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用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辽朝创立者辽太祖阿保机的妻子叫述律平,做为辽朝的开国皇后,以“简重果断,有雄略”着称。虽然贵为太后,却在辽太祖阿保机入葬时,自断右臂。
述律平,在阿保机建立辽朝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不仅亲自带兵打过仗,而且慧眼识才,政治上帮助丈夫网罗很多人才。阿保机称汗后,群臣尊她为“地皇后”。应该说她是有权有势,名利双收了,她还有什么理由做出自断右臂的自残行为呢?
事实上,在阿保机病逝后,辽朝政局形势变得复杂起来。公元926年,辽太祖征伐渤海国归来时,不幸中途病逝。当时,身为皇太子的耶律倍还在东丹国为王,阿保机次子耶律德光则忙于在各地平定叛乱。于是,随军而行的述律平担负起稳定局势的重任。当时,听到太祖驾崩的消息后,契丹内部的一些汉族官员开始离心动摇,有些甚至已经叛逃到中原的后唐。不仅如此,契丹贵族也有人试图挑战述律平的权威,各派势力蠢蠢欲动。
为了摆脱困境,排除异己,述律平借为太祖殉葬为名,杀死不少试图反对自己的大臣。但是,她的做法也导致了大臣们的反感与疑惑,为了服众,紧急关头,她毅然自断右臂,随棺而葬,作为自己献给阿保机的殉葬品。大臣们被她的做法震惊了,没有人再敢不服。此时的她又在酝酿一个惊人的计谋。她趁机改立皇帝,废太子耶律倍,改立耶律德光。
由此可见,贵为皇后的述律平是一个很理性的女强人。她可不是什么自虐狂,自断右臂不是自残,而是服务于她的政治目的。
知识链接
断臂太后述律平(公元879~953年),回鹘族,小字月理朵。她14岁时嫁给了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封她为“应天大明地皇后”。公元924年,阿保机带兵攻击党项时,述律皇后曾经率军打败偷袭敌军,威震八方。阿保机逝世后,述律平支持次子耶律德光继承皇位,皇太子耶律倍逃到中原的后唐。耶律德光去世后,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自立为帝。述律太后想让自己最疼爱的幼子耶律李胡继承皇位,打算亲自率军讨伐孙子耶律阮,后经贵族劝阻才作罢。耶律阮后来找借口将太后述律平软禁。英武一世的述律太后于公元953年病逝,死后与耶律阿保机合葬于祖陵。
李清照晚年曾改嫁他人吗
宋代才女李清照,无疑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女词人。似乎天妒英才,上天给了她一个破碎的家庭。与自己伉俪情深的丈夫赵明诚死后,她的生活从此凄凉冷落,孤苦伶仃。传言李清照晚年曾改嫁他人,这会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她改嫁后的生活是不是美满呢?
根据《上内翰綦公启》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记载,赵明诚死后,李清照一个人颠沛流离,生活困苦不堪,于是在媒婆巧舌如簧之下,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她满以为从此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却发现这不过是黄粱一梦。这个张汝舟其实是一个市侩,根本不懂得珍惜李清照的才华。他为了早点得到李清照的字画、器物等,想方设法虐待李清照,希望她尽早死去。李清照的幻梦破碎了,她要摆脱这个无耻小人。可是在当时,离婚对于女人来说简直是侈谈。为了增加离婚的胜算,她同时检举了张汝舟的违法行为。但是,宋代的法律规定,妻子检举丈夫,即使是真实的,妻子也要坐两年牢。此时的李清照已经豁出去了,她迫切需要摆脱这个婚姻的牢笼。幸亏上天开眼,她的事被时任翰林学士的亲戚綦崇礼听说了,他很同情李清照,让她离了婚,并免除了刑罚。据说,《上内翰綦公启》就是李清照写给綦崇礼的感谢信。
关于清照改嫁,其中也有很多疑点。首先,《上内翰纂公启》始见于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云麓漫钞》是在李清照死后多年出现的一本笔记类的着作,它的真实性很难保证。因此《上内翰纂公启》是否出自李清照之手不能确定。其次,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关于张汝舟违法被检举的记载中,先说因李氏检举而被定罪,却在后面又加上一句:“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辞,自号易安居士。”这样写显然不合行文规律。有人怀疑,后面的话是当时有人为攻击李清照而加上去的。这样看来,李清照改嫁一事又似乎是误传。
支持李清照晚年改嫁说法的人与否认李清照晚年改嫁的人都各执一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都论据不足,因此李清照有没有改嫁尚不能下断言。但无论如何,这都不影响李清照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我们对她的敬仰之情。
知识链接
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对金石书画有着共同的爱好,据称《金石录》实际是夫妇二人的合着。《金石录》一书,着录他们所见到的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着之一。全书共30卷,目录10卷、辨证20卷、跋102篇,考订精核,评论独具卓识。《金石录》是一本倾注了李清照夫妇毕生心血的巨着。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介绍了他们夫妇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和《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34年间的忧患得失,婉转曲折,表达了对丈夫真挚而深沉的感情。
倾国顷城李师师最终的归宿在哪里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的名妓,因为与宋徽宗的特殊关系,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风尘女子。李师师,色艺双全,不仅貌美如仙,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宋徽宗一见倾心,将她带入宫中,封为妃子。但是,倾国倾城的李师师在“靖康之变”后就下落不明了。那么,李师师最终的归宿在哪里呢?
