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2381300000039

第39章 基督教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四部《福音书》,了解耶稣本人以及他的说教情况,但书中却很少提到基督教教义,如果想完全了解基督教教派的信条,那就只能在耶稣最忠实的信徒所写的《使徒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圣保罗是基督教教义最主要的创立者。他从来没有见过耶稣本人,更没有听过耶稣的说教。扫罗是圣保罗的原名,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以后,他曾经一度迫害一小撮耶稣信徒,这也使他的名声大涨,但后来他忽然皈依基督教,更名为保罗。思维敏捷的他对当时的宗教运动有着很大的兴趣和激情。他对拜日教、拜王教以及犹太教都十分熟悉,他还把这些宗教中的很多概念和思想传入基督教。尽管他并没有发扬“天国”的教义,但他教导人们说耶稣不单单是上帝承认的救世主和犹太人的领袖,耶稣的死其实是一种殉道,这和以前血祭时的殉难者是相同的,耶稣是为了拯救人类才去献身的。

当各派宗教同时发展并兴旺时,那么彼此间就会借用对方的宗教仪式,借用其他外在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如中国的佛教就和老子的道教有着很相似的僧侣、寺庙和宗教仪式。然而佛、道两派的原始教旨却是截然不同的。同样,基督教借用了拜日教和拜王教中的削发为僧、祭坛、诵经、供品、香烛、为神灵塑像等活动,还对他们的祷告用语和神学思想予以采纳,但这并没有使人们对基督教的宗旨产生怀疑和轻视。这些宗教和别的不甚兴旺的宗教共同发展,它们都在寻找自己的信徒,因此,有的人会改变原来的信仰,去皈依其他的宗教。不同时期,不同的宗教会受到统治者的扶持。与这些宗教相比较,更容易受到统治者猜忌的是基督教,因为基督教的信徒和犹太人一样,不肯向凯撒施礼。我们先抛开耶稣本人所提倡的革命思想,仅凭这一点,就能视基督教为反叛宗教。

与冥神奥西里斯一样,耶稣会复苏并为人类带来永生——这是圣保罗要求信徒必须记住的一点。后来,日渐壮大的基督教产生了分裂,因为信徒对耶稣和圣父关系的神学有了分歧。撒伯里乌派则认为:耶稣是天父的化身,只是模样不一样而已,上帝是耶稣也是天父,这就好比一个既可以是工匠又可以是父亲是同样的道理;而阿里乌教派认为:虽然耶稣是神,但天父的地位比他高很多,耶稣应该在天父之下;然而,三位一体派的教义更为玄奥,他们是这样认为的:上帝是三位一体的,集圣父、圣子、圣灵为一体。似乎有一段时期,阿里乌派在论战中占了优势。后来,在经过辩论、暴力、战争后,三位一体的教义终于成为基督教的信条。这在亚大纳西信经中有详细的介绍。

在此,这些神学辩论不做过多的评述,因为与耶稣本人的教义所产生的影响比起来,它们对历史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耶稣所宣传的教义的确给我们人类的道德和精神生活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耶稣认为上帝是全天下人们的慈父,普天之内皆兄弟;无论哪个人,他的人格都是上帝居住的殿堂,是非常神圣的。对后来人类的社会和政治生活而言,这些主张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基督教的地位确定下来,当基督教的教义得到广泛的传播时,一种人之为人的新的尊严确立起来。没错,正如一些反对基督教的批评家指出,圣保罗曾向奴隶提倡服从之道,但四部福音书中也有明确的记载,耶稣主张人们要站起来反抗压迫。此外,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关于竞技场上那种践踏人类最严的角斗,是基督教极力反对的。

耶稣死后的两百年间,基督教的教义渗透了整个罗马帝国,这一有着新主张、新思想的宗教团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加入。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对基督教持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包容,有的敌视。这一新的宗教形式在公元二三世纪开始受到压制。公元303年及之后的岁月里,罗马的戴克里对基督教徒首先进行了迫害,并且查封了基督教会积聚的巨额;宗教着作以及一切《圣经》遭到焚毁的厄运;法律不再保护基督教徒;基督教的大量信徒难逃杀戮。“销毁书籍”一事尤其值得一提,这意味着统治者已经察觉到在凝聚新的宗教信仰方面,文字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是教导人的宗教,都是“有书籍的宗教”,它们能延续很久是因为人们能通过阅读而理解其教义的思想。以前的宗教都没有像它们一样求助于人们的智慧和理性。在即将到来的野蛮民族入侵西欧的暴乱中,保存学术传统的中坚力量正是基督教会。

基督教的发展并没有因为戴克里的镇压和迫害而消沉。很多地方对基督教的迫害并没有如愿以偿,因为当地的很多居民和官吏都是基督教的信徒。伽理略乌斯皇帝于公元317年颁布了大敕令。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成了罗马皇帝,他很友善地对待基督教教徒,他还在临死前受洗皈依了基督教,他放弃了一切圣号,只是把基督教的标志写在自己军队的盾牌和旗帜上。

后来,基督教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地位更加稳固了,那些与它一争高下的其他宗教,有的迅速灭亡,有的被基督教吸收。狄奥多西大帝于公元390年颁布了一条诏令:销毁亚历山大城的朱庇特像。从公元5世纪开始,罗马帝国境内就只剩下基督教的神庙和神职人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