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五千年历史谜案大全集
2379000000038

第38章 风云莫测的战争疑云(5)

说起马谡这个人,他在战事开始之前就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吹嘘自己对兵法的熟悉;战斗打响后更是嚣张,不仅骄傲轻敌,还不顾下属建议,运用了极其危险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可见他是一个像赵括一般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这样的人诸葛亮自然是不想长期留在军中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马谡举动失宜,违亮节度,大意为所破。”马谡不仅在作战态度上有很大的问题,他还自作主张,违背主将诸葛亮的旨意,差一点把诸葛亮困在司马懿手中,这一点也是诸葛亮所不能忍受的,一个调动不灵的将军还要他何用?

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马谡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大义凛然,而是在战败后选择畏罪潜逃,这种行为使他罪加一等。不管是从战前、战中还是战后马谡的表现来看,让他继续从事军事指挥都是很危险的,为了严明军纪,也为了警诫他人,诸葛亮还是下达了死刑的命令。

知识链接

《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情节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计谋:空城计。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时候故意暴露出城内的空虚,使敌方产生怀疑而不敢轻易上前,这种战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充分掌握了敌方将领的性格才能够使用。实际上,诸葛亮没有使用过空城计,是罗贯中将这个计谋强加在他身上的。但是空城计在春秋时期即有人应用,而且西汉着名大将李广也曾用过此计,化险为夷。

血吸虫决定了赤壁之战的胜负吗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在《三国演义》中有绘声绘色的描述,说是公元208年,曹操屯兵赤壁,被刘备、孙权用“火攻”之计杀得大败。一直以来,学术界也认同这一看法,但后来不断有人提出异议。

陈寿的《三国志·魏书·武帝本纪》中并未提到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采用火攻之事。《三国志》中另一处记曹操给孙权的书中也写到,赤壁战败,是因为曹操军中流行急性血吸虫病所致。

有关学者指出,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曹军训练水军时正值易感染的季节。士兵们感染上此病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潜伏期,到冬季交战时正好发作。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那么为什么交战双方处在同一环境中,孙、刘联军却没有流行血吸虫病呢?这是因为孙、刘联军长期在虫病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对血吸虫病有较强的免疫力,士兵们即便感染上血吸虫病,多数也是慢性的,急性期早已过去,特别严重者也早已死亡。而曹军多为北方人,对此病免疫力差,因此极易突然发作。

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认为曹操训练水军是在黄河以北的邺(今河南安阳县境),那里没有血吸虫病,而且曹操一路紧紧追赶刘备,真正在赤壁停留的时间很短,加之曹操的水军大部来自于刘表部,他们是湖北人,具有免疫力。因此,曹军仍是被“火攻”打败的。

知识链接

吸血虫,学名是侵扰锥猎蝽,它能在黑暗中潜行,刺穿熟睡者的皮肤,偷取血液。它会传播一种寄生虫,从而引发一种致命疾病——南美洲雏虫病。中南美洲几乎有1800万人患有南美洲锥虫病。当今已有疫苗可预防。一般情况下,在皮肤感到不适之后,马上在身体各处寻找吸血虫并立即挤出,然后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如有异常应马上接受相关治疗。

诸葛亮出山前在哪里躬耕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理论家。他的才识、谋略享誉古今,在历代的小说和戏剧中更是被刻画成神机妙算的伟大军师。不仅他成名后的故事家喻户晓,连他青年时期的事迹也颇受关注。

诸葛亮向刘备上呈的《前出师表》中曾经清晰地表明了自己年轻时的身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大概诸葛亮也没想到,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引起了千百年来对他躬耕之地的不休争论。

“躬耕于南阳”这句话本来已经说得够明白了,南阳就是诸葛亮年轻时耕地的所在,可是偏偏有人考证说,古南阳非今南阳,诸葛亮真正的躬耕处是现在的襄阳。两“阳”说并起,必然一真一假,到底哪个“阳”才是诸葛亮年轻时候的处所呢?