《李师师外传》记载,金朝国主听说李师师风华绝代,靖康之变后,命主帅寻找李师师下落。李师师很有气节,不愿侍奉金主,于是吞簪自杀。这种说法,小说笔法很浓,似乎不太可靠。
有人宣称李师师在京都陷落后被俘,被迫嫁给一个病残的金兵为妻,终此残生。清人丁跃亢《续金瓶梅》等书都赞成这种说法。事实上,当金兵进逼京师时,宋徽宗禅位给太子钦宗。在徽宗禅位后不久,李师师就被逐出皇宫,当时还在京都陷落之前。金军主帅根据张邦昌提供的后宫名单来索取妇女,名单里应该并没有李师师的名字。所以,李师师被金军掠走是不太可能的,前面两种说法都不足为信。
李师师被逐出皇宫后不久又被抄家,成了一贫如洗的平民女子。后来李师师当了女道士,南渡后隐匿于江浙一带,最后终老民间。但是,也有好多说法都认为她南迁后还是重操旧业。《青泥莲花记》、张邦基《墨庄漫录》、清初陈忱《水浒后传》等书中称李师师被籍没家产以后,流落江南,重操旧业。至于流落地点则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江浙地带,有的说是湖湘地区。
关于李师师的结局,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被抄家后南渡,但是更详细的归宿则众说纷纭,并且各种说法臆测和讹传的成分很多。因此,李师师的最终归宿怎样,恐怕永远是个难解之谜了。
知识链接
据说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名妓,分别是:南齐苏小小、唐朝薛涛、宋朝李师师、梁红玉、明末清初的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清末民初的赛金花、民国时期的小凤仙。另一种说法是:绿珠、苏小小、李师师、柳如是、董小宛、陈圆圆、顾媚、李香君、赛金花、小风仙。
谁是史上唯一一位妓女出身的女将军
要说中国历史上的女将军,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像妇好,花木兰,穆桂英……先不说是否真实存在,至少还能数上几个。但是妓女出身的将军,恐怕只有一人了。
宋朝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史书上称梁氏,并未提及她的名字。“红玉”的名字是野史或文学作品加上去的。她出身在武将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宋朝将军。祖父和父亲在平定方腊起义时战败获罪被杀,因此家道中落,梁氏沦为京口营妓。所谓营妓,就是官妓,类似于慰安妇吧!
虽然她出身营妓,但是她从小受父兄影响,练就一身好武艺。后来结识了名将韩世忠,两人一见倾心,韩世忠为她赎身,并纳为妾。苗傅等人叛乱时,她一夜疾驰几百里出城召韩世忠平反,立下大功。之后,梁氏经常随丈夫出征抗金,威震敌胆的黄天荡战役就是梁氏与韩世忠共同指挥的。她生前还独立带领军队与韩世忠并肩作战,多次打败金军。这位一代巾帼最后战死在抗金的沙场上,终年33岁。
终梁氏一生,沦落风尘因为战争,扬名立万也是因为战争,最后还在沙场马革裹尸,这位女子似乎注定了与战争结缘。虽然出身营妓,战场上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无愧将军称号。中国历史上暂时还找不出第二个这样出身的女将军了。所以,我们相信,梁红玉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位妓女出身的女将军。
知识链接
所谓“官妓”,就是古代侍奉官员的妓女。中国最早的官营妓院,是由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于公元前7世纪中期开设的。据古籍记载,当时官府开设经营的卖淫业一是为了收税;二是为了缓和社会下层平民的性饥渴。因为上层阶级蓄养了大量美女,造成了社会上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官妓发展到汉武帝时,分立出一种营妓制度。官妓的文化素养高于一般的妇女,因此往往倾慕文人雅士。因为文人雅士懂得欣赏他们的艺技,而且温文尔雅又善于怜香惜玉。但是,官妓的地位是非常卑下的,因而她们没有人身自由,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命运十分悲惨。因而她们向往被赎身,过上正常人的自由生活。
马皇后如何用妙计救刘伯温
明朝建立后,曾经对刘伯温言听计从的朱元璋态度大变,经常因小事刁难跟自己出生入死的谋士刘伯温。传说,朱元璋曾经要杀刘伯温,马皇后巧施妙计解救刘伯温于囹圄之中。历史上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真的被马皇后所救吗?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历史记载,在战争年代她出生入死,帮助丈夫打天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嗜杀多疑,马皇后仁慈善良,常常谏劝,挽救了不少大臣们的性命。朱元璋称赞她“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那么,就马皇后的品德和威信而言,她施计挽救忠臣刘伯温的性命是很可能的。
