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23839700000003

第3章 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中北方成就尤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为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农业、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兴的商业城市不断涌现。

(一)井田制的瓦解和私有制的产生

井田制的逐渐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迅速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1.井田制逐渐瓦解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所谓“井田”,就是具有一定规划、亩积和疆界的方块田。长、宽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亩积为百亩,作为一“夫”,即一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井田规划各地区不一致。有些地方采用十进制,有些地方则以九块方田叫一“井”。把九块方田摆在一起,恰好是一个“井”字形,井田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周朝实行井田制,既作为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又作为控制奴隶的计算单位。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准买卖,只能由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关系去继承。耕种井田的农业奴隶也随着土地隶属于奴隶主阶级所有,终生不得离开土地。

西周的各级统治者把井田分为三类。他们把位于河流附近、背山向阳的平展土地成千块、上万块地留给自己,叫“公田”。因为公田的面积很大,所以也叫“大田”,驱使奴隶集体耕种。距离城市较近的郊区土地,以田为单位分给和统治者同族的普通劳动者耕种。这部分人因为住在“国”(即城市)里,叫“国人”。国人不负担租税只负担军赋和兵役。这部分人是奴隶社会里的普通平民,他们表面上不受剥削,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是,奴隶社会的掠夺战争是十分频繁的,他们经常被征调去打仗,自己家里的田园都荒芜了,大多数都破产负债。打了胜仗,掠夺来的土地和财富全归统治者所有;打了败仗,还有被俘沦为奴隶的危险,困苦不堪。奴隶主把距离城市较远、土质贫瘠的坏田,分给住在野外的庶人。庶人因住在野外,所以也叫“野人”,奴隶主阶级瞧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最愚蠢,所以也管他们叫“氓”。庶人没有任何权利,只有给奴隶主耕种井田和服其他杂役的义务。他们每年要先在奴隶主的大田上劳动,然后才准许去耕种自己作为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那一小块土地。

在长期饱受奴役的情况下,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事件,西周都城镐京的“国人”发动暴动,赶走了周厉王,成为西周衰落的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的衰落,标志着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2.私有制的迅速发展

井田制在变革中彻底被废除了,伴随而来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及飞速发展,推动了土地制度的极大变革。促使井田制迅速瓦解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私有制的迅速发展。早在西周中期,就有个别贵族为了额外榨取庶民的剩余劳动,强迫庶民开垦井田以外的空地。这样开垦出来的田地,不可能是方方正正的,也不可能有一定的亩积,这种瞒着公室、不缴纳赋税的私有土地,叫做私田。到西周末期,私田的存在已相当普遍。开辟和耕种私田,需要大批劳动力,而用奴隶制的办法已不能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于是,一些顺应新形势的贵族为了调配劳动人手,便改变剥削方式,如向民众征赋税使小斗,把粮食贷给民众用大斗;采取扩大地亩,而不增税额的办法,收买民心。这样,奴隶们纷纷从公室逃往私门,封建依附关系产生了。存在于这种封建依附关系下的奴隶,虽然他们的身份还不是自由的,却不同于庶民。他们可以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独立经营农业和与农业有关的家庭副业,他们已经是封建农民的前驱了。奴隶的逃亡,使一些国家的公田变成了荒原,井田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正式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

(1)私田产生

从考古发掘出的文献资料可以推断,铁器的使用始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时期铁器使用比较广泛,到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其坚硬与锋利程度标志着我国铁器时代的到来。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已经非常普遍了,耕作效率大大提高,这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动力革命,意义重大。

较多地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许多荒地被开垦为良田,耕作技术由粗放转向精耕细作,农业产量大增。私田数量的急剧增加,宣告了井田制的崩溃,土地关系向私有化发展。诸侯不得不陆续实行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税,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2)结果及实质

私田的出现宣告了井田制的瓦解,耕种奴隶转变为封建农民,私田主人成为封建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产生,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可保留一部分生活用品。私田出现的实质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二)新的赋税制度出现

