三个郡县。但同时,方国珍仍然不断为元朝海运粮食去大都。等到朱元璋攻下杭州,方国珍害怕被吞,就和元朝一起与朱元璋相对抗。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朱元璋的部将朱亮祖率领军队攻下台州,接着又攻下温州,十一月,朱元璋的另一部将汤和率军进攻庆元,方国珍逃入海岛,又被朱元璋的部将所击败。方国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向朱元璋投降。

4.闽广的平定

朱元璋在攻克平江以后,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派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从江西率军队进攻福建。当年的十一月,方国珍投降,于是朱元璋又命令汤和、廖永忠率领水师在明州从海上进攻福州。当时陈友定盘踞在福建。陈友定虽然是贫苦的农民出身,但是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却站在与农民军对立的位置。因为他为元朝统治者卖力,得到赏识,一直被任命为福建行省的平章政事,占据了福建八个郡的地方。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一月,胡廷瑞由江西进入,连续攻克了邵武、建阳。同时,汤和和廖永忠所率的水军也攻下了福州。第二年正月,汤和和廖永忠攻下了延平,陈友定在应天被处死。明军从出师到攻下延平一共四个月,接着又攻克了福建的其他地区,平定了福建。

福建的平定,为明军向两广进军打好了基础。当胡廷瑞攻向福建的时候,朱元璋又派湖广行省平章杨璟和左丞相周德兴等率军队由湖广夺取广西。第二年二月,汤和、廖永忠攻下福建的延平后,朱元璋又令廖永忠和朱亮祖率军取广东。后来朱亮祖率师到广西,到六月才攻占了靖江城,接着南宁、柳州等州县都投降明军,广西平定。

5.北伐中原

朱元璋在消灭张士诚的割据势力之后,并没有在胜利面前停顿,休整了一个月之后,就立即准备向北方进军,在至正十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军队二十五万,由江苏进入河北夺取中原。对于北伐军的进军路线和战略部署,朱元璋作出了审慎的筹划。朱元璋提出了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略。

为了向北方人民说明北伐的道理,朱元璋让宋濂撰写了一篇告北方人民的檄文。这一篇檄文表现了汉族主义思想,把国内少数民族一概称为“夷狄”。少数民族只能接受汉族的统治。他还极力强调天命论,这样,红巾军打击元朝统治的事实被一笔勾销,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另外,它还明确表示要维护封建纲常。这些都十分清楚地说明,朱元璋是以封建君主的立场来宣告自己的政治意图和未来国家的希望。这对于元末的农民军起义来讲,自然是一种无形的背叛。但这一篇檄文所提出的以汉族为中心的主张,在当时元朝统治者对于广大汉族人民实行压迫政策的情况下,又有一定的反民族压迫的正义性,其中的“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民族斗争口号,对汉族各阶层人民都是颇有号召力的。后来还被孙中山先生所应用。

由于朱元璋北伐军队纪律严明,战略部署正确,以及北伐檄文在安定民心和瓦解敌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北伐进展得十分顺利。先后攻占了山东、河南、河北等省。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明军已经到达通州。元顺帝感到大势已去,决定离城北逃。临走的时候,命淮王和丞相留守,元顺帝自己则在七月二十八日和后妃太子由居庸关逃往上都。八月二日,徐达等到齐化门,将留下的淮王和丞相斩首。从此,正式结束了元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