且看诸葛亮自己是怎么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就是诸葛亮在寻求一个能够保全性命的地方,而只有远离政治、军事交锋的中心,才有可能达到这个目的。当时的襄阳正是权力中心,诸侯刘表在此设置据点;而南阳却与襄阳相去200多里,远离纷扰,的确是一个“苟全性命”的好地方。再看“不求闻达于诸侯”,诸侯刘表此时就在襄阳,如果诸葛亮身处襄阳,还口口声声地说“不求闻达于诸侯”,岂不是太过虚伪了呢?这也完全不符合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另外,当时的南阳虽然远离政治军事的中心,不受权力争夺的叨扰,却是一个经济文化发达的好地方。住在这里,诸葛亮不仅能够生存得较好,还能及时获取外界信息,避免落后于时代。恐怕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吃喝不愁、远离纷争、信息通达的地方,诸葛亮才会想到“三分天下”的雄才大略吧。

南阳襄阳两说虽然争论多时,但只要严谨地考证诸葛亮自己的意愿,还是能够确定真实的答案,也就是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确凿无疑。

知识链接

纪念诸葛亮的处所数不胜数,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武侯祠了,武侯祠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成都武侯祠。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成都武侯祠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名胜古迹,也是成都市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最有名的要数文、书、刻号称“三绝”的《蜀丞相诸葛武候祠堂碑》。另外,祠内的一幅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也很知名,上联引用杜甫的诗句,下联则由董必武提对。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是假

《三国演义》中精彩的“七擒孟获”可以说是诸葛亮在为蜀国效命期间的一大丰功伟绩。相传在刘备病逝之后,蜀国的南方相继发生了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亮亲自率军前往云贵地区平定了叛乱,让这里实现了长时间的稳定局面。在南征的过程中,诸葛亮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七次擒获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又七次放了他,终于感动了孟获,停止了叛变行为。

在感叹于诸葛亮善用妙计的同时,一个疑问慢慢浮出水面,孟获再怎么说也是个少数民族首领,军事才能应该说得过去,怎么会被诸葛亮抓住七次呢?所谓的“七擒”,和孟获名字里的“获”字,也太过巧合了吧?一查史料才发现,当时的第一手资料《三国志》以及诸葛亮的自述《出师表》中,都没有记载过七擒孟获的事情,那么,所谓的诸葛亮“七擒孟获”难道是虚构的吗?

《滇元纪略》中曾经提到过七擒孟获的7个地点,或许这些地点可以提供一些考证的线索,这7个地点分别是:白崖、邓赊豪猪洞、佛光寨、治渠山、爱甸、怒江边、怒江的蹯蛇谷。经过专家的考证,这几个地点几乎覆盖了如今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要知道,诸葛亮率军从成都出发的时候是建兴三年的春天,在当年的秋天就班师回朝了。除去从成都到云南路途中的三四个月,诸葛亮连走完这些地点都困难,又怎么可能在每个地方都进行战斗呢?

综合各方面原因可见,传奇故事“七擒孟获”其实并不存在,孟获此人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事实上,诸葛亮在当时对待少数民族的策略上比“七擒七纵”还要高明得多,他笼络了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们,注意保护他们的利益,达到了节省兵力和边防稳定的双重目的。

知识链接

现在的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有一块珍贵的“孟孝琚碑”。这块清代出土的碑中记载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孟姓在两汉时期是云南最着名的两个大姓之一。这样的证据让人们不禁想到也许孟获这个人物是真实的。在许多唐宋的祭祀画像中都有孟获这个人的一席位置,在画像中他被称为“扫坛蛮王”。年代久远的碑铭和画像都仿佛在提醒人们孟获的存在。

周瑜果真是被气死的吗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样一个纵横古今的描绘说的正是三国时期吴国着名大将周瑜,他在孙策死后全力辅佐孙权,成为东吴军队的年轻将帅。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在而立之年就死去了。

在《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段子,诸葛亮与周瑜三次斗智,周瑜终因肚量狭小而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死后诸葛亮还前去吊唁。“既生瑜,何生亮”就是根据这个典故而流传下来的。看过这个故事,在对诸葛亮的机智感到敬佩和对周瑜的心胸感到惋惜之余,不禁有所质疑:周瑜再怎么说也是出身名门,颇有教养,更别说他具有作为一位军事将领所必备的眼光和谋略了,怎么会那么容易就被诸葛亮气死了呢?当年孙策临死时嘱咐孙权的“外事不决用周瑜”之托,刘备说的“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之语,都间接地表现出周瑜实际上是一位心胸宽广,目光长远的优秀将才,是不可能因为一时气急就离开人世的。

事实上,根据正史的记载,周瑜是在36岁时得病而死的。历数周瑜为吴国效命的岁岁年年,无一不是在操劳中度过,那时他政事、军事都要过问管理,肯定会出现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就在所难免了。早年周瑜曾受箭伤,波及脾脏,加上他日后忙于国事,并没有认真地对身体内外伤进行调养,这大概也是他最后体力不支的重要原因。这些生活中的疏忽所带来的恶性后果终于在他36岁时,在一团忙乱中爆发出来,使得这位“羽扇纶巾”的英雄英年早逝,着实令人可惜。

