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骊山陵墓的幽幽地宫,到贺兰山脚下高耸的“东方金字塔”,从关中唐朝十二陵及其陪葬墓的恢宏气势,到开创明清500年皇家陵园气派的南京明孝陵,从乾陵的神秘无字碑到至今未见踪影的成吉思汗王陵,从印山越王陵的奇珍异宝到慈禧陵墓中的惊天大宝藏,历代帝王总是费尽心血、不顾一切地努力营建自己的地下世界,并设置了重重机关、障碍,保卫着最后一片宁静,却也使更多的谜团沉睡地下。这些谜团也许不久就要从黑暗走向光明,也许永远也不会得到解答,可执着的人类依旧在不断探索前行,希冀抓住那最后一根线索,找到打开未知之门的钥匙……
秦始皇陵为何坐西朝东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开国气象可谓壮观,他横扫六国七雄,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而一向高傲的秦始皇必定要令自己的陵寝气势恢宏,空前绝后。
今天,当人们面对骊山秦始皇陵这座巍峨的帝王之墓时,不禁要对它的奇特走向感到疑惑:为什么秦始皇陵会坐西朝东呢?这与后世的普遍方位坐北朝南显然大相径庭,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史记》有云,秦始皇生前为求长生不老,派方士徐福寻觅蓬莱仙境,还多次亲自巡游,他东至碣石,南达会稽,留下了许多石刻。可惜徐福一去杳无音讯,秦始皇的美好愿望破灭。于是,有人认为,秦始皇生前无法求得长生之药,只好死后面朝东方,以求得到神仙引渡。因此,秦始皇在生前就下令让秦陵坐西朝东了。
也有人持不同的解释,这种解释更具有历史的客观真实性。由于秦始皇的大半生都在为征服东方六国、统一天下而奋斗,所以,当初建陵墓时,就已经彰显出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大有不灭六国不回头的志向。统一后,更为了让自己死后仍能注视着东方,以防天下动摇,秦始皇就下令修建坐西朝东的陵墓,显示出千古一帝的坚定和毅力。
这些解释似乎都有点道理,但又都让人觉得有点牵强附会。有些民俗历史学家认为,秦始皇陵坐西向东的朝向与秦国当时的风俗有关。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从皇帝、诸侯到上将军,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那么,秦陵的坐西向东也是符合这种“尊位”风俗的。从考古学的资料来看,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中,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而且,越是早期的陵墓,就表现得越为明显、彻底。
看来,大量证据表明,秦人确实存在着与东部地区不同的葬俗。至于这种葬俗是如何形成的,学术界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因为秦人起源于西方,墓葬头朝西方,表现出对西方故土的怀念;而另有学者提出,这是因为秦人祖先曾经生活在东方,所以墓葬向东,表现出叶落归根的感情,但这些解释,都又归结到秦人到底起源何处的问题上来了。至于真相究竟如何,现在还只能猜测,没有最终的答案。
知识链接
在常识中,我们都知道房屋等建筑坐北朝南是汉民族的习俗。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所以房屋朝南可以冬暖夏凉,并有最好的光线条件。不仅如此,中国的政治文化也有“南面”的特征。历代帝王的统治之术被称为“南面之术”;《易经》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及州府官员等升堂听政都是坐北向南,因此中国历代的都城、皇宫、州县官府衙署都是南向的。
秦始皇陵幽幽地宫深几许
人们得知秦始皇陵,最早是从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开始的,其描述秦始皇陵的语句令人遐想万分:“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在许多电影、电视剧中,秦始皇骊山陵墓的地宫就被描述成一个有着无数机关、充满无尽秘密的地方,又因其价值惊人的宝藏而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探险者。那么,这座万众瞩目的王陵地宫,其庐山真面目又是怎样的呢?
据古人笔记记载,公元210年,李斯向秦始皇报告说,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挖土时只听见空空的声音,好像到了地底一样。司马迁所说的“穿三泉”,莫非当年秦始皇真的挖到了最深处?
