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仁
23785300000028

第28章 以人为本:管理中的仁道思想(1)

儒家“仁”的目标具体而言,是要实现这样一种人际关系:既有严格的尊卑亲疏,又能相互和谐、合乎人道爱心。它包括了修己与安人两个方面的目标。修己是从个人方面来说,是要造就“志士仁人”式的君子人格。安人则是从社会管理方面来说,是要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孔子主张,由圣君贤臣执政,把他们内在的仁道爱心推展至国家社会与全体人民,就能使人人安居乐业,从而民富国安,天下升平。这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思想应用于现代的组织管理中,就是要对组织进行人本主义的伦理管理,其特点是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核心,通过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培养人们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组织和谐有序的发展。

1.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国学链接:关于《论语·卫灵公篇》

本篇是《论语》的第十五篇,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诸子之言: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就是因果循环,今日因成他日果,今天不为他日打算,他日成今日时必然有许多忧虑,不容我们不作努力。

唐朝著名诗人杜苟鹤在一首名为“泾溪”的诗中写道:“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首诗说明一个人在危难时刻总是加倍小心,所以一般都能安然度过,而祸患往往出在春风得意之时。此时的人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忘却了暗礁可能带来的灾难。自以为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怎么可能在阴沟里翻船?然而那些淹死的人,往往都是熟悉水性的。

亚圣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汹涌澎湃的人生大潮中,不能有丝毫懈怠。绚丽的风景引人沉迷,严酷的现实逼人奋进。忧患意识淡薄的人,得意于一时的光环,滋长了骄傲和浮躁的情绪,从而栽倒在鲜花与掌声之中。忧患意识,能使人洞察微波荡漾之下隐藏的暗流,晴空万里背后的暴风骤雨,使你未雨绸缪,趋吉避凶。

延伸思辨: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还是“人无近虑,必有远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将这句话解释为“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不免令人疑惑:为何不作长远考量(远虑),很快就会面临危机(近忧)?恐怕应该是今天不长远思考(近虑),未来便会爆发危机(远忧)。若单纯从表面的字义解释,这句话似乎有时空倒置的疑虑。

今日的忧愁是昨日所致。昨日的那些相关决定如果不正确,昨日的作为如果不够周延,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来过,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开的?重新检讨下来,不但学得教训、经验,不致重蹈覆辙,也能强化对事物相关影响的认知,增长决策判断力。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就是这个意思。

再深入思索,就会令人豁然开朗。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是指,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忧愁),是肇因于以前没有深思熟虑的作为;同样的,今天的作为如果未经长远的深思熟虑,未来必会尝到苦果。所以,这句话除了提醒我们要深谋“远虑”,还点出一个要点:凡事必是“自作自受”,这是每个人都要有的认知。重新品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除了警惕自己、要对今日的事物深思熟虑、深度思考外,还应对将来进行打算,即所谓“深谋远虑”。

精彩典故:

狡兔三窟

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收养了大批门客,获得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有一次,一个叫冯谖的人来投奔孟尝君,由于冯谖没有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孟尝君对他并不是很在意。

一天,孟尝君让冯谖去他的封地薛城收债,冯谖临行前问孟尝君:“债收齐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答道:“看我家里缺少的买吧!”

冯谖驱车到了薛城,那里的劳苦百姓听说来收债了,一个个叫苦连天。冯谖就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契据当众烧掉,说是把那些钱赏赐给百姓了,老百姓感动得都高呼万岁。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些什么回来?”冯谖答道:“你说让我看你家里缺少的买,我看你家里堆满了珍珠宝贝,畜栏里养满了良犬骏马,堂下站满绝色美人,你家里所缺少的只有‘义’,所以我就替你买了‘义’回来。”

孟尝君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冯谖说:“借你钱的,大多是穷人,眼下利上滚利,他们越来越穷,即使等着跟他讨债,十年也讨不到,再逼他们的话,他们就会逃走或造反。烧掉无用的借据,主动放弃不可得的空账,就会让您封地的人民亲近您,拥护您,我认为收回民心比收回利息更有用啊!”孟尝君无可奈何地拱拱手说:“先生的目光真是远大呀。”