春秋时期的财政改革,首先在齐国进行。齐国是东方的一个大国。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其中,在田制、田赋方面实行相地衰征,即根据土地好坏或远近分成若干等级,按等级征收田赋(土地税)。由于税赋大体均等,从而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也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齐国改革财政的同时,晋国也进行了改革。晋惠公六年(公元前645年)秦晋之间发生战争,晋惠公被俘。晋国在大臣的主持下“作爰田”,即把休耕地卖给大家,以获得民众的欢心,争取有更多的人服军役。这种办法,开创了以后按军功赐予田宅的先例。

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鲁国正式推翻过去按井田征收赋税的旧制度,改行“初税亩”。初,是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照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即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须按亩交纳土地税。井田之外的私田,从此也开始纳税。这是三代以来第一次承认私田的合法性,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上述这些改革充分说明奴隶社会的赋税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它在各国已经开始崩溃。随着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一种新的、适合封建生产关系需要的国家赋税制度开始形成。

(三)商品经济的发达

1.青铜铸造工艺: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从出土文物看,春秋时期最著名的是莲鹤方壶。

2.冶铸业:中国最迟在战国早期已创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已能把生铁铸件经过柔化处理变为可锻铸铁(即韧性铸铁),这又早于欧洲两千三百多年,欧洲要迟至封建社会末期才开始应用这种技术。当时我国由于生铁冶铸技术的发明,铁的生产率大为提高;又由于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创造,使得白口铁铸造的工具变为韧性铸铁,大大提高了工具的机械性能。冶铁技术得到高度发展,表明当时生产力水平很高,这就可能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促使封建社会较早地形成。

3.漆工艺:春秋战国以后,漆器工艺日益繁荣。春秋时期的漆器开始使用金属附件,并有镶嵌金贝和压花金箔的作品。战国时期数量大增,发现地域广泛,最多的是河南、湖南、湖北地区的楚国漆器和四川青川等地战国晚期的秦国漆器。

4.纺织业:麻布纤维相当细密。

5.煮盐业: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

6.酿酒业:用曲造酒,“曲”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酒曲,是指专门用于蒸馏酒酿造的麦曲。

(四)商业城市涌现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城市大批涌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齐国的临淄、楚国的郢和赵国的邯郸。

(五)水利工程的兴修

1.芍陂

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是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工程在安丰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附近,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当时这里是楚国北疆的农业区,粮食生产的丰歉,对当地的军需民用影响极大。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位上涨时就开闸疏导,水位下降时就关闸蓄水,这样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了水多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

2.西门豹渠

战国初期的魏国西门豹渠,由西门豹主持兴建,也称“引漳十二渠”,是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战国时期魏国邺城的漳河经常发生水灾,吞没庄稼,冲毁房屋,当地百姓不堪其苦。邺城在当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于是魏文侯就派西门豹去做邺令。西门豹来到邺城,目睹一片荒凉,内心十分难过。在经过详细的询问调查之后,西门豹发动人民开凿了十二条渠道,引河水灌溉农田,成功消除了水灾。漳水十二渠是我国多首制引水工程的创始,“多首”是指从多处引水,所以渠首也有多个。“十二渠”即修筑十二个渠首引水。漳水是多沙河流,多首引水正是为适应这种特点而创造的。多沙河流因泥沙的淤积变化,常使主流摆动迁徙,不能与渠口相对应,无法引水,多设引水口门,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弊端。另外,如果一条或一组引水渠淤浅了,还可以用另一条或另一组引水渠来引水清淤。漳水渠设计合理,不但有引灌、洗碱、泄洪的作用,而且易于清淤修护,反映出当时农田灌溉方式的进步。直到汉初,漳水渠仍有很好的灌溉功效。

3.都江堰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两千二百多年来,始终发挥巨大效益,实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成都平原之所以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造福于百姓。

4.郑国渠

水工郑国在秦修的郑国渠。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在秦国穿凿,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三百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一百余年,而且还在于它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的经济是空前繁荣的,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统治者励精图治,不断锐意创新,调整统治政策,制定并实行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第三,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第四,农耕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都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秦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