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县政府办制发《关于安岳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文化的副县长为组长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简称民保工程)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县财政设立民保工程专项资金,确保每阶段投人专项资金8万元。各级党委、政府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纳人重要办事日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文体发展计划,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民保工程领导小组发放了《安岳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表》,组织专业人员对濒危的古语言辰州话、老湖广话;传统民间演唱艺术川剧、清音、金钱板、荷叶、评书、花鼓、车灯、盘子、杂技、木偶、皮影;传统工艺与技艺:石刻、木雕、竹编、刺绣;传统小吃安岳米卷、周礼粉条以及民俗,传统工艺与技术“艺人”等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对石刻艺术和竹编工艺进行文字、图片和光碟处理并保存。
二、民间工艺
安岳县民间工艺有石刻、竹编、刺绣、木雕、纸扎、微刻、糖画等。
(一)石刻安岳石刻以宗教造像为主,多为释、道、儒造像和与宗教有关的石刻,数量多、分布广,居全川之首。旧时民间农村修房造屋多用石料刻柱础和沿边,墙体刻装饰花纹、图案。墓葬多用石料刻碑、雕造牌坊。公园、广场多用石料雕刻古代名人、游龙、飞凤、雄狮、猛兽等。民间有砚台、印章、狮、兽、鱼、鸟等小型石刻。安岳当代石刻艺人有100余人,著名者石永恩、杨安、舒鹏等。
(二)竹编安岳竹编遍布城乡,分粗加工和精加工两种。粗加工的多为用具、用品,常见的有晒席、簸箕、背篼等数十种竹编制品。精加工的安岳竹编工艺品清秀淡雅,艺术精湛,可与丝绸、刺绣媲美。曾在中国展览馆、广交会展出,并组织到中国香港、美国、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展出。竹编艺人编织的竹编“龙凤席”、“赵云大战长坂坡”,分别献给毛主席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献给毛主席的“牡丹鹤”竹编凉席仅重0.22公斤,后来拍成艺术纪录片存人中国历史博物馆。编织的“竹丝蚊帐”在广州交易会展出,日本田中首相赞不绝口。1993年,汪子明指导并编织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紫竹观音”、“蔡文姬”等竹编工艺品,送国际上海博览会展览。安岳竹编艺人较有名的是唐华宣、汪子明、覃泽高、潘相萍、覃万和、覃炳卿、江安、吴进秀等。汪子明、吴进秀培训学徒62人,有李秀兰、李刚、胡天苹、罗智莉、田秀华、安清文、代先宽、罗志明、文志远、张婧、杨莉等10余人技术超群。来凤乡人袁成贵发明织席机,可编织精美竹编工艺品。
(三)刺绣安岳刺绣工艺制作历史悠久,80年代,从业人员约4.7万人,经营刺绣工艺的商店20余家。很多人家收藏或使用刺绣工艺品。刺绣工艺品常见的枕套、被套、帐帘、床单上绣龙凤、鸳鸯、牡丹,童帽绣“福”、“长命富贵”字样和狗、猫图案,儿童围腰绣“好儿童”,书包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窗帘绣寿星、竹枝戏月、游鱼戏水、财神招手等。
农村中、老年妇女刺绣,多自己设计图案,用传统手工工艺刺绣工艺品。城镇女性,多选用改良刺绣套包刺绣工艺品。
安岳较有名的刺绣店是岳阳镇上府街的“巧手民间工艺坊”和岳阳镇解放街的“闺中精品刺绣店”。经营刺绣业较有名气的有王洪英、唐天琼、王华俊、李光德等。
(四)木雕木雕艺术多见于寺庙、廊桥、牌匾、窗棂、家具等的装饰。内容有人物战场、转角铺作、鳌脊装饰、牌匾花细等,民间也有黄杨木、梨木、红木等家具、用具、把玩等木雕。木雕艺人逐年减少,到2005年,全县几乎无木雕传人。
(五)纸扎纸扎铺城乡均有,纸扎的人物、动物、昆虫等风筝。纸扎的龙灯、狮灯、车灯、马灯、大红灯、蚌壳灯、莲花灯、船型灯、圆形灯等灯具。纸扎也用于葬礼,扎花圈、灵房、丧罩、仙鹤、纸人、纸马、纸衣、纸鞋等丧葬品。90年代后期,许多纸扎被绸缎、尼龙纱扎所代替。2005年,安岳城乡有纸扎店46家。
(六)微刻安岳善微刻者不多,著名的赵子仁先生称当代微刻家,能在精细的骨、石、笔甚至头发上雕刻花纹和文字。1986年,赵子仁先生为家乡人作了艺术表演,在一根头发上镌刻了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文字之微,需置于高倍放大镜下,方可看清。教师叶孔昭也会微刻。