后来齐王听信谗言,解除了孟尝君的职位。孟尝君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城。在离薛城百里远的地方,薛城的百姓纷纷来迎接他。孟尝君对冯谖说:“先生替我买的‘义’,今天终于看到了。”冯谖说:“狡兔准备了三个洞穴,方能免于一死。您至少也得有三个安身的地方,才能高枕无忧。”

不久后,冯谖来到秦国去游说。他对秦昭襄王说:“齐国能这样强盛,全靠相国孟尝君。现在齐王罢了他的官,如果秦国能重用孟尝君,他一定能给大王出力,那么秦国就会更加强盛。”秦王就派了10辆车子,准备黄金2000两,去迎接孟尝君。

齐王看秦国打算重金礼聘孟尝君,这才慌了神,忙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

这时,冯谖又提醒孟尝君说:“请您向齐王要一部分祭器,在薛城建立宗庙,那么您的地位就会稳固了。”宗庙在薛城建好后,冯谖对主人说:“三个洞穴都已凿好了,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此后,孟尝君在齐国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受到丝毫的祸患,正是得益于冯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历史上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同样验证了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触龙说赵太后

也是在战国时,秦国攻打赵国,赵向齐求救,齐要赵以长安君为质。当时赵国是赵太后当政,长安君是她最疼爱的小儿子,不愿意让他以身赴险,无论是谁劝说都不管用,并说:“谁再想来说服我,我就唾谁。”

正在赵国处于国家存亡的危机关头,大臣触龙觐见赵太后,他先从彼此的健康、吃饭怎么样说起,后来谈到老了,说唯一不放心的是小儿子,想死前在宫里为小儿子谋个差事以了心事。

太后问:“男人也爱小儿子?”“嘿,比女人还厉害呢!”“不可能!比女人差远了!”触龙说:“我看您爱燕后比爱长安君深多了。”“哪里?比长安君差多了。”

触龙说:“爱谁不爱谁,要看是不是为他做长远打算。我看燕后出嫁的时候,您哭得那么厉害,直到她上了车,您还抓住她的脚哭。祭祀时您还祈求她不要回来,让她在那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世世为王,不是吗?”“当然。”

触龙又问:“三世以前,赵王之子孙还有为侯的吗?”“没有了。”触龙问:“不光赵,他国还有传及三代的吗?”“老妇没听说还有。”触龙说:“这叫近者祸及自身,远者祸及子孙。并不是君主、诸侯的儿子都不好,而是因为他们位尊而无功,俸禄优厚而没做过什么实际工作,还让他们身居要职而挟重器的结果。像长安君,您给他那么高的地位,又封以最富饶的土地,还让他管那么多要害部门。而不让他为国建功立业,一旦山岭崩(您不在了),长安君还能在赵国呆得下去吗?所以我认为您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

赵太后恍然大悟,立即决定派车百乘送长安君去做人质了。

在封建专制时代,向国家统治者提不同意见很难,弄不好要掉脑袋。触龙提意见的方法曾为众多后世官员所仿效。这在现在的民主时代不足为训,但他揭示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值得后世借鉴。

当代镜鉴:企业同样也须忧患意识

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说的是当大学毕业的时候有20%的学生有清晰的人生目标,但是又只有10%的人非常清楚怎样实现个人的目标,同时制订了人生的规划,这10%的人也就是社会的精英。奇怪的是有好些人一开始就抱怨进错了学校,选错了专业,于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可以不学习和投机取巧的机会,参加工作了又选错了单位,于是就不停地跳槽,直到有一天开始思考今生怎么办,然后才是人生的开始,但是往往这个时候已经人到中年了。这就是没有“远虑”给自己带来的教训!

当然,说得深远点,一个能“远虑”的人,必须有其相应的“远虑”能力,当自己发展到一定层次,显示出一定层次之“相”,才可能有其相应的“远虑”。任何的“远虑”都是和一定层次的社会相连的,离开了一定层次的现实社会,“远虑”也无所谓“远虑”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企业。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曾以“惶者生存”的名言昭示企业的经营理念,他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这样的“惶者”,往往善于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和自我加压,甚至走一步看三步。企业要生存就离不开忧患意识,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人把忧患意识比喻为饥饿感,因为有了饥饿感的动物才会时刻保持警醒,才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机遇。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认为自己是一位“忧虑症患者”。每当松下人为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鸣得意时,松下幸之助总是及时地提醒他们要为更高的目标而奋斗。在强烈的忧患意识下,松下公司从一个成功走向了另一个成功,而松下幸之助干脆把自己的经营方式归结为危机经营。

