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函谷关
23854400000005

第5章 函谷关的老子文化(2)

老子放下笔,走出房间,来到关楼上,四处眺望,顿觉心胸开阔。高爽秋空,莽莽沃野,千山万壑,浩浩宇宙,无限包容。老骥登城,志在千里;眺望家乡,天边好像就在身边。这时,豪情顿至……

“有了,我何不就将那大书用浓缩的语言概括地一写!就这样办!”老子自言自语地说着。决心一定,他快步走下关楼,兴冲冲地回到屋里。

老子重新坐定,提起笔来,先将在路上想好的开头几句话落在木札之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写,就这样写。要用极少的话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也就不枉我多年辛苦的笔墨了。”

老子废寝忘食,不停地写着。终于,八十一章奇文写成了!他以极为精练的语言,把他的巨著全部概括出来!一部上至高天,下至大地,中至人律的宇宙奇书,就这样在老子的笔下诞生了!

现在函谷关太初宫的正殿,就是当年老子著书的地方。他写的书就是《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上下篇,共五千多字,后来被奉为道教的经典。

太初宫内塑有老子著经坐像。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当地百姓总要到函谷关老子像前祭奠一番。在此磕的头称为福头,磕福头是一种吉祥的民俗活动,自然参加的人也很多。每逢农历二月十五老子生日时,仪式更是隆重,不仅灵宝附近各乡的农民去烧香,就连外地人也跋山涉水到函谷关参加纪念活动。可见,老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在函谷关所在的河南省灵宝县王垛村,还有一些与老子有关的风俗。如男婚女嫁之时,迎娶队伍一般都不径直回到家中,总要先到函谷关太初宫老子像前鸣放鞭炮,叩头祭拜。举行了这样的仪式之后,青年男女的婚姻就算得到了老子的承认,还会保佑新家庭美满幸福。据当地老人讲,老子生性善良,体恤百姓,在此举行新婚大礼,求福的可得福,求财的可得财,求子的可得子。所以,太初宫殿内的香案上,挂了许多还愿人送的绣有龙凤呈祥图案的红帐,送红帐这种行为,在乡民们看来,是对老子最好的答谢方式。

(三)仙丹救民

有一年,函谷关一带突然发生了瘟疫,人一染上,轻者上吐下泻,重者很快身亡。不久,当地就病死了很多人。新坟林立,哭声遍地,很是凄惨。周围的郎中也没法子,不知如何是好。

老子听说后,急得坐立不安。正在这时,徐甲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先生,刚才我正在给青牛喂草,青牛不但不吃,反而来回走动,不大会儿从牛嘴里吐出这团肉呼呼的东西。”徐甲说着便将青牛吐出的肉团递给老子看。

老子看过后,高兴地说:“有本书上说这肉团清热解毒,能医治瘟疫,咱正好试试。若能医治好百姓的疾病,那真是福从天降呀!”于是,老子又认真琢磨配了几味中药,有的用文火熬,有的用瓦片焙,有的精心研磨成粉。一连几天,老子都没有合眼。一直到正月二十三这一天,药丸终于制出来了。

说来也巧,患病的人喝了老子炼制的丹丸后,病也都随之好了。函谷关一带的百姓感激不尽,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地来向老子拜谢,说老子是上天派来的救世神仙,到人间来为百姓消灾治病来了。

打那以后,函谷关一带的人每到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用黄表纸剪成牛和药葫芦贴在门上,纪念老子。当地还流传着一首民谣:

正月二十三,

老君散仙丹。

家家贴金牛,

岁岁保平安。

为了答谢青牛,当地人后来在函谷关内修建了一座庙宇,叫“青牛观”,把青牛当做神年年供奉。《西游记》中说老子成仙后,在天庭炼金丹。孙悟空偷吃金丹成了刀枪不入、火攻不化之躯的故事,想必也是从此引申的。

(四)会仙台与牛头岭

老子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继续和徐甲一同往西而去。

这一天,老子和徐甲来到亚武山下,老子下了牛背,对徐甲说:“甲儿,咱们就在此暂且歇息一会儿再走吧。”

徐甲把牛赶到一边吃草去了。

再说,这亚武山的祖师玄武,一心修仙养道,已经整整八年了,可还是未能修成正果,不免心中有些焦急不安。

当玄武听说老子要西行讲学,这亚武山正是老子的必经之路时,就每天在这儿耐心地等候。他曾听说过,当年楚国有位久修不成的道士,被老子送了一木一石而点化成仙的事。于是,玄武就想让老子也为他讲讲道学。

