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仁
23785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论语》中,提及“仁”的地方共计109次。可以说,“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理想的人格境界。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本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含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这是儒家仁政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含义相当丰富,兼含礼、义、智、勇、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诸德,它们都只是“仁”这一最高道德的要素。要达到“仁”的目标,须先符合其他诸德的要求。欲达到“仁”,就必须以社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指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能听到有关的政事,他是怎么得来的。子贡说,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的德性来取得的。孔子自己也把能行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于天下作为仁人的标准。

“仁”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仁”还有“忠恕”的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人们要想自己站得住,必须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显达,也必须让别人显达。也就是说,在自己站起来时,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尽量使别人也站起来,这里应该包括在生活上、财力上接济帮助别人,也在道德上、修养上影响帮助别人,即推己及人、积极为人的意思。这样做了,就是向为仁的路上走了。这是一种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的人生观;是一种有利于别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进取、无私无畏、与人为善的献身精神;是一种为人处世中的行为准则。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去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老师说:“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我们想要交上好朋友,第一,要有仁爱之心,愿意与人亲近,有结交朋友的意愿;第二,要有辨别能力。这样才能交到品质好的朋友。有了这两条,就有了保障交友质量的底线。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尊重别人,也能为自己赢得别人的尊重。同样,要获得别人的关心帮助,首先你要学会关爱他人。一个懂得关照他人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照,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在互帮互助中,在爱的奉献中,生命才能充满无限的力量。

孔子提出为仁的方法,就是要克制自己头脑中不正的思想意念,依靠自己内心的自觉,重视自己内心的修养,来达到仁这种最高的境界。孔子阐释了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仁需要做的几个方面,首先要笃信好学,要有一股守死善道的精神,认真执著地追求;一切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要把希望和努力放在别人身上,即“君子求诸己”来修仁德,从自己身边的点滴事情做起;“能近取譬,为仁之方”则是修养仁德的好方法;在实行的过程中,还要时时地检查自省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吾日三省吾身”,发现了不合乎仁德的苗头或行动,应及时改正。

儒家“仁”文化的目标,具体而言,是要实现这样一种人际关系:既有严格的尊卑亲疏,又能相互和谐、合乎人道爱心。它包括了修己与安人两方面的目标。修己是从个人方面来说,是要造就“志士仁人”式的君子人格。安人则是从社会管理方面来说,是要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孔子主张,由圣君贤臣执政,把他们内在的仁道爱心推展至国家社会与全体人民,就能使人人安居乐业,从而民富国安,天下升平。

儒家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仁”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有些人视道德精神为草芥,私心膨胀,物欲横流,在“一切向钱看”的歪风中成为利欲熏心、丧失人格、国格的势利小人。于是,仁爱的呼声四处响起,建立以仁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渴望越来越强烈。那么本书就和读者从立人、修身、处世、交友、职场、管理等六个方面,一起来感悟古代圣贤们留给我们的仁之智慧,从中寻找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

儒家“仁”文化是升华人性的学问,它用“仁爱”的思想教育人,以改造人性的邪恶,唤醒人的良知与责任感,导人向善。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奋发前进,当代人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儒家“仁”文化的思想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书正是让我们在圣人先哲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从他们的思想光芒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从而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