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以无私的态度去做,这是天的行为。
以无偏见的语言去说,这就是公德。
生来有爱惜他人的品性,行为有体察万物的感情,这就是仁。
求同存异,这就是大度。
不出锋头,不刻意冒尖,这就是宽厚。
万众的特点皆集我身,这就是富有。
保持天然德性,这就是规范。
保持自然德性有所成,这就是功业。循实顺理去做,这就是完备。
胜不骄,败不馁,这就是完美。
人们明白这十个方面,其胸怀便无所不包了。
——庄子《天地》语译
1.情景
面对高山大河,便觉天地空阔,人的心胸会豁然开朗。
站在大海边,烟涛浩淼,一望无涯,人立即会感到个人渺小。
对一泓清泉,而至于高山流水,清溪潺,人会为私心而惭愧。
春天里,欣欣向荣,到了秋天就要衰落萧条了,何况还有夜深人静,不测风雨。惟有青者常青,劲者坚挺。人会感觉到世事无常,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惟有一种德性不衰。
如此,人对自然的气象万千,博大宽容,能不认真反省,洗心革面么?
许多人总要表现自己,总是想把最动听最美好的评价拉到自己的头上,以为自己是世上头号好人,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就带来了一种坏风气。人人都要表现自己,为了表现,不值得表现的也要向人提出来,于是虚伪也就产生了。
其实,正常作法是,所谓仁义忠信都只是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之中。行为端正不要标榜这是义;彼此相亲相爱可不要自认为这是自己在施行仁,待人本来就要诚实,如果自以为自己在尽忠就不好了;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别以为这是守信用;互相帮助,人本应如此,可不要认为是施恩于人。
如果作到这样,人的天然常态便恢复了。事情做了,一切完成了,过去了,却不必留下什么痕迹,无须传扬开去。于是,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人的品格也会纯朴敦厚。
2.胡涂
知道自己愚蠢,就不是最愚蠢的;知道自己胡涂,就不是最胡涂的。
最胡涂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醒;最愚蠢的人,一辈子都冥顽不化。他们的表现就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三个人同行,有一个人胡涂,目的地可以达到,胡涂的人是少数。假如有两个胡涂虫,则很难到达目的地,因为胡涂思想占了上风。假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那就只有灾祸发生了。
所以,做事情找上好的搭档非常重要。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阳春白雪,能应和的人天下没几个;下里巴人,会引来倾城合唱。所以应当明白,高妙的言论不可能在教养不深的人们中找到知音;最深刻透彻的言论不会有出头的机会,因为世俗的言论占了上风。所以在这两个方面都超凡脱俗,实际又汇集了人们的胡涂,因为他永远达不到目的,不被人们了解。
明知不可为,却又要勉强祈求,这又是一种胡涂。母亲长得丑,半夜里生下孩子,生怕像自己,立即掌灯观看,这又是胡涂——自寻烦恼,何苦?不如任其自然!
北地有个老人丢了惟一可爱的马,别人很为他的不幸同情他,可他依旧没事儿一般,乐哈哈儿的。别人不理解,他便说:“丢了马是坏事,但又怎么知道坏事不能变成好事呢?”
过了几天,老人的马回来了,还带回了两匹小马驹。
有两个逃难的人,临出门时,一个将家里的黄金珠宝,尽数装进袋子,背了袋子就走。他算是将家里最值钱的东自带走了。另一个人丢下万贯家财,只背了袋米出门。他带了他生命最需要的,却并不怎么值钱的东西。山高水长,兵荒马乱,带金宝的人,金宝渐渐换不到饭吃,最终饿死路旁。而另一个人依靠那一袋子米,饿了吃一把,渴了喝点水,终于走到避难的目的地。
所以,明白人知道要人该要的,胡涂人却总贪占人不该贪占的,有用与无用、大用与小用,便也因时而变化。
3.负担
人本来的样子,应该是不用花言巧语掩饰自己,不使小聪明侵占他人利益,当然也不会因此使人受到损害,也不会使自己到一天弄巧成拙陷入困境。凭自己的体力与才智去劳动,换得生活,这便是正常的。
在这之上,人们或许应明白:
作人作事,最根本最应该的作法用不着那些做给人看的细小的德行,毫无意义的规矩;最美好最自然的品德,本来用不着肤浅的知识来装饰。
肤浅的知识只会伤害真实与自然;无谓的规矩却只会破坏事情本来的样子。所以,对于人,作得对,作得好,那就只是让行为端正,天性自露就够了。
说仁者爱人,本来对父母要孝敬,对兄弟要亲爱,对他人要尊重,这是人应当作到的。作到了很正常,没做到就不应该。但为了不应该的人,社会提出了“忠孝仁义忠信贞廉”,那些不应该的人又浑水摸鱼,人的德行更混乱,好人的负担就更重了。
回到根本上来说,赤子最宝贵。皇帝的位置对她说不上高贵,全国的财富对她说不上富有,一切显赫的声誉不能代替她的成长。这就是人最应该的,活得一身轻的样子。
有人会说:人们永远是长不大的赤子吗?
回答:为了身外之物,使心性复杂,使人生背上各种名利的负担,人不是太可悲了么!
所以,人们会为名利、地位日夜忙忙碌碌,但绝不会有人否定赤子之心!那是不可能的。
4.胸怀
天能覆盖万物,却不能承受万物;地能承载万物,却不能覆盖万物。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能必有所不能。
有所选择,就必然有所淘汰与失之偏废的地方;有所教导,就一定有教育不到的地方,只有自然的化育才没有遗漏。所以,人从自然的怀抱走出来,获得生命与智慧,当他明白了自己与自然后,他又努力回到自然,掌握自然。
不用心机计巧,便不必左顾右盼,前后顾虑了。不卷入是非,就没有闲事的牵挂拖累。
推一下走一步,拖一把退一脚;风一样吹来吹去,落羽一样无意旋转,石磨子一样随推力转动。如此,无功亦无过,所以可自保。
这什么道理呢?
如同草木石头一样,沉默不言,也就没表现自己的后患;不去钩心斗角,行动与休息都不背离自然规律,没人表扬,也就没有攻击的恶语飞来。
有形的事物总是不完善的,所以,艺术总是遗憾的;无形的道理总是不可穷尽的,所以,对于人,有一个外宇宙,还有一个内宇宙,宇宙即无穷。
世界是运动的,以静宓表现它的存在;生命也在于运动,但要体味世界万物与人生的真谛也须虚静心灵,方能与世界万物的奥秘接通信息。
在个人行为上,不居功自傲,不自以为是,万事万物的真性、道理就会自然显露出来。动时如流水,顺高向低,静时像明镜,高悬自照;反应时,如回响对声音。不锐意贪求,就不会损害他人,也就不会损害自己;从不想争强逞能,就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这就是大智若愚。
坚硬的东西容易被打碎,锐利的东西容易受挫折。因此,雄强固然人人渴望做到,但柔弱却是一个安全的处所;光彩照人是人人羡慕的,但寂静幽深的谷地却有价值更大的充实。
人人都讲现实,讲实际,因而目光短浅;自己独能追求空虚,无所得,也无所束缚,则眼界可以高远。
对待财物,够过日子就行了,无心积蓄就会常常有余,感到富足。立身处事,从容和缓,便不会身心劳损;没有贪心,便不卖弄心机,害人害己。
这一切都表现为宽容,这可是人的最高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