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23774800000030

第30章 社交心理常识(5)

从1~9中随机抽出7个数字,比如“2、7、8、3、6、5、9”,报给被试着听。然后,要求他们进行复述。结果,几乎所有的被试者都可以准确无误地把这7个数字复述出来。

接下来,米勒增加了数字的个数,却发现,被试者能复述的仅仅只是前面7个数字,而后面的他们都不记得。

通过一系列实验的验证,1956年,米勒正式提出了“7±2法则”。米勒认为:大脑在短期的记忆中,人对“信息块”的接纳范围是5~9个之间,而大多数人的上限是7。

“7±2”法则是对人类能力的客观总结。那么,我们在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要尽力将信息块的数目控制在7±2的范围内。如果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递给对方很多信息,并且要确保其信心传递有效,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语言做如下的调整:

1.使信息块包含的信息最大化。这样能够将尽可能多的信息用尽可能少的信息块表达出来,能把信息块的数目控制在“7±2”的有效范围之内。

2.最重要的信息块放在最前面。人对最前面的信息块往往具有最深刻的影响,因此要将重要的放在前面说。

3.控制好信息块个数。在社交场合中存在很多干扰因素,比如:噪音、杂事等,对方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会导致只有两三个信息块能够被他们记住。

理论上来讲,掌握了这些技巧,说话就应该比较有条理了。但是,现实和理论往往是有差距的,而消除这个差距的唯一途径就是训练自己。

首先,不要说病句。即使是面对面的说话而非书面表达,病句也会影响对方对信息的接收效率,而且还会给对方留下不自信、没有文化素养的不良印象。

第二,说话要有要点、有中心。有的人喜欢和人寒暄,或者东拉西扯,结果到交谈结束的时候也没有把关键的事情说清楚,这就是无效的语言交流。

第三,三思而后说。缺少了理性的思考会影响到语言的条理和逻辑,因此,开口前要稍微想一想。

第四,把握非语言因素的运用。声线要沉稳、语速要适中,肢体语言要适度,太多的话会分散对方注意力。

第五,多听名人演讲。这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说话条理。

瀑布心理效应

很多人都有过被别人的“无心之言”刺伤的经历,在别人看来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却在我们心里激起了千层浪,让我们不痛快。这种旁人一句“无心之言”却弄得我们如此“不得意”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瀑布心理效应”,即发出信息的人心理比较平静,但接收到信息的人却被信息弄得心理失衡,进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就如同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面平平静静,下面却浪花飞溅。

历史上、生活中,因为一句自己认为无所谓的话不经意的表情动作等,而得罪别人、破坏彼此关系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还可能因此为自己树敌、丢了性命。

三国时,雄霸一方的刘备是个“少须眉”的形象。在古代,胡子和眉毛稀少的男子被认为是“脂粉味”重,缺少男子汉气概。刘备刚到西蜀时,曾被刘璋手下胡须茂盛的张裕取笑嘴上没毛,虽然他当时并没有发作,但心里十分恼火。

后来,他赶跑了刘璋,成为张裕的主子,终于找了个借口,把张裕杀了。

张裕的口无遮拦、说话没有分寸,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由此可见,“慎言”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因此,如果我们想在社交场合中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无心伤人的错误,避免自己的一句闲话引起强烈的瀑布心理效应。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努力:

首先,说话要有所避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禁忌,这些禁忌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雷区”,往往是谁踩就炸谁。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所避讳,这是对他人的尊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来说,以下这些内容是不能碰的:

1.隐私。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隐私都是不宜多说的。适当地说自己的隐私固然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但过了头就会引起对方反感,认为你是个没有分寸的人;而别人的隐私更是碰不得,既然是隐私当然要隐秘。

2.丑陋之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美丽的、俊逸的。然而,生活没有慷慨地让所有的人如愿,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幸的丑陋者和残疾者。他们大多有自卑感,不愿听与自己的短处有关的话题。

3.失意之处。人生在世,有起有落。即使今天看起来多么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人都可能经历人生的挫折,难免有失意之时,或高考落榜,或恋爱受挫,或久婚不育,或夫妻反目,或工作不顺,诸如此类的失败本就已经让人痛苦不堪,好不容易忘记了、超越了,又有人有意无意地提起,怎会不让人火大呢?即使现在的得意之人也怕往日的失意传播出去,有失颜面。因此,他人的失意处是禁地。