在中国,忧患意识被一些知名企业冠以“过冬论”的名号。对于一些企业,冬天是过不去的坎;对有些企业来说,要准备冬眠,调整自己,暗练内功,以迎接下一个产业爆发点。

“过冬论”最早出现于2000年,这一年,任正非在华为内部的讲话中提出了《华为的冬天》,强调居安思危、储备粮草,不断宣扬“狼来了”也成为华为特有的企业文化。

无独有偶,2008年,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同样发出了“过冬论”。马云提到:2008年阿里巴巴要准备过冬,并首次提出2008年阿里巴巴要“深挖洞、广积粮”,要求员工帮助中小企业度过“寒冬”。“我们要牢牢记住:如果我们的客户都倒下了,我们同样见不到下一个春天的太阳!”

与华为和阿里巴巴一样,海尔也认识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提出要“冬泳”而不是“冬眠”,此后,腾讯CEO马化腾也抛出了自己的“过冬论”,房地产巨头万科也在金融危机之后准备“储粮过冬”……

企业如果缺乏忧患意识,就很难掌握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也不可能赢得高效公平的生存环境。如果企业不思进取,裹足不前,仅仅满足于眼前的成就,最后只能是昙花一现,被市场无情地抛弃。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管理者应知人善用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知人。”樊迟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孔子解释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

樊迟从老师那里出来以后,又去见子夏说,“刚才我去请教老师什么叫智,老师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是含义非常深刻的话呀!比如说,舜帝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提拔了皋陶,那些不正直的人就靠边站了;商汤王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提拔了伊尹,那些不正直的人也就靠边站了。”

国学链接:皋陶和伊尹

皋陶,名庭坚,字聩,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皋陶在舜帝时,当上了大理之官,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传说皋陶的外貌青绿色,就像一个削皮的瓜;他的嘴唇像鸟喙,这是至诚的象征,能明白决狱,能洞察人情。在任舜的大理时,制定了五刑之法。传说皋陶还使用一种叫獬郢的怪兽来决狱。这种獬郢就是羊,但它只有一只角。据说它很有灵性,有分辨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这种神异的动物放出来,如果那人有罪,獬郢就会顶触,无罪则否。这一种办法还很有效,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那些卑鄙的小人非常畏惧,纷纷逃离,致使天下太平。舜帝极为欣赏皋陶的成绩,便把他封于皋。

伊尹,商初大臣。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今洛阳市嵩县莘乐沟),奴隶出身。因为其母亲在伊水居住,便以伊为氏,尹为官名。伊尹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为汤重用,任阿衡,委以国政,助汤灭夏。汤死后,伊尹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太甲即位,因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三年后,迎回太甲复位。死于沃丁时。伊尹为商朝理政安民5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为商朝三代元老。

诸子之言:

孔子同时为樊迟解答了“知”与“仁”的内涵,而樊迟开始没弄明白。按《论语集注》,曾氏曰:“迟之意,盖以爱欲其周,而知有所择,故疑二者之相悖尔。”似乎又在说二者之不同。于是孔子再作解释。按《论语集注》,朱子曰:“举直错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则仁矣。如此,则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相为用矣。”可惜樊迟还是没弄明白。按《论语集注》,朱子曰:“迟以夫子之言,专为知者之事。又未达所以能使枉者直之理。”于是子夏再作解释,这才算说清楚了。知与仁原来是一致的。

延伸思辨:自知方可知人,知人才能用人

孔子在《学而》一章开篇之处告诉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这一篇的末尾里再次语重心长地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恰好首尾照应。给我们的提示是,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即便是被人误会也没有多大关系,只要自己行得正,光明磊落,当扪心自问时无愧疚之心便可。同时又不可以不了解别人,了解别人也是对人的一种礼貌与肯定,在了解别人的基础上才会有宽容的心态与之相处。另外,了解别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大凡高明的领导者无不深明“自知”和“知人”的重要性:知人善用并能用得恰到好处,这样就能不失时机地赢得事业的成功。知人善任的前提是知人“所长”,就是识人。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如何正确地识人,在于你的内心境界、阅历及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将决定你是否能正确认识他人,进而正确用人。

精彩典故:

李世民知人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