知识链接

正史中的周瑜可说是一个完美之人。先说德: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性度恢弘众将诚服。再说才:他弱冠征伐为东吴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又力挽狂澜立下头功;后又亲冒矢石为东吴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不去多提,单说当时人对他的评价。他的文武全才在时人眼中已是万众瞩目。“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这些就是时人对周瑜才智的评价,而且说这些话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人物。再说风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将,是一个风雅超群的人物。最后说说他的朝气,周瑜不仅具德、才、风度,他又独具一种朝气,一种锐意进取、自信、豪迈的英霸之气。他的完美无缺可谓人如其名:如瑾似瑜。

淝水之战缘何成为以少胜多的战役

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四大以少胜多战役中发生时间最晚的一场战役,同时也是胜败决定最为偶然的一场战役。虽说古往今来每一场战役的胜负都是有原因的,但却没有哪一场的胜利方如此得益于机会和运气。

西晋的统治在腐朽没落中黯然结束,中华大地跨入了纷烦复杂的南北朝。此时的北方主要受到强大的前秦控制,皇帝苻坚励精图治,放眼全国,颇有一番统一全国的志向;而由司马睿建立的东晋则偏安东南一隅,与世无争。到了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仿佛是在响应“分久必合”的规律,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亲率90万大军,毅然向东晋都城建康发动了攻击;东晋则在谢安等主战派的领导下,决定迎击。

东晋军队东拼西凑,出战时也不过10万军队,与前秦90万大军这个数字相差悬殊。区区10万军队,怎样对付得了九倍于他们的来自前秦的剽悍军队呢?

事情是这样的,在苻坚带领军队到达淝水边上之时,收到了东晋发来的战书,要求前秦军队后退,等东晋军队渡江后再与前秦军决一死战。这时苻坚表面上答应了退兵,暗中却授意各路将军,待东晋军渡江时就趁其不备,来个突然袭击。这个计划本来天衣无缝,奈何前秦军营中一直埋伏着一位高级间谍,他就是来自晋朝的俘虏朱序。正是他在前秦军队后退时大喊:“秦军败了!”使得军心大乱,几十万秦军纷纷溃逃,整个军队顿时丧失了战斗力,这场本来秦军胜算极大的战役就这样在一片大乱中草草落幕了。

仅仅是“秦军败了”这一句话就能起如此大的作用吗?其实早在战役真正打响之前,朱序就已经开始在暗中发布谣言,扰乱军心了;加上后退的真实目的并没有传达到每位战士那里。战士们听到这样凄惨的呼号,难免乱作一团。苻坚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善待俘虏的代价竟然是失去了一次统一全国的大好机会,以致这场战役失败后再也没能重振雄风。而东晋这一方却因为这样的机缘巧合,白白捞到了一次战果,又将自己的政权保留了200多年。

知识链接

淝水之战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神奇的战争故事,还流传下来几个颇为着名的典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的就是战役开始之前,由于秦军军营内的各种谣言,造成将士们人心惶惶,连看到一草一木也以为埋伏有敌人。“东山再起”说的则是东晋名相谢安在前秦军队到来之前本来已经隐居多年,可是随着国家出现严重的危机,谢安又被重新请出来做官,担任这场战役的主要领导。

陈庆之真的率七千骑兵横扫北魏了吗

南北朝时期,整个中国土地上征战不休,许多富饶之地沦为荒野。但这样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培养出了不少杰出的军事家,其中最为着名的一位要数陈庆之了,连“用兵如神”的毛泽东看了他的传记,都给出了“令人神往”的评价。这位陈庆之又是何许人也?

在主要依靠家境门第做官的南北朝时代,出身微贱的陈庆之本来是没有什么跻身统治阶级的机会的,不过他有一专长,那就是他的棋艺超群,受到了南齐贵族萧衍的赏识。后来萧衍抓住机遇,推翻了南齐的统治,建立了南梁,陈庆之自然也得到了提拔,获得了主书的官职。

当上了主书的陈庆之本来很安于现状,不过萧衍却对陈庆之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在北魏的徐州刺史请求归降南梁的时候,萧衍便派出了陈庆之前去招降,虽然这是一次几乎零风险的出征,但就是在这次出征后,陈庆之找到了指挥军事的感觉,并将自己多年的棋场经验很好地运用在了战场上。也就是在此之后,陈庆之的军事才能不断上升,史书中屡屡出现他以少胜多的记载,最令人惊叹的要数公元529年陈庆之带领7000士兵攻打北魏,护送元颢回洛阳称帝的那一次了,《南史》、《梁书》中都提及了他以7000将士对抗几十万北魏大军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