4.痛悔之事。古人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对于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谁又愿意把它公之于世,让每个人都知道呢?尤其是对那些涉及品质的错误(如曾有偷窃行为或生活作风问题),就更加讳莫如深。如果听到有人说起类似的错误,就会顿生无地自容之感,有如芒刺在背般的痛苦。

5.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彼此在观点上的对立,进而给彼此的交往带来不良影响。

6.对他人的评价。那些对人的负面评价很容易传到被评价的人耳朵里,没有人会喜欢一个背后说自己坏话的人;即使评价是正面的,也很有可能会在传播的过程中走了样,给被评价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为彼此的人际交往留下阴影。

其次,拿捏好分寸。要想说话不失分寸,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外,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夸大或忽视客观事实,这样才能赢得人心,给人以可以信任的印象。

2.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能说。比如:作为晚辈,就不能对长辈轻言批评。

3.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社交场合,温文尔雅的待人接物方式是普遍被认可的。情绪失控,过于兴奋或过于愤怒都是不好的,过于兴奋会口出妄言,过于愤怒会口不择言、伤害他人。

4.注意语言的地域差异。由于不同地域存在不同的文化差异,某些地区的人有其特有的禁忌,因此,要注意这种差异,千万不要一时不察而得罪了对方。

5.善意很重要。所谓善意,也就是与人为善。切记,说话的目的是向对方传递信息,以期在彼此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惹是生非。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慎言”、“善言”,这样才能让交往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进而使彼此感情升温。

刺猬效应

有一群刺猬,在冬天想用大家的体温来御寒冷,紧靠起来,但它们彼此即刻又觉得刺得疼痛,于是又离开。然而温暖的必要,使它们再次靠近时,却又吃了同样的苦。但它们在这两种困难中,终于发现了彼此之间的适宜的间隔,依这距离,它们能够过得最平安。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就像“过冬的刺猬”一样,需要彼此交往、彼此靠近,但也需要一个个人空间。而这个个人空间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容侵犯的,但又不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心理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刺猬效应”。

交往中需要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美国学者研究认为,46~61厘米是一个人的私人空间,女人或男人可以安然地待在私人空间内。76~122厘米,这个空间最适合讨论。和非亲密朋友交谈,较佳空间距离是213~366厘米,这个空间距离也是与普通朋友交谈的适当距离。小于此距离,对方会觉得你盛气凌人;大于此距离,对方会觉得你没礼貌。与同事或领导讨论公事,最佳的空间距离为122~213厘米,大于这个距离,对方会误认为你态度不认真;小于这个距离,对方会觉得你有逼迫之意。当你与爱人约会的时候,和他(她)之间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46厘米,否则他(她)会觉得受到了你的冷淡,可能引起误会。

当然,最佳距离的多少还与交往者的文化背景有关。如果与一位美国人交谈,距离不得小于60厘米,否则他会觉得你不友好;如果与一名阿拉伯人交谈,就要小于60厘米,否则他也会觉得你不友好,可能会出现他不断向你靠近以示友好而你不断后退的有趣场面。

一般情况下,人们越亲密,越友好,他们就站得越近;而陌生人则可能站得远一些。但如果一个人想和对方交朋友,他也会在谈话时离对方近一些。而如果他讨厌对方,那他很有可能会无意识地向后挪一挪。虽然很少有人会注意个人空间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站得近还是远来判断两个人的亲密关系或彼此是否感兴趣。尽管有的时候我们会靠得很近,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喜欢有一定的空间。

人与人都是相互需要的,但是同时也相互利用着,保持距离才能产生安全感。距离是一种人际学问,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大学毕业那年,丁小洁为了证明自己,只身去了一个离学校很远的城市。初来乍到的她不认识任何人,走到哪里都是满世界的陌生,没有人一起说话,没有人跟她一起分承离家的苦,满怀的热情遭遇了冬天的寒冷,整个人像被冰封了。

