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余秋雨文化之旅
23783400000001

第1章 卷首语

我接手写这本书时很犹豫,我知道我的知识结构,我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我对余秋雨这位文化大师本身的了解,都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状态。这些惶惶的隐忧,都基于我对他的崇拜,因为他的文字总是能激起我的共鸣,使我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走近自己所崇拜的人的想法。而我却获得了这样一个机会,可以用笔去写自己崇拜的人,这种幸福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有的,于是我欣然接受了约稿。

为了撰写此书,我首先查阅了几乎所有和余秋雨有关的图书资料,其中既包括他本人的散文、戏剧论著,也包括对他或褒或贬的评论著作近二十种;同时我还查阅了数量颇巨的关于余秋雨的评论文章。这些图书和文章从不同角度,全面细致地勾勒出余秋雨的各个侧面。在积累了这些资料后,我终于敢提起手中的笔开始写作。

关于余秋雨的图书和文章,数量之多令人咂舌,其水平参差不齐,内容亦五花八门,有揭露余秋雨在文革中充当“四人帮”喉舌的,有谈余秋雨生活绯闻的,有彻底否认余秋雨是学者和作家的,有鼓噪大家不要读余秋雨书的,一时间,批判余秋雨,几乎成了文化领域内的不大不小的一场运动。只要是人,当然都会有缺点和错误,何况是靠文字吃饭的人。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文章是思想的产物,即使余秋雨才华横溢,也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毫无瑕疵。有争议,有批评是正常的事,但心态一定要放正。

文化名人是广大群众在精神上的朋友,他们集智慧、品德、勤奋于一体,缺一不可;他们是促进人类进步、提高人们精神生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批评他们可以,但绝不能棒杀。

让余秋雨立于文坛金字塔之顶的,主要归功于他开创的文化散文,这其中《文化苦旅》无疑最有代表性。此书收录的文章看似游记,其实是以实地考察为针脚,穿针之线,却在乎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反思。中国古代的游记文学源远流长,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袁宏道都是此中高手,余秋雨面对先贤,勇于创新,以思想充实游记,给游记散文这一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新,永远是文学不断前进发展的基石。而这也正是余秋雨为文的一个特点,不仅是散文,余秋雨编著的教科书以及戏剧理论专著,也充满诸多的创新元素,使人读来,都会感受到一种雨过天晴的清丽、透爽,而没有古板、陈腐之气。也正因为如此,余秋雨的几部学术著作虽然风格与散文迥异,却依然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从而一版再版。如果将余秋雨的散文比作情感奔放的优雅民歌,余秋雨的学术著作就如同意韵深远的古典乐曲,两者相得益彰,一张一弛,一远一近,暖冷交替,放收自如,恰如油画大师笔下的作品,看似随意却层次分明。

对于自己学术著作的成功,余秋雨总结为:当代思维——国际经典——中国艺术,这三者成了他学术之鼎的三角支撑。

徐甡民先生在《秋风秋雨愁煞人》一书中这样评介余秋雨:“我们的文化是一种多层结构,虽有通联,更成割据。因此学者的‘知名’经常只是在于高耸狭小的层面上,而并不具有实在的社会性。余秋雨先生却是例外。如今他的名声得以穿越多层文化的壁垒,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概念。”徐先生对余秋雨的评价相当中肯,也道出了余秋雨成功的原因。

广博的学识,深刻的思考,成就了余秋雨,他不仅仅是一个学者、作家、艺术家,他还是一位始终秉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维理念的行路者。他对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艺术、教育、社会风尚等都作过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并在自己著作和文化散文中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中受益良多。

余秋雨的创作道路可喜可贺,创作水准、创作态势始终向着大海的浪尖靠近,正因如此,才有了“余秋雨现象”一说。我们相信:“余秋雨现象”将会延续,他会用他的生命、用他的精神、用他的智慧去创作一部部优秀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将牢牢地印在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