(七)糖艺糖人工艺,主要以清糖作原料,用微火炼成糨糊状,在光滑的板面上,艺人用手上工夫,将糖浆倾泻成龙、凤、鸡、鱼、鸟、兽、刀、枪等形象食品。有的艺人用糖和面粉制成各种文武人物,形象鲜活,可食可观,儿童喜爱。
(八)面塑面塑艺人用面粉捏塑而成的人物、动物、植物、玩具等生动可爱。全县有20余名面塑艺人,最著名的是“李面人”。1998年后,面塑原料被胶泥取代。
三、曲艺杂耍
据普查,安岳民间曲艺、杂耍艺人表演的小曲艺、小杂艺有花鼓、金钱板、连筲、竹琴、快板书、莲花落、书帽、评书、西洋镜、小魔术、小杂技等艺术形式。1986年有民间曲艺、杂耍艺人52名,1995年24名,2005年仅有民间老艺人6名。民间艺人由文化馆负责表演技艺辅导、考核,文体局审查表演节目。民间艺人须持有县文化部门颁发的《表演证书》和文化馆出具载明表演区域的介绍信方可公开表演。1986—2005年,民间艺人表演民间曲艺、杂耍16.41万场,观众487.34万人(次)。1986年,52名民间艺人深人云南、贵州、山西、陕西农村演出2.27场,观众81.42万人(次)。1995年,24名民间艺人在四川、云南、贵州农村演出1.34万场,观众42.39万人(次)。2005年,安岳6名民间老艺人赴贵州、云南、重庆、陕西及省内农村乡场、村组表演3200场,观众11.04万人(次)。
(第七节)电影事业
一、电影片发行
1988年,影片发行是巅峰。1994年降至低谷,1997—2005年,基本上是发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简称爱教片)。
1988年,上交发行收人53.02万元,安岳电影公司在全省县级公司各项指标评比中名列第一。1993年,电影推向市场,省电影公司把16毫米影片的购买、发行权全部下放,由县级公司自购影片发行。公司无经济实力购买影片,加上文化市场多元竞争激烈,电影发行放映日益衰退。1994年,公司总收人31.77万元,亏损9.66万元,交片租仅7803元。1997年,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安岳组建17支电影队专门放映爱教片电影。1998—2003年,爱教片电影发行年收人40万元以上。2005年,爱教片电影队7支,完成发行收人46.5万元,实现利润1.02万元。
二、城乡影院放映
安岳城乡影院放映,经历了发展、顶峰到衰落的过程。1986年影片供应丰富,县城影院每月放映影片12部,每天放映5场,观众场场满座。1988年,放映电影4.21万场,其中科教短片5684场,观众总数2542.56万人(次),平均每场532人。国办放映单位售票达到H6.94万人(次),上交发行收人53.02万元,公司收人总额达76.1万元,实现利润13.32万元。此后电影放映逐年下滑,到2005年,县城影院每周末晚间放映一场电影,观众5~20人。1988—1990年,看电影是农民最主要的文化生活。各集镇电影院放映35毫米电影满足农民需要。1990年后,电影业逐渐萧条,7个国办乡镇电影院停止放映,人员陆续回县公司工作。
1994年,国办电影院仅存县城电影院1座,集体所有的乡村16毫米电影队仅存5支。1995年,公司变卖兴隆电影院,投人20万元在县城电影院北侧修建房屋,办一座小电影厅放映激光电影。1995—1996年,电影复苏,国内电影掀起以中国香港、美国大片为主的“大片”热。1997年后,电影一路下滑。
1992—2001年,电影院改造设备设施。电影银幕由普通十字布银幕改为光亮效果好的金属银幕,放映机光源从白炽放映灯泡改为铟灯和3000W的氙灯。放映的影片种类逐渐增多,由普通银幕影片到遮幅式影片、宽银幕影片、立体电影片。
三、乡镇电影放映队
1986年,全县乡镇、厂矿电影队发展到190个。1988年193个。全年放电影4.6万场,其中,科教片5684场,观众总数1578万人次。
乡镇电影队下乡人户巡回放映,方便农民。1986—1989年,全县农村每晚有130余处挂银幕放电影。1994年前后,录像放映下乡争夺观众,农村大量中青年外出务工,乡镇、厂矿电影观众愈来愈少,放映队自动停止放映活动,放映人员各谋出路。2005年乡镇电影放映队仅剩17个。
(第八节)图书音像事业
一、图书音像发行
1986年,图书发行营业额190万元,音像出版发行营业额2.46万元,2005年,图书发行30.76亿元,音像出版发行150.41万元,音像出版发行营业额37.12万元。县新华书店连续20年实现课前到书,3次受到省新华书店表彰。