据说,朱元璋猜忌刘伯温,想置他于死地,于是和宰相胡惟庸密谋,让胡惟庸借探望刘伯温之机将他毒死。可惜“隔墙有耳”,马皇后在屏风后偷听到了他们的对话。马皇后宽厚仁慈,担心刘伯温无辜被杀,于是叫太监送给刘伯温一盒礼物。盒子里只有一枚枣,一颗桃。聪明的刘伯温看到后,立即明白了马皇后送礼之意:劝他“早(枣)逃(桃)”。刘伯温得知皇上要杀自己,于是称病逃脱回乡,在家乡“装死”逃过了劫难。
这是民间传说,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朱元璋派遣胡惟庸去毒杀刘伯温的事。明朝建立时,刘伯温备受朱元璋冷落,论功行赏时只受封了一个诚意伯,俸禄也比同爵位的人少。因此,刘伯温死前在朝廷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了,而且已是风烛残年,不管是对于朱元璋还是对于胡惟庸,根本没有谋杀的必要。他们两个人都没有杀人动机。
不仅如此,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是在胡惟庸案之后。胡惟庸案开始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而刘伯温死的时候是洪武八年(1375年),中间隔了好长一段时间。由此可见,朱元璋诛杀功臣宿将是在刘伯温死后五六年的事了。刘伯温生前并没有处在那样的政治风气当中,朱元璋谋害他的可能性不大。
既然朱元璋没有密谋杀害刘伯温的必要,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马皇后妙计救刘伯温的事了。马皇后妙计救刘伯温,很可能只是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体现了人们对她仁慈宽厚的认可。
知识链接
关于刘伯温的死,还有说法称,他死于明初派系斗争。明朝建立后,朝廷内部大臣以地域分成两派,开始了新的争斗。一派是以李善长为代表的淮西派,这一派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等人。另一派是以刘伯温、杨宪为代表的浙东派。当初,刘伯温处死了李善长的亲信李彬,结怨于李善长。后来,李善长推荐的胡惟庸上台,成为淮西派新的代表,深受朱元璋的宠信。至此淮西派对浙东派形成压倒性优势,据说胡惟庸借探望刘伯温的名义送药给他,下毒害死了他。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不一定是历史真相。
朱元璋孙女因何远葬都江堰
2005年,考古人员在都江堰市发现一座古墓。整个古墓面积约一个篮球场大小,墓室在地面下约3米处,墓门有两米多高,两扇石门还可以开合。长方形墓室面积大约80平方米,墓室四壁和顶部底部都是石质的。那么,这座墓室是谁的呢?
考古人员在墓内发掘出了陶俑、金银铜饰品、玉佩、玉珠、玛瑙珠饰等上百件随葬品,以及木建筑构件和各种陶瓷器残片。墓室内的两方墓志,分别是“大明故顺庆郡主圹志”和“大明故宗人府仪宾中奉卢鼐圹志”,纪年为“永乐十九年十月廿日”。
经过考证,墓志中提到的顺庆郡主是朱元璋的孙女,明代蜀王朱椿的第十个女儿。这个墓室则是属于顺庆郡主和她的驸马卢鼐的。但是事实上,蜀王的家人一般葬在成都东郊一带的地方,顺庆郡主为何远葬都江堰呢?
顺庆在今南充市,南充市在成都西边,都江堰在成都东边。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顺庆郡主却要安排葬在都江堰,而不是更近的成都呢?至今,考古人员还迷惑不解,也许只是因为郡主夫妇看中那块地方的风水。朱元璋孙女远葬都江堰着实是个难解之谜。
知识链接
明蜀王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正觉山山麓及青龙埂等地,以僖王陵为中心散布10余座明代蜀府诸王及王妃墓葬,形成了着名王陵墓葬群胜迹。僖王陵是一座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地下宫殿。明蜀王陵是明代藩王蜀王的家族陵墓群。明蜀王陵包括僖王陵、僖王赵妃墓、僖王继妃墓、黔江悼怀王墓、怀王墓、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边坟郡王墓等10座陵墓,又称“十陵”。明蜀王陵的发现,对于了解明代藩王陵寝制度以及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1996年,明蜀王陵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圆圆魂归何方
“冲冠一怒为红颜”,讲的是吴三桂为了爱妾陈圆圆而投降清朝的传说。陈圆圆,本姓邢,名沅,字畹芬,为苏州名妓,后被明将吴三桂纳为妾。李自成攻陷北京后,陈圆圆被李的手下掳走。据说,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为此“冲冠一怒”,投降清朝。这样一代红颜又落了个怎样的结局呢?
据说,李自成败退北京后,陈圆圆又回到了吴三桂身边。吴三桂受封为平西王后,陈圆圆随他到了云南,后来做了女道士。1673年,吴三桂起兵叛清,联合靖南王、平南王发动“三藩之乱”,不久病死。陈圆圆得知死讯后,自沉莲花池殉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