由于秦始皇陵发掘难度极大,以目前的考古发掘技术,远远不能够承担起如此重大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因此秦陵的考古发掘工作至今仍未进行。现在,一些科学家用声纳探测等高科技手段推测秦始皇陵的地宫深度。其结果为500至1500米。但是,另一些学者则马上指出,这个数据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地宫真的深达1000米,那么,它就超过了陵墓位置与渭河之间的落差,这样的后果简直难以想象:在千百年时间里,渭河之水肯定会倒灌秦陵地宫,乃至摧毁它。而相关检测尚未发现地宫四周有任何能够拦住地下水的物质。
地宫的确切深度是多少,考古学家们还是无法探明。可以确定的是,秦始皇陵的地宫结构极其复杂,而且是超过今人想象的,看来,我们也只能等到技术成熟的时候,才能一睹秦陵地宫的庐山真面目了。
知识链接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其高大的封土堆与骊山浑然一体,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分别象征皇城和宫城。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园的南部有一个土冢,高43米。在内城和外城之间,发现了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陵外还有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已发现的墓坑有400多座。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埃及金字塔。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秦始皇陵地宫是否真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司马迁所描述的秦始皇陵,墓室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还注满了水银,来象征世间的江河湖海,墓顶镶着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这就是所谓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但是,连司马迁本人都没有亲眼见过这种“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奇特场景,那么它究竟是怎样的另一种天地呢?难道秦始皇陵中真的可以创造出这样的乾坤吗?
其实,这个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为了解决各种疑惑和猜测,着名考古学家夏鼐提出,“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该指的是在墓室的顶部绘出日月星辰的星象图。当然,这个看法是夏鼐根据考古经验推断出的,那么,这个推断是否合理呢?近年来,许多新发掘的汉墓中,陆续发现其墓室的墙壁上,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的壁画,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莫非这与秦始皇陵的“天文地理”有关系?似乎还很难说。
我们再来看司马迁所说的——墓室中注满了水银,来象征世间的江河湖海。难道说,古人是用液体的水银来表现出流动的江河和山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有这样的猜测。但是,古人真的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考古学家提取了一些秦陵地宫的土壤样本,经过检测,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汞含量异常!多次的采样分析和遥感测量都不约而同地显示出秦陵土壤样品中出现“汞异常”。而秦陵附近地区的土壤则几乎没有汞。这毫无疑问又使人们坚信,司马迁的记载看来确实不是出于想象,而这样的结论更使地宫增添了无限的神秘:究竟秦人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地宫中绘刻出生动的天地、山川和河流,使得秦始皇在地宫里都能够仰观宇宙,俯察大地,天地人三者合一呢?真是一幅奇观啊!
知识链接
郦道元(公元470~527年),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天下,留心勘察水流地势,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着作。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做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着——《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夏鼐(1910~1985年),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主持并参加了河南辉县商代遗址、北京明定陵、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工作。对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曾作全面研究,创造性地利用考古学的资料和方法阐明了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
印山越王陵的主人是勾践吗
在浙江绍兴市西南12公里的绵延丘陵之间有一座印山,其山顶平面略呈方形,高耸似印,故而得名。在印山之上有一座神秘的王陵,令人不禁怀疑自己是否遇到了海市蜃楼。
在考古学界有这样一句话:“北有秦宫,南有印山。”那么,这座王陵究竟有着如何显赫的身世,竟然有如此高的荣誉?
考古学家在挖掘墓葬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墓葬有着极高的规格,结合文献考证,他们认为,在古代只有皇帝级别的人物才有资格拥有如此规模的墓葬。那么,它的主人究竟是谁?
人类求知的欲望是无穷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不懈努力,试图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寻找到蛛丝马迹。《史记》、《竹书纪年》和《越绝书》记载,越国的世系从无余开始,但无余之后一直到夫镡没有明确的文字记录,夫镡的儿子是允常,允常之子乃是大家熟知的越王勾践。史书称,从允常这一代开始,越国就“拓土始大,称王”。因此,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看,只有到了允常以后,才可能有国力和技术修建如此豪华的王陵。对印山王陵进行碳14年代测定后发现,这座墓的时间应该是“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所以,专家们确定,印山王陵的主人是夫镡、允常和勾践三人中的一个。
于是有人猜测,这座古越故地王陵的主人是越王勾践。但学者认为,《越绝书》记载,勾践生前自己兴建的王陵叫“独山大冢”,后因迁都琅琊而“冢不成”。据方志记载,独山有两处:一在绍兴柯桥镇独山村附近;另一在南池独山(又叫玉山)一带,它们都不是今天的印山。
但也有反对者提出,越民族有叶落归根的习俗,勾践不可能离开祖先故地而将陵寝放置于异乡。在夫镡、允常和勾践三代越王中,唯一有可能如此“骄奢淫逸”地营建气势独尊、规模恢宏的皇家陵园的君主也只有越王勾践一人而已。
更有人推断,勾践称为了确保日后不被外界知晓自己的墓葬所在,就在营建印山大墓的同时对外宣称其陵寝是在独山一带,并大造声势,所以史书就留下了其兴建的王陵为独山大冢,而且最后还没有建成的记载,这完全是掩人耳目,一个君主怎么可能不把自己的墓建成呢?