90年代,图书发行持续增长。县新华书店教材、教辅读物主渠道畅通,保证中、小学校每期开课前到书。1993年发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1万册,销售马列著作200册,毛主席像章1.7万枚。图书销售总额600多万元,比1992年增长96.1万元,上缴利润22万元。1995年,书店图书销售总额1466.6万元,比1994年增加540.6万元,实现利润30万元,音像制品销售实现67万元。2002年,书店实施多种经营,家用电器销售收人386万元,图书发行销售收人3849万元,音像制品销售收人150.41万元。
二、图书苜像购销
1986年,安岳加强农村图书发行工作,改善图书购销条件,巩固购销网点59家,实现年销售收人186.37万元,音像制品销售2.79万元。1989年,批发折扣上浮3个百分点,存书包退,消除供销社售书后顾之忧,调动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全年社会图书销售总额431.64万元。1990年,书店兴办全县第一家卡拉OK厅。音像制品年销售5.66万个。1993年,省新华书店颁发《四川省新华书店系统农村图书发行工作试行条例》,安岳书店全年社会图书销售总额达到608.33万元。供销社发行额是书店销售总额的60%。1995年,新华书店VCD光碟销售实现67万元,毛利达到28万元。1996年,新华书店不再垄断经营音像制品。市场开启后,音像制品经营户发展27家。书店音像制品销售24.14万元。社会图书销售总额达2252万元,其中供销社发行销售网点71家,销售1330万元,占59%。1998年,高清晰、大容量的DCD音像制品面市,经营业主发展到79家。DCD歌碟销售10.5万盘,故事碟7.7万盘。2002年,城乡DVD歌碟销售16.54万盘,故事碟12.36万盘。2005年,城乡DVD歌碟销售37.19万盘,故事碟销售31.17万盘。社会图书销售314万元,音像制品销售356.84万元。
三、藏书与借阅
1986—2005年,安岳图书馆坚持修补古旧图书、搜集地方文献、采购新书,书库基藏达3万余册。除阵地借阅外,另设5个借阅点。
1986年,图书馆整理古旧图书1255册(次),清理、剔除陈旧过时残破书刊1500册。1989年修补古旧书籍428册,对库存书、报、刊进行了装订、除尘、防虫。1992年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图书馆赠订报刊86种。1993年搜集地方文献资料23份。1995年制作书架13个。1996年又自筹经费制作书架10个,将全部藏书上架。1998年办起3个借阅点,开设少儿阅览室,采购图书400种1009册,支持两个村图书室各100册图书。后又支持武警安岳中队图书室建设,赠送了书架、桌椅、图书等。2003年设置周礼图书阅读点。2005年采购新书2000册,新增多媒体光碟427张、电脑1台,搜集地方文献13册。
县图书馆外借内阅结合,全年开放图书借阅。1986年,出了13期专栏,刊登科学与生活、时事政治、法律常识、知识窗、大家唱、讽刺与幽默画报、图片等。1992年,科学化、规范化图书编目。开辟图书专栏,为读者推荐新书。1993年,业务辅导通贤中学、安岳师范、安岳中学等图书馆业务人员,向学生读者传授县图书馆基础知识,培养其读书热情。1995年,县图书馆举办“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县图书馆职工走上街头,设点开展图书咨询,散发介绍图书馆功能的资料,发动更多的群众读书。县图书馆与县新华书店联合承办“安岳县首届青少年爱我中华、振兴安岳读书活动”,提供图书资料700余种2000余册,散发宣传资料600余份,接待读者3000余人。2000年图书馆举办了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图书展销、图书借阅活动。2005年,图书馆启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协助建起20个村级图书室。又举办安岳县农民读书月活动。
2000年12月,图书馆购置计算机11台,办起电子科技阅览室,开始接待读者。2001年接待2万人(次),2002年接待1.26万人(次),2003年接待2.42万人(次),2004年接待4.12万人(次),2005年新增计算机2台、接待1.22万人(次)。
四、送图书音像下乡
1991年安岳开始送图书音像下乡活动,截至2005年,出动车辆240辆次,参与人员1970人(次),历时210天,销售图书音像制品169场(次),73.2万册(套),金额137.4万元。内容包括科技、文化类图书。1995年,出动400人次,深人38个乡镇,销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纲要》等政治读物14万册,科技书3820册,售书总额34万元。向乡镇赠阅图书、音像制品8 600册(套),计2.4万元。协助建成50个村级图书室,接待农民读者2.8万人(次)。送图书音像下乡活动坚持数年不断绝。
(第九节)创建文化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