当玄武在山上远远望见老子骑着青牛缓缓走来时,心中十分高兴,他赶紧来到山下。他想,我要是将老子骑的青牛藏起来,他就会留下来为我讲道。他趁徐甲在山上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就悄悄走过去把青牛藏在树丛里。然后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子施礼道:“听说您老人家前来,弟子在此恭候多日了。”

老子看着他说:“想必你就是无量了。”“弟子正是,弟子想请您老人家在此为我讲经说道。”老子望着高峻的亚武险峰道:“你这里危峰高耸,哪里有我安身的住处。”“先生放心,弟子定会为您寻找个安全的住处。”“那好,可这山高路险,又怎么上得去呢。”“来,我背您老人家上山。”玄武说着弯下腰。老子想试试玄武是否有诚意,也就答应让玄武背着上山。

玄武背着老子一步一步吃力地望山上走,累得他上气不接下气。

老子看玄武很累的样子,就说:“咱歇会儿再走吧。”

“没事儿,我能行。”玄武硬是坚持把老子背到山腰一个平台处,老子望着满山迷迷蒙蒙的云海,郁郁葱葱的树林,就笑着说:“亚武山,山静水清,是个修心养道的地方,就在这儿住下吧。”

玄武就在此处搭了一个结结实实的草房子,请老子在此住下,每天聆听老子讲经说道。

玄武从山上采摘来许多鲜桃,与老子共同品尝。

后人就把当年老子为玄武讲经的地方,称作“会仙台”。他们扔下的桃核,变成了“桃核峰”。

被玄武藏起来的青牛,后来被亚武山下一个年轻后生发现了。他见这头牛闲着,就取来犁,让这牛耕起地来。传说这青牛力大无比,纵横几千里,行走如飞,不多时间就把黄河、渭河一带的地全耕完了。正在向亚武山回耕的时候,犁尖一下子被华山挂住了,青牛奋力一拉,犁绳被拉断了,牛卧下再也爬不起来了。这牛后来就化作了一座大岭,在灵宝豫灵万回村的玉溪涧西边,人称“牛头岭”。在华山半山腰挂着犁的地方,现在仍留着痕迹,被称作“老君挂犁处”。

(五)玄元灵符

老子死后,他的学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后来形成了道家学派。汉代被演变为宗教,这就是道教。老子被奉为教祖。他写的《道德经》也成为道教的经典。到了唐代,老子的地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唐太宗李世民自认是老子的后裔。唐高宗追封老子为玄元皇帝,诏《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诏各州府广置玄元皇帝庙,建立玄学,令生徒诵习《道德经》。

天宝元年(742年),一天早朝时,唐玄宗刚刚坐定,陈王府的参军田同秀上前奏道:“启禀万岁,微臣昨晚做了一梦,梦见函谷关丹风门上紫气萦绕,玄元皇帝飘然其中,我正要上前叩拜,只听玄元皇帝说:‘我藏灵符,在尹喜故宅。’说完就不见了,微臣不解其意,奏请圣上明析。”

玄宗一听,连声说:“好梦!好梦!玄元皇帝托梦,又有祥云紫气,此乃吉祥之兆!”当即派人到函谷关寻找灵符。

果然,在函谷关尹喜故宅的西边掘出了一个“灵符”,“灵符”是用一个桃木制成的木片,上面用朱砂刻写着一个奇怪的字。众人不解其意,火速将“灵符”送往京城,呈玄宗御览。

玄宗拿着“灵符”,左看右看,也不认得。让周围的大臣看,也说不出个名堂。后来还是田同秀试探着说:“臣的看法不知对否,不敢妄言。”“你发现‘灵符’有功,但讲无妨!”田同秀说:“臣看此字像是古书的‘桑’字,上面三个十字,下面一个十字,一个八字,合起来是个四十八。”这一说,群臣都有所悟。“四十八、四十八,玄元皇帝保佑我皇四十八年”,一个大臣高兴地叫了起来。众臣也都附和着,都说这是玄元皇帝显灵,送来宝符,可庆可贺。

唐玄宗也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老子对他的恩赐,当即把开元的年号改为天宝年号。并在一个月后,将埋藏灵符的桃林县改为灵宝县。当然,田同秀也因此而升了官。

这件事记载在《资治通鉴》上。对于“灵符”一事,司马光同时写道:“时人皆疑宝符同秀所为。”