关于墓主的真相,大家各执一词,始终没有一种说法可以说服众人。可以说,印山大墓的主人到底是谁至今还是一个谜。
知识链接
关于越国的历史,《吴越春秋》记载,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至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末年,越国逐渐强大,越王勾践经常与吴国对抗,但于公元前494年,败于夫差,向吴臣服。经过20年的韬光养晦,越国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后北上争雄,号称霸王。战国时,越国势力衰弱。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
汉茂陵无数珍宝如何被盗
由官方发起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考古发掘还只有不到200年历史,然而,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盗墓活动却早已经发展了数千年,并形成了一套从盗墓技巧到销赃渠道都十分完备的成熟体系,甚至可以说,早期的正式考古,完全是从盗墓者那里“照搬”了一整套的方法和技术。当然,这并非美化盗墓,请读者不要误会。
毫无疑问,在盗墓者的眼中,最值得光顾的地方自然是历代的帝王陵寝了,里面的珍奇宝物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只要有一次满载而归的经历,基本就可以“金盆洗手”了。然而,帝王陵寝毕竟是帝王陵寝,它也并非能够轻易盗取。这里,我们要介绍的就是西汉汉武大帝的陵寝——茂陵。
在西汉的11座帝陵中,最大的当数汉武帝的茂陵,它历时53年才建成,其规模可想而知。汉武帝在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强大的国力造就了茂陵之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所谓树大招风,如此奢华的一座陵墓,如今墓中的珍宝似乎所剩无几,那么,茂陵遭受了怎样的厄运呢?
翻开史料,我们看到,就在汉武帝安葬之后的第四年,即公元前84年,一位宫中侍从在长安城中看到有人在兜售一个玉箱和一个玉杖,令他吃惊万分的是,这竟然是汉武帝生前最喜欢的物件——西胡康渠国王的贡品,于是他马上报案,后来此人说他是用30匹青布和9万枚铜钱从别人那买来的,至于这个人是谁、从哪里来,却没有消息了。
公元25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攻占长安后,“发掘诸陵,取其宝物”,想必茂陵也未能幸免。据说,起义军兵士搬了几十天,还搬不了其中的一半宝藏,令人咋舌。
到了东汉末年,长安再次被黄巢起义军攻破,他们也光顾了茂陵地宫,搬运了3天,大量的金银器皿还散落在茂陵周围。
查阅关中长安的历史,我们会感慨这块王者之地遭受的劫难太多太多,从汉代到近代,各路诸侯到此,无不觊觎着王陵宝藏。难道说,武帝茂陵现在已经空空如也了吗?考古学家认为,这不尽然。他们发现,茂陵机关重重,地宫深遂,四周有用石头砌好的护壁。假设有三五个盗墓者联手,不分昼夜地挖宝,至少要一年到两年才可以掏到墓穴的中心部位,所以陪葬品不可能被盗尽,要盗也仅是一部分被盗。其次,考古学家更看重的是有文字记载的文书。这一类随葬品,这些是盗墓者不屑一顾的,倒是因此而幸免于难。
知识链接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汉朝第6位皇帝,16岁登基,在位54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为什么称为“武帝”呢?《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汉武帝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
狮子山楚王陵为何完工仓促
1994年,考古学家王恺几经波折,终于在江苏省徐州市的狮子山上发现了隐藏在农民地窖里的楚王陵。狮子山楚王陵以其规模之庞大、气势之恢宏、结构之精巧,轰动了考古学界。为了发掘这个地下王陵,政府斥巨资、花大力说服了狮子山130多户居民搬迁,可以想象这个王陵之恢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