华美是办公室里第一个冲她微笑的人。她们从每天只简单打一个招呼,到对某些公共事物发表极其相近的个人看法,然后,话题逐步涉及办公室内外的其他种种,华美让她感觉到与人交往的温暖。

她们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共同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工作日一起上班、周末的时候一起shopping,那段时间里,两个人几乎形影不离。

很快,她们就发现了许多对方不能相容的性格特点,开始的时候,彼此还在相互包容着、忍耐着,最后,终于爆发了。她们相互说着刺痛对方的话,因为相知得深,所以相伤也深,直到有一天她从这种相互牵制的关系中决然而又不舍地退出。

之所以无话不谈的两个人会反目成仇,就是因为两个人之间没有保持距离,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倘若交往的双方在彼此眼中是透明人,则会使原有的亲密感顿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防备和一点小事就可能引起的不满。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生活空间,如座位、床位、办公桌……不喜欢别人侵占,有时即使最好的朋友去坐(占),我们也会在潜意识里感觉别扭。无论彼此怎样亲密,都保留一点距离,给对方也给自己留出一点呼吸的空间,这样更有利于彼此关系的长久维系。

情境同一性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等提出了情境同一性原理。他们指出,对于每一种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人都有一种最合适的行为模式与之相匹配,这种行为模式与其情境具有同一性,故称为情境同一性。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双方都能处于情感共鸣的状态中,那么这样的交往常常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彼此关系的发展。而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认同和共鸣,是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当时特有的情境刺激所形成的互通和互相感染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合适的情境来促进彼此情感共鸣的产生。这种特有的情境就是“情境同一性”,是最有利于双方互动交流的情境。因此,在进行社交活动时,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情境同一性。就此,心理学家们提供了以下几个小建议:

1.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人所处的环境,包括地点、气氛等一系列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人的情绪。在人际交往中,选择一个舒适的、气氛融洽的环境,能使人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从而更加容易进入交往状态。

2.找到共同话题。共同话题能够引导对方进入自己设置的情境,或者进入对方期望的情境,进而创造出情境同一性。

3.体味对方的情绪。人的情绪是具有波动性的,情绪好能促进人际关系,情绪不好则对社交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学会体味对方的情绪,这样才能体谅对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4.利用相似原理。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倾向于和那些与自己有更多相似点的人交往,并且对他们有一种潜意识的好感。因此,努力发现彼此的相似之处,能够使自己更容易认可对方,同时也更容易使对方接受自己,进而,成功创造情境同一性。

5.塑造最有利于交往的个人形象。对于对方来说,我们的个人形象同样属于外界环境中的一部分,因此塑造一个最有利于交往的个人形象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努力: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耐心倾听,谈论符合对方兴趣的话题,适当表现自己等。

我们知道,创造情境同一性能够促进彼此情感共鸣的产生,那么我们怎样来踢这“临门一脚”,真正引起共鸣呢?以下这些方法是值得我们尝试的:

1.趋同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就是趋同法。着重渲染彼此间的共同体验,能缩短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心理共鸣。

2.求异法。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利用“异”来勾起对方追求新奇的心理,一方面,不露痕迹地将对方带入自己的情感中;另一方面,当好奇心被满足,对方会产生恍然大悟的心理愉悦,进而引起共鸣。

3.对比法。通过对比,事物的特征会更加明显,也更加被人注目。在交往过程中,用对比法能够引起对方对自己的高度重视,使对方专注于彼此的交往,从而与自己产生心理的交融,唤起对方的心理共鸣。

4.情感法。用真情实感去感动对方,比如:进行自我检讨;或者适当地说一些自己的隐私,以示真诚;又或者讲出自己的经历等。这样能够唤起对方的同情心和类似的回忆。记住,真情是任何人都不可抗拒的。

5.幽默法。幽默的力量能帮助我们赢得对方的喜欢和信任,能够给彼此一份好心情,在彼此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6.提问法。适当地问对方一些对方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一方面能够促进交往继续,而不会出现冷场,让彼此都陷入尴尬中;另一方面,可以给对方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对方心情愉悦、敞开心门。

情感共鸣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对话,是极为亲密的情感互动,能给彼此的关系带来突破性进展。因此,创造同一性的情境,并努力促成彼此的情感共鸣是人际交往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